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三彩的颜色是哪三彩?

唐三彩的颜色是哪三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05 更新时间:2024/2/22 11:24:00

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并且沿用至今,享誉中外。

1899年修陇海铁路时,在洛阳出土了一批陶器,每一陶器上都施有黄绿白、黄绿蓝或黄绿赭等三种颜色的彩釉。这批陶器后来运到北京,引起着名学者罗玉、国维等人的重视,将其定名为“唐三彩”。随着出土陶器、陶俑的增多,人们知道,“唐三彩”并不限于三种颜色,单色、双色、三色以上的都有,但“唐三彩”的名称却约定俗成了。

唐三彩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美术陶瓷,既指唐代陶器或陶俑上的彩釉,也指着此彩釉的唐代陶制品。唐三彩的种类很多,主要可分为人、动物器物三种。

由于当时日用青瓷和白瓷的生产已经发展起来,而三彩陶器烧成温度较低,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价值远不如瓷器。所以唐三彩除极少部分作日用品与陈设品外,大部分都用作随葬品。现在所见的完整的唐三彩,大多是从唐墓中出土的。唐三彩主要出于中原地区,尤其是洛阳、西安附近,其他地方数量有限。可见唐三彩当时流行于中原地区,供两京一带大小官僚享用。

唐三彩的胎料是高岭土,唐三彩上的釉质,主要成分是硅酸铅,呈色剂是加入釉料中的各种不同的适量的金属氧化物。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黄釉,有从棕红色到浅黄色的不同变化。黄、绿、白、蓝、黑等几种釉色虽然简单,但经过艺人们精心创作,就会呈现有浅黄、赭黄、浅绿、深绿、翠蓝、茄紫等色彩,而产生一种斑驳晕缬、十分富丽的艺术效果。三彩俑的头部多不施釉,这一方面是为了“开相”的需要,便于在上面涂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釉质下流成为大花脸。釉质下流是制作三彩的一大障碍,也是一大特点,正是由于釉质自然下流才产生许多复杂奇妙的变化,才使得唐三彩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没有两件完全一样的作品。

唐三彩中的三彩器出现较早,三彩俑是武则天后才出现,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达到顶峰。安史之乱后,国力衰落,经济萎缩,唐三彩的数量品种都显着减少了。以后辽金时代仍有三彩品生产。代,三彩又被运用到建筑材料上,制作出大量黄绿釉彩的琉璃砖瓦。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无事不登三宝殿是什么意思?三宝殿具体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不登三宝殿说法从何而来?是什么意思呢?三宝殿又是在哪里呢?无事不登三宝殿是由佛教寺庙中有礼拜、供养等法事方入佛殿,无事不得随便在此走动吵嚷。后引申为有事而来。“三宝殿”即是佛教寺院中佛、法、僧的三个主要活动场所。有着现

  • 佛教四大金刚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四大金刚即东方持国天,南方增长天,西方广目天,北方多闻天。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峨眉山淸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昆仑山金雫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四大天王民间又称“四大金刚”,即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咜,身白色,穿盔甲,手持琵琶,主乐神;南方增广

  • 十八罗汉排名及典故 十八罗汉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罗汉,即为阿罗汉,梵名(Arhat)他们是佛的得道

  • 耳环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女人佩戴的耳环,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最初叫“珰”,东汉刘熙《释名》说:“穿耳施珠曰‘珰。兴于蛮夷,盛于华夏。”耳环,顾名思义,盼望儿早日归还,俗话讲:不上轿不扎耳朵眼,女儿出嫁的时候,佩戴的饰物!寓意:常回家看看!史料记载说,当初,妇人大多

  • 妈祖庙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妈祖 ,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福建、台湾等地的居民大多笃信妈祖,他们不仅把她视爲航海保护神,而且作爲年岁丰收和保境平安的象征。在以福建爲中心的一些地区,处处可见妈祖庙和祭祀妈祖的活动,尤其是在台湾,妈祖文化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其祭祀妈祖的妈祖庙多达五百余座。如果去福建、台湾等地旅游,你可一定得了解一点关

  • 财神节的由来 古代传统节日财神节是哪一天?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以商朝比干为文财神,以三国关云长为武财神。每年正月初五专祭财神。祭祀时,红烛高烧,鞭炮齐鸣,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临清每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为财神会,唱戏三天。潍县是七月二十一日为祭财神日。其财神庙有对联云:&ldq

  • 谥号庙号的历史由来 古代皇帝的谥号庙号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所谓“庙号”,就是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在上古时,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所以,商时祭祀时就用每个王生日的天干来称呼

  • 纸币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纸币轻便易携,代表着一种先进的货币形态。纸币的出现,带来了货币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飞跃。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在北宋时已使用纸币,元代纸币通行全国。《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大都设有造币厂,使用桑树皮制成纸币,价值与金币、银币相等。由于马可波罗是商人,而当时西方尚未有纸币,所以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

  • 传国玉玺的历史由来 传国玉玺丢失历史真相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在公元前741年,卞和在外游玩,走到荆山(现湖北省襄樊南漳县巡检镇城南约一百一十公里有玉印岩,传说是卞和采玉处),看见一风凰在块石头上,他看了几天、每天风凰都在此石上,他确定这一定是块好玉石,他就将此石搬回家,将此石献给楚历王。历王叫玉工看、玉工说:石也不是玉。厉王说:竟敢欺哄本王,来人将此右脚刖去

  • 宝塔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塔,梵语音译“窣堵坡”,意译高显或坟,又可译作塔波、塔婆、浮屠、浮图,因常以珍奇宝物作为装饰,通称宝塔,简称为塔。公元前五世纪,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为了纪念、瞻仰释迦世尊,便建宝塔来供奉佛骨舍利,宝塔最初的形状如同一个倒扣的钵盂,因此又称做“覆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