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怪象:明清时期的士兵数量为何远少于先秦?

古代怪象:明清时期的士兵数量为何远少于先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516 更新时间:2024/1/24 9:12:51

都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纵观中国古代史,唯独在军队数量上似乎是开了倒车。比如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军损失多达四十万;再比如赤壁之战,曹操二十万大军号称八十万。

可到了人口最多的明清两朝,战争规模却急剧下降:萨尔浒之战,明军吭吭哧哧费劲吧唧才憋出十万人;八里桥之战,事关京师安危,清军却只有三万人这还是清廷重视英法联军的结果。

八里桥之战,传统满蒙骑兵的噩梦之战

士兵们都去哪了?在历史的长河中迷路了吗?

当然没有。参战士兵数量的减少,恰恰是军队职业化的过程。

先说军队职业化。

先秦至汉,中国的兵制是民军制与征兵制相结合。民军制,就是男子平日为民,战时为军;征兵制,就是强制服役(通为两年),跟今天台湾地区、韩国的服兵役制度很像。

但要注意的是,服役士兵多少人,不代表作战士兵多少人。在这种兵制下,管你是精兵良将,还是做饭伙夫,乃至后勤搬运工,都算作“兵”;而像秦这样崇尚武力到了极致的国家,战时“壮女”都会被动员起来。也就是说,此时的士兵数量,严格来说,指的是“为战争服务”的动员人数,不是直接上战场的战兵人数。这样一算,士兵人数爆棚,是非常正常的。

秦军,先秦时代最具战斗力的军队

然而,时代变了,这种“全民皆兵”式的兵制已经不符合现实需要了。

汉武上有景之仓廪,下有北击匈奴连战连胜,却差点使汉帝国因为穷兵黩武、民不聊生而崩溃。汉代以后的战争,需要的是少而精的军人,和多多益善的战争支撑能力。

军队职业化就不可避免了

从府兵制(南北朝、隋唐)到世袭兵役制(元明清),“士兵”就是指直接上战场的战兵了。

而民夫(运粮造械)、跟役(服务于战兵、军官的仆从)、辅兵(执行站岗、放马等工作的“临时工”)就被排除出“士兵”的范畴了这几类人在军队中占比非常大。清代平定三藩之乱的中级军官曾寿,在自己的日记中记载过,仅他的跟班仆从就多达十几人,还有一个妇女专门照顾他的衣食起居。可以看出,随着兵种分化和统计方式的改变,士兵数量大大下降了。

现代战争更加需要高精尖的职业军人,韩国、台湾等国家(地区)正在考虑取消强制兵役

再后来,府兵制与世袭兵役制失灵后,募兵制登场。

自唐以后,几乎每一个朝代的晚期,都是募兵制大放异彩的时刻。募兵制使得募来的士兵真正成了终身服役的职业军人,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战斗力大为提升的同时,供养每个士兵的花费也相应增加,自然无法维持庞大的数量,能够投入到战争中去的士兵人数也就相应地一再缩水了。

参考文献:

1、肖芳麟,《中国历代兵役制度》,1995

2、程利英,《明代兵制的嬗变与财政支出关系述论》,2006

3、黄兆宏,《从云梦秦简看秦军制》,2014

4、张国刚,《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2006

标签: 明朝清朝军队

更多文章

  • 古代大战役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考古没有发现大量尸骨?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争,尸骨

    问题如下:古代大战役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考古没有发现大量尸骨?回答如下:这个结论就是错的,事实上是发现过的。长平之战尸骨坑发掘现场以长平之战为例,《史记》记载白起杀赵军四十五万,秦军也死者过半,也就是说约有数十万双方官兵在此地埋骨。古代记载很清晰,远在唐朝,长平古战场上仍旧遗骨四处可见,而现代对长平

  • 古代状元相当于什么官职? 为什么名垂青史的状元寥寥无几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状元

    在古代,要想实现阶级跨越,那么只有读书考取功名才是最好的出路。科举制的出现使得平民百姓也有获得官职的机会。在科举制中,获得第一名被称之为状元。前三名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一旦成为状元,就能平步青云,获得皇帝的青睐。那些和他同年的考生都会对他尊敬有加,甚至有些已经身在朝中的官员都会有意拉拢。而一

