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元璋是怎么看待元朝的?元朝到底算不算正统王朝?

朱元璋是怎么看待元朝的?元朝到底算不算正统王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36 更新时间:2024/1/20 3:36:2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朱元璋是怎么看待元朝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元朝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同时又是吴元年,四年前在群臣的劝说下已经即吴王位的朱元璋在相继攻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后,已经彻底掌握了中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战争主导权和主动权。

换句话来说,就是此时中国长江以南剩余的割据势力在朱元璋看来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而此时朱元璋最大的敌人就是占据中国长江以北地区的元朝了。于是在这一年,朱元璋正式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宣布北伐元朝,并颁布了历史上著名的《谕中原檄》。

一、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在这篇檄文中,朱元璋先是毫不客气的指出"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大概意思就是说从古至今都是中原王朝统治异族的,从来没听说有异族占据中原地区而统治天下的。

在檄文接下来的内容中,朱元璋又指出"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即古人说过,胡虏是没有超过百年的国运的,而元朝从忽必烈于公元1271年改定国号为"大元"到朱元璋北伐元朝之时,正好已经在位97年了,可以说是"大限将至"了。

之后,朱元璋更是点明了本篇檄文中最重要的八个字——"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在这里要多说一句,这八个字的影响十分深远,清朝末年孙中山所提出的十六字政治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便是直接受到这八个字的发。如果从上面所举《谕中原檄》中的部分内容来看似乎朱元璋对于元朝并不怎么感冒,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厌恶,直接称其为"胡虏"。

孙中山手书

二、悲惨童年,仇视胡元

如果把这个观点放在朱元璋早年的经历和元朝所实行的统治政策来看,似乎是很合情合理的。众所周知,朱元璋的童年生活和青年生活绝对称不上是幸福的,甚至不要说幸福了,连一般都称不上,不然也不会在其父母长兄相继去世后,连一块儿埋葬他们的土地都没有,还需要同乡人给施舍一块儿土地才把父母长兄给安葬了。

童年朱元璋

除此之外,据《明史》记载,朱元璋的外祖父陈公当年还曾跟随宋末抗元名将张世杰参与崖山之战,甚至差点就死在战场上了,这么一看朱元璋和元朝是有着世仇的,国仇家恨放在一起所以朱元璋仇视厌恶元朝也是合情合理的。

在明人的笔记小说中也都认为朱元璋对于元朝是十分厌恶的,据这些明人的笔记小说记载在明朝初年乃至朱元璋成为吴王之后,在写"洪武元年""吴元年"的时候都会改成"洪武原年"、"吴原年",对于这一现象明代士人的看法是"国初恶胜国之号而避之"、"又民间追恨蒙古,不欲书其国号"、"又不共戴天仇也"。从这些记载分析来看,似乎朱元璋厌恶元朝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不容置疑。

三、积极承认,元朝正统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还是先来看下《谕中原檄》中其他涉及到元朝的内容。首先看看《谕中原檄》中是如何看待元朝夺得天下的,檄文中的记载的很明确"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也就是说元朝之所以能入主中国不是靠着人力或者说是武力实现的,实际上是上天授予的。

这就等于是在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了,因为在中国古代受到"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王朝的正统地位不是靠武力来确定的而是靠天命来确定的,因此朱元璋直接宣布元朝入主中国是"天授",实际上就是在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

这一点在朱元璋的即位后所颁布的即位诏书中也有所体现,其在诏书中明确的说道"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其中的"天命真人"指的就是元世祖忽必烈,将其称为"天命真人"以及后面所提及的"入中国为天下主"都可以看出朱元璋依然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并且朱元璋在《谕中原檄》中认为忽必烈在位时期是"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主要是因为他的后代不争气导致元朝日渐衰败最终使得上天抛弃了元朝,认为元朝"德不配天"。

因此,从朱元璋承认元朝正统地位这一事件中便可以看出朱元璋似乎并不怎么厌恶元朝,否则他绝不会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估计只会给元朝个闰位,更不会专门组织人编撰《元史》了。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朱元璋怎么看待自己当年在元朝统治之下的生活状况。史书上和我们所了解的基本上都是和上面所提及的一样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是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所颁布的平定沙漠诏中却公然宣称"朕本农家,乐生于有元之世",也就是说朱元璋十分高兴出生在元朝,看到这句话是不是觉得很幻灭呢。

并且在这封诏书中朱元璋将当年元朝出兵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行为称作"救乱",将那些农民起义军队则称作"倡乱之徒,首祸天下",并且"谋夺土疆,欲为王伯,观其所行,不合于礼",可以说批的一塌糊涂,完全忘了自己当年也是他们队伍中的一员。此外,更过分的是朱元璋称自己当初加入农民起义军是因为"暴兵忽至,误入其中"。

除此之外,洪武三年六月"中书省以左副将军李文忠所奏捷音榜谕天下",但是朱元璋对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浏览之后发现里面"有侈大之词",因此大为不满,并为此专门训斥了中书省的宰相,在训斥中便曾提及到"元虽夷狄,然君主中国且将百年,肤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从这句话中也可看出朱元璋其实并没有因为自己童年和青年时的苦难而怪罪于元朝。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明朝初年的避讳问题,明人们都认为明朝初年之所以会避讳"元"这个字就是因为朱元璋厌恶元朝,认为与元朝有深仇大恨,所以"恨屋及乌"连带着连"元"这个字也不喜欢了。

