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皇太极第八女固伦端贞长公主简介

皇太极第八女固伦端贞长公主简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608 更新时间:2023/12/24 4:14:38

(1634—1692):固伦长公主。皇太极的第八女。其母为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与皇太极的二女、三女同母。后金天聪八年(1634)闰八月十六日生。初固伦公主。祟德六年(1641)许配给蒙古科尔沁部土谢图亲王额驸博尔济吉特氏巴达礼之长子巴雅斯护朗。顺治二年(1645)12岁时出嫁。十四年(1657)二月被封为固伦长公主,十六年被封为固伦昌乐长公主,后改为固伦永安长公主。康熙十一年(1672)五月,巴雅斯护朗袭其父爵为土谢图亲王,是年八月去世。三十一年(1692)正月公主去世,时年59岁。赐谥端贞长公主。

公主墓碑

2004年1月,科左中旗文物所从该旗巴彦塔拉镇呼和格勒嘎查村民唐查干巴拉家发现并收缴了一块写有满蒙汉三种文字的“固仑端贞长公主圹志文”的汉白玉石碑。石碑厚半尺,正方形,边长约两尺半。石碑正面右面是一行蒙古文,中间一行是满文,左面是汉文,字迹刚劲有力、洒脱文雅,显示出皇家随葬品的端庄和气派。

据唐查干巴拉介绍,1947年土地改革时期,区农会组织扒掉了“温都尔王家族冢群”中辈分最高的固伦端贞长公主的陵寝,该石碑就是从那里抬出来的,后被送到公主后人辅国公松劲海如布公爷的厢房,反扣在门沿下不知不觉过了几十年。后来,厢房变成大队队部,又变成嘎查村部。包产到户时,厢房又被卖到唐努和斯的唐查干巴拉手里,成为其私人财产。买到房子后,唐努和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子女“在外屋门沿处扣有公主的石碑,必须移到别处放在干净的地方,因为公主的东西我们普通老百姓受用不起”。此后,该石碑在唐努和斯家的院里靠着院墙,前面用柴火堆挡着静静地过了几十年。

科左中旗文物所将汉白玉石碑收缴后,唐查干巴拉还得到了5000元的奖励。如今,这块珍贵的石碑就伫立在科左中旗保康镇梅林广场南端的文化楼一楼展厅内,接受各界参观。

公主陵园

唐查干巴拉所说的“温都尔王家族冢群”,也叫“公主陵园”。陵园位于今通辽市科左中旗巴彦塔拉镇呼和格勒嘎查北边1公里处大坨岗上。整个陵园占地东西500多米,南北300余米,四周筑有青砖红瓦风水墙,把整个岗子包围住,形成普通老百姓不能越步的王家陵墓禁地。从康熙二十五年开始直至清末民初,包括下嫁到科左中旗的两个清朝固伦公主在内的温都尔王家族成员陆续在这里建立陵园或祭祀堂,把这里逐步演化成塞外少有的古建筑陵墓群。

据了解,公主陵园中共有七座坟茔,安葬的分别是固伦端贞长公主、固伦纯禧长公主、“疯王”那仁格埒勒、末代温都尔王杨森扎布、公主后人辅国公松劲海如布,还有不知什么时候被焚毁的两座空坟坑道。其中“疯王”的坟墓在端贞公主墓的东北处,杨森扎布王爷的坟墓在西北最远处,松劲海如布公爷的坟茔却在西院西南处,离端贞公主墓较近。陵园内辈分地位最高、祭祀岁朝最为繁杂的就是固伦端贞长公主。

皇太极三女儿下嫁到蒙古草原

据史载,固伦端贞长公主小名为达哲,生母为孝端文皇后,清天聪八年七月生。初封固伦公主,顺治十年晋封为固伦长公主,顺治十六年封延庆公主,后复改端贞长公主。崇德四年正月下嫁(通辽市)科左中旗第一代多罗郡王祁塔特。祁塔特,其父就是庄妃的三哥科尔沁台吉索诺穆。天聪三年,索诺穆从辽河随大军南征明朝,攻打北京时在西直门外受箭伤死于军中。尸体驮在骆驼上带回时手脚着地,皇太极惊呼“乌呢仁温都尔贝贴诺彦呼(意为真的是个高个子王啊)”。后来,其子孙承袭多罗郡王世爵时俗称就沿用了索诺穆的“温都尔王”这个不是封号的封号。顺治六年,清朝封赏开国功臣时,追述祁塔特之父索诺穆的战功,封祁塔特为多罗郡王,诏世袭罔替。

