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元末起义军很多,陈友谅比朱元璋更强大的为何没成功?

元末起义军很多,陈友谅比朱元璋更强大的为何没成功?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776 更新时间:2023/12/12 6:42:10

元朝末年,这个时期其实也挺热闹的,虽然比不了汉朝末年的三国逐鹿,但是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军反元。同时期的起义军还有陈友谅张士诚,战至最后,这三家起义军开始争夺地盘,企图统一华夏,也是足够精彩。

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史书记载是渔民家的孩子,显然出身比朱元璋好点,最起码不用给地主当小工,也不用去要饭。陈友谅从一个渔家之子,加入起义军一步步成长为元帅,然而元帅的头衔他是不满足的。

公元1359年,自立为王,称汉王。还是不满足,杀了最初投靠的徐寿辉后,登基称帝。又是设太师,又是设丞相,小朝廷弄得有模有样,但是在著名的“鄱阳湖大战”中被朱元璋打败。

陈友谅死了,而且死的很惨,《明史》记载:“友谅从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捴,骤中流矢,贯晴及颅死。”意思是在船上露出头指挥作战,不知道被谁射来的箭,一箭射穿了脑袋,当场死亡。这就是陈友谅的结局,随后他的儿子投降朱元璋,陈友谅势力被灭。

那么朱元璋另一对手张士诚呢?史书记载张士诚和朱元璋一样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并且名字和朱元璋的朱重八一样是数字,叫张四九。陈友谅建立的国号是“汉”,而张士诚建立的国号是“周”,相对于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陈友谅和张士诚你们俩是不是有点着急了?

不过张士诚最后死的还算有骨气,《明史》写到:“舁出葑门,入舟,不复食。至金陵,竟自缢死,年四十七。”被俘押解到金陵之后,不吃不喝闹绝食最后上吊了,活到47岁,这就是张士诚的结局。

那么在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方势力中,陈友谅土地最广拥有饶、信、荆、襄,几乎天下一半。而张士诚本身是个私盐贩子,又占据了大部分富庶的江南地区。这二人为什么会败给朱元璋呢?神机妙算.刘伯温一句话道破天机!

朱元璋问计,刘伯温说道:“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这句话说出了三个重点。

1.张士诚反元,又降元心性不定,认为张士诚是个保守并且采取守势的人,不用担心。2.陈友谅劫持主公,威胁下属,得来的名号,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3.灭了陈友谅,张士诚势单力薄,自然不再是朱元璋对手。

刘伯温分析的很详细,先灭陈友谅,再打张士诚,而朱元璋也是按这个顺序去做的,分解天下大势终成帝业!

称帝后的朱元璋说了一句话,《明史·太祖本纪》记载:“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显然朱元璋把这两个对手的性格看的很透彻。

陈友谅1351年加入义军到1359年用了八年称汉王,次年称帝到1363年死仅四年时间,志满骄横!而张士诚从反元降元中就可以看出胸无大志,小富即安的心理,人家陈友谅约张士诚一起夹击朱元璋,张士诚却只想坐山观虎斗,因此没有远图大志。

总结,从史书上看,陈友谅张士诚并不缺乏人才,也不缺乏将才,但是有人不代表会用人,而朱元璋的胜利除了有人会用人,重点还是识人,不但能认识到自己人的长处,还能认识到敌人的短处。

标签: 元朝朱元璋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生育年纪最小的皇后,13岁就已生下千古一帝,24岁去世,无福消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相传有一天,顺治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关外辽西方清孝陵向松岭山脉的龙脉影壁山附近有一小镇,小镇内有一棵梧桐树发出霞光万道,仔细看时,原来有个绝世佳人站在梧桐树下,他正要起身相迎,那美人却一闪而去,随即消失在一户人家里。第二天清晨,皇上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钦天监的主事(清朝的官名),钦天监主事见皇上诉说此事

