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大汉帝国的神兵利器!环首刀为大汉带来了什么成就?

大汉帝国的神兵利器!环首刀为大汉带来了什么成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84 更新时间:2024/1/8 5:34:4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西汉兵器环首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前35年正月,长安百姓还没有从严冬中缓过劲来,臣民照例在新的一年里抚恤弱小、照料鳏寡,大汉沉浸在一片祥和中。

此时,一匹快马从西域带回一个盒子和一封奏疏,奏疏中有一句千古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盒子里就是陈汤斩下的郅支单于的首级!

送到长安后,首级被悬挂于胡人聚居的长安藁街之中。胡人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与大汉为敌的下场:虽远必诛。

遥想一百多年前,大汉建国之初,高祖刘邦统帅百战之军,却被匈奴人困于白登山,差点丢了老命;70多年后,卫青、霍去病率领汉军复仇匈奴,横扫漠北;再90多年后,陈汤斩杀郅支单于,高呼"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一百多年时间里,大汉王朝强势崛起,打得匈奴溃不成军,不敢窥边。从白登之围、和亲政策到横扫漠北、斩杀单于,是什么让大汉崛起?让"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的?

陈汤曾说:"胡兵五而当一,何者?兵刃朴钝,不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汉军能以一敌五、走向强大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武器装备的改进。

汉初,汉军普遍使用汉剑,汉剑难敌匈奴铁骑,故有白登之围。

公元前200年,高祖刘邦率三十多万大军北击匈奴。冒顿单于故意示弱,引诱刘邦只率领先头部队孤军深入,进入平城,四十万匈奴大军随即兵围平城的白登山,刘邦被围困七日。

汉军欲突出重围,但手中的汉剑远不是匈奴铁骑的对手,里头冲不出、外头杀不进,楚汉相争时的百战雄兵只能拿着汉剑徒呼奈何。若不是冒顿单于解围一角,让刘邦逃出平城,中国历史很可能会被改写。

此后,汉朝为保边境绥清,开了数十年屈辱的和亲政策。

白登之围除了与刘邦孤军深入、寡不敌众有关外,汉军手中的长剑拼不过匈奴骑兵也是重要原因。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剑成了战场的主要武器,被称作短兵器之王。汉剑轻薄,适用于步兵配合盾牌作战,但面对骑兵时,其缺点暴露无遗。

汉剑的主要用法是刺击。刺击的威力远远大于劈砍,因此汉剑颇受步兵青睐。但当面对疾驰的骑兵时,汉剑很难刺到敌兵的要害部位,即使刺到,汉剑也常常插入敌兵身体中,或难以拔出、或被折断,这一致命缺陷让汉军战斗力大打折扣。

因此,早期的汉匈之战中往往会出现滑稽一幕:汉军杀死匈奴兵后,丢下长剑,去捡匈奴人的战刀。

这种作战方式别说以一敌五了,简直一胜难求。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登基。经过文景之治,西汉臣民修生养息,国富兵强,雄心壮志的汉武帝预感到反击匈奴的时机到了。

但是,汉剑打不过匈奴铁骑的问题还没解决,取代汉剑、克制骑兵的武器会是什么?

汉武帝令工匠日夜研究,终于有人发现:马下作战时,以刺击为主的汉剑威力更大;但在马上,以劈砍为主的战刀威力更大。

于是工匠把汉剑改良,锻造出匈奴骑兵的克星——环首刀。

环首刀的长度一般在1米以上,采用单手握柄,刀柄端口有一铁环,故名环首刀。铁环除了装饰作用外,还能平衡刀身,士兵劈砍时可以更好地把握重心。最重要的是,士兵通过铁环把环首刀绑在身上,可以防止战刀脱落。

汉武帝时期,炼钢技术得到极大发展。环首刀的锻造采用百炼钢工艺,通过不断折叠锻打铁块,去掉氧化物杂质、渗碳,最终得到坚韧的刀身,这保证了环首刀拥有更好的强度。

与汉剑相比,环首刀是单面开刃,工匠把刀身锻造得更厚的同时也让刀面拥有更小的角度,增加其锋利性。另外由于是单面刃,工匠省时省力,环首刀比汉剑更适合批量锻造。

与大汉相比,匈奴生产力落后,只能冶铁不能制钢。因此在接下来的历史中,面对手持环首刀的汉军时,匈奴只有挨打的份,甚至需要五个人合力围击才能打败一个汉兵。

环首、窄身、长刃、直背,大汉环首刀从此成为匈奴克星。

甚至有人认为:"匈奴之败,败于环首刀"。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吹响了反击匈奴的号角。

