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同性恋的多种称呼及来历:叫法五花八门

古代同性恋的多种称呼及来历:叫法五花八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78 更新时间:2023/12/8 7:55:20

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是性取向之一,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那么在古代古人是如何称呼同性恋的呢?今天小编为你带来古代同性恋的多种叫法及来历 。

关于同性恋现象的历史,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说:“杂说称娈童始于黄帝。”如果此说记载可靠的话,那么同性恋的历史是相当之长。而在后来各朝代的史料当中对于同性恋都有记载。

古代对于同性恋的叫法可谓五花八门,比较常见的,比如代指男同性恋的有余桃、断袖、安陵、龙阳等;代指女同性恋的有磨镜、契若金兰、菜户对食等。那么这些称谓为什么就代指同性恋呢?其实每一个叫法之后都有相关的典故或来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余桃

“余桃”顾名思义就是吃剩下的桃子。这个典故在韩非子《说难篇》和刘向《说苑》当中均有记载。《说难篇》中说:“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闻有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卫君宠爱弥子瑕,弥子瑕将吃剩下的桃子给他吃,他说“爱我哉”。从此余桃就成了“同性爱”的代称。

断袖

今有割袍断义一词,意思是好朋友关系决裂,“割袍”是为了“断义”,与断袖不同。据《汉书·佞幸传》记载,汉哀帝时期有个叫董贤的太子舍人,一日,哀帝下朝回宫,在不经意地一瞥之间看见了董贤,忽然发现董贤俊俏过人,从此便对董贤另眼相看,宠爱非常,以至于到了“出则参乘,入御左右”,甚至常常大白天同塌而眠的地步。有一次,二人大白天里一块睡觉,哀帝想起来,发现董贤还没醒,而自己的衣服却压在董贤的身体下面。哀帝为了不吵醒董贤,只好把自己的衣袖割断。由此便有了“断袖”指代同性恋只说。

安陵

此典故出自《战国策·楚策》,据记载,楚共王有个非常宠爱的男宠,有人对他说:“现在君王只不过是爱你的容貌,等你容颜衰退之时,君王就不爱你了,不如现在就对君王说你愿意生死相随,以求他的长久宠爱。”谁知一晃几年过去了,他还没与楚共王说起。有一次,他随共王一起打猎,共王感叹道:“现在我如此快乐,等我死了,谁还能和我分享这快乐呢!”他听了共王的话,赶紧跪下说:“我愿意在黄泉路上一直侍候您!”共王一听,高兴、感动非常,就封他做了“安陵君”,意思是死后也能让我心安的人。从此“安陵”便有了同性恋的意思。

龙阳

这个典故出自《战国策·魏策》。龙阳君是魏王的男宠,很受魏王喜爱。一次,二人钓鱼,龙阳君到了很多鱼,却哭了起来。魏王不解,问他原因,龙阳君说:“我钓到一条鱼之后,满心欢喜,可是等我钓到更大的,就会把先前的丢弃在水中,现在我虽得您宠爱,可是等有人给你推荐了更美丽的人之后,我恐怕就会像被我丢弃的鱼一样,遭到您的遗弃。”魏王听了,很受感动,下令谁敢给他推荐美人,就诛其满门。

龙阳指同性恋就是这么来的。

磨镜

古人用铜镜,使用前需要磨制明亮方可使用。磨镜人用来磨制铜镜的东西叫做“母镜”,磨镜时,用母镜与所磨之镜相互摩擦。而把女同性恋叫作“磨镜”的意思就是,双方相互以厮磨或抚摩对方身体得到一定的性满足,由于双方有同样的身体结构,似乎在中间放置了一面镜子而在厮磨,故称“磨镜”。

契若金兰

此典出自《易·系辞上》,上面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通嗅)如兰。”意思是说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之好,形若一人。然而在民间俚俗之语中也有暗指女同性恋的意思。

菜户对食

一般指宫女与宫女之间结为“夫妻”,搭伙共食。这是宫女们被长期幽禁在宫廷,不能过正常的家庭生活,怨旷无聊,因而产生的一种畸形现象。

颜师古曰:“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甚相妒忌也。”明沈德符《野获编》:“今中贵授室者甚众,亦有与娼妇交好,因而娶妇者。至于配耦宫人,则无人不然。凡宫人市一菜蔬,博一线帛,无不藉手,而费亦不资。然皆宫掖之中,怨旷无聊,解馋止渴,出此下策耳……按宫女配合,起于汉之对食,犹之今菜户也。”

