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大战役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考古没有发现大量尸骨?

古代大战役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考古没有发现大量尸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980 更新时间:2024/2/17 12:30:14

问题如下:

古代大战役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考古没有发现大量尸骨?

回答如下:

这个结论就是错的,事实上是发现过的。

长平之战尸骨坑发掘现场

以长平之战为例,《史记》记载白起杀赵军四十五万,秦军也死者过半,也就是说约有数十万双方官兵在此地埋骨。

古代记载很清晰,远在唐朝,长平古战场上仍旧遗骨四处可见,而现代对长平古战场的第一次正式考古发掘,实际上始自1995年。

为什么这么晚?

很简单,因为考古发掘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漫山遍野地“扒坟掘墓”,或者说依据献划定范围,漫无目的地乱挖,实际上由于考古专业手段的成本限制,往往发掘面是非有限的,那种在几十、几百平方公里范围内铺摊子的办法,是不可行的。

1995年的这次挖掘的缘起,实际上是山西省高平市永录乡将军岭村民珠海当年4月份,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大量人骨17枚刀币和1枚铜镞(也就是铜箭头),汇报到高平市文物局和博物馆后,才引起了重视,于当年10月-12月间进行的挖掘活动。

这次考古发掘的简报显示的信息,其实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题主的问题。

仅永录村附近,已知的埋骨坑就有10处,大都分布于河流的第一级、第二级阶地上,但是大部分在平整田地和挖掘房地基的过程中被破坏,残存的断崖上还偶尔可见零散的人骨残骸。

以进行了正式挖掘的1号尸骨坑为例,其上部开口距离地表仅0.3米左右,明显受到过破坏,通俗地说就是在之前的2000年间曾经被刨开过,又再次填土。

而该坑的全部南壁和部分东壁也遭到破坏,也就是最早时候的坑是四方的坑,却在之后的岁月中被挖开了,老土换了新土。

在这个坑的西北角,有一个代的“灰坑”,这个“灰坑”是宋代时人在此留下的遗迹,也对这个1号尸骨坑造成了破坏。

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简单解释下:

1、有大量的尸骨坑在正式考古挖掘之前,已经被当地人的正常生产、生活所破坏,比如清理后再次掩埋或焚烧;

2、哪怕现在保存尚可的尸骨坑,也一样在2000年的沧海桑田中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破坏,已经属于“幸存者”了。

说到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科学常识问题,也就是尸体在自然条件下多久会被分解?

在温带的正常环境下,尸体内部会滋生大量的微生物,然后逐渐分解尸体中的有机质,整个进程基本上会在一年左右乃至更久,最终只剩下一堆白骨。

而人类骨骼中的有机质,微生物也是能够分解的,最后遗留下来的就是无机物比如碳酸钙。

而这部分无机物的分解,风化、雨水溶解,就是个时间和环境问题了。

像一般人想象的45万骨头就应该留45万具白骨,完全没有可能。

所以,无论是唐朝时候留存的白骨,还是现代挖掘出来的白骨,真的已经算是这些“逝者”中的幸运儿了。

总结一下,能挖出来才奇怪,挖不出来才是常态。

标签: 战争尸骨

更多文章

  • 古代状元相当于什么官职? 为什么名垂青史的状元寥寥无几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状元

    在古代,要想实现阶级跨越,那么只有读书考取功名才是最好的出路。科举制的出现使得平民百姓也有获得官职的机会。在科举制中,获得第一名被称之为状元。前三名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一旦成为状元,就能平步青云,获得皇帝的青睐。那些和他同年的考生都会对他尊敬有加,甚至有些已经身在朝中的官员都会有意拉拢。而一

  •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盗墓贼:曹操最专业黄巢最愚蠢最变态的是他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盗墓贼,曹操,董卓,黄巢,温韬

    盗墓,又被称为“倒斗”,主要目的就是盗取里面的金银珠宝。在中国古代,曾经出现过很多的盗墓者,有的是个人单独行动,有的是合伙盗墓,更牛的是动用军队进行盗墓,让我们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盗墓贼。一、曹操曹操剧照(图片来自网络)在曹操之前,也曾有过不少盗墓之人,但与曹操相比

