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清时期的举人最高可以做到什么官职?

明清时期的举人最高可以做到什么官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592 更新时间:2024/2/15 11:34:16

考中了举人,是进入了仕途的门口,由吏部管理,有了做官的资格,可以委任如教喻、县丞、主薄等,可以做副县级待遇的官。考中举人才可以参加全国性考试,即会试,相当于国考。

中举者在次年春必须进京参与会试,也就是考进士。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清朝新录取的贡士,在殿试之前还必须进行一次复试,复试结果,按成绩分为一,二,三等,这个等级对於以后授官职有很重要的关系。殿试在四月份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明清两朝的殿试都只考策问一场,不考八股。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称为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殿试考中称为“甲榜”。按照清朝制度规定,殿试以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叫“朝考”。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不再参加朝考,朝考的第一名叫做朝元。举人考上进士大约只有百分之五的机会,但是举人还是有做官的机会的,很多举人也是走的这条路。

当了举人的确就可以当官,只不过一般都是中下级官吏,比如教谕之类的学官,或者县丞、主薄之类的佐贰官。运气好的话,赶上吏部的大挑,还能外放个小县担任知县,著名的清官海瑞海就是由此迈入仕途的。当然,极个别的举人也能混到通判、同知、甚至知府这样的地市级官员,但要是再往上就要看运气了。历史上,以举人身份出将入相的少之又少,海瑞能得到从一品太子太保的荣誉衔已经是举人中的凤麟角了。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得到提升,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万历十五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总体来说是不会超过县令的,当然也有特殊情况。

1、明朝开国初期对身份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因为是战乱。所以开国君臣身份贵贱不一,这个历朝历代都一样,到了中期出现了举人进士等身份。

2、在明朝中后期,庶吉士,也就是进士的前六名才有可能入阁当宰相;进士二甲内,也就是前七十名一般会做到尚书侍郎一类,类似于现在各部部长副部长。三甲也就是70名以后,基本上开始县令终于知府,类似现在的市委书记。而举人是省内承认的人才,类似于现在公务员省考榜上有名,刚开始会是督学、驿长之类的末等小官(从九品,刚入流。),弄个县令就很牛了,比如明朝海瑞就是举人,开始做官就是督学这个职位。

3、由于明朝讲究出身,而举人、进士都是靠八股取得功名,所以他们有认同感,这就是历史上“清流”的来源,这些人互相照顾,个别举人升职就会跳出这个圈圈,当然,我说的是个例。大部分举人都是终老县令一级的。举例子就多了,比如明朝嘉靖初期宰相璁、夏言就是进士三甲出身,海瑞是举人做到侍郎。

4、归根结底,举人不如进士。就像现在的大专生和研究生,国考首先要限制学历,学历低就要去基层。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三国的歇后语中有哪些是关于刘备的歇后语?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三国歇后语之关于刘备的歇后语: ●【刘备卖草鞋】本行●【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对着张飞骂刘备】寻着惹气●【刘备三顾茅庐】尽找明白人●【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吃里爬外●【吃曹

  • “二十等爵位”指的是什么?每个爵位能享受怎样的待遇?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秦孝公五年(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这次变法使得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彻变革,不仅国力大增,且军队战斗力开始飞速提升。而秦军之所以战斗力如此强大,主要便是源于秦国独具特色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 秦国的二十等爵位制,其实可以看作是对周朝阶层的进一步细

  • 吐蕃为啥改名西藏?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一个人,突然改了名字,肯定有原因的。一个城市,改了名字,自然也有原因。西藏,是经过吐蕃改名而来。只是,现代人很少知道吐蕃为啥改名西藏?吐蕃这个名字,其实也挺好的,为啥要改成西藏呢? 西藏现代人之中,不少人去过西藏。不过,如果说去吐蕃,可能很多人就不明白了,其实这是同一个城市。首先我们来说说吐蕃的&l

  •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贤母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故事中,关于母亲的故事非常多,而其中这三则最为经典。1、孟母三迁孟母三迁的故事,不仅仅是几千年以来中国教育文化的典范,也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母亲样板。几千年以来,没有另外一个母亲的教子故事超越她。尽管这个故事已经越过了几千年的岁月沧桑,但是,至今依然在人类的思想文化殿堂熠熠生辉。孟母是鲁国大

  • “慈母”称呼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慈母”一次如今被我们用来形容为慈祥的母亲,是一个正面积极的形象,不过“慈母”最早前并不是这个意思,最初与“慈祥“无关,是个伤心人。“慈母”最早现身于《仪礼》:慈母者,何也?传曰:妾之无子者,妾子无母者,

  • “上下其手”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上下其手”一词表示玩弄手法,颠倒是非的意思。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文学作品中常用“上下其手”形容男人对女人的猥亵,殊不知这个词完全不是这个意思。这个词典出《左传》。楚康王和秦国人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大夫皇颉出城与楚国的穿封戌交战,结果被

  • “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说法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班固曾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中总结道:“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范晔也在《后汉书·虞诩传》中写道“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那么这说法从何而来呢? 这其中的“山东”、&l

  • 书法家蔡邕的书法成就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蔡邕,(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邑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

  • 历史上有几个宇宙大将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真没有想到在我国的历史上竟然也有这么牛逼和浮夸的称号,可能当时觉得挺厉害的吧,不过我们还是来介绍一些这位牛逼哄哄的人物,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当然最后下场不怎么好,而且死法有点过分,大家来了解一下吧。一直以为“宇宙大将军”这等威风霸气的称号只能是某邻国的专利,没想到我国历史上竟

  • 男左女右习俗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男左女右,好像约定俗成地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颠倒了位置,就会有人笑话,说是违反了“男左女右”的习俗。这种习俗是怎么产生的呢?据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这个传说虽然有神话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