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赤壁之战诸葛亮舌战群儒共抗曹操多少年(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合东吴共同抗曹)

赤壁之战诸葛亮舌战群儒共抗曹操多少年(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合东吴共同抗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005 更新时间:2024/1/24 12:56:29

舌战群儒故事简介: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舌战群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舌战群儒故事简介

舌战群儒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

一、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二、张昭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

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死前,将其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帮助孙权稳定局势。

赤壁之战时,张昭持主降论。孙权代理车骑将军时,任命张昭为军师。孙权被封为吴王后,拜其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此后曾参与撰定朝仪。孙权两次要设立丞相时,众人都推举张昭,孙权以张昭敢于直谏、性格刚直为由而不用他,先后用孙邵、顾雍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还官位及所统领部属,改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晚年时一度不参与政事,在家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今皆佚失。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世,年八十一,谥号“文”。

张昭善隶书,其作品无存。唐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舌战群儒的出处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

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舌战群儒的主要内容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

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

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

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标签: [db:关键词]

更多文章

  • 唇亡齿寒的典故简短(唇亡齿寒是历史故事成语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db:关键词]

    唇亡齿寒唇亡齿寒,汉语成语。释义: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唇亡齿寒的出处《唇亡齿寒》选自《春秋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是从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释《春秋》,而《左传》则从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

  • 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原文(华容道和关羽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db:关键词]

    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典故简介:华容道义释曹操故事内容是怎样的?如何评价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典故简介“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的重点篇章。赤壁之战后,曹操仓皇从华容道败逃。诸葛亮派关羽在这里埋伏。曹操人困马乏,损兵折将,不

  • 项羽的历史典故有哪些(有关项羽的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db:关键词]

    1、破釜沉舟秦将章邯,引军渡过黄河北上,围攻赵国。赵国危急,赶紧向各国求救。然而各国的援军看到秦军气势那么强,根本不敢援救赵国,义军主将宋义,畏惧秦军,贻误战机,项羽一怒之下,在营帐中把宋义斩了,亲自带兵渡河援赵。项羽带领大军渡过黄河后,面对滔滔的黄河水,领着八千江东子弟兵发誓:“不击败秦军,决不收

  • 洛阳纸贵典故是什么(洛阳纸贵这个典故指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db:关键词]

    左思,字太冲,是齐国临淄人。他的祖先齐国的王族中有左、右公子,就以“左”为家族这一分支的姓。左思的家族世代学习儒学。父亲左雍,小吏出身,凭借自己的才能被提拔为殿中侍御史。左思小时候学习钟、胡书及鼓琴,都没有学成。父亲左雍对朋友说:“思儿所知道懂得的,不如我小时候。”左思于是受到刺激,勤奋学习,同时擅

  • 成语典故都有哪些(盘点中国最有名的四大成语典故,你猜是哪四个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db:关键词]

    1、高山流水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 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 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 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 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 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 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 指乐曲绝妙。2、庄周梦蝶战国时

  •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爱情(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之间)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db:关键词]

    “举案齐眉”这个成语通常是形容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的相处之道,也是我们对家庭相处模式的美好寄望。可是,这个家喻户晓的成语,你们又知道是出自古代哪对“模范”夫妻吗?今天就让我们探究这对神秘的夫妻。相传,东汉时期有一大户人家千金——孟光,这位叫孟光的女子因为长得很丑,身子又长得很像庞然大物,所以到了三十岁还

  • 掷果潘安打一动物(掷果盈车的典故与谁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db:关键词]

    掷果盈车的典故:掷果盈车的主角即大名鼎鼎的潘安是也。西晋时河南人氏。表字安仁,小字檀奴,多好听!以至后世文学中“檀奴”或“檀郎”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词。潘岳年轻时,拿着弹弓到洛阳城外游玩,姑娘们争相向他丢水果,每每满载而归。常吃水果,补充维生素,皮肤更好,形成良性循环。姑娘们愈发狂热,干脆手牵手将他围

  • 伯牙绝弦觅知音(伯牙绝弦最能体现知音难觅的句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db:关键词]

    伯牙绝弦,也叫做伯牙鼓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挑断琴弦,终生不再弹

  • 共工怒触不周山共工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共工怒触不周山可以看出共工是个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db:关键词]

    共工怒触不周山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子帝五(今河南濮阳附近)。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城。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倾项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

  • 赵云和马超的关系揭秘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云和马超的关系揭秘,野史秘闻

    《武神赵子龙》中林允女分手扮演夏侯沉衣以及马玉柔两团体物,前者为实构,后者实真存正在。正在一些平易近间故事中,位妇人芳名喊马云禄,马腾的女女,马超的妹子,因为自幼随女习武,没有但擅做女白,并且更 是一身的好技艺,性情豪放又没有得和顺。 别的,也是个超等年夜好人。果此马腾爱如掌上明珠,坐誓寻个盖世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