这种说法看上去似乎合情合理,但是这个观点有着致命的缺陷,"元"这个字不仅和元朝有关也和朱元璋本人有关,因为他的名字"朱元璋"里面也包含"元"这个字,而中国古代避讳的总原则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其中的"为尊者讳"就包括要避皇帝的讳。所以明朝初年的"元"改为"原",与其说是因为元朝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因为要避朱元璋的讳。

除了上面所列举的之外,还有一件事也能看出朱元璋对元朝的态度,朱元璋在位期间修建了明朝的历代帝王庙,起初里面供奉了十七位皇帝,分别是三皇、五帝、禹汤、文王、武王、汉高祖、光武、唐高祖、太宗、宋太祖、元世祖。

也就是说,在朱元璋看来元世祖忽必烈是可以和历史上汉族抑或是中原王朝的那些著名帝王相提并论的,甚至在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进行帝王人员调整的时候,朱元璋也没有把元世祖去掉,相反则是把隋文帝给去掉了。除此之外,朱元璋还专门在北平修建了元世祖庙以供奉元世祖。

忽必烈

四、结语

总之,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朱元璋对于元朝的态度并不是人们所想当然的厌恶,相反还积极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甚至朱元璋在和群臣们讨论自己是如何获得天下的时候,也不承认自己是夺的元朝的天下,而是声称自己的天下是在和各地群雄的斗争中获得的,而当时元朝已经失去天命和天下,从而避免自己背上“弑杀君父”的罪名。

标签: 明朝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要实行“海禁”政策?朱元璋也是迫不得已!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朱元璋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朱元璋为何要实行“海禁”政策?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自明朝初期开始,明太祖朱元璋就先后下达了“片板不许入海”、“罢太仓黄渡市舶司”等一系列的“海禁”举措,而且还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严厉的处罚条例。明摆着就是为了隔绝明朝与外界的文化交流、经济交流、甚至是政治、军事等外交途径,从而给

  • “凌烟阁24功臣”都有什么背景?“凌烟阁24功臣”的社会关系梳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凌烟阁24功臣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凌烟阁24功臣”的社会关系梳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第1位:长孙无忌,河南洛阳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是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父亲是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长孙晟,母亲是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舅舅是出身于官宦

  •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是如何开始的?相互征伐七十余年是有何仇怨?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夫差,勾践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春秋时期吴越争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周平王元年(前770),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启春秋战国时代,“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不仅是“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处于东方的吴、越两国也逐渐变强了起来,开始参与中原争霸的浪潮中,双方都有问鼎中原之志,也

  • 古代的变法为何大多都以失败告终?变法要成功有什么条件?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世界,变法,革命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的变法为何大多都以失败告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古代的变法多以失败告终,这仅仅是在古代中国,其他文明国度则不同。古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法事件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的邹忌改革、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南北朝的刘裕改革和孝文帝改革、宋朝的王安石变

  • 如何看待中国人现代的奇怪现象?瞧不起中国古人盲目崇拜西方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现代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有些中国人瞧不起中国古人却盲目崇拜西方名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有一种怪现象,骂中国历史人物很少有人反对,反而有很多人附和,批评任何西方人马上会有“孝子贤孙”出来反驳。批中国人是言论自由,批西方人就是言语偏激,是极端民族主义。这反应了现在很多中国人

  •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清朝政府究竟有多腐败?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政府究竟有多腐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秦始皇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官员以钱粮为薪俸向君主效命起,古代官场就伴随着不可避免的腐败问题。腐败犹如过江洪水般波涛汹涌危害无穷,轻者压榨百姓,营造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重则引起朝局动荡直至王朝的覆灭。古往今来,有关腐败的事例不胜枚举

  •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十万贯在现代是多少钱?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北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十万贯在现代是多少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如何优雅地形容一夜暴富?”“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说法,来自一部南朝志人小说集《殷芸小说·吴蜀人》。故事里说,有几个人在一起谈论人生理想时,一人说:“我想当扬州太守。”一人说:“我想拥有很

  • 它们为何被评为中国四大名“枪”?它们的主人又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枪,四大名枪

    中国四大名“枪”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中国四大名枪排行第四:虎头湛金枪 使用者马超,枪身乃混铁精钢打造而成,长一丈一尺三,枪头为镏金虎头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铸就,锋锐无比。中国四大名枪排行第三:梅花枪 梅花枪乃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宝枪. 霍去病,河东郡平阳县人,卫子夫

  • 双股剑为何能成为刘备的兵器?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双股剑

    对刘备的双股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凡是有名的人物都有一件趁手的兵器,比如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点钢矛,吕布的方天画戟。而刘备用的是双股剑。这个双股剑听起来有点特色,原因就出在这个“双”上。其实,它就是两把插在一个剑鞘里的剑。为何罗贯中给刘备这

  • 什么原因让宋江不喜武松?梁山好汉是否一条心?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江,武松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宋江为什么不喜欢武松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宋江和武松的关系其实从一开始就没那么好,武松是二龙山的老大,宋江原来是梁山的老二,现在当上了老大。二龙山和梁山因为要一起对抗朝廷所以组成了抗战同盟,但是武松的二龙山也有人马,招不招安对于武松来说只是选一条路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