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代后妃的等级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历代后妃的等级制度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936 更新时间:2024/1/19 16:02:14

看一部讲东汉的电视剧,剧中皇帝因各方面压力,只能将自己心爱的小仙女封为了贵人(原本想封后),于是弹幕开始齐刷刷地为女主叫屈谩骂:

怎么才是贵人?

好歹给个皇贵妃啊!

为什么给这么低!连嫔都没当上。

真虚伪,当上皇帝就是渣男!

……

看得我四顾茫然,他们骂的自然不是女主没得到与付出对等的皇后之位,而是,皇帝只给了个他们所知的低下级别,这简直是无上耻辱啊。

要知道,甄嬛和魏璎珞作为远近闻名的两届宫斗冠军,一个起步是常在,后来还没陪睡就迅速升为贵人,一个起步就是贵人,因此,在观众心中,贵人,只是初入后宫最基础的敲门砖,如果在这个职位上待太久,是一种无能、耻辱的体现。

可是,看剧的小姐姐们,中国历朝历代的后宫等级制度并非都像《甄嬛传》和《延禧攻略》所在的清朝一样,要知道,贵人在清朝属于低下位份,可它曾经无比腾达耀眼过,是可以与“皇贵妃”类比的存在。

“贵人”这个位份最早为东汉光武帝所创,地位仅次于皇后。

在光武帝之前的历史中,西周的后妃体系就已经近乎完善,《周礼》记载:“王之妃百二十人:后一人、夫人三人、嫔九人、世妇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头衔、名额都规定清晰,如现代有秩序的大公司,每一个职位该有多少人,每个人的职责是什么都有明细,大家紧密团结在天子身边,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到秦朝时,与西周相比有了些许更改,《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列传》记载:“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適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秦朝皇帝的妈已经被称为皇太后,奶奶为太皇太后,虽然秦始皇没有立后,但皇后之称也已在这时期确定。除了皇后,其他所有小妾统称为夫人。

接下来的西汉王朝,一部分沿袭了秦朝的体系,自己又自创了很多花式头衔。比如,皇后之下第一位是昭仪,地位如同前朝丞相,爵位类比诸侯王;接着是婕妤,地位如同御史大夫之类的上卿,爵位类比列侯。婕妤和昭仪一个是汉武帝为小仙女钩弋夫人所创,一个是汉元帝为宠爱的傅昭仪所创。武帝时婕妤地位仅次于皇后,元帝时为了体现自己独特的宠爱,势必要让爱人与众不同,区别于之前的任何头衔,于是昭仪横空凌驾于婕妤之上了。

婕妤之下是经娥,地位如同太常、光禄勋等九卿官员,爵位类比关内侯,每年俸禄粮食中二千石;经娥之下是傛华,地位如同大上造,每年俸禄为真二千石,所谓真·某某,也就是说达不到这个数,但差不多了。这两个头衔在后来历朝历代中都被无情抛弃,消失在浩渺历史中。

接下去有美人、八子、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家人子、中家人子等繁多名号,真难为了西汉的礼仪官,在百废待兴的时候想出这么多寓意美好的名头。

本来,到此时后宫这个集团里的大部分职位和名额都已安排妥了,但西汉断流,东汉续上后,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特别钟爱原配妻子阴丽华,又崇尚节俭,于是一脚踢开了之前的历史可循点,将庞大的后宫系统进行了删繁就简创造了一个贵人,保留了皇后和美人。于是整个东汉早中期,后妃等级就只剩皇后贵人美人三个位份。

当然,虽然头衔少,但不代表名额就少,人数多起来后,后来的东汉皇帝为了区别,又在美人之后增设了“宫人”“采女”二职。宫人一词,听起来就是敷衍,光名头普通也就算了,东汉给的俸禄也少得可怜,除了皇后和贵人有俸禄和金印,其他美人、宫人、采女“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就像来充数的,只是每年打赏点吃的而已。所以说,想穿越的小姐姐们,千万小心别去了抠门寒酸的东汉,不然想耍个威风都困难。

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贵人时隐时现,有时稳居皇后之下,有时被抛诸一边。

晋朝时,后宫体系学习《周礼》的一后、三夫人、九嫔等制度,将名号一一填补进去,皇后之下的三夫人分别是:贵嫔、夫人、贵人;九嫔为: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

如果只沉迷于清宫剧,看到这里是不是大跌眼镜,贵人怎么还爬到淑妃之上去了呢?所以,要是某天拍晋朝相关电视剧,请不要开口暴露了自己的短板,赶紧学起来吧!

晋朝之后历史进入南北朝,南朝又分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分为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五个时代。南朝刘宋时期的三夫人之位首先剔除了贵人,变为贵嫔、贵妃、贵姬,九嫔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而曾经辉煌一度的婕妤也沦为嫔之下,变成了低端级别。

南齐承接刘宋,却没有继承刘宋后宫,而把晋朝视为正统,皇后之下的三夫人依然是贵嫔、夫人、贵人,九嫔也几乎没改。再之后的南梁和南陈又完全仿照南朝刘宋,贵人被抛弃。

相比南朝,北朝这些胡风较浓的朝代就热闹了,北魏的皇后依然不变,在三夫人之上又横加了左右昭仪,三夫人之下又把好好的九嫔拆为三嫔、六嫔,以示上三嫔和下六嫔还有级别区分。

