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汉二司马的人物生平 司马相如(西汉时期的一代文豪)

西汉二司马的人物生平 司马相如(西汉时期的一代文豪)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738 更新时间:2024/1/8 1:51:42

人物生平

景帝时期

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司马相如出生于巴郡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 )

;另一说据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为蜀郡(今四川成都)(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蓬州人也)。少年时代喜欢读书练剑,二十多岁时用钱换了个官职,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但这些并非其所好,因而有不遇知音之叹。

武帝赏识

待梁孝王刘武来朝时,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后来因病退职,前往梁地与这些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就在此时相如为梁王写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

。《子虚赋》作于司马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时在汉景帝年间,其主题是以这一时期以虚静为君的道家思想为指向的,但是并没有得到景帝的赏识,景帝不好辞赋。景帝去世,汉武帝刘彻在位。刘彻看到《子虚赋》非常喜欢,以为是古人之作,叹息不能与作者同时代。当时侍奉刘彻的狗监(主管皇帝的猎犬)杨得意是蜀人,对刘彻说:“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刘彻惊喜之余马上召司马相如进京。司马相如向武帝表示说,“《子虚赋》写的只是诸侯王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这就是内容上与《子虚赋》相接的《上林赋》,不仅内容可以相衔接,且更有文采。此赋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形象,又对统治者有所讽谏,开创了汉代大赋的一个基本主题。此赋一出,司马相如被刘彻封为郎。

相如出使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相如担任郎官数年,正逢唐蒙受命掠取和开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征发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为唐蒙征调陆路及水上的运输人员一万多人。唐蒙又用战时法规杀了大帅,巴、蜀百姓大为震惊恐惧。皇上听到这种情况,就派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机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上的本意。司马相如在那儿发布了一张《谕巴蜀檄》的公告,并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如出使完毕,回京向汉武帝汇报。唐蒙已掠取并开通了夜郎,趁机要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征发巴、蜀、广汉的士卒,参加筑路的有数万人。修路二年,没有修成,士卒多死亡,耗费钱财。当权者多有反对者。这时,邛、笮的君长听说南夷已与汉朝交往,请求汉朝委任他们以官职。皇上任命相如为中郎将,令持节出使。拢络西南夷。相如等到达蜀郡,蜀人都以迎接相如为荣。司马相如平定了西南夷。邛、笮、冉、駹、斯榆的君长都请求成为汉王朝的臣子。于是拆除了旧有的关隘,使边关扩大,开通了灵关道,在孙水上建桥,直通邛、笮。相如还京报告皇上,皇上特别高兴。他的一篇《难蜀父老》以解答问题的形式,成功地说服了众人,使少数民族与汉廷合作,为开发西南边疆作出了贡献。可惜好景不长,被人告发接受贿赂,遂遭免官。岁余,被重新用,仍为郎官。

因病免官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相如已因病免官,家住茂陵。天子说:“司马相如病得很厉害,可派人去把他的书全部取回来;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散失了。”派所忠前往茂陵,而相如已经死去,家中没有书。询问相如之妻,她回答说:“长卿本来不曾有书。他时时写书,别人就时时取走,因而家中总是空空的。长卿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他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再没有别的书了。”他留下来的书上写的是有关封禅的事,进献给所忠。所忠把书再进献给天子,天子惊异其书。如《遗(wèi,魏)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篇没有收录,收录了他在公卿中的作品。

成就贡献

辞赋

汉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是赋,而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家。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

《天子游猎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6篇,另有《梨赋》、《鱼葅赋》、《梓山赋》3篇仅存篇名。《隋书·经籍志》有《司马相如集》

1卷,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司马相如还掌握了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并通过自己的辞赋创作实践和有关辞赋创作的论述,对辞赋创作的审美创作与表现过程进行了不少探索,看似只言片语,但与其具体赋作中所表露出的美学思想相结合,仍可看出他对赋的不少见解。他已经比较完整地提出了自己的辞赋创作主张。从现代美学的领域,对其辞赋美学思想进行阐释,是有益的和必要的。由于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司马相如的辞赋呈现出了斑斓多姿的艺术风貌,从而获得了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两汉赋作家中,以司马相如成就最高,其大赋甚至成为汉大赋创作的范式,故研究司马相如辞赋创作的特点,对研究汉赋乃至整个汉代文学,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散文

