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朝的历史到什么时候结束?蜀汉能算汉朝的延续吗?

汉朝的历史到什么时候结束?蜀汉能算汉朝的延续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59 更新时间:2023/12/15 8:37:5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朝的历史,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历代关于汉朝的持续时间,一般认为是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的211年,加东汉的196年(公元25年-公元220年),即407年。然而,网络上又颇有一些人,主张将刘备建立的蜀汉(或称”季汉“)的43年(公元221年-公元263年)也加入其中,即主张汉朝真正寿命为450年。然而,此论谬矣。

蜀汉并非汉朝的延续,亦不能与西汉、东汉相提并论,仅仅是一个汉朝远支宗亲另外建立的割据政权。

刘备建立蜀汉,和历史上的司马睿建立东晋,赵构建立南宋的情形并不相同,也无权继承东汉王朝的法统。

这是因为赵构本就是北宋的皇子,康王,天下兵马大元帅,当宋徽宗宋钦宗连同其他所有皇子亲王都被金军俘虏后,他当然可以另即帝位。

司马睿是西晋的琅琊王、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他在长安城被攻破后,于江南称帝,同样也是正常即位。

毕竟不管哪个朝代,当中枢帝位空缺无传承时,皇族亲王去继承皇位,本是理所当然的。南宋和东晋也从前并不是如东汉那样另起炉灶,重新建立的新政权,而只是旧王朝在未丢失领土上的延续。

汉献帝已经禅让皇位给魏王曹丕,汉魏易代的一切程序完整而合乎法统。

而刘备仅是西汉皇族远支,并非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子孙,也不是东汉正式册封诸侯王,距离汉献帝刘协的血脉差了十万八千里那么远。他合法职位只是左将军、豫州牧、宜城亭侯,其所谓“汉中王”纯系自封,如何能比后世的司马睿或赵构?

刘备:

国舅董承受汉献帝刘协谋杀曹操的“衣带诏”,拉了刘备当同伙,然而还没有实质行动就一个死一个逃了。

且不说汉献帝打脸卖队友,以自己的名义宣布了所谓“衣带诏”非法无效,董承被灭三族,刘备更是反贼;就算这所谓的“衣带诏”能够合法,也从来不代表汉献帝将东汉的皇位传给了刘备。

所以刘备只能公然扯谎,声称汉献帝已被曹丕弑杀,然后以此为由来自立为帝。然而他这个自立为帝,毫无合法性可言,本质上是僭伪之举。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便已经重新确立了社稷,对西汉皇族宗亲,虽然承认其宗室身份,但是并没有恢复他们被王莽废去的诸侯王之位,也就是认可他们是皇帝的远亲,仅此而已。

东汉世祖光武帝:刘秀

东汉的皇统曾经断过几次,每次都是从刘秀其他后裔里选人,比如汉安帝刘祜是汉章帝之子清和王刘庆的后嗣,汉灵帝刘宏是汉章帝之子河间王刘开之后嗣,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选到刘备这样的西汉皇族后裔头上。

袁绍一度企图拥立刘虞,就因为他是东海王刘疆的后人,刘疆是东汉第一任皇太子,刘秀的嫡长子,因母亲失宠而无故被废,天下莫不冤之。刘疆本人生平事迹也无可挑剔,是为两汉贤王之典范。所以他的子孙当然是有皇位继承权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室宗亲成为割据军阀的,还有荆州牧刘表和益州牧刘璋,都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馀的后人,扬州牧刘繇则是汉高祖刘邦之子齐王刘肥的后人,他们和刘备一样都是西汉皇族后裔。

然而除非刘秀的子孙全部死绝了,否则这些人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合法继位的。

可惜不止是汉献帝及其子孙,绝大部分东汉皇族,在汉魏易代时也都活得好好的。比如魏国重臣、曹操谋士刘晔,便是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人,论皇位继承次序,他们可都比刘备们近得多了。

刘晔:东汉皇族、魏国大臣

甚至刘备自称的“汉中王”,按东汉王朝体制同样也是没有任何合法性可言的。在汉朝,确实是刘邦立下白马之盟,“非刘不王”,但从不是后世一些人误解的“刘皆可王”,

汉朝封王是有严格限制的,要么是皇帝的亲生皇子,要么是诸侯王嫡子,诸侯王其余儿子除非是皇帝特别加恩封王(齐悼惠王各子、梁孝王各子等特例),通常亦只能封侯。而如刘备这般连爵位都没有的空头宗室,更是成百上千,数不胜数。

这就是大汉之所以为大汉,绝不似后世满清。皇子和诸侯王之外的皇室宗亲,从来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天潢贵胄,也和寻常士人一样的为官入仕,立功封侯,仕宦时亦无任何高人一等的特殊待遇。

以刘备西汉景帝之子后裔的远支宗亲身份,即使在东汉王朝立下伊尹霍光之类匡扶社稷的大功,也就是拜大将军,摄行国政、封侯,而绝无封王之理;而他刚刚占有一个益州加荆州三个郡,居然就敢自己称王,实属行事操切,不顾世事人心。

