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707 更新时间:2023/12/6 7:38:57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具体的思想主张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战国阴阳五行家邹衍认为,历史中的朝代更替是由于五德运行产生的影响。按照邹衍的学说,每个朝代必须与五德之一相连,因此,这个朝代就应当遵循这五德之一的要求来运转。董仲舒修改了这个理论,认为朝代的更替不是依循五德运行的顺序,而是依循“三统”,即黑统、白统、赤统的顺序。他在《三代改制质文》中说:每个朝代都依循一统,每统又各有其为政的系统。

按董仲舒的说法,夏朝代表黑统,商朝代表白统;周朝则是赤统。夏、商、周三朝完成了这一历史循环。之后,历史又开始一次新的循环,新的朝代又应当代表黑统。继承周朝统治的既不是秦朝,也不是汉朝,而是孔子,他承受天命,创立了黑统。孔子所受天命,不是一种“法统”,而是一种“道统”。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春秋》本是鲁国的史书。按董仲舒一派的说法,《春秋》乃是孔子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其中,孔子树立了他的道统的统治。孔子代表了黑统,并创建了黑统的各项制度。董仲舒对《春秋》的解释十分著名,他的各项学说都可以从《春秋》中找到根据,换句话说,他的理论权威来自《春秋》,这是他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春秋繁露》的缘故。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在《书经》里,已经有这个思想。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董仲舒则更具体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体论。他说:“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董仲舒的理论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他还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召》)。

他在应对中还说:“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无所殊,建日月风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亦博爱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

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董仲舒生活的时代,官僚、贵族、侯王凭借封建特权,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的掠夺,种种违法逾制行为十分严重。土地兼并造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阶级矛盾日益剧烈。他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提出“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塞兼并之路”,国家对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和废除盐铁官营主张。这在当时对减轻国家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节约民力,保证农时,使土地和劳动力有比较稳定的结合,以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巩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有进步意义。

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为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

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

标签: 董仲舒新儒学汉朝

更多文章

  • 北齐高济简介 北齐高欢儿子高济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齐,高济,南北朝

    北齐高济简介 北齐高欢儿子高济怎么死的高济(54?——56?),北齐神武帝高欢的第十二个儿子,母为娄昭君,也是嫡子,封博陵王。娄昭君共生有六子二女,高济是最小的孩子。曾经和文宣帝高洋一起去巡游,在路上想起了母后娄昭君就逃跑了。高洋得知大怒,拿刀架在他脖子上,后经太后娄昭君调节才无事。北齐帝位大多由兄

  • 北齐高浚简介 高欢儿子高浚怎么死的被谁杀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高浚,南北朝,北齐,高欢,

    高浚(?-557年),北齐人,高欢的第三个儿子,庶出,母亲为姬妾王氏,后因言获罪,被其兄弟高洋、高湛所杀。早年经历永安简平王高浚,字定乐,神武帝高欢的第三个儿子。开初,高欢娶高浚的母亲,当月就有了身孕。高浚出生后,他怀疑不是自己的孩子,因而不十分喜欢。而高浚很小的时候就十分聪慧,后来逐渐被父亲宠爱。

  • 身怀六甲是什么意思?身怀六甲是哪六甲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身怀六甲,

    传说中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个甲日,是上天创造万物的日子,也是妇女最易受孕的日子。故称女子怀孕为身怀六甲。我国古代实行干支纪年法,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而得六十甲子,其中“甲子”“甲戌”“甲申”“

  • “一日夫妻百日恩”的典故由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一日夫妻百日恩,典故,

    俗语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意思是一旦建立了夫妻关系,深厚的感情历久不衰。这则俗语从何而来,有何典故呢?1、“一日夫妻百日恩”的典故来由第一种说法是出自元朝关汉卿的杂剧剧本《救风尘》第三折:“可不道一夜夫妻百夜恩。你可便息怒停嗔。”故事讲述恶棍周舍骗娶红尘女子宋引章后又加以虐待,宋引

  • 三纲五常是什么?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纲五常,儒家

    三纲五常是什么?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

  • 五鼠闹东京是指哪个东京?宋朝东京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鼠闹东京,宋朝

    五鼠闹东京是指哪个东京?宋朝东京是哪里五鼠闹东京是指北宋东京城,而非日本东京。北宋东京在今天的河南开封市。北宋有四京,东京开封府,现在的河南开封地区,西京河南府,现在的河南洛阳地区,北京大名府,现在的河北大名一带,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地区。北宋仁宗时期,江湖上有著名的三侠五义,其中五义又称五鼠:钻

  • 三让徐州的故事主人公是谁?三让徐州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让徐州,三国,刘备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因镇压青州(治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镇北)黄巾军,率军进入充州(治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自领充州牧。曹操占领充州后,第二年便派人去琅邪(今山东诸城县)接他父亲曹篙与他同住。不料,途经徐州(治今山东郑城)时被徐州牧陶谦的部下杀死,掠其财物。曹操迁怒于陶谦,便发兵攻打徐州,接连攻下

  • 甘罗与扶苏什么关系 甘罗小时候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甘罗,扶苏,秦朝

    甘罗是是名将甘茂的孙子,也是秦国有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罗从小就非常聪明,很小就拜入吕不韦门下,做了吕不韦的家臣。甘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因而受到嬴政的器重并受封上卿,可以称得上一位少年英雄。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甘罗和扶苏是什么关系以及甘罗的故事介绍。甘罗与扶苏什么关系要知道甘罗与扶

  • 太监念诏书最后说的钦此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钦此,

    看古装电视剧,总不会有皇帝颁发一些诏书,由太监负责传达,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钦此。”比如,康熙六年九月九日颁发的诏书上写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六品御前侍卫魏东亭侍从有功,封为御前三等带刀侍卫,钦此。”看到这,那么,“钦此”到底是何意思呢?为此,有网友私信文史散文老师问个

  • 良妃怎么死的?历史上的良妃卫氏活了多少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良妃,康熙,清朝

    良妃怎么死的?历史上的良妃活了多少岁?良妃死后葬在哪良妃(?-1711年)卫氏,旗籍为满洲正黄旗,内管领阿布鼐女,清康熙帝妃,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生皇八子胤禩。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良嫔,后晋封良妃(《星源集庆》记载)。良妃是康熙朝前中期生前获封妃位的五妃之一(贵妃除外),并且是这五位后妃中,资历最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