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朝的“不入八分辅国公”是什么职位?“八分”是什么意思?

清朝的“不入八分辅国公”是什么职位?“八分”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87 更新时间:2023/12/16 12:15:1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清朝的“不入八分辅国公”是什么职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清朝宗室爵位基本上是延续明制的,但是有别于明朝的是,清朝的宗室爵位中有“不入八分”这样奇特的爵位,那为何要设置这样的爵位呢?

据《大清会典.宗人府》载:“凡宗室封爵之等十有四,一和硕亲王、二世子、三多罗郡王、四长子、五多罗贝勒、六固山贝子、七奉恩镇国公、八奉恩辅国公、九不入八分镇国公、十不入八分辅国公、十一镇国将军、十二辅国将军、十三奉国将军、十四奉恩将军”。

清时,自和硕亲王以下,贝子以上皆称“入八分公”,同时镇国公、辅国公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分,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且称“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而自不入八分镇国公以下,奉恩将军以上皆称“不入八分公”。

这里我们先来解释下“八分”的意思。

“八分”即八分之意。清朝入关前,为了笼络麾下的八旗将领,每次战争过后得来的战利品皆分为八份,每个旗的有资格的贵族都可按照自己的等级参与到战利品的分配当中。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的身份逐渐固定了下来,成为贵族的一种等级,称“入八分”。

最初在皇太极时期,拥有“入八分”身份的就只有12人,分别是正黄旗的皇帝皇太极、正红旗的旗主代善、正蓝旗的旗主莽古尔泰管主德格类、镶蓝旗旗主阿敏、镶红旗旗主岳托管主硕讬、镶黄旗旗主豪格管主杜度、正白旗旗主阿济格管主多尔衮、镶白旗旗主多铎等,而在这12人中以镶黄旗管主杜度的爵位最低,为安平贝勒,所以在当时只有贝勒以上才有“入八分”的身份。

而在皇太极时期,只有拥有“入八分”身份的满族贵族才能代表八旗参与到议政王大臣会议中,才有资格决定军国要事的权力。也就是说在清朝入关之前,只有贝勒以上爵位才能获得“入八分”的身份,也只有“入八分”的身份才能参与到议政王大臣会议中。

但是到了顺治时期,部分拥有贝勒以上爵位的王公失去了参加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资格,而为了区分这些王公,就开始有了“入八分”与“不入八分”的区别。此后在顺治六年,顺治“复定为亲、郡王至奉恩将军凡十二等,有功封,有恩封,有考封。惟睿、礼、郑、豫、肃、庄、克勤、顺承八王,以佐命殊勋,世袭罔替。其他亲、郡王,则世降一等,有至镇国公、辅国公而仍延世赏者。若以旁支分封,则降至奉恩将军,迨世次已尽,不复承袭”(《清史稿.皇子世表》)。

此时“入八分”和“不入八分”有了明确的界定。“入八分”王公爵位降袭至奉恩辅国公止,之后不再降。而“不入八分”宗室最高只能封至不入八分镇国公。但据宗人府事例封爵所载:“宗室内有特恩封公及亲王余子授封公者,皆不入八分。其有功加至贝子,准入八分。如有过降至公,仍不入八分”,就是恩封的镇国公、辅国公及亲王除嫡子外封镇国公、辅国公的,皆不入八分。而若是功封的贝子以上爵位的则可入八分,同时若是因过错被降至镇国公、辅国公的则不入八分。

综上所述,清朝之所以会设“入八分”和“不入八分”的目的其实很简单。首先就是为了方便惩戒那些犯法的宗室,试想如果宗室爵位所能享受到的待遇都一样的,谁会在乎降不降等,所以如果将爵位分为“入八分”和“不入八分”,“入八分”能享受到更为高级的特权,而“不入八分”则不能,那那些宗室肯定就有顾忌,不敢犯太大的错误。

同时将宗室爵位如此分,也有助于提高那些本是“不入八分”的宗室想要为朝廷立功的积极性,毕竟清朝规定只要功分贝子以上就可以享受“入八分”的待遇,所以他们自然就会努力的替朝廷办差。

总的说清朝如此的设置爵位,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方便管理清朝的宗室。将宗室爵位设有两种等级,这样有助于调动宗室为国效力的积极性,而不至于让宗室过于腐烂下,这样显然无利于清朝对于天下的统治。

其实清朝对宗室爵位所实行的功封、恩封和考封,及降等袭爵等做法,其目的都是如此,就是不让宗室的变的腐败与无能,要让他们变得有积极性,能成才,能为朝廷所用。清朝的统治就是依靠这些人,如果一旦宗室烂到根里的话,也就意味着清朝也离灭亡不远了。

