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上死的最惨的八位功臣:商鞅被五马分尸

中国历史上死的最惨的八位功臣:商鞅被五马分尸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82 更新时间:2024/1/29 12:32:29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涌现了很多英雄式人物。但“成王败寇”,有成功的自然也有失败的,不用细说,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上,惨死的人何止成千上万。像被活埋进秦始皇陵墓中的能工巧匠,铸就万里长城的皑皑白骨等等,数不胜数。

历史无法将他们一一记下,他们就像空气中的尘埃,虽然真实存在,但用肉眼却难以发现,他们悄然而来,又无声而去。但也有那么一群人,被史书记载了下来,总结一下,在中国历史上死的最惨的人中,他们八个绝对榜上有名。

第一位:商鞅“车裂”而死

似乎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改革家大都结局凄惨。而商鞅死的格外惨,连全尸都没有留下,他当年所受之刑,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五马分尸”。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曾在秦孝公的鼎力支持下通过改革变法,使秦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举让秦国国力居于各国之首。但由于他制定的法律太过严苛,得罪了秦国很多大人物,在秦孝公死后,商鞅也失去了后台, 曾经在商鞅的判罚下被割掉了鼻子的公子虔等人联名举报,说他有“谋反”的行为。毕竟他得罪的人太多了,秦惠文王本就看他不顺眼,于是直接赐商鞅车裂之刑”。虽然他因为战败死在了郑县,但他的尸体依然被带回咸阳,实行了“五马分尸”之刑。一代功臣就此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

第二位:李斯“腰斩”而死

李斯也是秦国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改革家。秦国统一中国的步伐能如此之快,李斯可谓是功不可没。他不仅为秦国留住了大量的人才,还辅佐秦王横扫天下。秦朝实行的许多重大决策如车同轨,书同文,推行郡县制都是出自李斯之手。但一步错步步错,李斯因为听从赵高的话让胡亥阴谋夺取了帝位。但赵高这个人最擅长搞阴谋诡计,为了除掉李斯这个昔日盟友,现在的眼中钉肉中刺,以“谋反”的罪名把他告发,这位曾高高在上的丞相,也抵不过秦国大牢的严刑逼供,最终签字画押,承认了所有的指控。而李斯被执行得死刑也极其惨烈,依据《大秦律》,“五刑”包括黥、劓、剕、鞭、死。这些昔日他曾参与制定的刑法都一一用在了他的身上,五刑受完后又被腰斩,这还没完,他又被砍头,到这时刑法还没结束,最后甚至被碎尸,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秦朝法律的严苛。就这样一代名相被一个“指鹿为马”的小人物所害死。

第三位:比干“挖心”而死

相信曾看过《封神榜》的都对比干不陌生,虽然他不像电视上所演的那样,是因为狐狸精而被挖心,但历史上他确实是被挖心而死。在历史上比干就是商纣王的亲叔叔,40多年间都一直辅佐自己的兄长和侄儿,但后来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冒死进谏,只为做一个忠君之臣,强谏3日而不去。最后纣王不耐烦的接见他说“你凭什么这样来管我?”比干说“凭的就是善行仁义”,纣王听到这些话后勃然大怒“既然你这么说,那就证明你是一个至忠之人,是一个圣人了,我听说圣人都是有七窍玲珑心的,那你就让我看一下你的心到底有没有七窍,究竟是不是如你所说是个圣人。”随后竟然真的命人把比干的心挖了出来。一代忠臣,就因为这一荒谬的理由惨死在自己亲侄儿手中。

第四位:吴起“乱箭”射死

吴起是战国初期的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是兵家的代表人物。曾在楚国主持过变革,史称“吴起变法”,通过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让楚国的国力大增。楚国的疆域更是一直扩展到了湖南广西交界地带。但吴起的变法却也触犯到了楚国大贵族的利益,在楚悼王去世之后,楚国的贵族们随即便发动了兵变,追杀吴起,最终吴起被乱箭射死。

第五位:韩信被“诛三族”

韩信是汉朝开国第一功臣,他为西汉政权的建立所立下的汗马功劳是无可争议的,可他究竟有没有谋反却备受争议。韩信原本是项羽的手下,后来叛国投敌,被刘邦重用,他曾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是他迫使项羽兵败自杀,刘邦都曾感叹过“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但关于韩信的事,有人说他是因为谋反才招来的杀身之祸,是罪有应得,但也有人说是刘邦容不下韩信,他是被冤死的。但无论为何而死,这样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千古名将却是死在一个“小女人”的手里,也是不争的事实。他被吕后的宫女用棒槌、竹签斩于长乐宫,连带着他的父、母、妻三族也被连坐诛杀。

第六位:岳飞“缢首”而亡

岳飞的死是注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时的三位拥有实权的大人物都想让他死。宋朝当时走的就是“重文轻武”的路线,而岳飞不但文韬武略无人可及,又加上他又立下赫赫战功,可谓是功高盖主,最关键的是岳飞不但没有急流勇退,反而还想扩充部队,备战打仗。这怎么引起宋高宗注意。而秦桧也想让岳飞死,要是岳家军能够凯旋而归,那么他这个“鸽派”,即投降派宰相的乌纱帽无论如何都会保不住。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岳飞战功卓著,年纪轻轻就统领了南宋超过一半的部队,这让很多军中老前辈,心里都不是个滋味儿,于是以张君为首的人物也开始粉墨登场。这样三股势力心有灵犀之下,不就用“莫须有”的罪名联手制造出一场千古冤案,岳飞父子也被勒死在风波亭。

