文献记载多为汝窑,而非汝瓷。
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官、哥、定、钧窑齐名于世。唐宋时期盛行窑以州为名,汝窑因位于北宋时期的汝州故名。汝窑瓷器胎质细洁,造型工整,釉色呈纯正的天青色,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誉。在釉面上往往开有极小的纹片,细碎繁密,宛如鱼鳞状或冰裂纹。加之在制作时工艺精细,满釉裹足支烧,支钉细小如芝麻状,因此自宋以来颇受人们的赞誉和喜爱。清代乾隆皇帝曾在16处名窑瓷器上的题诗计183首,其中汝窑瓷器有15首,反映出明清时期从皇帝到士大夫对汝窑的喜爱。关于汝窑的文献记载很多,从宋到清一直没有间断,现在汝窑依旧被世人追捧!
汝窑是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一部分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一部分是民间烧制的瓷器,现在称它“临汝窑”,这是汝窑的主要部分。汝窑虽然分两部分,但是它还是作为贡瓷让皇家使用,而非不同于南宋时期的官窑。
至于汝瓷,可以说是现在人对这类青瓷拟定的新词,既代表宋代汝窑及其古代仿汝窑瓷器,也包含现在的制作的汝窑瓷器。
汝窑,亦可叫做汝窑瓷,但不可称呼其汝瓷。
汝窑是北宋时期在汝州专为皇家贵族所生产的古代艺术品。汝瓷是现代人为传承古代汝窑艺术品而做的批量生产工艺品。:汝窑艺术品是不可复制而稀罕珍贵。而汝瓷满大街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