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人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过生日?

古人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过生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516 更新时间:2024/1/25 16:48:54

中国人重视生日,不仅给人过生日,还要给各路神灵过生日,甚至备受尊崇的古人今人也会为他们过生日,中国人到底何时开始过生日,又是何时热衷起过生日呢?中国的生日文化由何而来。 翻开史籍,魏晋南北朝之前,我们找不到过生日的记载,人们也没有“生日”这种意识。专讲礼仪的《仪礼》、《礼记》、《周礼》均无生日礼。《诗经·豳风·七月》有云:“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有人说这“反映了春秋时期人们在寿筵上为人祝寿的热闹场面”(杜家骥《中国古代人际交往礼俗》),这恐怕是臆测之词。综合全诗来看,这句诗无非是劳动人民辛苦一年之后举杯互相庆贺之词,不是具体向某人祝寿,更无关寿筵。

魏晋以后,陆陆续续有了生日的说法。《颜氏家训·风操篇》曰:“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自兹已后,二亲若在,每至此日,尝有酒食之事耳。无教之徒,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顿,酣畅声乐,不知有所感伤。”这是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人们已经流行在生日这天大吃一顿,就算是父母已经亡故了也照吃不误,没有感伤。看来颜之推对时人在生日这天吃喝庆祝很是不以为然,不过这也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有了在每年生日这天庆祝的做法。

入唐以后,唐玄宗以自己的生日为 “千秋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此后历朝皇帝纷纷效仿,相沿成习。上行下效,百姓过生日、做寿的习俗也逐渐兴起。到了《西游记》里,连黑风山的熊罴怪都过起了生日。顾炎武说:“是此礼(生日礼)起于齐梁之间。逮唐宋以后,自天子至于庶人,无不崇饰。”(《日知录》)

中国人过生日的习俗兴起于魏晋,唐宋以后大盛,这是没问题的。问题是,它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产生呢?

在中国文化史上,佛教的传入是一个大事件,它在很多方面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后世丧葬礼仪中的很多风俗都来自佛教。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恰恰也是兴起于魏晋,唐朝以后大盛。佛教流行和中国人开始过生日之间有没有联系呢?

佛教文化似乎很重视诞辰日。很多佛教节日实际上就是各个佛和菩萨的诞辰日。如佛教最重要的节日四月初八佛诞节是释迦牟尼诞辰的日子,此外还有正月初二弥勒圣诞,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二月二十一普贤菩萨圣诞,三月十六准提菩萨圣诞,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七月十三地藏菩萨圣诞,九月三十药师佛圣诞,十一月十七阿弥陀佛圣诞等,这些佛教节日也随着佛教而传入中国。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南北朝时,在佛诞日浴佛已经成为荆楚一带的习俗:“四月八日……以五色香水浴佛,共作龙华会。”除了浴佛,佛诞日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是“行像”,就是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魏书·释老志》载魏太武帝“遵太祖、太宗之业……于四月八日,舆诸佛像,行于广衢,帝亲御门楼,临观散花,以致礼敬。”可见这种礼俗形成很早。此外,《洛阳伽蓝记》、《荆楚岁时记》也记载了很多民间“行像”的活动。唐宋以后,佛诞日等其他宗教节日被迅速地世俗化,逐渐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

这些佛教诞辰节日的流行必然会对当时中国人的生活与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之前的中国人的意识里,一个人的出生日期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概念,不需要去记住它,遑论去纪念它。而佛教的习俗也许给中国人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佛祖的诞辰日是四月初八,我的诞生日是哪天呢?佛祖诞生日要“浴佛”、“行像”,我的诞生日能不能也搞点特别的仪式呢?这种观念,就是中国确立生日习俗的思想基础。而那个无比自信的唐玄宗效法佛祖和菩萨带头把自己的生日也定为节日之后,社会大众对“生日”这种新民俗的认同就不可阻挡了。

