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果西方没入侵清朝能统治中国多少年?

如果西方没入侵清朝能统治中国多少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71 更新时间:2023/12/21 3:25:44

乾隆后期,清朝衰象已显,席卷近半个中国的白莲教大起义,正式拉开了清朝衰亡的序幕。乾隆死后,嘉庆即位,清朝国势进一步颓丧;结果在天子脚下京城之内,竟发生了天理教袭击皇宫的事件。当时就连嘉庆(在外地)听闻此事都慨叹不已——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国!到了道光主政时期,乾隆朝本已稳定的新疆局势再度恶化……

假如我们不考虑西方入侵的因素,那么上述这些国家肌体的烂疮,依靠日渐腐朽的清王朝还能够继续延续下去吗?当然不能!官逼民反的历史规律,贯穿了中国2000年封建社会的始终。纵使没有洪秀全借着西方宗教的由头建立拜上帝会,发起太平天国运动,也照样会有别的什么王秀全、张秀全来举起反清的大旗。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逐项分析一下满清王朝为何不大可能长期座享天下(当然,我们的前提是“没有西方入侵”)

1、从清朝中后期的军力来看——乾隆嘉庆年间,为镇压白莲教起义,清廷征调了全国16个省的驻军,用兵长达九年,耗银近2亿两(相当于清政府5年的财政收入)!同时,清军还损失了一、二品的高级将领20多人,副将、参将以下军官400余人。面对着生龙活虎般的起义军,清朝正规军已毫无战斗力,当时有人戏称“贼至兵无影,兵来贼没踪,可怜兵与贼,何日得相逢”,讽刺的便是清朝官军畏敌如虎的丑态。

2、从清朝中后期的国民经济来看——康乾盛世业已成为往日烟云,大清疆域之内民不聊生,烽火四起。再加上天灾人祸层出不穷,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贪官污吏鱼肉百姓,地主恶霸横行乡里……社会生产力已遭到严重破坏。

当时的大清王朝国库空虚,封建生产力已发展到了极限,剧增的人口同封建土地所有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清朝耕地最多时有10.5亿亩,年产粮食2000亿斤,应该说解决当时的3亿多人吃饭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然而,由于大量土地和粮食被少数地主所占有,结果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至于清朝曾经发达一时的工商业,在国家整体经济不景气的年代,也开始无可避免的走向衰落。为什么明清时期,苏州园林得到了很大发展呢?那是因为修建这些园林的富商大贾们空有雄厚的资本,却囿于封建制度的束缚,无法将手里的钱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去,于是只好转而寄情山水,“开发房地产”了!

3、从清朝中后期的官场来看——“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想必大家早耳熟能详了;而那个古今第一大贪官和珅的暴富经历,更是很能说明些问题。

和珅得宠误国,乾隆皇帝难辞其咎。这位乾隆爷在御国三四十年后,志得意满,骄奢之气开始浮生。他一方面多次南巡纵情山水,一方面又花费巨资修建圆明三园(就连纪录片《圆明园》都无可奈何的表示——迄今为止,也无人知晓建此皇家园林究竟耗费了多少民脂民膏)。而官场的腐败、自然灾害的频发和军费开支的浩大,更使得原本富庶的国库很快便出现了财政危机。善于敛财的和珅于是自然而然的变成了乾隆的“活财神”——议罪银制度应运而生,大清卖官鬻爵的歪风邪气从此愈演愈烈!和珅弄权不过二三十年,却聚敛下富可敌国的庞大财富——折合白银达8亿两之多!这可相当于清朝十数年的财政收入呀!

