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襄和刘章是什么关系 刘襄为什么不是皇帝?

刘襄和刘章是什么关系 刘襄为什么不是皇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713 更新时间:2024/1/1 0:27:41

刘襄是汉高祖刘邦庶长子刘肥的第一个儿子,在刘肥被封为齐王的时候,就已经被立为齐国王太子,在他父亲去世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齐王。

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刘盈驾崩,死的时候只有二十四岁,刘盈的孩子都尚且年幼,不能够独立处理国事,刘盈的母亲吕雉作为皇太后随即出来主持朝政,大肆封赏吕氏一族,使得吕氏一门权倾朝野。

在吕雉死后,吕氏一门意欲推翻刘氏统治,奈何消息泄露,刘襄第一个发兵讨伐吕氏,在处理掉了吕氏在外的部署后,在济南郡等待着刘章的消息。刘襄本以为自己的帝位是稳坐了,奈何他的舅舅驷钧为人凶残,朝政大臣知之甚多,恐立了刘襄为皇帝,会再养出来一个吕氏,遂拥立了代王刘恒为帝,并派刘襄的弟弟刘章劝其退兵,刘襄无奈只得退兵,在汉文帝刘恒登基的那一年去世了。

刘章是刘襄的弟弟,是刘肥的第二个儿子,汉惠帝刘盈年仅二十四岁就早早的驾鹤西去了,身为太后的吕雉便出来把持朝政,在吕后把持朝政期间,刘章被封为朱虚候。在吕雉死后,吕氏一门欲争夺刘氏江山,刘章在平定吕氏一门的叛乱中立下了功劳,后又拥立当时年纪最大的代王刘恒为帝,刘恒并不是汉惠帝刘盈的子嗣,而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在汉文帝刘恒登基之后,将刘章封为了城阳王,公元前177年,刘章去世。

刘襄为什么不是皇帝

在汉惠帝驾崩之后,吕雉当政,吕家的根基越来越深,深到可以动摇刘氏江山,在吕雉死后,吕家人就合谋想要撺掇皇位,此消息被刘章知道后,便告知了自己的哥哥刘襄,让刘襄起兵讨伐吕氏一门的叛乱来保全刘氏江山,在众人合力下,吕氏一门的叛乱总算平定了,只是在谁来当皇帝这个问题上,群臣又开始犯难,因为汉惠帝刘盈并没有子嗣。

群臣认为刘襄是汉高祖刘邦的长孙,按理来说应该由刘襄来继承皇位。只是在此次平定吕氏叛乱中琅琊王刘泽受到了刘襄的欺骗,而且知刘襄的舅舅驷钧更是个凶残暴力的大老虎,若是让刘襄当了皇帝,可能会养出来第二个吕氏。

琅琊王刘泽将自己的想法分析给了群臣,群臣之中也有人对于驷钧算是的上知道一些的,纷纷表示不能立刘襄为皇帝。于是便有人建议立当时还是代王的刘恒为皇帝,首先刘恒是个非常孝顺,而汉代更是以孝治天下,这能够给百姓做表率,其次,刘恒的母亲薄氏的家中在朝廷内没有什么势力,刘恒的妻子窦氏一门比起薄氏更加不如,所以不存在会有外臣权倾朝野,动摇刘氏江山。最后,是因为代王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平定政变的也多是跟随刘邦打江山的功臣,若是要在刘襄和刘恒之间选的话,他们会选择年纪最大的,且品行在外相对较好的刘恒。所以,最后群臣选择了拥立刘恒为皇帝。

就上述而言,刘襄没有成为皇帝的主要原因是,势力太大,其舅舅驷钧在外的名声太坏。

刘襄历史评价

刘襄作为刘邦的长孙,在吕雉去世后,吕氏一族预谋造反的时候,闻讯便第一个讨伐,与其弟刘章商议来个理应外和。

刘襄将吕氏外部的威胁一一铲除,在济南郡坐等刘章的好消息,若是平定了吕氏一族的作乱,因汉惠帝刘盈没有子嗣,论起辈分,刘襄是长孙,年纪最大,理当成为下一个储君。只是万万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刘泽来,在平定吕氏一门的叛乱中,刘襄曾使计骗琅琊王刘泽,并将其软禁,琅琊王许诺会拥护刘襄为帝,刘襄这才放了刘泽进了都城,谁知这刘泽既已经怀恨在心,在群臣商议要立刘襄为帝的时候,刘泽没有明着说刘襄怎样,而是说刘襄的舅舅驷钧不是良善之辈,为人凶残暴力,是带着官帽子的老虎,若是立了刘襄为皇帝,这刚刚平定下去的吕氏之乱,怕是又要起来了。

