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一部兵书能比肩《孙子兵法》?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一部兵书能比肩《孙子兵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0 更新时间:2023/12/23 0:39:25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一部兵书能比肩《孙子兵法》?答案是:有。它就是《吴子兵法》,作者吴起

《吴子兵法》,中国古代著名汉族军事著作,《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著,战国末年即已流传。《汉书·艺志》称“吴起四十八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为一卷。今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刊本,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分上下两卷。

《吴子》是在封建制度确立后,战争和军事思想有了显著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时,军队成分的改变,铁兵器和弩的广泛使用以及骑兵的出现,引起了作战方式的明显变化。它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战争理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方面的观点。

《吴子》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续古逸丛书》影宋本,下同),把政治和军事紧密结合起来,所谓“文德”,就是“道、义、礼、仁”,并以此治理军队和民众。认为“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强调军队、国家要和睦。所谓“武备”,就是“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必须“简募良材,以备不”。它把战争区分为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等不同性质,主张对战争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反对穷兵黩武。

它主张兵不在多,“以治为胜”。治,就是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投之所往,天下莫当。”要求选募良材、重用勇士和志在杀敌立功的人,作为军队的骨干,并“加其爵列”、“厚其父母妻子”;对士卒的使用要因人而异,使“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以发挥各自的特长;按照同乡同里编组,同什同伍互相联保,以对部众严加控制;采取“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的教战方法,严格训练;明法审令,使“进有重赏,退有重刑,行之以信”,做到令行禁止,严不可犯;将领必须与士卒同甘苦,共安危,奖励有功者,勉励无功者,抚恤和慰问牺牲将士的家属,以恩结士心,使其“乐战”、“乐死”;要“任贤使能”,选拔文武兼备、刚柔并用、能“率下安众、怖敌决疑”的人为将。

它强调料敌用兵,因情击敌。针对齐、秦、楚、燕、韩、赵六国的政治、地理、民情、军队、阵势等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作战方针和战法。例如:对齐作战,“必三分之,猎其左右,胁而从之”;对秦作战,先示之以利,待其士卒失去控制时,再“乘乖猎散,设伏投机”;与楚作战,则“袭乱其屯,先夺其气,轻进速退,疲而劳之,勿与争战”;同燕作战,则“触而迫之,陵而远之,驰而后之”和“谨我车骑必避之路”;与韩、赵作战时,则“阻阵而压之,众来则拒之,去则追之,以倦其师”。

它还强调“审敌虚实而趋其危”。指出有八种情况,不需再卜问吉凶,即可敌进击,在十三种情况下要“急击勿疑”,旨在乘隙蹈瑕,不失战机;又列举了不需占卜即可决定不与敌作战的六种情况,要“避之勿疑”。并进一步指出“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它还注重“应变”,提出击强、击众、谷战、水战、围城等具体战法。它最早对养马和骑战做了专门的论述。

《吴子》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有关思想,在历史上曾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因而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现有日、英、法、俄等译本流传。

标签: 吴子兵法孙子兵法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十大常胜将军排名,第一名无人能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武,白起,韩信,霍去病

    生活日新月异,每一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经验仍然时刻影响着我们,看历史不仅长知识,还能激发着我们骨子里的性格和气质。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想得更多,以史为鉴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一、孙武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

  • 中国古代的精兵厉害到什么程度 有项标准连美国特种兵都比不上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军队,魏武卒

    “我有精兵数万,足可荡平天下”。在古代,基本上每位贤明的君主都会有一支精兵,至今很多史书当中,在形容一方势力强大时,也常常用“精兵”一词。从字面上理解,这些精锐士兵的单兵能力和武器装备肯定都要比普通士兵高出一大截,至于说精兵到底“精&rdq

  • 古代稻作民族部落为什么忌惮与“黄花闺女”洞房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俗,黄花闺女

    在古代稻作民族部落,巫傩文化色彩浓郁,人们崇巫尚卜,对神灵采取一种蒙昧意义上的顶礼膜拜。在原始部族,每当新禾成熟后,人们不敢先吃,必定用“头生禾”献祭农神,以表示对农神的虔诚崇拜,同时也祈求农神能保佑来年的丰收。“新禾祭神”的风俗后来又延伸为让人难以想

  • 不能回家找男人,中国古代的宫女怎么解决生理需求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宫女,太监

    在古代皇宫之中,数量最多的莫过于太监和宫女。然而在深宫之中,嫔妃还尚且有一定机会被皇上临幸,而且锦衣玉食,生活条件不错。宫女在宫中既没有升职的希望,也没有良好的生活条件,非常可怜。再者,被选入宫中做宫女的,无不是妙龄少女。这些女孩子容貌虽然不是非常漂亮,但是也都不错,更重要的是都处在怀春的年龄段,既

  • 封神榜上无仙名:解析绝世衰神​申公豹​的双面间谍人生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封神演义,申公豹,封神榜

    在《封神演义》中要说谁是主角,估计都会说是姜子牙,可要说谁最重要?那非绝世衰神申公豹莫属,一句“道友请留步”那是仙佛惊鬼神僻呀,更神奇的是申公豹即是阐教元始天尊的弟子也是截教通天教主门下的弟子。封神榜上有仙名,世人勿忘截教仙,申公豹是元始天尊派往截教的间谍吗?对于《封神演义》

  • 中国历史有四位女皇帝,你只知道武则天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女皇,武则天,耶律普速完,陈硕真

    提起女皇帝,很多人认为只有武则天。其实,在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帝王史中,一共出现了四位女皇帝。最著名女皇:武则天武则天(624-705年),武周圣神皇帝。她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太宗称她为“媚娘”。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在皇子储位之争中历经周折磨难的李治

  • 中国古代十大丑女,第十位你绝对想不到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贾南风,钟无艳,黄月英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不仅有西施、貂蝉、杨贵妃、王昭君四大美女,然而有美就会有丑。除了大家熟知的四大美女外,中国古代还有十大丑女。这十大丑女因丑得福,其中五位还是一国的皇后,深得尊重。 第一位:嫫母中华民族始祖母(黄帝的妻子) 嫫母,又称丑女,嫫母是她的封号,上古时期的传说人物,5000年前黄帝为

  • 百家姓为什么会有复姓,中国的复姓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姓氏,复姓

    从古至今姓氏都是作为家族血脉传承的依据。在中国的百家姓中,大多都是单字的姓氏,但也有一部分为双字的复姓,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慕容、司马、欧阳等等,那么这些复姓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复姓产生呢? 复姓,是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很多人以为复姓全部都是起源于古代的北方的少数民族,其实是错误的,多数的

  • 《新白娘子传奇》中法海为什么要拆散白素贞,原著里真实的白素贞是什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法海,白素贞,白蛇传

    看过《新白娘子传奇》的朋友都知道,白素贞虽然是蛇妖,却是一条善良的蛇妖,在嫁给许仙后,反而一直不惜消耗自己的妖力救人。而剧中的法海却一直想收了白素贞,这让富有同情心的朋友,个个义愤填膺,恨不得暴打法海一顿。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法海一直想拆散白素贞呢,原著里真实的白娘子又是什么样的?白素贞在剧中被刻画成了

  • 下无二徐,天下徐氏一家亲,徐姓有何历史渊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姓氏,徐姓

    徐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徐姓在宋朝《百家姓》中排第一百五十位。在当今中国新百家姓中排行第十一位。徐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66%,约有2100多万人。 徐姓起源于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据宋朝郑樵的《通志》、《左传》等记载,因少昊的重孙子伯益曾帮助大禹治水,为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