  •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盗墓贼:曹操最专业黄巢最愚蠢最变态的是他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盗墓贼,曹操,董卓,黄巢,温韬

    盗墓,又被称为“倒斗”,主要目的就是盗取里面的金银珠宝。在中国古代,曾经出现过很多的盗墓者,有的是个人单独行动,有的是合伙盗墓,更牛的是动用军队进行盗墓,让我们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盗墓贼。一、曹操曹操剧照(图片来自网络)在曹操之前,也曾有过不少盗墓之人,但与曹操相比

  • 猪八戒调戏一下嫦娥就被重罚,嫦娥到底有啥靠山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游记,猪八戒,嫦娥

    在《西游记》中,掌管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因为喝多了酒,调戏嫦娥,犯下重罪。本应该被斩首,但是由于太白金星的求情,猪八戒被重打两千锤,贬入凡间。却不曾想,在投胎的时候,不小心投成了猪胎,成为了猪头人身的怪物,藏身在到福陵山。后来猪八戒到了高老庄,想要娶一个妻子,直到遇到了唐僧,才改变了他的命运,被

  • 一将功成万骨枯,盘点历史上杀人如麻的四位将领,白起都不是第一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黄巢,项羽,白起,成吉思汗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名将能成功都是敌人的头颅堆积起来的,在古代动不动十几万大军之间的混战,因此也造就出了一些杀人如麻的将领。但凡他们出兵,必定血流成河。今天我们一起看四位名将,每一个都是杀人如麻的角色。黄巢黄巢(图片来自网络)黄巢是唐末时期的起义军首领,但是他起义并没有彻

  • 古人怕老婆怕出了境界,盘点古代帝王将相的怕老婆史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帝,夫妻

    清代著名文人徐述夔将怕老婆归为三种原因:一曰势怕,二曰理怕,三曰情怕……“耙耳朵”,是四川和贵州一带对男人怕老婆的说法。怕老婆有很多种说,文明的说法叫“惧内”,湖南话叫“怕堂客”,衍生的故事有&ldq

  • 《水浒传》中的阎婆惜是谁,宋江为什么要杀阎婆惜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水浒传,阎婆惜

    阎惜娇,即阎婆惜,是小说《水浒传》里女性人物。郓城县最有名的妓女,生得一副好面相,歌妓出生。阎婆惜貌美有姿色,原为东京开封府人氏,随父母流落到济州郓城县。挂着天香楼的“头牌”,歌舞辞赋琴棋书画可谓样样精通,尤其写得一手好文章。后为宋江所杀。后其父得病身亡,无钱安葬,得当时任郓

  • 中国历史上真正功高震主的3大名将,个个是天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翦,韩信,郭子仪

    功高震主极少有能善终者,这可以说是众所周知了。那何为功高震主?就是足以让皇帝芒刺在背、睡不着觉。虽然古代的功臣多得数不过来,但是中国历史上真正能做到功高震主的人,除了以下三位并不多。一、王翦王翦是战国时期最耀眼的四大名之一,秦始皇扫灭六国最大的功臣,山东六国有五国是王翦父子所灭,而王翦一人就灭了四国

  • 《西游记》小说人物沙和尚的特点,为什么说沙僧奴性不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游记,沙僧

    沙悟净,又叫沙僧、沙和尚,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人物,是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五主人公之一。在书中也称黄婆,土母、刀圭,五行属土,俗称沙和尚、沙僧。沙僧原先是天宫中的卷帘大将。沙僧本来是在天宫稳做卷帘大将的(他的职责是“扶侍鸾舆”,是玉帝手下的侍臣,实际上就是奴仆)

  • 历史上起义最多的省份:从秦到清从未缺席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起义军,四川

    中国古代,要说每个王朝的建立过程,其实大概都如陈胜吴广起义那样,在农民的参与下,将灭亡与重生从头开始洗牌。其中,这样草根实现大逆袭的人就有刘邦、朱元璋等人。然而,秦朝开始,虽然经历过无数次起义,但却有一个省,每次起义都参加,从未缺席过一次。这个省份,就是四川。在历史上,大大小小不计其数,其中最著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