刘襄舅舅驷钧的恶名在外远播,知晓他事迹的人不止刘泽一人,大臣中也有一些人纷纷站出来力证刘泽所言非虚。群臣被吕氏之乱早已弄得头疼,这边刚平定了吕氏之乱,那边再让自己给养出来个吕氏来,他们是真心怕了,遂他们便选择了当时脾性比较温和,背后没有什么外戚势力,年纪最大的代王。而刘襄则由其弟刘章劝说回了齐国,最终二十几岁的年纪便因郁郁寡欢而死。刘襄最大的败笔就在于外戚势力太大,在不合时宜的时候遇到了本应该属于他的帝位。

刘襄舅舅

刘襄的舅舅叫驷钧,相传驷钧并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为人极其凶残暴力。二十四岁的汉惠帝刘盈死后,吕雉开始把控朝政,而因为吕雉的得势,吕氏一族在朝中气焰嚣张,甚至要夺刘家的江山。

而刘章的妻子也正好是吕氏一门,她将这一消息透露给了刘章,刘章顺势告诉了刘襄,让他借由清除吕雉的时候灭了吕氏满门,并许诺在刘襄平定吕氏一门后拥立他为皇帝。刘襄觉得此事可行,奈何当时齐国丞相召平也突然叛变,将齐国王府里三层外三层死死的围住。

刘襄在他的舅舅驷钧的建议下,和当时的齐国中尉魏勃诱骗召平,夺了召平手中的兵权,后来召平自杀了,驷钧就被封为了丞相,随着刘襄一起起兵讨伐吕氏。

在吕氏一门被平定后,因为驷钧是刘襄的舅舅,为人残忍暴力,在官场上势力极大,并不与人为善,害怕刘襄成为皇帝后,驷钧成为第二个吕氏。所以群臣没有选择刘襄当皇帝,而是推举了当时年龄最大且非常孝顺、又没有什么外戚势力的刘恒为帝,刘襄则由刘章劝说退兵,驷钧的权利梦也就此碎裂。公元前179年,驷钧被封为清都候,驷钧在清都候的位子上只安安安稳稳的做了六年。公元前173三年,济北王刘兴居起兵造反,驷钧对汉文帝见死不救,在汉文帝平定了刘兴居后,治了驷钧的罪,剥夺了驷钧的侯爵之位,收回了他的封地。

齐王刘襄

刘襄是汉朝开国皇帝立邦的第一个孙子,他的父亲刘肥也是刘邦的第一个儿子,只不过是庶出。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第二年正月将刘肥封为了齐王,刘襄便也被封为了齐国王太子。公元前189年,刘肥去世,刘襄继承了他父亲刘肥的王位,被封为“齐哀王”,公元前188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汉惠帝刘盈驾崩后,刘盈的母亲吕雉作为当时的皇太后出来把持朝政,吕雉当政便开始大封吕氏一门,让吕氏一门的权利开始无限放大。

公元前180年,吕雉驾崩,吕氏一门见吕雉不在,便想要图谋刘氏的江山。刘章的妻子是吕碌的女儿,因而刘章从妻子那里得知吕家想要造反的事情,将此事告知了自己的兄长刘襄,并与刘襄商议来个里应外合,等平定了吕氏一门的叛乱,就拥立刘襄为皇帝。刘襄听了刘章的计划觉得可行,于是第一个发兵讨伐吕氏一门,最后刘襄在济南郡吞兵等待与刘章约定的时机。

奈何刘章等人铲除吕氏之后,在群臣想要立刘襄时,在此事件中被刘襄诱骗的琅琊王刘泽却持反对意见,原因很简单,因为刘襄的舅舅驷钧是个残暴之人,以后若是刘襄当了皇帝,恐其会成为第二动摇刘氏江山的吕氏。遂群臣拥立当时年纪最大的代王刘恒为帝,派刘章让其兄刘襄收兵回齐国去,刘襄见事情有变又不好再说些什么,于是回到了齐国封地,还没翻过念头就死了。

标签: 刘章刘襄刘肥

更多文章

  • 扶苏和胡亥亲兄弟相杀 扶苏和胡亥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胡亥,皇帝,秦二世,扶苏

