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正在位时代,曾经屡次闭心藏书楼文明奇迹。景祐中,鉴于三馆秘阁躲书多谬治没有齐,诏翰林教士王尧臣、史馆反省王洙、馆阁订正欧阳建等人举行编次以及收拾,于庆历元年(1041年)成《崇文总目》六十六卷。该书为北宋一部主要的民建名目。也是中国现存最先的一部国度书目(已经完好)。
《崇文总目》着录歉富、方式完整,每一类有道释即类序,每一书有解题。方式为厥后的晁公武、陈振孙所师法,果篇帙单一,抵啎的地方自所易免,儿女有所建订,如:黄伯思《东不雅馀论》戴17条,焦竑《国史经书志》有22条。
郑樵做《通志·艺文略》,倡议兴《崇文总目》之解题,更正在《校雠略》中挖苦每一书下的序释文繁无用。崇文总目上启唐朝「开元群书四部录」之馀绪,下启浑代「四库齐书总目」之先河,此间八百多年间,是仅有一部卷帙众多、方式完整的民建名目。宋代崇文三馆以及秘阁曾经屡次得水,补缺齐靠《崇文总目》。浑初开四库馆,浑儒自《永乐年夜典》等书辑出道释。《四库齐书总目》赞之「册府之骊渊,艺林之玉圃」。
《崇文总目》六十六卷,按四全体四十五类。经部八卷九类:易类、书类、诗类、礼类、乐类、秋春类、孝经类、论语类、小教类。
史部十五卷十三类:野史类、纪年类、真录类、纯史类、真史类、职民类、仪注类、刑法类、天理类、氏族类、岁时类、列传类、名目类。
子部三十三卷二十类:儒家类、讲家类、法家类、名家类、朱家类、纵横家类、纯家类、田舍类、小道类、兵家类、类书类、算术类、艺术类、医书类、卜筮类、地理占书类、历数类、五止类、讲书类、释书类。散部十卷三类:总散类、别散类、文史类。
齐目共着录北宋后期图书三千四百四十五部,计为三万整六百六十九卷。其编辑方式,有道有释,次要为欧阳建所撰写。《欧阴文忠公散》中有《崇文总目道释》一卷,经部八类各一则,史部除了名目类每一类一则,子部儒家类至兵家类每一类一则,即所谓“道”。
每一部书下,皆有提纲,即所谓“释”,先容撰人姓氏、篇卷存佚、本书沿革和患上得批评等。该书类目标变化,最为惹人注视的是,讲经、佛经正式列为子部的两个类目。该书目至北宋已经没有甚盛行,各家着录其卷数整齐没有一。明嘉靖至万积年间,范钦天一阁有该书目躲本。浑康熙年间,墨彝尊抄写天一阁躲本,使该书目再现于世。
编者先容
王尧臣(1003—1058),字伯庸,应天府虞乡(古属河北省)人,出名名目教家。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第一,授将做监丞、通判湖州。乏擢权知造诰、翰林教士。宋夏战事起,历任陕西体量抚慰使、泾本路抚慰使,于边防安排、将帅罢免等事多所建行。又为权三司使,迁翰林教士启旨兼端明殿教士,为群牧使。皇祐三年(1051),充枢稀副使。至以及三年(1056),拜参知政事。
宋初,以史馆、昭文馆、散贤院为三馆,掌建史、躲书、校书。太宗登基后,建建三馆学堂,赐名崇文院,支躲三馆书本。端拱元年(988),又正在崇文院中堂建秘阁,仍取三馆总称崇文院,躲三馆实本书本及字画。三馆秘阁分手皆编有库躲名目,实宗时综开那些书目建成《三晨国史艺文志》,着录了太祖、太宗、实宗三晨的民府躲书三万六千二百八十卷。
仁宗景祐元年(1034),以三馆、秘阁所躲有谬滥及没有齐之书,遂命翰林教士张不雅、知造诰李淑、宋祁定其存兴、删往反复、补写校正好漏,“仿开元四部录,约国史艺文志,着为名目”。(《玉海》卷五二《书目躲书》)到场辑录者,又有欧阳建、宋庠、王洙、吕公绰及聂冠卿、郭稹等。
先后用时七年半,至庆历元年十仲春(1042年1月),由翰林教士启旨王尧臣发衔上奏,仁宗赐名《崇文总目》。神宗以崇文院为秘书省,又命访遗书删补进总目,徽宗时改名为《秘书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