标签: 同性恋

更多文章

  • 范进50多岁中举,那你知道他最后做多大官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范进

    大家都知道高考是如今中国的社会选拔人才的方法之一,高考的分数越高,就可以上越好的大学,就能得到基本的认可,从而学到更多,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想要“地位”,例如教师、公务员、党员等等,而古代的时候也是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的,虽然和我们社会的选拔方式不同,但是在还是有相

  • 中国古代最恐怖的封号,2000多年谁受封谁就惨死,但地位很高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安君,白起,李牧,苏秦

    在古代,皇帝死后他的子孙都会给欲封号,大家熟知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称号,都是皇帝死后才有的东西。在当时,不仅皇帝会有谥号,大臣死后朝廷也会按功劳成就授予谥号,为了能留下身后之名,大家对自己的谥号都非常的看重。在文臣中,最高的谥号就是“文正”,其次为 “文忠&

  • 古代皇帝饮食有什么规矩,和平民百姓食物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帝,饮食

    《礼记》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作为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在中国历史早期便被迫与国家政治相连。《周礼》中关于不同阶级饮食礼仪上的规定可谓多如牛毛,不胜枚举。无数历史名人的命运亦随着饮食起起落落:商代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靠厨

  • 盘点历史上著名的白痴将军:几乎个个是官N代 一人至今仍挂嘴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赵括,侯景,哥舒翰,李隆基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白痴将军,应该就属那个天天被人挂在嘴边的了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的故事,我们基本都知道,在这里不用赘述。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说赵括白痴,比较冤枉,他的问题倒不在于他有多么白痴,而主要是理论结合不上实际以及官二代顶班。如果赵括不去临阵指挥长平之战,也许还会是赵国参谋部里一位不错的军事策略

  •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一部兵书能比肩《孙子兵法》?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吴子兵法,孙子兵法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一部兵书能比肩《孙子兵法》?答案是:有。它就是《吴子兵法》,作者吴起。《吴子兵法》,中国古代著名汉族军事著作,《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著,战国末年即已流传。《汉书·艺文志》称“吴起四十八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

  • 中国古代十大常胜将军排名,第一名无人能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武,白起,韩信,霍去病

    生活日新月异,每一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经验仍然时刻影响着我们,看历史不仅长知识,还能激发着我们骨子里的性格和气质。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想得更多,以史为鉴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一、孙武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

  • 中国古代的精兵厉害到什么程度 有项标准连美国特种兵都比不上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军队,魏武卒

    “我有精兵数万,足可荡平天下”。在古代,基本上每位贤明的君主都会有一支精兵,至今很多史书当中,在形容一方势力强大时,也常常用“精兵”一词。从字面上理解,这些精锐士兵的单兵能力和武器装备肯定都要比普通士兵高出一大截,至于说精兵到底“精&rdq

  • 古代稻作民族部落为什么忌惮与“黄花闺女”洞房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俗,黄花闺女

    在古代稻作民族部落,巫傩文化色彩浓郁,人们崇巫尚卜,对神灵采取一种蒙昧意义上的顶礼膜拜。在原始部族,每当新禾成熟后,人们不敢先吃,必定用“头生禾”献祭农神,以表示对农神的虔诚崇拜,同时也祈求农神能保佑来年的丰收。“新禾祭神”的风俗后来又延伸为让人难以想

  • 不能回家找男人,中国古代的宫女怎么解决生理需求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宫女,太监

    在古代皇宫之中,数量最多的莫过于太监和宫女。然而在深宫之中,嫔妃还尚且有一定机会被皇上临幸,而且锦衣玉食,生活条件不错。宫女在宫中既没有升职的希望,也没有良好的生活条件,非常可怜。再者,被选入宫中做宫女的,无不是妙龄少女。这些女孩子容貌虽然不是非常漂亮,但是也都不错,更重要的是都处在怀春的年龄段,既

  • 封神榜上无仙名:解析绝世衰神​申公豹​的双面间谍人生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封神演义,申公豹,封神榜

    在《封神演义》中要说谁是主角,估计都会说是姜子牙,可要说谁最重要?那非绝世衰神申公豹莫属,一句“道友请留步”那是仙佛惊鬼神僻呀,更神奇的是申公豹即是阐教元始天尊的弟子也是截教通天教主门下的弟子。封神榜上有仙名,世人勿忘截教仙,申公豹是元始天尊派往截教的间谍吗?对于《封神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