    扶苏和胡亥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胡亥是秦始皇的幼子,两人本是亲兄弟,但是吧,为了帝位胡亥杀死了自己的长兄扶苏。扶苏和胡亥,这一对亲兄弟到底是怎样的一步步的走上对立的。胡亥,作为秦始皇的幼子,他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都没有机会继承帝位的,依自己长兄的性格,父皇死后,他的生活肯定会过的非常的舒服。所以,胡亥

  • 蒙恬与蒙毅的关系 蒙恬与蒙毅两兄弟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蒙恬,蒙毅,将军

    秦国的大将军蒙恬一生功劳无数,不仅帮助秦始皇打下了齐国,更在秦始皇的命令下。在长城外抵御住了少数民族的不断侵扰。万里长城更是在蒙恬的监督下完工的,秦始皇知道后十分满意,见人就夸蒙恬出色的才能。秦国大将军蒙恬有个弟弟,名叫蒙毅,后来也做上了大官。秦始皇外出时都会带着他,还让他和自己坐一辆车;待在宫里的

  • 元代时候的北方如何应对雪灾寒害?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代

    寒害,包括霜冻和雪灾。霜冻是元代北方较严重的农业灾害,而雪害(白灾)对北方畜牧业的危害比黑灾(无雪)更严重。这里所说的北方,指中书省和岭北、陕西、辽阳等行省,及河南行省的河南府、淮安等10路府;时段从中统元年(1261)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止,共108年。主要分析霜冻和雪灾的时空分布特点,兼及

  • 大奸似忠是什么意思?典故来源于明朝一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典故,大奸似忠

    明朝末期,在嘉靖、万历等诸位祖宗的怠政蹂躏下,大明江山已经烂到根儿上了。大臣们已经习惯了皇帝不管事儿,他们自己也已经习惯了混日子。但到了崇祯皇帝时,他一反常态,想做个有为的皇帝。他不但不怠政,反而相当地勤政。但大明的整个官僚系统早就已经堕化了。大部分官员,只知道说些漂亮话,根本不愿意干事,或者说根本

  • 古人“守孝三年”是哪个朝代开始规定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守孝三年

    最初的居丧是指从死亡到安葬的一段时间内,死者家人和亲属在饮食起居等方面表现出的异于平时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为了表达生者心情之哀痛,又因人、因时、因地、因民族而各异,并无统一的标准。直至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先驱(胡适认为即是孔子)才对此产生了特殊的兴趣,并将其发展为礼制,其中最大的创造,就是《仪礼·丧服

  • 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对晏子的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晏子

    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宴婴,又称晏子。是齐国上大夫宴弱之子。宴婴头脑机智,能说会道。內辅国政,善谏齐君,有原则,处事灵活。出使时不辱使命,是国家尊严的捍卫人。司马迁非常喜欢宴婴,还将他比做管仲,他的几次斗智也是非常的精彩。第一次斗智:楚王抓住晏子身材矮小的特点

  • 明朝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和陈圆圆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承恩,陈圆圆,太监

    王承恩,崇祯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有如父子般将崇祯带大,一生中所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了皇上,包括将陈圆圆带入皇宫也是为了使其开心,最终李自成攻占皇宫后,陪皇上一同殉国于景山。明朝太监王承恩王承恩,河北邢台人,是曹化淳部下的太监,身世悲惨,自幼父母双亡,迫于生计,被亲眷送进皇宫后净身做了小太监。原本是东厂安

  • 展昭是谁?三侠五义中南侠展昭人物生平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展昭,三侠五义,南侠

    展昭传奇展昭,字熊飞,常州府武进县遇杰村人氏,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自幼习武,善轻功、会袖箭、剑法高超,兵刃为巨阙剑,后在茉花村与其妻丁月华定亲时交换了湛卢剑,武艺高强、性格谦和有礼、胸怀宽广,为人处事备受称道。“三侠” 里的“南侠”,出场年纪二十多岁,耀武楼献艺时年纪在三十以内展

  • 拓跋珪有几个儿子 拓跋珪的儿子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拓跋珪,皇帝,北魏

    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 ,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公元386年定国号“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公元398年,他

  • 拓跋珪女儿是谁 拓跋珪女儿华阴公主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拓跋珪,皇帝,北魏,华阴公主

    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 ,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公元386年定国号“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公元398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