清朝官场的腐败堕落,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整体性的塌方”。曾经英姿勃发的大清帝国到了这个地步,它的气数也真就不长了。

4、从清朝中后期的宗教民族关系来看——宗教会社性质的人民反抗运动此起彼伏,比如乾隆朝的林爽文“天地会”起义,乾嘉两朝的白莲教起义,以及嘉庆朝的天理教起义等;

满清贵族与各被统治民族的关系,开始紧张。西南、西北民族地区局势动荡,苗族、回民的反清斗争如火如荼,这一趋势在尚属盛世的雍正年间便已露头,到了乾隆以后各朝则更是日甚一日。而且,清朝的少数民族起义同以往历朝相比,规模更加宏大,战斗更加激烈,时间持续更长,这其实是反映了满清政府在民族政策上的一贯高压态势——纵观历史,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作战之频繁、手段之酷烈,与清王朝相比,前代历朝可谓无出其右者。一旦中央政权控制力愈来愈弱的情况下,即便曾经效忠清廷多年、与皇室广泛联姻的蒙古各部,恐怕也会生出种种异心来,嘿嘿,这是历史的必然啊。

5、从清朝中后期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分化来看——清朝之所以能够将轰轰烈烈的白莲教起义镇压下去,主要是靠了地主编练的民团。这些民团无论从战斗力还是士气上讲,都要高于八旗军和绿营兵。这就让我们想起了后来的湘军和淮军,正是这两支私人编练军又支撑了大清王朝30多年——那么可能有人会问,是否依靠私人武装,衰败的清朝就能够转危为安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在没有西方国家介入的情况下,出于封建忠君思想和对人民的仇视,这些地主民团、编练乡勇,确实可以帮助清朝延续其反动统治。但封建社会的至尊皇权思想,却无时无刻不在催发着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军阀,滋生出“改朝换代”的野心。实际上,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演进来看,“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地方割据思想,是确实发生了的。象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政府在江南的军政大权完全握于曾之手,当时他的幕僚和部将都有人劝其自立为王。可以说,清朝统治上层中的满汉离心倾向,一旦遇到合适的气候和土壤就会迅速滋长——而这个问题,单纯依靠满清皇权的威势和腐朽儒学的笼络欺骗,已经无法解决了。

其实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样的例子可谓史不绝书。衰微的中央政权已无力解决地方割据,而在动乱年代拥有了自己私人武装的地方实力派们,也正同中央越来越离心离德……最终,大清帝国必将变成野心家们争夺皇权的战场,在它的废墟将会矗立起一个新的王朝。

6、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来看,他们在清朝中后期虽有一定发展,却仍没能形成一个足以推翻封建制度的新兴阶级。虽然在没有西方入侵的情况下,中国仍可寄希望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最终崛起,但在当时,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如果改朝换代的话,中国还将会在封建社会体制下继续摸索相当长一段时间。

以此看来,即使没有西方的入侵,清朝的统治从道光开始(1821年),大约再持续50-80年,就会结束。这个时间对于一个王朝的暮年而言,已经不算短了——清朝从乾隆后期(大约是1780年前后),开始走下坡路;到了嘉庆即位时,国内便爆发了空前的白莲教起义;而到了道光时期(1821年即位),清朝的统治已相当腐朽,据此我估计清朝最多再支撑80年左右(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1780年到1880年,清朝的衰落期长达百余年,小兵觉得自己的推算还是有些道理的

综上所述,嘉(庆)道(光)时期的大清帝国(截至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可谓已经坐到了火山口上,即便没有来自西方的入侵,但只要人民反抗的烈焰开始猛烈喷发,满清的统治也将在相当短的时间内灰飞烟灭,不复存在;纵使清廷能在地主编练武装的“勤王”下得以暂时苟延残喘,那也不过是一个没落王朝的回光返照与垂死挣扎罢了。

标签: 清朝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发明意见箱引发告密风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唐朝

    公元683年,唐高宗病死,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掌握了唐王朝的朝政大权。她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之一是由朝廷置匦,匦字读音为“轨”,其意思就是匣子。因此,这个匦应该就是我国最早的意见箱。说起来武则天是为了广开言路,征求意见,实际效果后来却变成了鼓励告密。据