这一年,匈奴入上谷,杀民夺货。

震怒的汉武帝派遣四路大军北击匈奴:卫青出上谷,公孙敖出代郡,公孙贺出云中,李广出雁门。

此战,公孙贺一无所获,公孙敖、李广被匈奴打败,只有卫青如一柄利剑直插匈奴心脏,发起龙城之战。

龙城距离上谷数百里,卫青领军出征后没有看到一个匈奴人身影,心有不甘的卫青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与其无功而返,不如突袭匈奴圣城龙城。

卫青率领汉军直扑龙城,汉军手挥环首刀、勇往直前,龙城毫无防备,被汉军一举摧毁。龙城之战持续一夜,无数匈奴人倒在环首刀之下,七百余俘虏被环首刀押着南下,成了奴隶。

龙城之战是大汉扭转局势、反击匈奴的第一战。环首刀所向披靡,寒光在夜间夺人心魄,从此成为匈奴人的梦魇。

公元前121年春,为"断匈奴右臂",霍去病发起河西之战。河西走廊是联结大汉和西域的交通要道,夺得河西走廊就可以打通处于匈奴控制之下的西域。此时驻守于此的是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霍去病采取长途奔袭战术,他从陇西出发,一路涉水搭桥,转战六日,到达皋兰山,在这里向匈奴人发起突袭。

霎时间,汉军漫山遍野而来,战马嘶鸣、杀声震天。汉军一手拿长矛、一手挥舞环首刀,摧枯拉朽,如潮水般涌向匈奴人,匈奴军狼奔豕突,瞬间败北。匈奴折兰王、卢侯王被杀,浑邪王之子被俘,八千余人战死沙场。

同年夏,霍去病发起第二次河西之战。这次,霍去病从长安出发,过太原、居延山、小月氏,转战两千余里,绕道河西走廊西北,发起突袭。此战,手持环首刀的汉军仍然所向披靡,斩首三万余级,俘虏五位匈奴王、五十九位单于阏氏和王子。

连续两次痛击匈奴,环首刀成为匈奴克星。匈奴人为此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环首刀出鞘,哀嚎遍野。

两次河西之战后,大汉夺取河西走廊,在此设立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即盛大辉煌;汉武帝赐御酒给霍去病,霍去病不愿独饮,于是将酒倒入泉水,与将士共饮,于是有了"酒泉";张掖即"张国臂掖,以通西域",显示大汉进取西域之雄心;武威即"武功军威",为汉武帝彰显大汉军威。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环首刀让大汉威震四方。

龙城之战和两次河西之战让匈奴领略了汉军风采,尝到了环首刀的滋味,但真正让匈奴人元气大伤的是漠北之战。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卫青率五万大军出定襄郡、霍去病率五万大军出代郡,两路汉军寻找匈奴主力决战。

卫青出塞一千余里,路遇伊稚斜单于,五千汉骑拿着环首刀向一万匈奴骑兵发起冲锋。双方陷入激战,直到入夜时分匈奴支撑不住,大败而逃,卫青一路追杀,杀敌近两万。

最精彩的大战发生在霍去病部。霍去病出塞两千余里,与匈奴左、右贤王相遇,汉军向匈奴发起猛烈攻击,匈奴骑兵挡不住所向披靡的环首刀,大败而逃。此战,汉军死伤万人,杀敌七万余人,左、右贤王麾下将士死伤殆尽,霍去病挥军北进,封狼居胥,成为万人敬仰的战神。

环首刀一次次出鞘杀敌,汉军一次次摧枯拉朽,曾经兵围白登、差点活捉刘邦的匈奴成了环首刀的手下败将。

大汉帝国惮赫千里,虽远必诛,恰如这锋芒毕露的环首刀。

西汉初期,冒顿单于写信羞辱吕后,樊哙大怒:"我愿率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却被季布怒斥"樊哙该斩",当年高祖的三十多万大军尚且有白马之围,你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

打败匈奴,当年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在武帝时期成了常规操作,打得匈奴"漠南无王庭";在元帝时期虽远必诛,斩杀郅支单于首级;在章帝时期班超三十六人杀匈奴使者,夺取西域;在和帝时期,窦宪燕然勒石,彻底解决匈奴之患。

