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果可以选去哪个朝代当官,为何还是选魏晋南北朝?

如果可以选去哪个朝代当官,为何还是选魏晋南北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19 更新时间:2023/12/30 7:15:44

如果可以选去哪个朝代当官,为何还是选魏晋南北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按理说,宋朝是最好的,宋朝最优待官,但是,在宋朝不能犯事。状元郎陈世美当上了皇帝的乘龙快婿,包公说铡了也就铡了;一代文才苏轼,投放到牢房里弄得死去活来;还有如“夕贬潮阳路八千”的事情,简直像炒一碟小菜。其他朝代看来也不错,但是,屁股常常挨板子,皮开肉绽,血肉模糊,可不是好玩的。魏晋南北朝当然也不是很完美,比如战乱时期多于安稳日子,但是当官还是蛮好的,再战乱,当官的首先还是有保障的。单就官员犯事后得到的处分,你就会真切地感觉到:这时期皇恩浩荡啊。

在魏晋南北朝,恰如斯言啊。在这时节,法对下里巴人犯罪是实行“零容忍”的,其立案标准可不是2000元,而是两把稻草的。南朝齐孔秀之当吴县县长,县里有个10岁顽童偷割了邻居田里的一把稻谷,吴县长特别“震怒”,是可忍孰不可忍!立刻签单拿人,有人劝曰:懵懂小儿,当以宽大为怀啊!王县长就训了此人一顿:“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咔嚓”,把这“小蟊贼”给杀了;北魏李洪之当秦、益两州刺史,到任即宣布一条“禁令”:凡带刀行者与抢劫同罪。行人带刀就是起了杀心,起了杀心就该杀头,“咔嚓”,“咔嚓”,“咔嚓”,一杀就是三四百,据说这里“治安状况”特别好了,从此“路不拾遗,郡无劫盗”。“零容忍”还真是“成效显著”。

有对比度才有幸福感。在魏晋南北朝,当上了官,那么就从此进入了“自由王国”,只要你守住了“不反皇帝”的底线,那么,你爱干什么你就可以干什么。“违纪”的事情干了,一点事也没有,“犯法”的事情干了呢,也没什么事情。即使犯了前朝与后代规定的“死罪”,只要你能够坚持“绝食三天”,那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有好处全得,有坏事全无,这样当官的“好”时代,哪里有?

譬如吧,暴政的秦始皇发明了“连坐”法,一人犯事,不但全家遭殃,而且全村也得遭殃的。这个连坐法的条文里,没有规定村里的世族该连坐,也没有规定不该连坐。在往朝,那都是“有福不同享,有罪即同当”的,到了这时期,世族长期都是超然于法律之外,不在其律之中。据说这个问题曾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刘宋朝“高层”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与研究”,最后的结论是:世族犯事,庶民必须连坐,而庶民犯法,世族可以不连坐。如犯罪非常严重,那么士大夫可以让奴婢去顶。奴婢大都是士大夫的通房丫头,应该说是他们的“副职夫人”。犯了事情,一把手超然,让二把手三把手把责任担当起来,以示负责,表明了“以法治国”的姿态。

在南北朝当官的妙处还不在这里,妙的是其立案标准不是2000元为底线,恐怕是5万、50万两银子吧。更妙的是,他们对官员搞的“刑侦手段”特别好玩。秦汉以来,官员如果当上了“犯罪嫌疑人”,那么往往都会“大刑伺候”,朱元璋更是剥皮揎草,逼着他“老实认罪”。而南北朝呢,他们用的是“测立”法,官员若是犯了贪污、渎职等等犯罪情事,就把他推到一个高一尺的圆顶土垛上,每天“罚站”两次,每次“罚站”7刻。古代每一昼夜划为100刻,7刻大概是一两个小时吧,“罚站这么久”,得让他恢复体能啊,所以,完成了一天内两次“罚站任务”后,可休息3到5天,然后再审。当然旁边会有审讯官时不时审问一句:“你贪污了吗?”或是“你渎职了吗?”或是“你强奸良家妇女了吗?”只要你闭口不答,连续“罚站”几次,每次都不认罪,就可以免除“刑罚”。

上面说的是一般干部,到了更高级别的干部,那就不用“罚站”了。在外面让干部“罚站”丢人现眼,多不雅观,有损形象不是?所以,大概到了刺史府官那一级,不用“罚站”审问法,用的是“断食”方式来“逼供”,也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双规”以后,关在“屋子”里,不给他饭吃。当然,每天都是可以喝粥的,那粥有无营养就得看这官平时与司法人员的关系如何了。关系好的,可能喝得上八宝粥;关系不好的,那就对不起,是稀粥了。这边喝粥,旁边依然还是有法官在审。如果你连续被关了1000刻,依然行使着你的“沉默权”,那么,恭喜你,没事啦,可以无罪释放了。