  • 绰号揭秘:美国为什么又叫山姆大叔?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美国,山姆大叔

    众所周知,美国的国家符号是深入人心的“山姆大叔”。对于拿“山姆大叔”称呼美国,也许有人迷惑不解:一个只有一两百年历史的年轻国度,为何以“大叔”自称?要搞清这个问题,先要弄清“山姆大叔”来由。高个子,白头发,头戴饰星高顶帽,身穿燕尾服条纹裤,虽白发苍髯,却精神矍铄,一派威仪……这就是美国画家弗拉格在两

  • 民国时期火车票售出后一概不退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民国,火车

    退票是老百姓旅行中的常事。近年来铁路部门根据不断变化的现状,对退票规定几经调整。从今年9月1日起出台的梯次退票方案规定,根据退票时间不同收取相应退票手续费,旅客退票一定要算计好时间,尽量减少损失。如果在民国坐火车,您就不需要操这些心了。民国铁路规定:除非遇到特殊原因,否则车票售出,一概不退,无论是开

  • 为什么五子良将完全跟五虎将不是一个档次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五子良将,五虎将,三国,于禁

    陈寿的《三国志》将于禁、乐进、张辽、张颌、徐晃五人共为一传,且有“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之语,但张颌、徐晃地位略逊于禁、乐进、张辽。《乐进传》中记载:“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论功纪用,宜各显宠。‘於是禁为虎威;进,折冲;辽,荡寇将军。“曹操

  • 蜀国真有”五虎上将“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五虎上将,三国

    《三其国演义》大家在熟悉不过了,人们对它的评价是“七分史实,三分演义”,说明该书还是基本忠于史实的。那么,《三国演义》中刘备进位汉中王一回中有关“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的情节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呢?《三国志》载:“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说的是当时在魏国,有张辽、乐进、

  • 那个地方埋葬着历史上六代共二十四位帝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陵墓,洛阳

    洛阳之北的邙山属于低山丘陵地带,黄土层深厚,黏结性好,坚固致密,适于营建墓茔。从东周起,定都洛阳的很多帝王百年之后都“落户” 北邙,形成了“洛阳邙山陵墓群”。2001年,国务院公布“洛阳邙山陵墓群”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洛阳邙山陵墓群”成为重点保护的一百处大遗址之一。据洛阳市文物部门

  • 杜牧笔下的“杏花村”究竟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杜牧,杏花村

    导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小一个杏花村,因唐代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而闻名遐迩,于是全国各地冒出来许多杏花村,而且纷纷以杜牧笔下之正宗而自居。但千年以降,究竟谁才是杜牧笔下的杏花村,早已成为一个无头公案,难以考证。前段时间《金陵晚报·老南京》栏目登出一文,作者认为南京杏花村是“明

  • 鲜为人知的清朝国旗和国歌:清朝国旗什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国旗,国歌

    国旗和国歌在今天可谓是一个主权国家必不可少的象征。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当然,这些都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制定和发布的,再往前延伸,懂点历史的人就会知道,在民国时期,辛亥革命时武汉革命政府以十八星旗作为自己的旗帜,随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又制定了五色旗作(象征“五

  • 古人是如何应对近视问题的?古人近视怎么办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人,近视

    因为近视问题,笔者自中学时代起就不得已戴上了厚厚的眼镜,尽管不是很乐意,但不戴的话做事出行的时候根本看不清东西。而环顾四周,我的同学和老师里面近乎一半左右的人也都和我一样戴着眼镜,这大概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读很多书导致用眼过度的缘故,因此在当今时代,眼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读书人的象征,如果在大街上如

  • 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究竟是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悟空,七十二变

    “七十二变”一词出自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告诉孙悟空法术有两种:一是按「天罡数」有三十六变;一是按「地煞数」,有七十二变。结果孙悟空选择了后者,学会了七十二变。那么,“七十二变”究竟是哪七十二变?这里有多种说法:其中以“七十二变”是阴阳五行变化的最高境界这种说法流传最为广泛.「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