此外,“入八分公”所拥有的特权就是能享受到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这八种待遇,其中皮条是指车上有皮鞭可驱散挡路的人,背壶是指车上可带暖壶,双眼眼指双眼雉翎。同时“入八分公”可在京城当差,且可在京城居住,而“不入八分公”不用在京当差,也不必在京里住。

同时“入八分者,得与满洲亲王、贝勒等一体分左右翼列班,不入八分者,各随旗行走。”,就是入八分者在上朝时可以与满洲亲王、贝勒等一体分左右翼列班。

标签: 清朝

更多文章

  • 清朝时期的“伯爵”地位怎么样?什么样的人能封“伯爵”?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

    什么样的人能封“伯爵”?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伯爵这一爵位起源于中国先秦时期,完整的爵位制度包括王、公、侯、伯、子、男等几个等级,经历两千多年的演化,在清代乾隆时期形成了清朝独有二十七等爵制。二十七等爵制是清代针对异姓功臣的爵位封赏制度。在二十七等爵制中,伯爵爵位的品级为超品爵位,

  • 宋代写三国的词作有什么特点?哪些名人上榜率最高?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三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宋代写三国的词作有什么特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词”作为“诗”的一种新型文学表现形式,起始于隋唐,发展至宋代进入了全盛时期。而将三国文化引入词的创作之中,则是宋代文人雅士们作出的一种重大突破。据不完全统计,在宋代的词作之中,以三国题材创作的词作共有二百二十首,所涉及到的相

  • 古代的死囚能回家过年吗?唐太宗的纵囚论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李世民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的死囚能回家过年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转眼间就2020年,算算日子,只有10天就要迎来我国的新春佳节,想必各位读者朋友们已经买好回家的车票了,“熬”完这几天,就可以回家和亲人们团聚了,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其实,还有一群人,他们也在等待着过年,但与普通人不同,他们都是关在

  • 青铜神树是什么?《山海经》记载的和三星堆出土的有联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商朝,山海经

    青铜神树是什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三星堆中其实是出土了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文物的,而且三星堆文化至今依旧是一个非常神秘的文化,对于三星堆的猜测也是有非常多的。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铜神树,就让人感到非常神秘,而在《山海经》的记载当中,也有一个青铜神树,只是不知道这两样青铜神树之间,到底

  • 扑克牌中隐藏了哪些历史人物?扑克牌的起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现代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扑克牌的来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扑克牌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当中最常见的娱乐项目之一了,不过扑克牌看似普通,但是里面却隐藏着欧洲历史上众多民族英雄。不过很多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东西并没有广为人知,而这种铭记与纪念英雄的方式,也神秘而隐蔽。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

  • 历史上明朝的服饰是怎么样的?明朝官服的演变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

    历史上明朝的服饰是怎么样的?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服饰,从最早作为保暖御寒的遮蔽物,到逐渐演变为社交礼仪的装饰物,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又一大进步。最近,古装历史剧《大明风华》的热播,掀起了一阵热议,其中,人物的服饰穿搭尤受争议。整体上看,《大明风华》电视剧中的人物服饰穿配精美华丽,

  • 平王东迁后周朝为何垮了?周朝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朝,周平王

    周朝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稍微了解周朝这段历史的同学大概都会有一种很明显的感觉,自从周平王东迁以后,感觉周朝从此就进入了衰落期,不仅国力不如从前,就连历代周天子也成为傀儡,难道仅仅迁一个都就把周朝给迁跨了?下面我来简单分析一下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

  • 你的祖先是谁你知道吗?没有族谱怎么寻根溯源?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现代

    你的祖先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现在搞什么寻根问祖的人很多,有家谱的人寻找的话相对来说简单些,但是如果没有家谱的人想寻根问祖的时候要怎么办呢?其实也比较简单了,很多有智慧的网友都给大家找出了相关的方法,下面小编也给大家来介绍介绍,有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寻根问祖就是现在!现在

  • 从古至今王朝被哪些民族统治过?中华民族是谁建立起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从古至今王朝被哪些民族统治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因此,我们不能否认任何民族的功劳。那么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主要的中原王朝是哪些民族建立的。一,从夏朝到秦朝夏朝。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根据众多的

  • 宋朝时期的一场大瘟疫!“救荒之术”如何拯救疫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包拯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救荒之术”如何拯救疫情?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吴越大饥疫,死者过半。尽救荒之术,疗病,埋死,而生者以全。这是《宋史·列传第七十五》中的一段记载,讲述的是宋朝与包拯齐名的清官能臣赵的事迹,也就是这位宋朝名臣,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隔离与封城制度,这就是正史中的赵“救荒之术”。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