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纲五常是什么?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三纲五常是什么?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693 更新时间:2024/1/19 20:00:24

三纲五常是什么?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三纲五常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2000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当然,这种思想在一定时期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标签: 三纲五常儒家

更多文章

  • 五鼠闹东京是指哪个东京?宋朝东京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鼠闹东京,宋朝

    五鼠闹东京是指哪个东京?宋朝东京是哪里五鼠闹东京是指北宋东京城,而非日本东京。北宋东京在今天的河南开封市。北宋有四京,东京开封府,现在的河南开封地区,西京河南府,现在的河南洛阳地区,北京大名府,现在的河北大名一带,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地区。北宋仁宗时期,江湖上有著名的三侠五义,其中五义又称五鼠:钻

  • 三让徐州的故事主人公是谁?三让徐州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让徐州,三国,刘备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因镇压青州(治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镇北)黄巾军,率军进入充州(治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自领充州牧。曹操占领充州后,第二年便派人去琅邪(今山东诸城县)接他父亲曹篙与他同住。不料,途经徐州(治今山东郑城)时被徐州牧陶谦的部下杀死,掠其财物。曹操迁怒于陶谦,便发兵攻打徐州,接连攻下

  • 甘罗与扶苏什么关系 甘罗小时候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甘罗,扶苏,秦朝

    甘罗是是名将甘茂的孙子,也是秦国有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罗从小就非常聪明,很小就拜入吕不韦门下,做了吕不韦的家臣。甘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因而受到嬴政的器重并受封上卿,可以称得上一位少年英雄。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甘罗和扶苏是什么关系以及甘罗的故事介绍。甘罗与扶苏什么关系要知道甘罗与扶

  • 太监念诏书最后说的钦此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钦此,

    看古装电视剧,总不会有皇帝颁发一些诏书,由太监负责传达,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钦此。”比如,康熙六年九月九日颁发的诏书上写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六品御前侍卫魏东亭侍从有功,封为御前三等带刀侍卫,钦此。”看到这,那么,“钦此”到底是何意思呢?为此,有网友私信文史散文老师问个

  • 良妃怎么死的?历史上的良妃卫氏活了多少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良妃,康熙,清朝

    良妃怎么死的?历史上的良妃活了多少岁?良妃死后葬在哪良妃(?-1711年)卫氏,旗籍为满洲正黄旗,内管领阿布鼐女,清康熙帝妃,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生皇八子胤禩。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良嫔,后晋封良妃(《星源集庆》记载)。良妃是康熙朝前中期生前获封妃位的五妃之一(贵妃除外),并且是这五位后妃中,资历最浅、生

  • 司马迁写史记用了多少年?司马迁写史记的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迁,史记,汉朝

    司马迁写史记用了多少年?司马迁写史记的时间《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史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

  • 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简介 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司马迁,史记,汉朝

    发愤著史记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

  • 秦始皇修筑长城死了多少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修筑长城,

    至少是数百万人。万里长城的修建是中国历代王朝修建的结果。所以具体会累死多少工人,历史没有记载。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北齐为修长城一次征发民夫一百八十万人。隋史中也有多次征发民夫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人修长城的记载。资料中说“有多少人为建造长城而被饿死,累死

  • 古代万里长城的故事:万里长城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万里长城,

    古代万里长城的故事:万里长城简介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建筑工程。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候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万里长城”的名称,始于秦朝。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

  • 东汉经历几次党锢之祸?两次党锢之祸的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汉,党锢之祸

    东汉末年共经历2次党锢之祸。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先帝刘备“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桓、灵二帝正是党锢之祸时的皇帝。1年代:第一次党锢之祸:延熹九年(166年),这一次事态没有扩大,次年改元永康,即大赦党人第二次党锢之祸: 永康元年(167年-169年),因窦武等人欲诛灭宦官,事泄,处死数百人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