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皇家礼宴是什么样的?规格有多高?

历史上皇家礼宴是什么样的?规格有多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492 更新时间:2023/12/22 6:13:47

皇家礼宴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满汉全席”是我国烹调艺术的精华,集名菜佳肴之大 成,从清代乾隆年间流传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它在

国外也享有盛名,使人不免联想到清宫的御膳房和御筵。 因此旅游者来到北京,往往到北海漪澜堂内的仿膳饭庄, 指名要品尝“满汉全席”以饱口福,藉开眼界,作为旅游活动中的精彩项目之一。

“满汉全席”之称,最早出现于清乾隆年间袁枚的《随 园食单》,其中提到官场设宴,也有“满汉全席”的。乾隆

二十九年(1764年)斗所著的《扬州画舫录》还记有 一份“满汉全席”菜单(简称“扬席”),这说明在此之前•“满

汉全席”已经盛行。乾嘉以后,官宦、士绅之家,每逢宴 请,无不以备“满汉全席”为荣。

“满汉全席”这种特殊的筵宴形式是和满族饮食的特点 和发展有关的。满族进关前,长期生活在东北,习惯上喜

欢食用羊肉及各种野味,烹调并不讲究,口味比较单调。 满族进关后,随着清朝的强大与昌盛,他们在饮食上也就 逐步考究起来,不断吸取汉族饮食的特色。乾隆年间,由

于疆域辽阔,政治安定,经济、化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为显示皇家的气派,生活享受也口趋上乘,饮食刻意 求精,讲礼仪,讲排场,豪华已极。清代晚期,为了满足

慈禧太后奢侈的食用,更不惜搜罗天下珍馐异味,做1:也 越来越精细,使宫廷筵宴更加丰富多采。

有清一代,在体制上仍沿用明朝绝大部份旧制,但也 有不少改革,朝廷重要官员均设满汉复职,就是其中之 一。每逢朝廷举办大筵,招待满、汉两族官员时,分别设

有“满席筵桌”和“汉席筵桌”。这种满汉大筵,就是如今所 谓的“满汉全席”的渊源。 '

清代光禄寺掌管国家大筵,对筵席的规格、等级以及 物料、果品等的定额,都有详尽的记载,但与现在保存的

一些“满汉全席”菜单和传说比较;差异很大。清宫大筵的 特点是规模盛大,礼仪隆重,菜点数量繁多。但筵席七菜 馔使用的原料比较普通,与后世“满汉全席”上所用的稀禽

珍兽无法相比;菜肴的质量、品种和做法也相形见绌。可 见“满汉全席”是在模仿宫廷筵宴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民间 筵宴和日饮食中的精华,逐步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

独特的宴会形式而流传至今。

“满汉全席”虽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记载少,正宗 的菜单也难以找到。根据现在所能掌握的资料,及各地所

办“满汉全席”内容,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一些:

