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盘点中国古代的十位神医,他们为什么能名垂千史?

盘点中国古代的十位神医,他们为什么能名垂千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550 更新时间:2024/1/11 8:14:24

医生这个职业,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需要的,人吃五谷杂粮,不可能完全不生病,有一些小病或许会自己就痊愈了,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病都会这样,而医生的存在就非常重要了,尤其是现在在新冠病毒期间,人们对于医护人员的关注就会更多了。而在我国古代,也有非常多的名医,有很多都是名垂千古的,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十大神医吗?他们分别是谁,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扁鹊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内邱县), 战国时代名医。又家于卢国(今山东长清一带),因名之曰卢医。《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相传扁鹊曾医救虢太子,扁鹊死后,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于今永济市清华镇东。

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

2、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年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215年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

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3、华佗

华佗(约145年208年) 东汉末医学家,汉族。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

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时候,不过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病就好了。

4、皇甫谧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著有《针灸甲乙经》、《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5、葛洪

葛洪(284年364年)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其中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

6、孙思邈

孙思邈(541年或581年682年)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及长,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

北周大成元年(579年),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及周静帝即位,杨坚辅政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

隋大业(605年618年)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辞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显庆三年(658年),唐高宗又征召至京,居于鄱阳公主废府。翌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仍固辞不受。

咸亨四年(673年),高宗患疾,令其随御。上元元年(674年),辞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属之。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追封为妙应真人。

7、钱乙

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约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钱乙的一生,在治学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专一为业,垂四十年”。

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8、朱震亨

朱震亨,字彦修,生活于公元1231年1351年。元代金华(今浙江义乌县)人,家居于丹溪,故后人尊称为丹溪翁,亦称为朱丹溪。自幼好学,师事朱熹的再传弟子许谦学习理学,精通文哲,至四十岁才开始习医,首先自学《素问》,而后又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门下。罗知悌虽为河间弟子,但旁通张从正、李东垣之学,故将刘河间、张从正、李东垣、王海藏诸家之书授予丹溪,使朱丹溪旁通当时名家之说,开拓了知识范围。

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朱氏自创新说,自成一家之言,创立了有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说,并于杂病提出了以气、血、痰、郁的辨证治疗方法,于医学理论的发挥及杂病的治疗作出了贡献,被誉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等。此外,流传有关丹溪之书亦很多,其中以《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最有代表性,但均非丹溪本人所著,系后人将朱氏临床经验整理而成。

9、李时珍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

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

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10、叶天士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江苏吴县人,约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叶天士少承家学。他的祖父叫紫帆,名时,父亲叫阳生,名朝采,都精于医术。白天,他从师读经书;晚上,他父亲就教他“岐黄学”。因此,他从小时就自《素问》、《难经》及汉唐宋诸名家所著书,无不旁搜博览。

标签: 古代神医

更多文章

  • 盘点古代奇葩的法律,长的矮犯罪可以被免除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法律

    自从律法诞生以来就一直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个工具,尤其是在古代,律法更是一种维护统治的重要武器。随着王朝的不断更替,统治者不断变化,律法同样也在更新换代,可在变更中也不乏出现一些奇葩法律。比如在秦朝,《秦律》就规定,“男六尺五寸、女六尺二寸以上为“大”(成年人),这

  • 古代“诰命夫人”有多难当?诰命夫人有哪些特权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诰命夫人

    我国古代,人们之间是不平等的,更别说男女之间存在平等。近来热播剧中,时常出现“诰命夫人”一词,追剧的朋友都比较清楚,古代女人非常崇尚这一荣誉。至于古代女子为何追崇这一殊荣,是因为这一称号伴随着很多特权。在我国古代时期,男人的地位明显高于女人。女子几乎都是男人的附属品,没有什么

  • 古代货币重量到底是什么样的?古人又是如何携带成百上千两银子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货币

    我们现代已经发展到了电子货币时代,不管多少钱,卡或者手机一扫,就到手了。而在之前不久的纸币时代呢,假如全用百元大钞,一亿元大概是一吨多,一千万大概是100多公斤,一百万就轻松很多了,10公斤左右,大一点的手提包就可以拎着走。那么古代货币到底有多重呢?可能令我们现在的人难以想象。在很多武侠小说里,银子

  • 历史上真的有张果老这个人吗?张果老倒骑驴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八仙,张果老

    张果老,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经常出现的场景大概也就是八仙齐聚的时候。不过张果老虽然听起来是一个神话人物,但实际上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生活在隋唐时期。张果老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神仙,他就喜欢“倒骑驴”,一般人不管骑什么都会面朝前坐着,他却偏偏要面朝

  • 古代匈奴为什么是最早出现的游牧帝国,他们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匈奴

    对于中华帝国北疆的游牧民族,中原王朝总是在战斗与交流中将之作为最为苦恼与头痛的边疆问题。无论是强盛的汉唐王朝,还是疲软的宋明时代,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都是立国之后最先考虑的重要对象。在潮起潮落般的草原民族中,匈奴无疑是汉家史料中最早出现且最为清晰的游牧帝国。那么,为什么是匈奴人,又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

  • 羯族作为历史上唯一吃人的民族,他们后裔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羯族

    我们大中国现在有56个民族,56民族的人民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一家亲。其中最多的是汉族,人数最少的是珞巴族。各个民族安居乐业,甚是幸福。在我们国家的友好的治理下使得我们中国更加的团结。可是你并不知道在古老的中国却是只有几个部落扰乱我们大中华,匈奴、鲜卑、羯、羌、氐。他们也就是少数民族。那个时候地广人稀

  • 神话传说大都在夏商周时期,秦朝之后为什么再也没有这些传说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神话传说

    我国流传着很多曲折离奇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大多发生在很遥远的古代。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悠久,自然有很多故事流传下来。后来人们发现中国大多数神话传说都发生在夏商周时期,在秦朝以后很少有神话传说。众所周知,中国的神话传说例如封神榜,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都是有迹可循,里面的人物和事件都是有历史根据

  • 李靖又不是皇帝,哪吒怎么被称为“三太子”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李靖,哪吒

    李靖虽然不是帝王,但他的身份也都不简单,在历史上有记载,李靖是陈塘关的总兵,陈塘关与东海龙宫里的比较的近,而李靖驻守陈塘关的原因就是为了震慑龙宫。李靖所处的年代是商纣王时期,在这整个时期的时候,华夏版图还没有出现过大统一的局面。商纣王虽然是这个时期的统治者,但在这个时期最有名的还不是皇帝。在当时的时

  • 古代游牧民族的武器为什么都是弯刀,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游牧民族

    在我国的古代,一些骑马的民族在对外作战的时候常常会选择使用弯刀来进行作战,尤其是一些影视作品中,游牧民族也是一直以弯刀骑马的形象出现。而对在内陆地区以耕地为生的农耕民族则更加喜欢使用直刀作为主要的攻击武器,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是和冷武器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人类刚刚发明出金属的时候,最先出现的应

  • 古代八百里加急中加和急指的是什么,八百里加急中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驿站,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有多快,古代八百里加急指的是什么

    在电视剧里我们经常看到,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信息都会以八百里加急来传送。现在的人们可能对于八百里加急缺乏一个概念,毕竟现代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网购一件商品,需要两三天才能到货的模式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如果把八百里加急放到现代来那是快递远远不能够赶上的。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加的是马,急的是信件,在古代运送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