  • 刘伯温对诸葛亮不服气,见到墓里面的五个字直接下跪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伯温,明朝,野史秘闻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出现了很多有才的人,很多人不仅仅非常有才,还有一根傲骨,不仅仅是表现在于不屑于沾染世间的俗事,其实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别人的才能高于自己。在三国时期的时候周瑜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史册的记载当中,周瑜出生名门还年轻有为,智勇双全,虽然说他后面是因病去世,但是也多多少少也有这诸葛亮优秀的根

  • 北宋官员冯元简介:仁宗登位时,与孙奭一起讲授经义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冯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冯元(975~1037)南海(今属广东)人 。字道宗,自幼师从崔颐正和孙奭精研五经大义,曾与乐安孙质、吴

  • 唐朝京官按照等级高低,国家给他们的俸禄究竟是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大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声誉八方,四海咸服。唐朝是一个非常富庶的一代,富裕到什么程度呢?据史料记载,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12.5斤)仅需要5文钱,而到清朝相同重量的米则需要大约130文,物价竟然便宜25倍。可见当时物质之丰富程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同时,隋唐还是科举

  • 唐灭西突厥之战是怎么回事?为大唐赢得了空前辽阔的版图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唐显庆二年,李治派遣大将军苏定方率军攻灭西突厥,史称“唐灭西突厥之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唐朝算得上我国古代实力最强的王朝,强大的表现之一便是拥有广阔的版图。那么大唐最大版图出现在哪个皇帝当政时期呢?既不是英明神武的天可汗唐太宗,也不是开创盛世的唐玄宗,而是在介于

  • 郝修常带领10人阻击15被的越军 牺牲时年仅23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历史解密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涌现出了许多具有大无畏牺牲精神的士兵和指战员。今天要说的这位英雄是一位班长,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达到目的后,部队奉命回撤,他被选中担任部队后卫,带领全班包括自己在内的10名战士阻击越军,防止他们搞偷袭,保证后撤部队的安全。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八一团九连五班长郝修常。郝修常,19

  • 朱棣赏识的驸马遇害,为什么凶手指出幕后黑手之后反被处死?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朱棣,野史秘闻

    朱棣赏识的驸马遇害,为什么凶手指出幕后黑手之后反被处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永乐三年十月,发生了一件明朝历史上的奇案,驸马梅殷在上朝时,遭人陷害,被推入笪桥之下,结果溺水身亡。事后凶手被擒获,在审讯时,他们说出了幕后主谋,朱棣闻讯后做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举动,赶紧杀人灭口!那么这桩谋杀

  • 孙权太偏袒女婿,导致两个无辜之人因此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三国,风云人物

    嘉禾六年(公元237年),曹魏的庐江主簿吕习意欲率领部众叛魏投吴。为了安全期间他向孙权请示,希望东吴能派出重兵前来接应,并顺便作为内应与吴军里应外合攻克庐江,也算是作为投诚的见面礼。孙权对此事非常重视,于是就派自己的女婿、卫将军全琮为大都督,统帅朱桓等将前往接应。我在之前的文章当中提到过,全琮这个人

  • 程昱劝说曹操杀了刘备,但郭嘉为何只让曹操防备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青梅煮酒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在席间曹操称道: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当时吓得刘备手中的筷子都掉了,希望用一副窝囊样蒙骗曹操。其实,曹操可不是那么好骗的,难道会因为刘备故意示弱就沾沾自喜,放松对刘备的警惕吗?不会。刘备得以逃亡,是托了郭嘉的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布打的刘备

  • 汉中有什么特殊?为何汉中之战中双方都大将尽出?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汉中之战,战史风云

    相信很多人在看三国的时候,都会被魏蜀吴之间的权利斗争所吸引,确实这样的斗争是非常好看的。除了这些权利斗争之外,其实里面的战斗场面也是让人看的热血沸腾的,其实仔细一看你就会发现,三国里面有非常多的名将,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好的将领对于一场战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直接斩掉对方大将的首级的话,那么能够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