一、菜肴品种多

“满汉全席”以蔬馔丰盛而施名。各地所办“满汉全席” 菜品数量并不一致,有一百二十八件的,有一百零八件

的,还有六十四件的,“扬席”则计有一西一十种。

二、用料珍贵

“满汉全席”以各种山珍海味为原料。在“扬席”中除有 燕窝、海参外,还有鲨鱼皮、鲥龟、甲鱼.驼峰、果子

狸、鹿尾、熊掌、猩唇等,都是上等珍贵的食品。此外还 有所谓“上八珍”、“下八珍”或“山八珍”、“海八珍”、“禽八 珍”、“草八珍”等山珍海味。

三、满菜、汉菜各具特色 满族在烹饪方面虽不如汉人考究,但他们对一些肉食 和野味的做法,经不断改进,逐渐发展成为独特风味的满

菜,其中尤以烧烤见长。

清宫御膳房的包哈局专做烧烤菜,袁枚在《随园食 单》屮也说“满菜多烧煮”。宫廷筵宴上的烧烤菜,多为 “双烤”,即挂炉猪和挂炉鸭。又突出其片法上的技艺,有

称为“片盘二品”的。现在的“满汉全席”吸收了满菜的特 点,席上常见的也是双烤,还有“四红四白”等多种烧烤 菜。•‘烧烤全乳猪”是席上最高级的烧烤菜,配有小菜、

酱、葱等佐料,还有荷叶饼。在“扬席”中有不少满菜,如 燎猪羊肉,白煮猪羊肉,白蒸小猪子、小羊子和鸡、 鸭、鹅,挂炉走油鸡、鸭、鹅等十几种,比后来“满汉全

席”上的满菜丰富得多。

但相比之下,后来所传“满汉全席”中汉菜的品种、数 量占有更大的比例,但没有定规,一般是烹、炸、溜、炒

都有。在“扬席”中就有燕窝鸡丝、海参烩猪筋、鲨鱼皮 鸡汁羹等,体现出“汉菜多羹汤”的特色。

四、地方风味浓厚

二百多多年来,“满汉全席”流传绵延,尤其是清末民

初,十分盛行。各地酒家在所办“满汉全席”上都保持着自己的风味特色。“扬席”中就有鱼翅螃蟹羹、糟蒸鲥鱼等扬 州名菜。

如今北海仿膳饭庄办的“满汉全席”,还特意安排了海 红鱼翅、鱼藏剑、四抓炒、炒鸡-末、炒肉末等风味菜肴。

五、小吃、满点丰盛

满族人喜欢小吃,他们称点心为饽饽。在“扬席”上就 有什锦火烧、梅花包子、白面饽饽、卷子等。“满汉全席”

以满点为主,因此有人说“满汉全席实为满点汉菜”,这种 ’ 说法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光禄寺承办的满席,其等级是 按做点心所用的面粉数量划分的。每席(一人一席)的点

心,品种多达十几种。但流传下来的“满汉全席”则重珍馔 而以点心作陪衬。

与点心有关的是粥,并有“满汉全席有八粥”的说法。

满族人喜欢吃粥,故宫博物院保存的《皇帝节次照常膳底 档》上就记载着皇帝每顿用膳都备有好几样粥,如熇米

粥、小米粥、素粳米粥、薏仁米粥、豇豆粥等。“满汉全 席”必备有几种粥,也是为了突出满席的风味。

六、严谨的礼仪、程序和格局

宫中大宴用“满汉全席”在宴前和宴会进行中有一套严格的礼仪规程。单以宴会进行中的谢恩一节来看,就 繁琐得惊人,除对皇帝行过三跪九叩礼外,还要时时出席

叩谢圣恩。

宴会的格局是指每席人数和菜品的基数。清宫大宴上 所谓一席就是一人一几,也有少数为二人一几的。汉人用高桌,满人使矮桌,后来在民间多为四人一桌,即八仙

桌,又称官桌。八人或十人一桌及使用圆台面,则是近几十年的事了。用圆桌面,十人一桌,乃是现代宴会的形式。

关于菜品的基数,流传的“满汉全席”以四件或八件为 基数的居多,这是参照了民间宴会的格局。《光禄寺则例》记载头等汉席每席菜肴三十四碗,二等席三十一碗,

三等席二十六碗,无一定之规,只是按宴会级别高低来安 排。“扬席”上共有菜肴一百一十种,是以十件为基数的, 这在现在已是不多见的格局。

“满汉全席”的上菜程序,说法很多,不便归纳,但大 体上和其他宴会近似,也分有荤、头菜.炒菜、饭菜、甜菜、点心、水果等。外加进门茶点,干果蜜饯小吃,多

样的满点和粥,而重点突出烧烤菜。

“满汉全席”十分讲究摆台艺术,餐具考究。据说以前 的“满汉全席”,在陆续上齐百十种菜的宴会中间不能撤掉

一碗一盘,可层层码高,还得使客人举箸都能够得到。宫 中举办的满席上摆设的饽饽、果品,码放的高度都有严格 的规定,头等席高一尺五寸,逐级递减一寸,至六等席,

就只有一尺高了。

标签: 皇家礼宴

更多文章

  • 故宫中和殿的用途是什么?原来是皇帝中途歇脚之地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故宫,中和殿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故宫中和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属于明清传统宫殿建筑。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参加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览祝文。祭先农坛举