对此,北齐把以往所有人的朝代都鄙视了一遍,以极端折腾人的方式,又完全自创了一套体例不变、头衔大改的后妃班子。仅列出来让大家一开眼界,涨涨姿势。

和北魏相同的是,皇后之下第一位依然是左右昭仪,接下去的三夫人为:弘德、正德、崇德,上三嫔为:光猷、昭训、隆徽,下六嫔为:宣徽、凝晖、宣明、顺华、凝华、光训。

按《周礼》,嫔之后为二十七世妇,于是北齐将头衔全部想好,能不能凑齐那么多名额再说二十七世妇为:正华、令侧、修训、曜仪、明淑、芳华、敬婉、昭华、光正、昭宁、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静训、曜德、广训、晖范、敬训、芳猷、婉华、明范、艳仪、晖则、敬信。

接下去的可想而知是八十一女御了,其实,以女御的级别,完全没人在意她到底封的是什么头衔,可北齐领导人不管,我们就是要表现我有文化我怕谁,愣是赶着司礼部的官员埋头查阅古籍,想出赞扬女性的一堆徽号:穆光、茂德、贞懿、曜光、贞凝、光范、令仪、内范、穆闺、婉德、明婉、艳婉、妙范、晖章、敬茂、静肃、琼章、穆华、慎仪、妙仪、明懿、崇明、丽则、婉仪、彭媛、修闲、修静、弘慎、艳光、漪容、徽淑、秀仪、芳婉、贞慎、明艳、贞穆、修范、肃容、茂仪、英淑、弘艳、正信、凝婉、英范、怀顺、修媛、良则、瑶章、训成、润仪、宁训、淑懿、柔则、穆仪、修礼、昭慎、贞媛、肃闺、敬顺、柔华、昭顺、敬宁、明训、弘仪、崇敬、修敬、承闲、昭容、丽仪、闲华、思柔、媛光、怀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艳华、徽娥、肃仪、妙。

对此,水浒108将都发出了108个赞。

想象一下后妃加上姓以后的称呼,张敬信、王正信、李肃闺、萧丽则、吴内范、韦光正、赵光猷,听起来是不是蛮逗乐的?

再之后的隋唐宋金元明等朝代,后妃的头衔和体系一直在遵循古例的范围内频繁变更(唐宋明等时代的后宫网上太多,不复赘述),而“贵人”已经完全游走于主流之外,被那些拥有全天下最大交配权的皇帝们高高举起,又狠狠抛下,再不见挤入后宫。一直到清朝入关,重新制定礼仪制度,曾经高高在上的贵人才又重新进入人们视野,但,已经变为末流了。

虽然贵人只是一个被人为创造出来的头衔,但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它就如人的一生,攀过高峰,经过风浪,也跌过谷底,历经了辉煌和落幕,终于垂垂老去,世界依然熙来攘往,只是属于它的时代过去了。它心平气和地接受垂暮,点一盏蜡烛,静静地过好风烛残年。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弣、萧、渊、肩、弭、衔口都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的弓箭形制在先秦时期便已经基本确定,其后历代的弓箭虽然各有特点,但整体上变化并不大。传统的中国弓为筋角合制而成的复合反曲弓,弛弓时为“C”形,上弦后为反曲形。不过在现代,反曲弓和复合弓均特指某类现代弓,这种筋角合制的复合弓一般称为“传统弓”,本文亦

  • 北派山水画家有哪些人?北派山水画家留下了哪些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北派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豪放、雄浑、刚健的画风著称于世。那么,有哪些著名的北派山水画家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一、董源董源是唐代著名画家,被誉为“北宗之祖”。他的作品以山水画为主,风格独特,笔墨浓重有力,构图严谨有序。他的代表作品有《寒山拾得图》、《

  • 北方山水画派代表人物有哪些?北方山水画派的作品有何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北方山水画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豪放、雄浑、刚健的画风著称于世。那么,谁是北方山水画派的代表人物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一、董源董源是唐代著名画家,被誉为“北宗之祖”。他的作品以山水画为主,风格独特,笔墨浓重有力,构图严谨有序。他的代表作品有《寒山拾得图》

  • 山水画属于什么风格?山水画的主要风格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瑰宝。那么,山水画属于什么风格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探讨。 一、写意风格写意风格是山水画的主要风格之一,它强调画家对自然景色的感性理解和表现。写意山水画通常不拘泥于细节和精确度,而是通过简洁的笔触和构图,表现出自

  • 南北派山水画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南北派山水画体现在哪些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南北派山水画是中国绘画的两大主要流派,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征。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南派”与“北派”的区别。这个术语来源于中国地理的南北方差异。南方的山水画家更倾向于表现柔和、秀丽的自然景色,而北方的山水画家则更注重描绘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这种

  • 清初四王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清初四王是指清代初期以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为首的四位著名画家。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皇帝的认可和提倡,因此被尊为“正宗”。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清初四王的艺术风格独特,各具特色。王时敏的

  • 林徽因是新月派诗人吗?林徽因作品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林徽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女诗人,她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关于她是否是新月派诗人的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焦点之一。下面我们来一一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林徽因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自然美的特点,这与新月派强调自然美的理念是相符合的。例如她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

  • 清朝国画四王是谁?他们的作品有何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清代国画四王是指清朝初期以王时敏为首的四位著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皇帝的认可和提倡,因此被尊为“正宗”。“四王”以山水画为主,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又以师承关系,分

  • 苏轼最厉害的一首诗是什么?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其中,他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最厉害的一首诗,堪称千古绝唱。这首诗以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这篇赋文中,苏轼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

  • 苏轼最有禅意的一首诗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坛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其中,他的《赤壁赋》被誉为最有禅意的一首诗。这首诗以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这篇赋文中,苏轼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画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