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水浒传中的一共出现三个太尉,其中谁才最有本事的呢

水浒传中的一共出现三个太尉,其中谁才最有本事的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49 更新时间:2024/2/19 5:07:24

“太尉”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秦朝,在秦汉时期都是国家掌握军事大权的最高官员,不过在秦王朝的时候,由于皇帝身兼数职,并没有将军权下放给太尉,而太尉只是名义上的官员,并没有实际的人员。在汉朝的时候,卢绾周勃灌婴周亚夫都曾短暂地担任过太尉之职。自此之后,太尉这个职务就是设置与废弃相替。不过在宋徽宗年间,重新制定武官制度后,太尉成为武阶官之首,这个时候的太尉不仅是有实权,而且还是权倾一时的人。

在《水浒传》一书中,一共出现了三个太尉,最早出现的太尉是洪太尉洪信,由于此人生活在宋仁宗时期,此时的太尉只是一个虚衔,更多是的是用来替皇帝办一些事情,就好像《水浒传》中的洪信洪太尉一样。而洪信洪太尉看来是一个办事不力的典型,不仅没有什么本事,还喜欢仗势欺人,让那些没有权利没有地位的道士们也不得不忌惮三分,最后甚至放了一百零八个妖魔来祸害人间,实在是罪大恶极。金圣叹有这么一句来点评洪信这个人:“天下本无事,游山游出事来。”可谓妙极!

第二个太尉就是宿元景宿太尉了,作为为宋徽宗心腹官员,官拜殿前太尉,在《水浒传》里作为正派人士来描写的,由于是蔡京、童贯之流的死对头,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好人。其实,身在官场,又是皇帝的心腹,能够做到绝对干净的人又能够有几个呢?不过这也就足够了,只要有一个较为正面的官员牵线搭桥,为梁山好汉寻找到一条比较合适的前途就足够了。在梁山招安这件事情上面,宿太尉可谓是尽心尽力,跑断了双腿,当然最终也促成了梁山好汉与大宋朝廷的和解。

第三个太尉便是臭名昭著的高俅高太尉了,其实高俅除了是太尉职位,还有一个身份才是大家所惧怕的,那就是殿帅府太尉,当然了,这个职位之宋史的正史之中是见不到的,只是小说家之言罢了。利用殿帅府太尉这个职位,高俅掌握了中央政府的军队,那个时候,军权在手,应有尽有,就能够做一些为非作歹的事情,即使皇帝知晓了,也会因为他手里的军权而忌惮三分。在《水浒传》中,高太尉作为最主要的反派力量,必然套承担起这样的角色。哪怕历史真正的高太尉并不是这个样子,最后的黑锅还是得找一个人来扛。金圣叹在点评高俅时说得好:“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作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或许像高俅这样一个不学无术偏偏又身居要职的人,注定了要成为那个小丑一般的角色了。

其实,真正的高太尉不仅仅会踢足球,更是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会让宋徽宗这个才子皇子心动,给他一个那么大的官职。或许要是遇到一个明君的话,高俅的口碑会好得多。大家说是吗?

标签: 水浒传太尉

更多文章

  • 皇帝的圣旨都是怎么开头的,真的和电视剧演的那样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皇帝,圣旨

    说起圣旨,大家脑海里肯定会响起太监那句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我国古装剧的演绎下,似乎这八个字是皇帝圣旨的标准开头。那事实上真的如此吗?不仅读错了,每个朝代的甚至还不一样。“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是的确存在的,来源于朱元璋。朱元璋建国后觉得自

  • 揭秘古代圣旨的八件事,除了限制数字接旨要得要跟绳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圣旨

    说到圣旨,你肯定会想到8个大字“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但其实这句话并不是每个朝代都适用的,有的朝代圣旨的开头并不是这句话。皇帝的命令并不是都是称为圣旨,在春秋时期,皇帝的旨意大多称为“命”“令”等。而圣旨,到了宋朝时期才有这么一个

