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扳指又被称为玉韘,那么清朝皇帝为何会如此钟爱它?

扳指又被称为玉韘,那么清朝皇帝为何会如此钟爱它?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14 更新时间:2023/12/27 10:12:39

扳指又被称为玉韘,是古代拉弓射箭时所使用的一种工具。根据《说》中的记载:“韘,射也”,说明此物是骑射所用的器具之一。玉韘最早出现在商代,到了春秋战国时就比较流行了。几千年来,扳指曾出现过很多种样式,最多的,当数坡形扳指与桶形扳指。其中,坡形扳指出现的时间较早,早期还有弦槽,后来被取消。我国古代的坡形扳指一直延续使用到了明代。到了清朝则主要流行桶形扳指。传统的汉族扳指与满族、蒙古族的扳指略有区别:汉族扳指从侧面看呈梯形,而蒙古族、满族的扳指一般为圆柱体。为什么清朝的皇帝会如此钟爱一个小小的扳指呢?这还要从他们的祖先说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自古以来,女真族便被称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以放牧与狩猎为生,骑马射箭是每一位成年男子必须掌握的生存本领。因此,弓箭与扳指也就成了他们必不可缺的物品。满族作为女真族的后裔,自然继承了祖先的生活方式。

满族早期的扳指,通是用鹿骨所制,满语叫“憨得憨”。当年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着这种扳指驰骋于草原之上,弯弓射箭,统一了整个女真部族。从此以后,八旗士兵便佩弓带箭,驰骋于天地间,建立了大清朝,再次统一了中国。

在清朝建立之初,为了不让子孙后代忘记祖宗这段以骑射得天下的历史,包括皇帝在内,所有的皇亲国戚都必须学习骑射。顺治皇帝在紫禁城内修建了箭殿作为习武的场所,并且亲率王公贵族在此练习骑射。而作为练弓射箭的工具;扳指也一直陪伴在帝王的手中。民间至今还流传着顺治皇帝用扳指确定自己陵寝位置的故事。

清初的几代皇帝都精通骑射,并且十分钟爱行围狩猎。当然狩猎不单是为了供帝王消遣娱乐,它还有着操练军队、练习骑射的目的。因此,皇室每年都会举行规模宏大的狩猎活动,皇帝一马当先,无数的精骑尾随其后,威风凛凛,方圆几十里的飞禽走兽无不惊魂四散。这种接近于实战的演练,从顺治皇帝起,一直持续了上百年的时间。

到了乾隆时期,国家逐渐富强起来,为了告诫子孙不要忘记祖宗以骑射得天下的历史,乾隆皇帝亲自示范,经常率领子孙进行狩猎活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就收藏着几幅乾隆皇帝戎装骑马射箭的画卷。在《乾隆大阅图》中,描绘了乾隆即位后第四年(即1793 年),他在京郊南苑举行阅兵仪式的情景。

画中的乾隆皇帝头戴帅盔,身披铠甲,佩弓带箭,神态庄重,英姿焕发。仔细看他的右手拇指处,便会发现,他佩戴着一只白玉扳指。除了上述这幅画卷,北京故宫博物院所珍藏的另一幅《乾隆骑射图》,就很好地展现了这位“十全皇帝”的骑射之功。

这幅画描绘的是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中射箭的情景。画卷中的乾隆身穿便装,左手握弓,右手搭箭,瞄准靶心,正在射箭场上亲自表演射箭。百米之外立着箭靶,那红色的靶心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只见箭靶旁边的官员,一人手拿靶纸,准备随时更换;另外一人正蹲在地上,检验着刚取下来的靶纸。

在乾隆的身后,有一名官员,手中拿着一支箭,毕恭毕敬地在一旁伺候着。而箭场之外,两个兵卒正奔跑着为皇帝送箭。很显然,这一场景表明乾隆已连续射出了多支箭,并且兴趣正浓。虽然,这位画家并没有刻意地去描画乾隆手上所佩戴的扳指,不过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到扳指的存在。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雍熙北伐”,把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辽国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熙北伐,宋朝,辽朝,战史风云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雍熙北伐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儿皇帝”之称的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辽国。北宋雍熙三年,宋太宗为了将割地夺回,便派遣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向辽国发起进攻,这次讨伐被称作“雍熙北伐”。然而,这次声势浩大的北伐之旅,最终,却以北宋十万大军的覆没,以