环首刀让大汉走向强盛。

标签: 汉朝

更多文章

  • 哪些朝代设有两京制度?明朝的两京制度管理方式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哪些朝代设有两京制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朝代实施两京制,顾名思义就是设立两个京城,当然两个京城还是有主次之分的。像隋唐时期,东都洛阳在很长时间内属于是辅都性质,而长安属于正都位置,所以两京制度也叫陪都制度。说起实施两京制的朝代,明朝的两京制度相对其他朝

  • 明朝皇帝为什么推崇武当山?武当山在道教有什么样的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明朝皇帝为什么推崇武当山?欢迎阅读哦~为了寻找张三丰张真人,现今武当山的主要道教建筑,都是明成祖永乐年间征发天下30万军民、工匠修建的。武当山作为道教名山,早在汉末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就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历代道教名家都特别钟情于武当山。但是真正把武当山推崇为道教第一名

  • 历代皇帝是怎么处置先皇留下的嫔妃的?乾隆死后嘉庆对乾隆的妃子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乾隆,嘉庆

    历代皇帝是怎么处置先皇留下的嫔妃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说到乾隆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现在给人的感觉都是那种非常风趣的,非常的热爱生活,所以关于他的很多问题我们都会去好好研究,这其中就有妃子问题,乾隆的妃子也不少,前前后后不知道多少位,但是最后乾隆死的时候还有50来

  • 双春年是什么?2020年为什么会有两个立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现代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2020年为什么会有两个立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闰月指的是,在汉历,即农历当中,每隔两三年就会出现的一年中多出来一个月的情况,而每一次闰月的情况并不相同,也就是说每次闰月的月份不一定都是同一个月。一般来说,以汉历为计算基础的一年当中,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只有

  • 合纵与连横之战交锋了几次?秦始皇是怎么破除合纵之术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张仪,苏秦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秦始皇是怎么破除合纵之术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进入战国中期,天下局势发生巨变,西秦、东齐双雄并立,为求自保,列国不得已签订盟约、组成联军,以此抵御秦、齐的威胁,因为楚、赵、魏、韩、燕之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合纵攻秦之战历经五次,虽有因种种原因,联军不敌秦军,导致六国竞相

  • 清朝总督和巡抚哪个官职更大?职权相近总督如何统领巡抚?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职权相近总督如何统领巡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要谈清代的官员关系,我们首先要弄清他们的品级。根据清代九品十八级的官制来看,提督、总督、巡抚三者当中,提督的实际品级最高,达到从一品,总督次之,品级为正二品,巡抚最小,只有从二品。清朝总督和巡抚到地方上任时往往会加

  • 战国七雄是哪七个国家?秦灭七国的顺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战国七雄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灭七国的顺序是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罗贯中先生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的情况非常严重中华大地上处处都是战阵争夺,其中势力最大的当属秦齐楚燕赵魏韩七个诸侯国,这七个诸侯国也就是大家口口相传的战国七雄。但是最后都被秦国的铁骑征服了,接下来小编带

  • 为什么古代太监身上会有异味?太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古代太监身上会有异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太监,大家肯定不陌生,在古代一些穷人家的父母养不起孩子,于是只好送到皇宫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很多时候,这些成为太监的人,往往会被人嘲笑,这样长期下去,自然心理就出现了问题,变得更正常人不一样。而且,太监身上往往会有一

  • 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是现在的哪些地方?中山国是怎么消失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战国,中山国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中山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中山国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之一,最早是由白狄建立。当时中山国位于河北一带,都城是定州市。而在中山国鼎盛时期,其疆域包括了今河北保定地区南部、石家庄地区大部、邢台地区北部及衡水地区西部。中山国有着除七雄外,第八国的说法,那中山国在当时究竟是

  • 富察氏家族在清朝的地位怎么样?富察氏家族是怎么发迹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孝贤皇后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富察氏家族在清朝的地位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有人说富察氏是清朝除爱新觉罗氏之外最有权势的家族,如果真是这样,那置佟佳氏、赫舍里氏、钮祜禄氏这些家族于何地。佟佳氏出过4位皇后,康熙的生母就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赫舍里氏出过1位皇后,数位宰辅之臣,如索尼、索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