第七位:方孝孺“凌迟”灭“十”族

方孝儒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可谓是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但他却有读书人的酸腐气,甚至有点儿迂腐。在朱棣夺得皇位后,曾要他投降,并让他起草诏书,结果他却写下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朱棣一气之下要灭他九族,结果方孝孺却脖子一拧,破口大骂,就算灭我十族又能怎样?人本来只有九族,哪里来的第十族?可怒发冲冠的皇帝,却不管这么多,直接把方孝孺的门生朋友同列为一族,连同其它九族合称为“十族”。甚至故意当着方孝孺的面诛杀他的亲朋好友,但方孝孺仍不为所动。此次诛连行为总共杀了873人,而方孝孺直到最后才被凌迟处死。

第八位:刘伯温“慢性中毒”而死

刘伯温自称是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之人,而事实上,两人确实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前看500年,后算500年”的刘伯温,最终却没有逃过朱元璋的毒手。曾有史书记载刘伯温是吃了胡惟庸送点药之后,病情加剧而亡的。许多人都认为这只不过是朱元璋的“借刀杀人”罢了。

标签: 古代韩信比干商鞅吴起岳飞

更多文章

  • 古代老和尚一般都会自称老衲,这个老衲究竟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和尚

    电视剧里的和尚很多,而老和尚们一般都会自称“老衲”(或“老纳”),不过说句实话,相信扮演老和尚的演员自己都不知道,“老衲”到底是啥意思。其实,这“老衲”不是人,而是衣服。和尚穿的衣服,叫作“衲

  • 古代皇帝的权利的很大吗?真的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皇帝

    我们看古装影视作品,往往会觉得古代皇帝金口玉言,皇帝如果心血来潮,或者想办某一件事,就会喝一声:“拟旨!”然后口授一道圣旨。圣旨写出来,马上就是效力至高无上的法律,谁敢有异议,就是“抗旨”的大罪。感觉皇帝权利巨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假如你相信这是真的,

  • 古人晚上没有什么娱乐设施,那么熬夜是为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娱乐

    可以说现在的我们熬夜是一种生活的常态,特别是很多的年轻人,几乎每天都在熬夜,那么很多人也会好奇在古代的那个时候,没有一些电子的设备,也没有那么多可以进行的娱乐的项目,熬夜的时候,古代的人在干什么呢?可以说现代人主要熬夜是为了娱乐,而古代人主要熬夜是为了工作。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小家庭都会熬夜,男子在

  • 我国古代的四大逆天科技是什么?战国就有烤箱和冰箱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战国

    我们都知道,咱们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上下5000年文化的古国。说起我国最著名的发明,相信大家马上就会想到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以及活字印刷术。然而我国的智慧可不仅仅就只是这4大发明了,由的时候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如今我们很多常用的东西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雏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历史上的一些逆天

  • 古代律法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何单身太久会犯法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律法

    时下最热门话题之一当属单身这个话题,不是小编单身狗为难单身狗,很多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为了提升国家人口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针对单身的问题的法律,单身太久的人可能面临罚款或牢狱之灾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国古代会制定这样的律法,为什么有这样看似荒唐的却被执行到底的政策呢?今天单身狗小编一起跟大

  • 古代重犯为何要发配边疆,而不是直接处死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罪犯,边疆

    我们一般在看一些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假如有人犯了罪,经常听到的处罚就是发配边疆,除了那些有谋反罪名的人之外,基本上别的重犯都可以得到活下去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被发配到边疆。古人为什么要将重犯发配边疆呢?难道就不怕他们逃跑吗?看完后你会觉得古人 很聪明。发配边疆就是将犯人流放到偏远地区进行惩罚。几乎每一

  • 古人常用的火折子是怎么发明的,为何轻轻一吹就能起火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火折子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发明创造,因此我们现代的科技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黑科技也不断展现出来。而同样的古代也有很多的黑科技。其中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古人使用的一种点火的工具火折子。说起火折子,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很多古代电视剧中,我们会发现它们古人在引火的时候将火折子打开轻轻一吹就会冒出火焰。就像是现在我们的

  • 揭秘为何金朝之后的王朝都城都会选择北京,究竟原因是什么导致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金朝,王朝

    以前中国的都城无外乎西安,洛阳,南京,开封这几个,其他虽然也有,但都不是主流,北京由于靠北更不是中原王产首选,北京第一次做首都还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受限于燕国弱小的国力,稀疏的人口,那时候北京规模远不如当时的咸阳,更别提以后的西安洛阳。等到北京第二次成为首都都到金朝了,辽代只能算陪都,中间差了快

  • 古代称呼皇帝为什么从“谥号”演变成了“庙号”?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皇帝

    中国古代的史书在称呼以前的皇帝时,有比较统一的习惯和成例。一般是三到四个字,而且以朝代名称开头,比如汉景帝、汉光武帝、隋炀帝、唐高宗、明成祖等等。不过,这里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唐朝以前的皇帝称呼最后一个字是“帝”,格式是“朝代名+某字+帝”;而唐朝以

  • 揭秘古代女子为何能终身守寡,她们晚上都做什么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女子

    在古代,战争的发生是经常事情,也因此,很多的男人会死在战争中。在家还是那个当时的医疗条件不行,那时的男子是家里面最主要的体力劳动者。因此,男人大多数死的早,这都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古代女人守寡的几率非常高。不过呢,以前很少听说过她们改嫁的事,他们生过小孩以后,基本上都是守寡一辈子,用心的将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