司马相如还是汉代很有成就的散文名家,其散文流传至今的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等。虽然有部分著作在历史上起了一些消极作用。尽管如此,从整体上看,在语言的运用和形式的发展等方面,司马相如对汉代散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两千多年来,司马相如在文学史上一直享有的声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汉作家,绝大多数对他十分佩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整个《史记》中,专为文学家立的传只有两篇:一篇是《屈原贾生列传》,另一篇就是《司马相如列传》,仅此即可看出相如在太史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在《司马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全文收录了他的三篇赋、四篇散文,以致《司马相如列传》的篇幅大约相当于《屈原贾生列传》的六倍。这就表明,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是超过贾谊的。

文学影响

《子虚赋》,《上林赋》,《司马相如上书谏猎》,《长门赋》,《凤求凰》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

历史评价

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他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同时,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将西南夷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被称之为“安边功臣”,名垂青史。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不拘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的果敢行为,远在公元前就演绎了自由恋爱的爱情经典,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爱情之首”,闻名中外。后人则根据他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唐代诗人张祜则有《司马相如琴歌》一首,曰:“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他是汉赋的奠基人,扬雄欣赏他的赋作,赞叹说:“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把司马相如和司马迁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后世纪念

相如故里

司马相如的先世曾居古相如县(西汉时属安汉县),相如少时居住在这里。后居成都,而《自叙》所记至此始,即刘知几所谓的“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所以自言“蜀郡成都人”,而“祖先所出,则蔑尔无闻”了。

琴台故径

琴台故径位于成都市通惠门,相传为司马相如弹琴处,并在此处与卓文君相遇。其时司马相如弹琴,卓文君卖酒。诗圣杜甫曾有《琴台》一诗记载。此后成都市将琴台故径延伸成为琴台路。

驷马桥

位于成都北门高笋塘外百米的沙河上横卧着一座小桥,它就是古今闻名的驷马桥。往北过桥是个三岔路口,直行便是驷马桥街,右拐则叫驷马桥路。

驷马桥原名升仙桥(位于成都北,现存升仙湖),因桥下的河水名升仙水,即今日之沙河。《华阳国志》说:“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桥,汉代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其门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也。”意思是不乘四匹高头大马拉的官车,就不再从此桥过,表示一定要功成名就、志在必得。

轶事典故

琴挑文君

刘武去世后,因不得志,称病辞职,司马相如离开梁地回到四川临邛(今邛崃市,属四川省直辖成都市代管),生活清贫。临邛令王吉与相如交好,对他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于是相如在临邛都亭住下,王吉天天拜访相如,相如托病不见,王吉更显恭敬。

临邛富人卓王孙得知“(县)令有贵客”,便设宴请客结交,相如故意称病不能前往,王吉亲自相迎,相如只得前去赴宴。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名文后,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司马相如佯作不知,而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因司马相如亦早闻卓文君芳名。文君听出了司马相如的琴声,偷偷地从门缝中看他,不由得为他的气派、风度和才情所吸引,也产生了敬慕之情。宴毕,相如又通过文君的侍婢向她转达心意。于是文君深夜逃出家门,与相如私奔到了成都。卓王孙大怒,声称女儿违反礼教,自己却不忍心伤害她,但连一个铜板都不会给女儿。

司马相如的家境穷困不堪,除了四面墙壁之外,简直一无所有。卓文君在成都住了一些时候,对司马相如说:“其实你只要跟我到临邛去,向我的同族兄弟们借些钱,我们就可以设法维持生活了。”司马相如听了她的话,便跟她一起到了临邛。他们把车马卖掉做本钱,开了一家酒店。卓文君当垆卖酒,掌管店务;司马相如系着围裙,夹杂在伙计们中间洗涤杯盘瓦器。

卓王孙闻讯后,深以为耻,觉得没脸见人,就整天大门不出。他的弟兄和长辈都劝他说:“你只有一子二女,又并不缺少钱财。如今文君已经委身于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一时不愿到外面去求官,虽然家境清寒,但毕竟是个人材;文君的终身总算有了依托。而且,他还是我们县令的贵客,你怎么可以叫他如此难堪呢?”卓王孙无可奈何,只得分给文君奴仆百人,铜钱百万,又把她出嫁时候的衣被财物一并送去。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双双回到成都,购买田地住宅,过着富足的生活。

犬子的由来

据太史公《史记》的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也就是说“犬子”其实是他的乳名,或者名字。就像“二毛”、“小胖”之类,难登大雅之堂。他长大后,也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

最开始,“犬子”之称,其实并无小名之意,只是司马相如的父母为了小儿好养活,便特意选一个低贱的字词为之命名,以远离鬼魅,但因为司马相如长大后自己改了名字,“犬子”才成了小名。