  • 皇帝的生理启蒙老师在交完知识后,最后的命运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皇帝

    在封建社会,皇帝是一国之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注视当中。因此皇帝的行为容不得有丝毫的行差踏错。所以为了让皇帝成为一个完美的人,皇帝的一举一动都要有人教导。传宗接代这件事作为一件大事,不仅涉及到皇位的传承,更是关乎到皇帝的尊严问题,虽然有些羞于启齿,但是也是要有人教的。因此,每位皇帝都要有自己的

  • 古代打仗为何举旗呢,旗帜到底有多重要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军旗

    军旗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一样物品,在打仗时,军旗在哪里树立,也就意味着哪块阵地是己方军队所在。我国是最早使用军旗的国家,早在原始部落时期,各部落就分别用不同的动物作为旗帜图腾。有一种说法是,龙这种动物就是黄帝、炎帝部落在征服其他部落后,不断把战败部落的动物图腾糅合,最终形成龙图腾的。那么打仗的时候,为

  • 什么叫酒禁现象?中国古代朝廷为什么要“酒禁”?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酒文化,酒禁,什么叫酒禁现象,中国酒文化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伴随着中国社会自远古走向现代,对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影响深远。今天这篇文章,将把眼光聚焦于中国古代的酒禁现象,对这一现象做一点分析。什么叫酒禁现象?顾名思义,就是政府组织力量制止社会上的饮酒、酿酒和酤酒,并且在某些朝代,还确立酒榷制度,即政府垄断酒业经营,

  • 中国历史上四位鬼才,没有诸葛亮也没有刘伯温?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姜子牙,老子,鬼谷子,徐福,中国历史上的鬼才

    中国历史上出过的能人异士可谓数不胜数,他们的传奇故事活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但可惜神龙见首不见尾,很多人最终结局没有被史书记载,他们也因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想空间。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中国古代的四位奇人,诸葛亮、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等无法与他们媲美,但都最终神秘消失!第一位:姜子

  • 明清时期的举人和秀才之间有什么区别,区别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举人,秀才

    以明清时期为例。举人,是科举制度成熟定型后最基础的士大夫集团成员。需在各省乡试通过。 举人享有不纳税不徭役的基本特权,中举后就是老爷,附近的小农小商会拖家带口依附,献上财产将自己降低到佃户与帮工,为的就是逃避税吏衙役的盘剥与敲诈。同时,举人可与地方官员平等交往,因为有座师同年这一票人脉资源。因此可被

  • “鱼肠剑”在历史上是谁的剑?关于鱼肠剑的故事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周,春秋,鱼肠剑

    最近,一部《长安十二时辰》的火爆,除了剧情、画面、历史背景,很多人也一定对鱼肠这个人物有很深刻的印象,虽然剧中的鱼肠是一个人,但是在历史上,“鱼肠”这个名字指的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把名剑,并且在现在的十大名剑谱上也赫赫有名。究竟历史上鱼肠是一把什么样的剑呢,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

  • 古代画像中为何武将都是大肚子的胖子,难道他们也能上战场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武将

    对于古代人的长相,我们现在只能通过一些画像来构建出他们的样子了,毕竟当时也没有相机,他们真实的样貌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不过,古代武将的画像却有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肚子总是非常大,这就让人想不通了,肚子这么大,上战场了怎么办?挺着一个啤酒肚一样的大肚子,怎么能够杀敌呢?随着生活水平日益变高,

  • 揭秘古代为何会出现打更,古人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打更

    “更”是中国古代特有的计量夜时的称呼。古人将夜时分成“五更,在许多地方的古都、古镇、古代市中心还钟楼和鼓楼,用撞钟、击鼓来报更次,传达夜时,有些地方安排“更夫”巡回于大街小巷报告夜时,使城镇市民明晓时间。由此可知,古代“打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