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举人”在古代是个什么概念?考中的难度究竟有多大?

“举人”在古代是个什么概念?考中的难度究竟有多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73 更新时间:2023/12/6 6:58:02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士、农、工、商等级观念非森严的古代社会,寒门学子能“中举”那绝对是鲤鱼跳龙门,无数人的梦想,那么在古代“举人”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研究生比又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回答这个问题问题前,先给大家讲讲古代的科举考试的情况。在古代封建社会,隋朝开创科举制度以来,寒门学子也得以靠读书考试翻身,再也不是隋朝之前世家大族林立把持朝政的情况,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虽然给了寒门学子一条进入贵族的道路,但古代的“书”并不是那么好“读”的,古代学子考试甚至中举必须要经过朝廷层层选拔,其成功率令人折舌,与现代相比,我只能说现代的学生太幸福了。

在古代由于生活条件等原因,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能读得起书,近乎一半以上的人连学校门都没进过,还有一半的人还有幸进入私塾学学三字经、千字,进入私塾的这一半人绝大多数人也只是求个识字而已,只有极少部门出类拔萃的少年才能考过童试,成为童生,大概为百分之五十。

别看这100个里面能过50个概率还挺大,但是这仅仅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啊,科举考试要过第二关考秀才那是比考大学本科难多了,秀才考试也叫乡试,一般是三年一次,有时候视情况开恩科,总的来说一般是五年三次。

乡试考场一般设在县里,每次考试每县都有不多固定的名额,一个大写的县才15个、中小县5到10个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在古代要中个秀才,就必须在高考的时候进入前十五名。

我们可以比比看,这个指标可以说比录取研究生的比例还低,哪个县乡试的人数会没有数百个呢?可以说乡试考过的秀才基本上就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了。

秀才我们在电视里面可以随意看到,但是能考上举人的真实凤麟角。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考了一辈子科举,连秀才都没考上,更别说举人,而我们中学学过的文章《范进中举》到了50多岁受主考官怜悯,给他点了个秀才,但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却疯了,可见这中举的给人的冲击有多大,中举有多么的不容易。

据载,明朝科举考试最为严格,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每个省录取的举人不会超过100人,全国录取的总人数也就是1500个左右。这个录取比例远低于现在研究生考试的录取比例,如果是高考,那得进入全省前100名才有机会,几乎能考上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了,因此可以看出考上举人得有多难。

虽然说古代的人口数量远比不上现在,但参加科举乡试的录取率还是要远远低于现在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比例,甚至比博士生录取比例还低,可见在古代的寒门学子能考上举人真的好难。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陈胜吴广起义是如何壮大,又是如何灭亡的呢?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朝,陈胜,吴广,战史风云

    陈胜是我国历史上很有名的起义农民,人们常常将他和吴广两个人联系起来。陈胜起义并不是蓄谋已久,而是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他在最开始的时候接受朝廷的差遣,后来因为下雨延期的原因,他们这些农民都要被杀死。于是这个时候他们就开始反抗了,而陈胜和吴广就顺应局势成为了领头人,陈胜更是成为了最直接的代表。然而陈胜的

  • 张飞在蜀汉的地位有多重要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张飞在蜀汉的地位有多重要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大家对张飞的印象大多来自《三国演义》。作者在书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张飞形象。他与刘备、关羽结为兄弟,为人忠勇耿直,不畏强敌。但是因为他喜欢饮酒,做事冒失,让刘备始终放心不下。那么在现实中,张飞是书中的

  • 皇帝除夕夜给窦怀贞赐婚,掀开新娘盖头后大臣哭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窦怀贞,唐朝,野史秘闻

    景龙二年的除夕夜,唐中宗和群臣举行盛大的除夕宴会。酒席上,唐中宗对大臣窦怀贞说,听说你夫人去世很久了,你还没续玄,家里没人照顾怎么行呢?今天是除夕夜,咱喜上加喜,我给你选了个新夫人。皇帝赐婚,这可是天大的殊荣,窦怀贞赶忙谢恩。不过,他看到唐中宗的脸上闪过一丝狡黠地笑。看到窦怀贞同意了,唐中宗接着说,

  • 朱然为什么不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然,三国,风云人物

    孙权麾下江东诸将中,除了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四大都督之外,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十二人合称的江东十二虎臣也是名声在外,对于这十二人的大名单,可能会有人质疑为何太史慈和朱然两人没有位列其中。太史慈不说了,他可是和刘繇、士燮两位诸侯一同列传的,地位高过十

  • 很多皇帝都是文武全才,在这些皇帝中谁的武功是第一?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皇帝,武功,文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文武全才,有很多甚至还是武功高手。这些皇帝通常都能给国家带来一定的辉煌,甚至是大一统的盛世。这些皇帝如果归隐山林的话,绝对是一代武学宗师。这些皇帝基本上都是王朝的开国皇帝,具备很高的指挥能力,以及自身强悍的武功。那么,在这些皇帝中,谁的武功是第一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 元末起义军很多,陈友谅比朱元璋更强大的为何没成功?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元朝,朱元璋,战史风云

    元朝末年,这个时期其实也挺热闹的,虽然比不了汉朝末年的三国逐鹿,但是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军反元。同时期的起义军还有陈友谅,张士诚,战至最后,这三家起义军开始争夺地盘,企图统一华夏,也是足够精彩。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史书记载是渔民家的孩子,显然出身比朱元璋好点,最起码不用给地主当小工,也不用去要饭

  • 生育年纪最小的皇后,13岁就已生下千古一帝,24岁去世,无福消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相传有一天,顺治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关外辽西方清孝陵向松岭山脉的龙脉影壁山附近有一小镇,小镇内有一棵梧桐树发出霞光万道,仔细看时,原来有个绝世佳人站在梧桐树下,他正要起身相迎,那美人却一闪而去,随即消失在一户人家里。第二天清晨,皇上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钦天监的主事(清朝的官名),钦天监主事见皇上诉说此事

  • 刘伯温对诸葛亮不服气,见到墓里面的五个字直接下跪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伯温,明朝,野史秘闻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出现了很多有才的人,很多人不仅仅非常有才,还有一根傲骨,不仅仅是表现在于不屑于沾染世间的俗事,其实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别人的才能高于自己。在三国时期的时候周瑜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史册的记载当中,周瑜出生名门还年轻有为,智勇双全,虽然说他后面是因病去世,但是也多多少少也有这诸葛亮优秀的根

  • 北宋官员冯元简介:仁宗登位时,与孙奭一起讲授经义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冯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冯元(975~1037)南海(今属广东)人 。字道宗,自幼师从崔颐正和孙奭精研五经大义,曾与乐安孙质、吴

  • 唐朝京官按照等级高低,国家给他们的俸禄究竟是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大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声誉八方,四海咸服。唐朝是一个非常富庶的一代,富裕到什么程度呢?据史料记载,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12.5斤)仅需要5文钱,而到清朝相同重量的米则需要大约130文,物价竟然便宜25倍。可见当时物质之丰富程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同时,隋唐还是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