  • 雍和宫是什么地方?雍和宫与雍正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和宫,雍正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雍和宫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雍和宫原址为明太监官房。康熙三十三年(1694)始建,初为雍亲王府。雍正即位后,将其中的一半改为黄教上院,另一半作为行宫,后行宫为火所焚,遂于雍正三年(1725)年将上院改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雍正帝曾停灵于此,宫中

  • 什么是牛舌案?包拯是怎么智断牛舌案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包拯,牛舌案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包拯智断“牛舌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景祐四年(1037),三十九岁的包拯时隔十年后再次回到京城,等候朝廷调任。而包拯的弃官十年奉亲尽孝,已使他名声在朝堂上广为流传。仁宗皇帝见包拯如此孝廉,自然而然联想到孝廉的另一面——忠义,所以对包拯有心栽培。即使包拯有如

  • 为什么包拯被称为阎罗包老?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包拯,阎罗包老

    包拯为什么被称为“阎罗包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东京开封府多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素以难以治理著称。而包拯“立朝刚毅”,成为开封知府后,便与那些显官贵族或是亲朋好友断绝了书信来往。而凡是因为私人关系拜托包拯徇私枉法的,包拯都一概拒绝,甚至当面羞辱一番。因而将东京治理得“令行禁止”

  • 称帝必须有玉玺?三国到底哪个国家有真正的玉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陈寿

    今天趣历史小编跟大家聊聊三国中,谁才是正统。当然,陈寿虽然把刘备孙权用传,看上去是人臣,又在刘备的汉前面乱加了一个蜀字,但东吴跟蜀汉单独列卷,实质是把三国当成三个独立的国家来看待。而小说三国演义,则是以刘备的蜀汉政权为正统,这是因为南宋时期,王朝南迁,这跟蜀汉地处一偶有点相似。从心理上,大家对刘备的

  • 细数一下,诸葛亮的一生都有哪些重要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打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 元朝有哪些日常休闲活动?这些休闲活动的玩法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活动

    生活在元朝的汉人会面临很多束缚,总体来说,元朝并不算一个对汉人很友好的朝代。不过,生活在艰难,也要笑着活下去,那元朝人日常都有哪些娱乐休闲活动呢?其实元朝人的生活也并不算枯燥,逢年过节也还挺热闹的,元朝文人有一套自己的娱乐方式。普通百姓也能在投壶、蹴鞠、禽戏当中找到一些乐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介

  • 如何看待魏忠贤和东林党?是谁把明朝推向了灭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忠贤,东林党

    魏忠贤掌权期间,残害东林党人,这一段历史被很多人看作是明朝灭亡的很大的推动因素,毕竟相比之下,东林党更能给明朝一个清明的政治格局,如果没有魏忠贤,政局不可能会变成后来的样子。然而也有人认为,崇祯帝时期,正是因为杀掉了魏忠贤,才导致了明朝的灭亡,因为魏忠贤虽然恶,却是有利于明朝的稳固。那究竟该如何看魏

  • 郎中在古代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大夫和郎中成为了医生的称呼?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夫,郎中

    我们经常能看到,在很多影视剧里,古代的名著文献里,会把医生叫做“大夫”“郎中”,而有些时候又会看到,很多官职的名字也叫做大夫或者郎中。但是,医生和官职毕竟是两回事,一个治病救人,一个治理国家,所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郎中在古代指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后来会演变成对医生的称呼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

  • 秦国为什么要帮助楚国这个敌国?秦国保住楚国有什么好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国,楚国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秦国的不断壮大,自然也就站在了各个国家的对立面,面对强大的楚国更是如此,秦国的目标是统一天下,楚国如果灭了,对于秦国来说当然是好事。可是,历史上却有一次,楚国被吴国打得差点灭亡,最后还是秦国出手相助,保住了楚国。这种做法其实是比较奇怪的,为什么秦国要帮助自己的敌国?秦国保住了楚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