不论是“罚站”,还是“断食”,这里的关键是你是抗拒还是不抗拒、是坦白还是不坦白。如果坦白,既然你自己都承认了,那还有什么话可说?关黑屋子里去吧;如果你抗拒了,你坚决不认罪,那么,好,你是个意志坚定的好干部,国家需要这样的好干部,继续当官去吧。坦白从宽,如果你还年轻,那么有牢给你坐的,直把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如果恰好是过年时节,那么,坚决抗拒吧,你马上就可以回家过年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哦,那是疑罪,疑罪从无,没罪。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垓下之战中,楚军为什么要唱楚歌?项羽的军队会害怕吗?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

    对垓下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垓下之战中,韩信亲自指挥汉军,采取厚集中央,两翼包抄的战术。打破了项羽惯用的中央突破的战术,打败了项羽。但是,虽然项羽在战场上暂时失败了,可是项羽尚在,楚军军心不乱,要彻底打败项羽也还是艰难的。因为项羽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的战神。他的军事生涯

  • 真实的渊盖苏文是什么样的 真的和电影中的那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高句丽,历史解密

    大家好,欢迎大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本小编编写的文章,生活如诗,诗意有尽情难尽;生活如茶,生活如歌,歌到深处情难留;生活如酒,酒将醉时笑语盈。就如诗中所写的生活是美好的,有意义的是富有存在价值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生活的美好。近期拿安市城电影解闷的时候突然对高句丽这一时期的历史产生了兴趣,于是走马观

  • 成吉思汗的嫔妃都是怎么来的?铁木真最后为什么被毒死?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元朝,成吉思汗,野史秘闻

    成吉思汗的嫔妃都是怎么来的?铁木真最后为什么被毒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要说最令人羡慕的人,应当就是皇上了吧,皇上是一个国家的威望,从小锦衣玉食的生养着,住在华美的宫殿里,吃着全国各地进献的美食,用的都是最精细的物件,皇帝又被称作“天子”,认为是上天的儿子,派来拯救

  • 江苏巡抚程德全有哪些黑历史?称其为英雄一点不为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程德全,清朝,风云人物

    晚清的一位江苏巡抚,为显示“革命必有破坏”,让人拿着竹竿,捅掉了巡抚衙门屋顶上的三片瓦片,这位清朝的逆臣由此就华丽丽地转身成为民国的开国元勋。鲁迅先生戏谑的笔触让这位巡抚披上了一丝 “小丑”的色彩,在鲁迅看来,他的革命只用竹竿“温柔”地“挑了几片瓦”,不够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现在看来,鲁迅先生的观点有

  • 明武宗是最后一次御驾亲征的皇帝,为何却充满了争议?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武宗,御驾亲征,文史百科

    关于明朝皇帝御驾亲征的次数,明朝史学家王世贞认为,“天子御甲胄统六师者,自高、文、宣、英、武凡五庙,而出塞者七,平内乱者三”,也就是十次。但我却并不这么认为,因此最后一次平定朱宸濠的叛乱,与明武宗没有什么关系,是被王守仁平定的。即便如此,最后一次御驾亲征的皇帝依然是明武宗,不过这场胜利却充满了争议!

  • 西晋“八王之乱”的八个王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晋朝,八王之乱,战史风云

    西晋“八王之乱”的八个王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凡是喜欢读史的人,都知道西晋有个“八王之乱”,读这段历史,一般读者都会把脑袋读大了,太乱了,司马X,司马y,司马Z……。到底这八个王是什么关系?都是司马懿的什么人?他们和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是什么关系?现在本人试着

  • 谋划刺杀嬴政的田光为什么自刎?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田光,战国,历史解密

    战国不止是指相互攻伐的诸侯国,更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这个年代,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已经彻彻底底沦落成为了一个不入流的小国,根本无力主导此时华夏大地上的政治秩序,各诸侯国也开始扩张各自的领土,战争频发,强国兼并弱国,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的竞争格局。但,一策兴邦,失计亡国。战国时代诸侯国的兴衰,就是对这

  • 袁涣被刘备奉为上宾,曹操还为他哭过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涣,三国,曹操,刘备,野史秘闻

    三国时期的名士有不少。一类名士,他们早已成名,喜欢品评一些后进学子。一旦这些后学中真出现了大才之士,那么这些品评家也能据此再上一层楼。比如许劭评价曹操,庞德公提携卧龙凤雏,都曾传为一时美谈。还有一类名士,他们学问很大,但在其他方面上却不见其成绩。例如孔融喜爱评议时政,但从行事来看,却显得有些清谈了。

  • 明朝著名宦官刘瑾简介: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八虎”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嘉靖为何被证明我爹是我爹,还成功将其封为了兴献帝?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嘉靖,兴献帝,文史百科

    除了现代的基因技术,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爸是你的亲爸爸呢,这个命题现在看来很荒唐,但在明朝时期确实是一件很让皇帝头疼的事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嘉靖皇帝原本是明朝王爷兴献王的儿子,因为堂兄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没有儿子,就把他提拔起来当皇帝,这原本是件好事。可嘉靖没有想到,一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