  • 猪八戒调戏一下嫦娥就被重罚,嫦娥到底有啥靠山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游记,猪八戒,嫦娥

    在《西游记》中,掌管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因为喝多了酒,调戏嫦娥,犯下重罪。本应该被斩首,但是由于太白金星的求情,猪八戒被重打两千锤,贬入凡间。却不曾想,在投胎的时候,不小心投成了猪胎,成为了猪头人身的怪物,藏身在到福陵山。后来猪八戒到了高老庄,想要娶一个妻子,直到遇到了唐僧,才改变了他的命运,被

  • 一将功成万骨枯,盘点历史上杀人如麻的四位将领,白起都不是第一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黄巢,项羽,白起,成吉思汗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名将能成功都是敌人的头颅堆积起来的,在古代动不动十几万大军之间的混战,因此也造就出了一些杀人如麻的将领。但凡他们出兵,必定血流成河。今天我们一起看四位名将,每一个都是杀人如麻的角色。黄巢黄巢(图片来自网络)黄巢是唐末时期的起义军首领,但是他起义并没有彻

  • 古人怕老婆怕出了境界,盘点古代帝王将相的怕老婆史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帝,夫妻

    清代著名文人徐述夔将怕老婆归为三种原因:一曰势怕,二曰理怕,三曰情怕……“耙耳朵”,是四川和贵州一带对男人怕老婆的说法。怕老婆有很多种说,文明的说法叫“惧内”,湖南话叫“怕堂客”,衍生的故事有&ldq

  • 《水浒传》中的阎婆惜是谁,宋江为什么要杀阎婆惜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水浒传,阎婆惜

    阎惜娇,即阎婆惜,是小说《水浒传》里女性人物。郓城县最有名的妓女,生得一副好面相,歌妓出生。阎婆惜貌美有姿色,原为东京开封府人氏,随父母流落到济州郓城县。挂着天香楼的“头牌”,歌舞辞赋琴棋书画可谓样样精通,尤其写得一手好文章。后为宋江所杀。后其父得病身亡,无钱安葬,得当时任郓

  • 中国历史上真正功高震主的3大名将,个个是天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翦,韩信,郭子仪

    功高震主极少有能善终者,这可以说是众所周知了。那何为功高震主?就是足以让皇帝芒刺在背、睡不着觉。虽然古代的功臣多得数不过来,但是中国历史上真正能做到功高震主的人,除了以下三位并不多。一、王翦王翦是战国时期最耀眼的四大名之一,秦始皇扫灭六国最大的功臣,山东六国有五国是王翦父子所灭,而王翦一人就灭了四国

  • 《西游记》小说人物沙和尚的特点,为什么说沙僧奴性不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游记,沙僧

    沙悟净,又叫沙僧、沙和尚,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人物,是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五主人公之一。在书中也称黄婆,土母、刀圭,五行属土,俗称沙和尚、沙僧。沙僧原先是天宫中的卷帘大将。沙僧本来是在天宫稳做卷帘大将的(他的职责是“扶侍鸾舆”,是玉帝手下的侍臣,实际上就是奴仆)

  • 历史上起义最多的省份:从秦到清从未缺席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起义军,四川

    中国古代,要说每个王朝的建立过程,其实大概都如陈胜吴广起义那样,在农民的参与下,将灭亡与重生从头开始洗牌。其中,这样草根实现大逆袭的人就有刘邦、朱元璋等人。然而,秦朝开始,虽然经历过无数次起义,但却有一个省,每次起义都参加,从未缺席过一次。这个省份,就是四川。在历史上,大大小小不计其数,其中最著名就

  • 古代人都是傻子,被株连九族时为何都不逃跑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刑法,犯罪,株连九族

    说起古代的刑罚,很多人都不免心头一颤,因为古时候的刑罚往往都是十分残忍的,毕竟是对待犯罪之人,处理手法上自然不会那么温柔,古时候有很多刑罚,比如杖刑、火刑、毒刑等,在众多的刑罚中,有几项刑罚尤为残忍,比如广为人知的五马分尸,今天我们来说的是另一种惨无人道的刑罚,它就是株连九族。说起株连九族,很多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