康熙二十五年五月,固伦端贞长公主去世,享年58周岁。

公主陵园遭毁灭性破坏

1947年冬,随着土地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从封建压迫、王公剥削下解放出来的翻身农民在农会的组织下对封建残留物品进行了万劫不复的摧毁。公主陵园首当其冲。虽然呼和格勒嘎查和周围村庄的好多居民都是随公主过来的陪嫁者的后代,对公主墓有着特殊的感情或敬畏心情,但是已经受到半军事化训练的民兵和年轻人,受到发鼓舞之后革命热情空前高涨,在时任区长乌力吉巴雅尔的组织带领下无所畏惧地对固伦端贞长公主墓和末代温都尔王杨森扎布墓进行了疯狂的拆除。

最先拆除的就是端贞长公主的陵墓。民兵们爬上红冢圆顶上用凿子凿了多半天才开出一圆孔,苏布道和宋国清两个民兵骨干自告奋勇在腰里绑上绳子打着火把顺着圆孔进入陵墓。两人在墓室内经过仔细辨认很快找到了石门,用力一推就开了。所谓的门,是把厚石板立起来外部用白灰抹平。从外面很难开,但是从里面就简单多了。

墓室地宫是用青砖石灰砌成,高约3米,拱形,四周墙壁上都绘有精美的壁画,公主棺椁为紫檀木制作,朝南放置在两个石板上,底下是两口并连着的竖井,井口下不到二尺是水面,井水清澈透亮。棺椁头部立有汉白玉石碑,石碑厚19厘米、边长为70厘米、正方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刻就的“固伦端贞长公主圹志文”碑文,表明公主的身份及封号。石碑东南处有口大瓷缸,内装半缸黄油,中间有棉花做的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长明灯。除了墙壁上画的展示公主生前生活场景的精美图案外,再没什么贵重物品。

打开棺椁,里边还有一个小的比较薄的紫檀木棺椁,公主的尸体平躺在小棺椁里头,已经变成干尸,略有臭味。公主身披青缎蟒袍,外面再裹一层杭州绸缎被子,一见风,绸缎被子等都瞬间风化变成碎片无法取出。只有两手上戴的金手镯压着的袖口处蟒袍有半尺宽左右没有风化,还能依稀可见蟒袍的质地颜色。金镯子是用软黄金制成的上等物件,珍珠、绿玉、翡翠、银簪等头饰的连接处也是见空气就风化变形,不成一体了。金银器有专人登记收缴,缸里的黄油也被人抬出来拿回家了。唐努和斯等民兵把公主圹志文碑抬出来,拿到农会办公的宋公爷厢房,反扣在外门门沿底下,从而有幸躲过了多次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直到57年后终于重见天日。公主的尸体被丢弃在墓坑内,再无人过问。

当时,由于末代温都尔王杨森扎布去世还不到10年,所以修建陵墓时已经能用上钢筋水泥,墓室更加坚固。可是,情绪高涨的民兵们还是比较轻松地进入墓室。该陵墓入口处到墓室末端的狭小走廊两侧绘制了很多精美的佛像佛事画,与寺庙的壁画并无两样。杨森扎布的棺椁是用红松打作,尸体用红缎被子包裹严实,再用制作水桶的薄铁片进行严密封焊,因此尸体没有腐烂,只是稍有点发臭而已。嘴里闪闪发亮的三颗金牙让民兵王宝儿给拿走,左手戴的女式莺歌牌手表还在滴滴答答走着,区长乌力吉巴雅尔说这表是日本制作的自动表。结果,这块表也被人拿走了。此外,这个墓室内也有一大缸黄油。

接下来,固伦纯禧长公主墓和“疯王”那仁格呼埒勒、松劲海如布的坟墓也同样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据呼和格勒艾勒一队佟满都呼先生说:“不知什么原因,松劲海如布公爷的墓室内七零八落,公爷干尸在棺椁旁躺着”。由此看来,松劲海如布的坟墓有可能被盗过。

据说,公主陵园北边还有个叫“音德尔图衙墓”的单独陵墓,地基比端贞长公主的陵园地坪还高,是用青砖垒砌的台阶。这座古墓的主人究竟是谁,如今已经弄不清了。这个古墓也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被拆毁。此外令人迷惑不解的是,温都尔王家族的陵园里只有最后两代温都尔王的陵墓,其他历代王爷的陵园在哪里呢?陵园内的七座坟茔本属一个家族,理应相隔不远却为何七零八落没有规则?所有这些,都已经成了一个难解的谜团。如今,公主陵所在的大坨岗已变成耕地,曾经的辉煌早已荡然无存。