都和刘备这么胡来的话,那之前据有一州多年的刘表或刘璋们早就可以自称为王了。但他们从来就没这个胆子,那真是自绝于汉廷,自绝于天下士人,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汉中王劝进表》里,大概是刘备集团诸人自己也觉难以自圆其说,居然举「河西诸将推举窦融为元帅」这种例子为先例,其实已是不值一哂。

窦融当初不过是被推举为河西五郡大将军,向刘秀输诚后被封授凉州牧,这和刘备自封诸侯王,甚至急哄哄地把大半个益州的五个郡国都划为汉中王的私人封地,(“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能是一回事么?东汉王朝几曾有过私人封地如此庞大的诸侯王?另一个也就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魏王曹操了吧。——天下英雄唯曹刘?一丘之貉而已。

魏王:曹操

刘备想要成就帝业、夺取正统合法性的唯一渠道,便是北伐中原,攻灭魏晋后,宣布献帝刘协禅让曹丕,是天子失国,自弃宗庙。他自己仿照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取而代之,三兴汉统,那时当然谁都无话可说。

而仅有一州之地便称王称帝以自为,当然是示天下器局之不广,令真心拥护汉室法统的广大仁人志士大失所望。

所以关羽北伐时,从许都到邺城尚有无数汉臣和刘备方面内通,而等到刘备自己称帝后,诸葛亮北伐时就已经被中原士人和百姓视为“蜀寇”,隆中对时幻想的「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之场景如在梦中了。

满清八旗在关外时,便以小说《三国演义》为军事教科书,以关羽为战争守护神,对蜀汉的推崇无以复加,所以满清入关后,正式从官方层面确立“蜀汉正统论”,为正统王朝代表正义一方,将曹魏当做类似王莽的新朝、武则天的周朝一样的僭伪政权。又因为满清是距离现代最近的封建王朝,所以其很多思想也流毒至今,不能消除。

比如颇有人主张刘备姓刘,又是汉室宗亲,他建立蜀汉政权,又尊奉两汉诸帝,便理所当然是汉朝延续,甚至定要用一个千余年来历朝代史家皆弃之不用的“季汉”来称呼蜀汉。

殊不知,一个政权是否尊奉前朝皇帝,是否自称前朝子孙,从来不是判断该政权是否为前个王朝延续的必要条件,

如匈奴汉国的刘渊尊奉也汉朝诸帝,武氏周朝尊奉周文王,沙陀后唐和南唐皆尊奉李唐诸帝,但历代史家谁也不会将他们看做是汉、周、唐各朝之延续。

而且中国历史无情法则,便是天下从来非刘邦子孙一家一姓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者皆可居之。

汉武帝死后不到百年,西汉王朝就近乎被无血篡位,从中枢到地方压根没受多大阻力。

成千上万刘姓诸侯宗亲,居然只有个刘祟出来,纠合百人,一日即败;二百年西汉社稷臣子,居然只有个翟义出来,三月即亡。

王莽后来政治改制失败,同时得罪巨室和小民,天下大乱,盗贼蜂起,这才“人心思汉”,让刘秀得以复汉,顺便让王莽戴上了乱臣帽子。若当时政治主流真汲汲于汉家天下,怎么十几年前这些忠臣义士都跑哪里去了?

而东汉末年又好到哪去了?汉献帝君臣从长安到洛阳,近乎一路乞食,各地军阀冷漠观之,态度不用细表。随行宫人财物被乱兵掠夺殆尽。最后还是别有用心的曹操收容了他们,给他们一口饱饭吃。

汉献帝与伏皇后

那个奉“衣带诏”讨曹的所谓“大汉忠臣”董承,逃难途中其部属什么表现?斩杀宫人,血溅后衣。他与曹操之争,是权臣互斗,而无关忠奸。

当时无数仁人志士,包括诸葛亮和荀彧在内,真正维护的是四百年大汉王朝的法统,而绝不是为刘邦子孙一家一姓坐江山的私利,更不会认为但凡是个姓刘的,便是天潢贵胄天生高人一等。

更不说蜀汉政权虽然自称为“汉、季汉”,没几年却和另一个割据政权东吴搞所谓“二帝并尊”,甚至承认孙权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吴国皇帝,而这个吴国还是完全建立在从前汉朝的疆土之上。

这更意味着蜀汉最后一点自称继承两汉法统的理由破产,难以自圆其说,大义名分彻底消失殆尽。

东吴皇帝:孙权

所以即使其盟国东吴,一样是外交时当面称“汉国”,转个身就同样称其为“蜀”了。因此一千八百多年来,除却奇葩的满清外,当时后世皆以“蜀”称“蜀汉”,拒绝认可他们是汉王朝的合法继承,实为顺理成章。

也有很多人对蜀汉政权的特殊感情和认可,倒不如说是出于文治武功辉煌灿烂的四百年大汉王朝的推崇,造成的移情心理,才坚持蜀汉也是汉朝的延续。

然而中国古代史上最伟大最煊赫、以“天汉”即银河为名,奠定了后世华夏民族族名的伟大王朝,终结自己历史使命后,在区区一个州里“续命”四十多年,终究还是逃不过被曹魏攻灭的下场,当真就如何光彩么?