名琴绿绮

梁王慕名请司马相如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

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成语红拂绿绮中的绿绮指司马相如以绿绮琴挑文君的典故,成语指能于流俗中识名士、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的古代奇女子。

标签: 司马相如

更多文章

  • 现有国际禁毒日 让我们看清代如何戒毒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清代,禁毒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说起“禁毒”,古已有之,清代就曾进行过大规模的“禁毒”,除了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之外,还采取了极其严厉的措施缉拿、惩治贩毒、吸毒者。庄亲王因“吸毒”而被革去爵位,李莲英因充当毒贩“保护伞”而被慈禧太后责罚。清代多次颁布“禁毒”法令严惩贩毒吸毒鸦片烟贩“斩立决”,开设烟馆“

  • 林则徐虎门销烟 为何不用火烧而放石灰池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林则徐,鸦片

    1839年1月,林则徐到达广东,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销烟,得到道光帝支持。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深知鸦片对中国的危害。洋人生产大量鸦片,自己不吸,却卖给中国人。林则徐一到广东就通知洋商,要求三日之内必须将所有鸦片上交,不然走着瞧。林则徐发誓鸦片不除,誓不罢休!很多人以为清政府从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才开

  • 详细解说刘邦约法三章的故事和故事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约法三章

    汉太祖高刘邦,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但刘邦约法三章的故事你们有听过吗?没听过的话,我们一起来细说刘邦约法三章的故事和故事的由来。有一次,刘邦押着一批民夫到骊山去,一路上民夫不

  • 秦朝名将司马错怎么死的 是被谁杀死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朝,司马错

    司马错属纵横家。曾跟张仪有过争论,主张得蜀即得楚。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灭亡蜀国。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领陇西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但是你知道司马错是怎么死的吗?秦朝名将司马错是被谁杀死的?司马错的一生只打了两场大战,一次是灭蜀之战

  • 详细盘点那些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窝囊,名人

    历史名人多不胜数,有的武艺高强,熟知兵法,有的有赫赫战功,同时代无出其左者,也有的将王之材。。。但风光背后却没能得善终,且死不得其所,则必为千古遗憾!以前也有人归纳过这样的英雄,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十大名人,不喜勿喷。第十名【袁崇焕】大明炮神。有了他,清朝的野心总是成为妄想,努尔哈

  • 红楼梦的男人收割机多姑娘为何放过贾宝玉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红楼梦,贾宝玉

    多姑娘是红楼梦里不起眼的角色,因为大多数人的重心都放在了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故事上。其实,红楼梦里的多姑娘才是真正的收割机,男人收割机。红楼梦里的贾琏是个花心好色的人,贾母说他“脏的臭的都往屋里拉”,他似乎还就喜欢这种重口味,让他送黛玉回苏州没出什么幺蛾子,他见到香菱也能坦然地夸上一句,贾琏喜欢的,通常

  • 详细揭秘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徐晃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徐晃

    徐晃怎么死的?小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给出的答案却不相同,做为曹操手下的一名猛将,究竟徐晃怎么死的?徐晃墓又在哪里呢?今天小编就为徐晃怎么死的两种说法做一下整理,还有徐晃墓的具体位置。徐晃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原为杨奉部将,时值汉献帝被李傕、郭汜劫持,保驾立功。后归附曹操,作战勇敢,兼有谋略,深得曹操喜

  • 秦时明月燕丹生平简介 战国燕太子丹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燕丹生平简介,燕太子丹

    战国时期七国相争,秦国逐渐独大。秦王先后灭了韩国,魏国又开始攻击赵国。燕国的太子丹在秦国作为人质扣押,被秦王凌辱。太子丹亲眼看着秦王的残暴和狼虎野心,担心弱小的燕国也即将被灭亡,于是从秦国逃走回到了燕国。太子丹回到燕国后,日夜忧思,想出了找人刺杀秦王的计策。他拿出自己的财物遍寻可以对抗秦王之人。他问

  • 详细揭秘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真实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中国古代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 因为是在酒席上做出了决策,所以史称“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 改革。宋太祖“

  • 详细揭秘汉武帝之子刘贺当了多久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武帝,刘贺

    刘贺当了多久的皇帝?对于熟识历史的人来说,都知道刘贺是汉朝第九任皇帝,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史称汉废帝。都说刘贺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那么刘贺当了多久的皇帝?刘贺是因为只爱美人不爱江山最终被废的吗?古代封建帝王,包括因种种原因被废黜而下台的帝王,其生平起居,史书一般都有详尽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