更多文章

  • 皇太极第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简介:建宁公主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硕恪纯长公主,清朝公主,建宁公主

    和硕恪纯长公主(1641一1703),清太宗皇太极之第十四女。其母为皇太极庶妃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初号和硕公主。顺治十年(1653)13岁时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十四年晋封为和硕长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吴应熊与公主婚后,顺治十年 (1654)

  • 中国革命的刺杀时代:革命党人四处袭击清朝勋贵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刺杀,五大臣,革命,

    1905年9月24日上午,清辅国公载泽、兵部侍郎徐世昌、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五大臣正式出洋考察。革命党人吴樾抱炸弹登上五大臣的专车,谋炸五大臣。因人多拥挤,车身震动,怀中炸弹爆炸而事败,吴樾当场粉身碎骨,年仅24岁。在此前一天,吴樾由随同五大臣一同出国考察卧底的杨笃生那里得知

  • 康熙第三女固伦荣宪公主的母亲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固伦荣宪公主,清朝,康熙

    康熙第三女固伦荣宪公主的母亲是谁?固伦荣宪公主(1673年-1728年),清康熙帝第三女,被认为是康熙最钟爱的女儿,按齿序称为二公主。康熙十二年(1673)癸丑五月初六日寅时生,其母为荣妃马佳氏,与长子承瑞、四子赛音察浑、六子长华、八子长生、十子允祉同母。荣妃(?-1727年)马佳氏,员外郎盖山女,

  • 古人如何配制春药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人,春药

    都说现代人大胆开放,其实祖先们在欲火焚身时……也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啊。16世纪时,欧洲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增强男性功能的偏方:以蔬菜汤为底料,辅以新鲜面包和半生不熟的鸡蛋清进行烹煮。不过这大锅乱炖见效却甚是缓慢,女人们要想尝到它的滋味,必须监督自己的男人连续服用至少三天,每天早饭晚饭前各一次。要是嫌上

  • 古代"圣旨"下达的流程:别被电视骗了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圣旨

    众所周知,圣旨是异常神圣的,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死,然而,我们关心的是,那些神圣的圣旨是如何出炉的,它面世前应该经过哪些程序?在电视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一个皇帝有了某个“灵感”,或者做出了一份决定时,他就会对身边的大臣或者太监说:“来人,拟旨。”然后他说,大臣或太监在旁边写,(

  • 水镜先生怎么死的?水镜先生墓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水镜先生,司马徽,三国

    水镜先生怎么死的?水镜先生墓在哪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三国志·襄阳记),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刘备会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曾向其推荐诸葛亮和庞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从"司马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三

  • 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徒弟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水镜先生,司马徽,三国

    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徒弟有哪些?水镜先生与他的三个徒弟 众所周知,水镜先生门下有三个名徒——孔明、庞统和徐庶。在他们师徒之间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小时候看小人书时发现的,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故事也许是后人杜撰的,但那种明畅生动的故事风格很好。这日,水镜先生把众弟子都叫到堂前来说道:“你们今日要好生准备,师

  • 古代称呼饭店服务员为“店小二”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店小二

    “店小二”是指古时候驿站、茶馆、酒肆、旅店等处负责侍应的人。古代称社会上的青年男子为“小二”或“小二哥”。在旧社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一般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上了学才有学名,一旦做了官也就有了官名。但是,普通百姓家能够上学或当官的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没有这个机会。因此,他们的名字多是用行辈或者

  • 春秋绝色美人之文姜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文姜(?-前673年),姜姓,名字不详,齐僖公之女,齐襄公异母妹,鲁桓公的夫人。与齐襄公乱伦被鲁桓公得知,齐襄公令彭生杀鲁桓公。以才华著称于当世,所以被称为“文”。人物生平夏商周时期,有贵族身份的男子只称氏与名,而不称姓。只有妇人称姓,周朝诸侯国齐国为姜姓。文是指有才华,所谓文姜是指有才华的姜姓女子

  • 如果西方没入侵清朝能统治中国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

    乾隆后期,清朝衰象已显,席卷近半个中国的白莲教大起义,正式拉开了清朝衰亡的序幕。乾隆死后,嘉庆即位,清朝国势进一步颓丧;结果在天子脚下京城之内,竟发生了天理教袭击皇宫的事件。当时就连嘉庆(在外地)听闻此事都慨叹不已——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国!到了道光主政时期,乾隆朝本已稳定的新疆局势再度恶化……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