花有开就有灭,人有生就有死,华夏大地自古亦无不灭之王朝。大周王朝煌煌八百年如此,大汉王朝赫赫四百年亦如是。

任何一个朝代或政权崇拜者,定要将自己感情寄托到某古典封建政权,片面选择性使用史料,而对其他朝代政权或贬低或敌视,恐怕亦非正确的历史观。

标签: 汉朝刘邦刘秀

更多文章

  • 唐朝的疆域是怎么分布的?巅峰时期的势力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武则天,李治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疆域的文章介绍,欢迎阅读哦~唐朝是中国古代汉族建立的版图最大的王朝,其势力范围深入了大漠、东北、西域等地。唐朝宰相宰相杜佑在《通典》中对唐朝的范围描绘为:“东至安东都护府 ,西至安西都护府,南至日南郡,北至单于都护府。南北如前汉之盛,东则不及,西则过之。”但是这

  • 明朝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有什么不同?哪个制度更好?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清朝,军机处

    明朝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有什么不同?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翰林作为皇帝的顾问和秘书,来自唐高宗时期。明朝时,废除宰相制,朱棣以几名翰林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内阁制度开始出现。内阁不同于宰相,既不统驭六部又受制于内监。对此,学者张飞燕在紫禁城杂志《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

  • 战国时期四大精锐分别是什么?最强的是哪个军队?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吴起,魏武卒

    战国时期四大精锐分别是什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王朝之兴,总有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队的建设日益腐化。然后有一天,被另一支军队消灭了,另一个王朝就兴起。虽说兵不在多贵在精,但这是说攻击的时候,而要防守广大的地盘,不得不先求多,兵一多质量就下滑,因为统治者的财政负担

  • 司马迁《史记》有哪些错误?今天就来纠正一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司马迁,史记

    司马迁《史记》有哪些错误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也许在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没有仔细去看《史记》,其实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出现了时间错误。历史如果出现时间错误,那么历史人物出场的顺序也跟着错了,那么哪些地方出现了错误呢?我们翻阅了大量的资料纠正一下这个问题。第一个错误:张仪与苏秦的

  • 清朝的八旗子弟有哪些姓氏?清朝灭亡后该成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乾隆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八旗子弟姓氏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满族的姓氏不同于汉族,其实所谓的爱新觉罗或者是大家都所熟知的钮钴禄氏都是满族人氏族的名称,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姓氏。虽然说满族属于少数民族,但是人口并不处于劣势,可是如今还是很少听到关于满族人的姓氏,而我们所熟知的人物也皆是以汉族姓氏居

  • 清朝的存在究竟是功大还是过大?清朝对中国历史造成了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

    很多人都在考虑清朝的存在究竟是功大还是过大,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满清王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应该说是一个有功有过功小于过的时代。满清王朝最大的功劳就是所谓的带来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确实,清王朝对于我国版图的奠定作用,不容否认。清王朝应该说成功的使得皇权渗透到了他们统治下的每一个地区

  • 礼部尚书的官职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礼部尚书的职责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礼部尚书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礼部尚书这个官职,那礼部尚书在古代究竟是负责做什么的呢?礼部尚书最早是从北周开始设立,到了隋唐属于六部之一,此后一直延续到清朝。其实从官名就能大概猜到,礼部尚书主要是负责朝中礼仪这块内容的,还包括祭祀、科举、

  • 夏王朝是亡于天灾还是人祸?为什么一场地震就把夏朝震没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朝,夏桀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夏王朝是亡于天灾还是人祸?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众所周知,在我国正史中记载的我国第一个王朝就是夏王朝了,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的时间。对天下百姓有着巨大贡献的大禹获得了部落首领的位置。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夏启接替了首领的位子,家天下代替禅让制,夏王朝就这样建立了。如果算

  • 东周的地位为何一落千丈?东周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周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东周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我国历史上,周朝有“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西周在前,是周武王伐商后建立的。东周则是西周灭亡后,周平王迁都洛邑而建立的,这段时间内,周王室已经无力约束各分封诸侯国,于是诸侯争相称霸、相互征伐,开启了春秋、战国

  • 古代挂起“免战牌”真的可以免战吗?“免战牌”的作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战国

    “免战牌”的作用是什么?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免战牌顾名思义就是在古代战争时期,向敌人表示停战的一种标志,当参战一方在战场上处于被动状态时,这块牌子就会被挂起来,便可以中止战斗,等到双方做好准备后,再取下免战牌,出来继续对战。免战牌的起源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能够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