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当皇帝也领工资?宋太宗月薪1200贯

当皇帝也领工资?宋太宗月薪1200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840 更新时间:2024/1/23 20:31:17

太宗赵光义以后,几乎每个皇帝都有1200贯的“好用”,而且每月都有,相当于月薪。之所以说“几乎每个皇帝都有”,是因为中间出了个宋仁宗,按照规定仁宗也有1200贯的月薪,但是他发扬风格,自己主动放弃了。

且说没有放弃工资的宋太宗宋真宗他们,作为皇帝,不方便亲自去填工资单,每月那1200贯历来是由“左藏库”送过去。所以从形式上来说,皇帝的工资是左藏库给发的。

左藏库在隋唐时就有,是太府寺下属机构,太府寺掌管天下财富,左藏库则储存天下财富。宋初不设太府寺,而是沿袭五代,设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对国家财政进行管理,左藏库即在三司之下,与右藏库、内藏库一起,对盐铁进行专卖。度支盈,户部赋税、皇庄租税、各地方长官进贡以及各项专卖所带来的货币与实物进行集中的收支管理。

其中皇庄租税、地方进贡以及宫廷主持的专卖收益,是交由左藏库管理的,这些财务集中于左藏库,用来给京官发补贴,给御前侍卫发饷,给太子公主、后妃们发生活费,以及给皇帝发工资。

左藏库收入来源中,皇庄租税和各项进贡是微不足道的,大量收入还是来自于专卖。帝制时代见的专卖品无非是盐、铁、茶、酒之类。然而这些属于政府财政,不属于宫廷财政,专卖收益再多,也不能划归左藏库,左藏库能利用的专卖品只有土地。宋代以后,元明清三朝都有“楼店务”,这种结构其实就是搞土地专卖的,该机构经宫廷授权,对城区尤其是都城内的国有土地进行出租,或者开发后再出租。每年收取大笔租金,除地方分成之外,大部分都流左藏库,宋太宗时期,楼店务“以所收钱供禁中脂泽之用,日百千”,给皇帝发工资绰绰有余。

凡是号称有道明君的皇帝,都爱标榜自己“无增赋敛”,全是通过搞创收“以增岁月”,其实他们的创收形式单调得很,不过是圈一片地,说它属于国有,然后拿来专卖罢了。皇帝会说这是创收,而我们知道这叫剥夺。

标签: 宋太宗皇帝皇帝工资

更多文章

  • 宋真宗赵恒第一任妻子章怀皇后潘氏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章怀皇后,宋真宗赵恒,宋朝皇后

    章怀皇后(968年-989年),潘氏,宋真宗赵恒第一任妻子,大名人,北宋名将、忠武军节度潘美之八女。另一说为潘美五子惟熙之女,为惟熙娶秦王女所生。章怀皇后(968年-989年)潘氏,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忠武节度使潘美第八女 ,宋真宗赵恒第一位夫人。潘氏16岁时(公元983年),宋太宗赵光义将潘氏赐

  • 给宋太祖赵匡胤帮助最大的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太祖赵匡胤,赵普

    这里首先要提到赵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既有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亦有萧何安邦定国,抚慰百姓的才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贤相。赵匡胤一生当中的几个重大决策,都是赵普献策。清流关绕道涂洲,击败皇甫晖,成为后周禁军统帅;周世宗柴荣时候,赵普献策,和其弟赵光义主谋,策划“陈

  • 宋太祖赵匡胤平生唯一一首诗歌写得怎样?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太祖赵匡胤,宋朝

    在《庚溪诗话》中记载,赵匡胤在没当皇帝之前,曾经写了一首关于太阳的诗:“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上天上来,赶却流星赶却月。”又说后来史官为之润色为:“未离海峤千山黑,缠到天心万国明。”其实史官完全是多此一举。赵匡胤武将出生,不通文墨,甚至对文官也多有轻视,但是并不妨碍他有着吞吐日月的雄

  • 华佗学艺的故事 华佗是怎么成为名医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佗

    现在,人们称赞医生的高超技术经常用“华佗再世”这个词语,充分体现出华佗的医术的高明,下面讲述一个华佗学艺的故事。华佗的师傅是个老郎中,这人脾气古怪,与众不同。那时候,各行各业师傅收徒弟,是把徒弟当奴仆使唤,洗衣煮饭,扫地倒尿,什么累活脏活都做。这老郎中不是这样,他在书房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不倒尿,看水

  • 华佗发明麻沸散的故事 华佗与麻沸散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佗,麻沸散

    华佗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名医,他最早发明了麻醉药,当时的药名叫麻沸散。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你争我夺,战争连续不断,经常打仗;再加天灾人祸,军队和老百姓受伤得病的很多。这一带当时属谯郡(今亳县),归曹操管辖,打仗多在长江两岸,这里是后方,因而伤病员大都运到这里。华佗是有名的外科医生,当然都要请他去治疗

  • 谣言是怎样炼成的?古代可以致命的谣言和传谣?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童谣,谶纬,风闻,

    谣言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中国古人把造谣简称为“谣”,把传谣简称为“诼(zhuó)”,合在一起叫“谣诼”。在造谣与传谣的过程中通常有这样几种做法:一、童谣本来童谣是专门为小孩子作的短诗,在古代却被认为能预示世运或人事。西汉末,公孙述称帝后废除五铢钱,老百姓因此被盘剥至赤贫,蜀中儿童便四处传唱童谣:“黄

  • 古人算命靠什么?算命真能预测未来嘛?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算命,古人,袁天罡,

    古代的人一直认为人的命运是可测和可转变的,算命先生便应此需求而生。他们凭借所谓的《周易》知识,号称懂八卦、会看手相面相、能解灾避祸。他们的算命方法有很多,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常见的几种。一、四柱法宋代徐子平创立。把年、月、日、时称为“四注”,再分别用天干地支表示,即用生辰八字去推算人的命运,也叫“推八字

  • 商朝前期为何屡次迁都?历史上商朝为何频繁迁都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商朝,迁都

    商朝从汤开始,到纣灭亡,共传十七代三十一王,近六百年。约当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商朝历史上有一个很显著的现象,就是都城屡迁。汤最初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市)。其后五迁:中丁迁都于隞(今河南荥阳北敖山南);河亶甲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市西),祖乙迁都于邢(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

  • 周公辅成王监国: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幼主监国机制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公,成王,武王,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这两句话,说的是周公旦对还是年幼的成王姬诵的谆谆教诲:你追念祖父文王的德行,不仅仅只是祭祀便完成了任务,而应该首先修持你自己的德行,才可以真正地继续你祖文王先圣的德行。公元前1046年(武王十一年),武王伐纣而灭商,新政刚立,百废待兴,其却于两年之后心力交瘁而撒手

  • 端恪皇贵妃是谁的妃子:清朝唯一历经五朝的皇贵妃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端恪皇贵妃,咸丰

    端恪皇贵妃是咸丰皇帝所有后妃中最后去世的,是清朝唯一一位历经五朝的后妃,亦是定陵妃园寝最后一个入葬的妃嫔,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清朝祺皇贵太妃之宝银玺是天津博物馆收藏的唯一一方清朝后妃用印,它体积大,镌工细致,是非常难得的珍品。宝银玺为正方形,高10厘米,边长12.7厘米。蹲龙纽,龙形威武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