  • 雍正帝登基后,他遇到了哪些麻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帝,清朝,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胤禛,即清世宗、雍正帝,他是康熙帝第四子,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利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康熙我们都知道是一代明主,在位时间61年,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因此也被人称为千古一帝。在他任内,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抗击沙

  • 吕布朝三暮四天下皆知,刘备为什么会接纳他?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布,三国,吕布,刘备,野史秘闻

    东汉末年是一个群雄纷争的时代,在魏蜀吴三国还没成型之前,有多路诸侯互相攻伐。袁绍、曹操、公孙瓒、袁术、吕布、陶谦、刘表、马腾、刘璋、孙策等,无不割据一方,图谋发展。在群雄纷争的时代,刘备不过是公孙瓒手下的一个平原相,属 于不入流的角色。诸侯之间的纷乱,给了刘备成长壮大的机会,只不过,刘备犯下了让人难

  • 揭秘:许皇后跟许平君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许皇后,汉朝,风云人物

    在之前那种封建的社会皇上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很多女子都想要嫁给他,即使进宫之后只能成为一个小小的妃子,但是人的野心是没有办法控制的,后宫中的女子不仅仅是会争夺皇上的宠爱,她们还会争夺地位,而皇后的位子在她们的眼中则是非常尊贵的,因为皇上的妃子说到底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妾而已,皇后才是皇上的妻子,所以她们会

  • 在抗元阶段,朱元璋从哪位高人口中得到了九字真言?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九字真言,文史百科

    朱元璋在抗元阶段,得到了九字真言,这九个字对他的帮助很大。甚至可以说是朱元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历史上也非常的有名,这就九个字是:高筑墙、广积粮和缓称王。那么朱元璋是如何得到这九个字的呢?他得到了这九个字又是如何做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九个字伴随了朱元璋从抗元阶段到

  • 安史之乱时反叛军连长安都攻破,为何最后还是被平息了?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安史之乱,长安,战史风云

    唐玄宗执政后期,是非常昏庸的,整天和杨贵妃嬉戏玩乐,荒于朝政,而且生活非常奢侈。因为唐玄宗后期的昏庸统治,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是唐朝一次非常大的灾难,叛军一度势不可挡,攻破了大唐首都长安,迫使唐玄宗逃往蜀地。我们知道安史之乱最后被平息,但是,安史之乱也使得唐朝由盛转衰。既然当时反叛军一度势

  • 唐贵妃:明朝第一位“皇贵妃”,也是最后遭遇殉葬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贵妃,明朝,历史解密

    小编先来跟读者普及一下她的丈夫朱祁钰,当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朱祁钰重用于谦等大臣,反对南迁,高举抗敌的旗帜,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抗击并打败了瓦剌,有效遏制了瓦剌南下的野心,巩固了大明朝的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祸,功不可没。同时,启用正统以来被迫害的忠臣贤将,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朝野清明。维护了明朝的政

  • 大臣请假六天,第七天回来就被朱元璋斩首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在古代,做清官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必定会触碰一些人的利益,从而在朝堂上树敌,并且这些清官的“通病”,一般都是直言极谏,然而这样的优点有时候却并不能带来好的结果,甚至还可能把自己的性命搭了上去。在明朝便有一个官员,他作为臣子,向皇帝朱元璋请假六天,对此朱元璋准了!而等到第七天大臣归来了,而朱元璋却说

  • 张绣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操为什么还对他以礼相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绣,三国,风云人物

    东汉末年,自从袁术死后,袁绍成为了汉末最强大的诸侯,拥有黄河以北是个大洲,兵强马壮,手下谋士众多。同一时期曹操扶持天子建都许昌,刘表在荆州,孙策在江东,天下诸侯分割自立,混乱一片。张绣的父亲因为粮草不足攻打刘表,被弓箭射中,不久便去世了,张绣统领了军队,刘表不计前嫌接纳了张绣。从此之后张绣就在刘表的

  • 逐鼠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为何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基本概况传统古俗中,正月十五还是个逐鼠的日子,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此正月十五逐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