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煜本是南唐李璟的第六子,他却为何继承了南唐皇位?

李煜本是南唐李璟的第六子,他却为何继承了南唐皇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562 更新时间:2024/1/19 1:45:58

南唐后主李煜我们都知道,他的诗词水平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都能排的上名号,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文人,但是他根本不适合做皇帝,那么为什么还要将他立为太子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世人都说南唐后主李煜懦弱无能,其实,其兄李弘冀其实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曾经力克北周劲旅。可是,当大宋代替北周,开始一统天下的征途时,南唐的中主李璟却放弃了勇毅的长子,选择了仁弱的第六子李煜继承位,这是为什么呢?李煜本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虽然四个哥哥早夭,前面还有一位大哥李弘冀。

李弘冀为人沉厚寡言,却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当年后周军队攻占广陵,吴越也入侵常州,此时李弘冀驻守润州,局势危急。考虑到李弘冀年少,中主李璟匆忙间欲召回李弘冀。可金陵众将都以为,一旦主帅临敌逃离,必定军心涣散。而李弘冀也慨然决定与诸将同守润州,拼死一战,绝不独生。一时之间全军上下士气大振。面对强敌,前军连续战败,李弘冀了解到都侯柴克宏英勇善战,就以自己生命担保破格提拔柴克宏为前敌主将。众人皆以为临敌换将,实为不祥,一旦战败,罔顾王命,后果不堪设想。但李弘冀不为所动,而柴克宏也心念恩情,越战越勇,在稳固润州之后,又率兵解救了常州之围,大破吴越军,斩首万级,俘虏了十多位将领。李弘冀考虑到局势危急,不知道对方还有什么举动,就下令把所有俘虏将领全部在辕门前杀死,全军为之振奋,都认为李弘冀的决定了不起。

李弘冀临敌不逃,可见其有胆略;战局混乱,择良将于瞬息,可见其有眼光;以性命担保,与将士同生共死,可见其有决断,精通带兵之道;斩俘虏于军前,大壮南唐军威,吴越为之胆寒,可见其勇毅。既然李弘冀是这样一位有胆略,有眼光,有决断,有勇毅的王子,完全应该是最优秀的太子人选,可为什么最后还是李煜登上王位呢?

本来,南唐的太子是中主李璟之弟李景遂。在李璟即位之时,就在先皇灵柩之前立下誓言,兄终弟及,要将皇位传给弟弟李景遂。可随着多次战争的胜利,在军中李弘冀的威望远远超过了叔父李景遂。李弘冀部下多人,经常在李璟面前陈诉利害,以为不立李弘冀难安军心,李景遂为势所逼,也只得屈服,表示愿意回到自己的藩国,不再担任皇太弟。可没想到回去的路上,李景遂被人杀害。经过调查,果然是李弘冀主使。加上以前润州之战,李弘冀遇事不经请示,擅自做主,中主李璟以为李弘冀完全在藐视皇权,胆大一至于斯,竟然杀害自己的亲叔叔。朝廷上下,风声鹤唳。

而此时的李煜呢,自号“钟隐居士”,不敢参与政事,多次表示自己仰慕佛教,绝不贪恋皇权。可正是李煜的这种态度,让李璟非常欣赏。不久之后,据说李弘冀看到李景遂的鬼魂,于是惊吓而亡。实际可能是其父李璟,担心长子威权过盛,危及自己的地位,以及南唐的将来,命人毒杀了长子。

标签: 李煜南唐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夜半惊魂 关于汪精卫越南河内被刺杀案疑云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民国,谍案,汪精卫,战史风云

    1938年12月,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率家人随从,从当时国民政府所在的重庆出走,经昆明辗转来到越南河内。在河内却发生了被刺杀的疑案,这到底是真是假,且来看个究竟。在时任日本首相的近卫文麿发布第三次对华政策声明,提出“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条件之后,汪精卫于12月29

  • 揭秘黄帝是否真实存在 他究竟是神话人物还是历史人物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帝,华夏,历史解密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而起点就是从黄帝时代算起的。我们自称炎黄子孙,黄帝和炎帝共同被我们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由于当时没有文字记载,黄帝只能是一个扑朔迷离的传说人物。黄帝标准画像《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但《国语》上说黄帝姬姓。和周朝王室同姓。晋朝皇甫谧(mi)所著

  • 为什么历代皇帝都要珍藏王莽的头颅?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莽,西汉,野史秘闻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王莽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王莽,近年来又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标签:穿越千年的改革者。在评价王莽的问题上,众史家似乎并无太大争议,千百年来多用抨击指摘之词,将其视为篡汉的逆贼和荒唐的暴君。基于这种基调,王莽惨死,头颅被历代君王收藏,似乎也是合情合理之事。可是,如果我们

  • 慈禧为什么会放弃修复圆明园?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慈禧,清朝,风云人物

    1860年,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圆明园。圆明园是清朝的皇家园林,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5朝长达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建成。圆明园建好后,每年夏天,皇帝都会离开紫禁城来到这里避暑、办公,处理军政要务。可以说,圆明园也是皇权的象征。那么,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放火烧了后,有没有重新修建的计

  • 三国乱世令人记忆深刻,但是为什么却把张飞害惨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一部《三国演义》成就了无数英雄,三国乱世也更加令人记忆深刻,但是却把张飞害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三国演义》是这样描写张飞的:“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张飞的长相是威猛无比的,但其实不然,历史上的张飞非但不是一个黑脸的野兽派人物,而且还是一个文武双全的

  • 七国之乱是如何爆发的?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汉景帝,战史风云

    七国之乱即西汉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又称作七王之乱,是指公元前154年1月17日,即是西汉初期汉景帝3年发生的一次叛乱。叛乱原因是以吴王刘濞为中心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不满国家削减他们的权力,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由窦婴、周亚夫所平定。七王之乱主要是地方王国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汉

  • 汉朝使臣被杀,汉武帝为何释放大量囚徒去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吧,它出自汉武帝时期一个叫做陈汤的名将之口,全句为“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的豪言壮语成为那个时期,汉民族最为强大的象征,相当地霸气,相当地自信。所以,汉武帝一朝,被后世之人不断怀念,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在公元前104

  • 为什么说李夫人与汉武帝相遇是历史上最为精彩的营销之一?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夫人,汉武帝,汉朝,野史秘闻

    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的丰功伟绩,是值得后世所敬佩的。他北击匈奴,彻底扭转了秦末以来汉民族对外战争的颓势,打出了汉朝的国威,完成了连汉高祖刘邦都没有能够完成的伟业。至于说他的感情生活,则更是丰富多彩。先有金屋藏娇,后有专宠十五年之久的卫子夫。然而,十五年虽然久,却还不到汉武帝在位时间的三分之一。对于精力

  • 燕庄公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会说出希望我们燕国不要再被欺负了这种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燕庄公,战国,风云人物

    《新语》载:“后稷以立封疆画界畔,以分土地之所宜。”上古时代的人们,已是有疆界划分之意,就是国与国、部族与部族各自享有独立的发展空间,互相之间不可越界,一旦越界就会发生对抗或是战争。但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个诸侯国的国君,越了别国的界限,却还得到了别国的土地,重要的是这个别国是齐桓公时代的齐国。齐国当时

  • 在没有飞机与人造卫星的古代,古人又是怎么绘制地图?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在没有飞机、遥感数据与人造卫星的年代,「绘制地图」看上去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中国古代没有卫星,我们的老祖宗是怎么绘制地图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国内关于地图的记录是非常早的,最早在《山海经》中就有出现。虽然很多人认为这本书很多都是杜撰的故事,所以这个地图没有参考意义。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