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修真”一词是什么时候有的?古人“修真”是怎么回事?

“修真”一词是什么时候有的?古人“修真”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01 更新时间:2023/12/7 12:25:40

“修真”一词是什么时候有的?古人“修真”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近些年来,各种仙侠、玄幻类小说是层出不穷,掀起了网络文学的一大热潮,很多之前只能算的上是小众网文作家们也乘势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如今很多90后和00后的朋友们可以说是当年背着家长和老师不停的刷这些小说长大的。玄幻小说到目前的热度仍然是不减,甚至还衍生出了如异世、某法、高武等类别,但不管是何种流派,其中必然存在着一大重要元素——“修真”。

事实上,修真并不是个新鲜词。早在玄幻热兴起的两千余年前,我国的古人就已经有了修真这一说法。

庄子·大宗师》中有着这样的记载:“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说的就是这些“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能够安眠无梦、不会受到杂念影响,饮食恬淡,气息绵长;后文接着则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相比前面的表现,这句话则明显更侧重于意识精神方面。

这些世人眼中的“得道”之人,对生死能始终保持不喜不悲的态度,对于新生命的诞生和终结都不会任何的拘束,不过是“翛然”来去而已。翛然者,超脱貌也。

在道家,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诩眼中,真人的面貌则更加伟岸:

“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

这就把真人摆在了与天等高的地位了,掌握着最高的道理并教养万灵,威严无匹。

不仅道家典藏中活跃着“真人”这一说法,在著名秦汉医界圣典《黄帝内经》中也提到了真人的概念。

《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篇》载:"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这是说真人精气神凝聚合一,不增不减,以至于达到长生不死的境界——而这,恰恰也正是大多数古人对于真人,最普遍也是最核心的向往和追求。

所以说,在这些先贤眼里,真人是实现了外在躯壳与内部精神相统一和谐的完人,也唯有如此,他们才能超脱于人世的利益往来和纷争,甄至“执一而养万物”的境界。

那么,在历朝历代,是否真的有人通过修养身心的方式达到了那样的高度呢?

若说起最早以修真或者说“修仙”出名的历史人物,首推秦始皇嬴政无疑。事实上更确切地说,秦始皇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修真,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满足自己长生不死的心愿,从而延续大秦千万年国祚。

因此,他重用当时的方士徐福(相传为鬼谷子的徒弟),命他收集四方珍宝,炼制仙丹灵药,还斥重金派遣他东渡日本寻找长生不死药。可后来直到始皇病逝,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不死药仍旧杳无音讯,徐福的东渡之旅也成为了一大历史谜题。

到了西汉年间,由于汉王朝强硬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许多秦时方士也受到了类似于秦朝“焚书律”的打击逐渐消匿,这种求仙访道的活动才慢慢地冷却了下来。一直持续到东汉末期,社会再次陷入风云诡谲的混乱之中,“修仙”大计重新被农民起义者广泛传播开来。

西晋年间,名士们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甘心彻底归隐辜负一腔郁郁不得志的才干和抱负,而“真人”那种超然物外却又能执天下牛耳的存在自然也就成为了广大名士的终极目标。

宋代诗人杨修就曾在他的《洞玄观》中对这一位东汉“仙人”推崇备至:“葛玄功行满三千,白日骖鸾上碧天。”

葛玄,字孝先,是道教灵宝派祖师,世人尊称他为葛天师。葛玄年轻时跟随左慈学道,得到《太清丹经》、《黄帝九鼎神丹经》、《金液丹经》等道经。吴嘉禾二年(233年),在閤皂山修道建庵,筑坛立炉,修炼九转金丹,相传最后白日飞升、骑鸾而去。

葛玄的传说无疑再一次刺激了人们对于求仙的狂热,以至于后来的魏晋名士竞相模仿,服五石散、隐居论道……阮籍《大人先生传》就写到:“太初真人,唯大之根.专气一志,万物以存。”

魏晋的修真,应该算得上是后世历代修行史中最有“真意”的一种。古人追求那些玄妙的力量,一是修养于内,二则假托于外;又因为道法讲究圆润完满,所以就要练就“金丹”。所以修真一脉,途径也无非两种,内丹与外丹之法。

所谓内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内在的养气、吐纳、德行等方式,自身培育出一种“功德显化”;但是世上修真之人无数,真正有德行有心境的只占极少一部分,大多数人在修行、修真这一条前途未知的路径上,靠的是“外丹”之法。

既然是外丹,自然求诸于外,指的是用炉鼎烧炼金石,配制成药饵,以之为载体,用有招无,把阴捉阳,做成长生不死的金丹。

这种方法似乎在唐以后的修真人士中逐渐成为了主流,上至皇帝国公、下至文人商贾,相当一部分人都对于炼丹一事有着近乎痴迷的执着,像是唐玄宗、李白这些名人都有着各自的一段求仙炼丹的历史。