有趣的是,生日文化在中国落地生根后,道教也吸收了这一文化。唐宋以后,道教陆续给老子玉皇大帝母娘娘等神仙安排了生日,这些“圣诞日”也成了道教的重要节日。

以上说的是生日,推而广之,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似乎中国文化对纪念日不是很重视。我们看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历法、气象意义上的节日,为人物、事件而设立的纪念日性质的节日绝少(端午、寒食、七夕很可能是先有节日本身,后来才有传说附会)。反观佛教的节日,绝大多数为纪念日,除了诞辰日外,如二月八日释迦牟尼出家日、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涅槃日、腊月初八释迦牟尼成道日、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九月十九日出家观音菩萨日等,均是某一事件的纪念日。西方节日中的重要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情人节、母亲节等也都是纪念日。正是由于中国不重视纪念日,所以我们古代改朝换代了那么多次,却从来没听过一个“国庆节”。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女子婚假年龄是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增强,晚婚晚育成了时代的趋势,不少女性不会因为年龄到了就选择嫁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剩女”出现,然而在古代,女子的婚嫁年龄是有规定的,且如果超过了年龄,还有可能需要接受罚款。 我国古代是一个 “早婚国家”,古代人认为“男有室

  • 清朝大姓:钮祜禄氏是正黄旗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钮祜禄氏是中国满族的一个姓氏,源于女真族的一个部落。在清朝时期,这个姓氏被封为“满洲八旗”之一的“正黄旗”,成为了满洲八旗中的一个常见姓氏。那么,钮祜禄氏是正黄旗吗?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正黄旗的来历。正黄旗是清朝八旗中最高的一个旗帜,代表着皇权和权力。只

  • 满族八旗哪个姓最尊贵?八旗又有哪些姓氏?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满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他们曾经建立了清朝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清朝时期,满洲地区被分成了八个旗,每个旗都有自己的姓氏。那么,满族八旗哪个姓最尊贵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满族八旗的姓氏。满洲八旗共有24个姓氏,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阿、王、李、张、刘、金、石、陶、周、吴、徐、孙、马、朱、胡、何、高、林

  • 古代对十二个月份的诗意称呼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一年有十二个月份,我们现在通常用数字1到12来划分十二个月份,简单易懂,而诗意满满的古人们对于不同月份有诸多的不同称呼,分别结合当月的自然事物的特征取了各种不一样的称呼,意蕴颇深。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二月:丽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如月三月:桃月绸月季月莺月晚春暮春四月:阳月麦月梅月纯月

  • 北宋“五鬼六贼”指的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北宋时期,五鬼和六贼是当时社会上的两个极端。五鬼指的是五个以盗墓为生的盗贼,而六贼则是高俅、王钦若、杨亿、秦桧、张俊和陈洪这六个人,他们都是北宋时期的高官,但是因为贪污腐败而被人们所唾弃。五鬼的出现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不安,他们盗取了许多人家的财物,甚至还杀害了一些无辜的人。这些人的行为严重侵犯

  •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是谁?是秦始皇的父亲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封建王朝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比如根据史料记载,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这位皇帝被迫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到了八月,李渊又传位于李世民,自称太上皇。那么,问题来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谁是第一

  • 说岳全传和岳飞传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说岳全传》和《岳飞传》都是以岳飞为主题的小说,但是它们在内容和风格上存在一些区别。那么,这两部小说究竟有哪些不同之处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首先,从内容上来看,两部小说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说岳全传》主要讲述了岳飞的一生事迹,包括他的成长经历、军事征战、忠诚精神等方面。而《岳飞传》则更加注重岳飞的家

  • 说岳全传是正史吗?说岳全传记载了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说岳全传》是一部以岳飞为主题的小说,讲述了他的一生事迹。但是,这部小说是否属于正史的范畴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它是正史,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只是民间传说和虚构故事。那么,究竟是不是正史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正史。正史是指由官方编纂、记录国家历史的一种史书。在中国历史上,正史

  • 战国策能带来哪些启示?战国策能引发哪些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虽然它是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形成的,但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智慧却对今天的社会和个人有着深刻的启示和思考。首先,战国策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仅取决于其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其文化和道德水平。在战国时期,齐国

  • 战国策是什么时候成书的?战国策的写作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那么,战国策是什么时候成书的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战国策并不是一本完整的书籍,而是由多个章节和篇章组成的文献集合。这些章节和篇章分别由不同的作者撰写,因此它们的成书时间也有所不同。据史书记载,战国策最早的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