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对哪些潮流观念做出了批判

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对哪些潮流观念做出了批判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026 更新时间:2024/1/7 17:38:30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和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晚晴三大蒙思想家。

王夫之画照

王夫之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在朝官员,他小时候开始是在兄长王介之教育下学习,后来父亲辞官回家后又在其父亲的教育下学习。他的学问非常好,从小就喜欢读书,在十四岁的时候就考中秀才。

但是在中举的道路上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前两次虽然人们都佩服他的学问,但是他却没有考中举人,直到崇祯十五年的时候才与他的兄长同时考中举人。

王夫之生活的年代正是崇祯年间,当时的时局比较混乱,各地农民起义爆发,清朝军队也在关外虎视眈眈。张献忠率农民军攻克衡阳以后曾将招王夫之和他的兄长一起前往为谋士,但是他们两个没有去,而是躲避了。

李自成攻陷北京城以后,王夫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悲痛,甚至到了好几天不吃饭的地步。之后清朝军队进入中原,王夫之投身到了抗击清朝军队的事业中,但是最终还是被清朝军队消灭了。

之后王夫之回到家乡隐居,在这里他发誓不剃发,终其一生也没有剃发。在这里他开始了自己的著述,将自己的学问和思想进行总结,写出了诸多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巨作,他的思想从此影响社会,最终在七十九岁那年完成了自己最后一部著作之后去世,时年七十九岁。

王夫之的主要观点

王夫之是明清交替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对于后期的思想启蒙有巨大促进作用。后世之人受到王夫之思想影响的人很多,王夫之思想影响是非常广泛的。

王夫之画照

王夫之的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七点:反对禁欲主义、气一元论、均天下反对专制主义、反对人生而知之的观点,要正确逻辑、理势合一观点和人性变化论。可以说这些思想在当时社会都是非常新颖的,也是比较符合现实的。

这些观点中有的是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思想进行批判,有的是对国家发展的思考,还有对人性的变化进行具体阐述,他的思想包含甚广。

其中的气一元论就是论述原理和物之间的关系,传统思想认为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先有理而后有物。但是王夫之认为万事万物的存在是事实性的存在,是先有物才有理,因为理是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的。这个思想是具有开创性的,让人们对于理和物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思考。

而均天下的思想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这对当时的皇权是一种严重的挑战。人性论更是对人类的一种解放,他认为人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人性是能够自主选择改变的,并不是天生就这样不能改变的。

王夫之的这些观点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思考,这些观点到现在来说都是极具价值的,所以称他为伟大的思想家不为过。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晚明时期伟大的思想教育家王夫之,在教育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于当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王夫之画照

首先,阐述的就是学习和人性之间的关系。在封建时代,从秦朝到明朝,人们对于人性的论断总是在善恶这两方面纠缠,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总是在争论之中。

王夫之对于这种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人性分为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先天之性就是人的眼耳口鼻这些器官,而后天之性就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知识和观念。所以在人的教育上,先天之性我们未能为力,但是在后天之性上是可以改变的。

其次,是在学与思的教育思想上的转变,王夫之认为人“生而知之”这种论述是十分错误的,没有人能天生就知道所有。同时在学和思上他也有自己的见解,认为学习并不影响思考,人学习得越多,思考的疆界就会越广泛;而思能够保证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深度,两者并不冲突。所以,学和思是相互促进的,想要思虑深渊就要博学。

还有就是,理与欲的教育论断。王夫之是非常反对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这个教育论断的。他认为这种做法是在扼杀人性,因为天理在于人性之中的,没有人性就没有天理,所以传统理学教育中的灭人欲是非常错误的,在教育中应该更加充分的重视人性,而不是对人性采取压制的态度。

更多文章

  • “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的作品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作品影响力上,尤其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探索和建树方面,作为批评家的雨果是非常有成效的。雨果画像雨果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以及政治文章,雨果的贡献在法国是有目共睹的。他在艺术方

  • 为什么说孟浩然的诗传达出一种洒自在之感?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为什么说孟浩然的诗传达出一种洒自在之感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一,和另一位代表王维被称为“王孟”。孟浩然一生未曾入仕,没什么官职,但是孟浩然的诗却永远的被人们传诵、学习。那么他都创作了哪些令人称绝的诗歌,听小编一一道来。孟浩然雕像孟浩然的诗大多是五言绝句,多是描写山水田园和隐居于田园的

  • 麦克白——毁灭于欲望与理性之间痛苦挣扎的英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英国,麦克白,四大悲剧,莎士比亚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的主人翁,作品中麦克白由一位万人景仰的英雄堕落为一个暴君的过程引起人们心中的关注和同情,本文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阐释麦克白在理性与欲望之间挣扎毁灭的过程。关键词:麦克白;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四部悲剧主角中,哈姆莱特、奥德赛与李尔王都是作

  • 图穷匕见的主人公是谁?图穷匕见事迹及相关人物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图穷匕见,荆轲,太子丹,秦舞阳

    图穷匕见,读音tú qióng bǐ xiàn,图:地图;穷:尽;见:通假字,同“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舞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词目:图穷匕见拼音:tú qióng bǐ xiàn释义:图:地图;穷:尽

  • 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哪一种是起源 揭秘中国书法演变史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书法,草书,行书,楷书,隶书

    楷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草书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所以都是从隶书演变而来。拓展资料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

  • 汉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汉朝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刘邦

    汉朝分为西汉(前202年十二月-公元8年十一月)、东汉(25年-220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汉朝历史简介西汉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更名的。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原战国时各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

  • 古国西夏是谁建立的?西夏国持续了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夏国,党项人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历经十帝,享国一百八十九年。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

  • 古代的中书省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中书省职能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

    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汉朝始设中书令,魏国建秘书监,有监、令,魏曹丕改称中书监、令。晋朝以后称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三省六部制)。宋元时中书省设中书令和中书丞相,明清时期废其名称。元朝中书

  • 古代为何把男女交欢称为“巫山云雨”?堪称中国史上第一“春梦”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战国,楚怀王,巫山云雨

    我们说男女交欢,常委婉形容为一翻“巫山云雨”,这正是从楚怀王梦神女的一段欢好的艳遇得来的典故,今天为巫山娘娘神诞辰,再来回味那一段狎亲入髓的夜梦。战国时楚怀王游濠州高唐,一日熟睡入梦,梦入一神女闺阁,只见这一女子比西施的画像还要美上好多倍,风韵神态脱俗;神女卧床看到楚怀王到来,留出一个枕头,让其共眠

  • 你知道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是怎么选出来的吗?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诞生始末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世界,联合国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五位创始成员国,分别是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和法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不是选出来的,依靠的是他们的军事实力。他们是第二次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