实际上,古人炼制外丹,多是以珍稀金属为主、灵芝人参这类罕见药草为辅,再加以丹砂(含汞化合物)等调和。不用尝试,光是看着这些材料我们就能够轻易得知,通过这种方式炼制出来的“仙丹”,多半不仅百害无一利,而且可能危及生命,这也是许多常年炼丹服丹的人(尤其是历代许多皇帝,都有着御用术士炼制仙丹的传统),最终大部分寿命都不太长的症结所在。

标签: 春秋战国鬼谷子

更多文章

  • 岳飞墓前跪着的五个人分别是谁?除了秦桧夫妇还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岳飞

    岳飞墓前跪着的五个人分别是谁?除了秦桧夫妇还有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真要问一个人,当初陷害岳飞的人是谁,很多人第一个会说的一定是秦桧,而且的确在岳飞墓前,一直都跪着秦桧夫妇两人的铜像。但我们也知道,跪着的铜像并不是只有秦桧夫妇,还有另外三个人。这三个人都分别是什么人,他们生前究

  • “鸮卣”是什么东西?“鸮卣”是什么朝代的文物?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朝,鸮卣

    “鸮卣”是什么东西?“鸮卣”是什么朝代的文物?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鸮卣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这个萌萌哒的青铜器是真的挺厉害的,非常的萌,让很多不怎么喜欢传统文化的青年人都开始关注这些东西了,所以说啊,这个鸮卣的意义非凡,那么我们先回归这个鸮卣本身,很多人说这个鸮卣到底是干什么的呢?还

  • “通草画”是什么东西?“通草画”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现代

    “通草画”是什么东西?“通草画”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到通草画其实大家也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吧,如果不是专业人士真的是不知道,小编也不知道,但是这些也不成问题,不知道没关系我们慢慢来学习就好了,话说这个通草画还是有很多故事的,也很有意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它

  • 女真族崛起本来可以被扼杀在摇篮里,可惜明朝错过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

    女真族崛起本来可以被扼杀在摇篮里,可惜明朝错过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州女真的崛起,很多人都将时间归结在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家的万历时期,认为努尔哈赤是一个光杆起家的暴发户。其实不然,努尔哈赤作为建州左卫开创者猛哥帖木儿的六世孙,他在女真部族中的高贵“王子”地位才是其能够开创满清

  • 周、汉、晋三朝都分封了诸侯,三朝分封诸侯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朝

    周、汉、晋三朝都分封了诸侯,三朝分封诸侯的目的分别是什么?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周朝的分封制和汉朝、晋朝的分封制有着根本上的区别,自秦统一天下后,改分封制为郡县制,最终确立了后世的君主专制政体。此后汉承秦制,周初的那一套分封制就已经名存实亡。所以周朝

  • 《凤阳歌》的内容是什么?凤阳的百姓为什么对朱元璋不满?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朱元璋

    《凤阳歌》的内容是什么?凤阳的百姓为什么对朱元璋不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凤阳。朱元璋称帝后肯定忘不了自己的老家,一般开国皇帝也会对自己的乡亲有些特殊待遇,朱元璋也想了一个办法,却让凤阳百姓越过越差了。导致凤阳民间还流传过一首民谣,内容表达了对朱元

  • “冠军侯"有什么含义?历史上谁被封过“冠军侯"?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霍去病

    “冠军侯"有什么含义?历史上谁被封过“冠军侯"?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我们知道古代有非常多的爵位,用来赏赐给建立功勋的人既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一种鼓励,不过侯爵也是分赞扬的和讽刺的,比如说海昏侯就很明显是一个带有讽刺含义的爵位名称。不过,冠军侯肯定就不是如此了,冠军在现代的意义是第一名,不过放在

  • 清朝的黄马褂真的能够免死吗?黄马褂有哪些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

    清朝的黄马褂真的能够免死吗?黄马褂有哪些作用?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黄马褂是清朝时期一种比较特殊的官服,明黄在清朝属于帝王专用的颜色,平民最多只能使用“杏黄色”,就是把红色和黄色混在一起。御前侍卫、内大臣、侍卫什长等有资格穿黄马褂,其他就只能通过皇帝赏赐获得了。黄马褂是从咸丰皇帝以后开

  • 什么是牧歌?柯尔克孜族的民歌文化源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现代

    什么是牧歌?柯尔克孜族的民歌文化源自哪里?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柯尔克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这个民族非常能歌善舞,在他们的民族歌曲中有着很多种种类,大多数都是反映着男女青年之间对与爱情的向往,也可以说对于买卖婚姻的一种控诉和揭露。柯尔克孜族的那种短小而精悍的民歌其实是非常容易抒发

  • “官场”潜规则是什么?千年前的一则故事告诉你如何在“官场”之中生存?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张詠

    “官场”潜规则是什么?如何在“官场”之中生存?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所谓的“官场”,旧时指: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贬义,强调其中的虚伪、欺诈、逢迎、倾轧等特点。现在的领导干部队伍也称之为“官场”,照样偏贬义,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至今,官方却从未承认过领导干部队伍为“官场”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