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王磐的一阕《朝天子·咏喇叭》,刻画出了唢呐在乐器界的特殊地位,同时作者也写出了对底层军民的同情。
但谁能知道,就是这“声音一响,不是升天,就是拜堂”的民间传统乐器唢呐,竟然也是一件舶来品呢?
唢呐是在公元3世纪,由东欧、西亚等地传入中国的,在进入了中国之后,这种小巧便携的乐器,便因声音洪亮被人们所喜爱,渐渐地融入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活。
唢呐吹出了强汉的虽远必诛,吹出了盛唐的万国来朝,明朝戚继光更是直接将唢呐用于了军中号令。
一直到现代,唢呐更是和广大人民的婚丧嫁娶密不可分,结婚时一曲《抬花轿》,送葬时一曲《百鸟朝凤》,人们的欢乐与悲伤就在这一曲唢呐中升华翻腾。
而网络直播的兴起,尤其是抖音等平台的大力推广,更是给唢呐等民间乐器的传播带来了新的生机。
徐州沛县的“唢呐曹家班”、河南商丘“唢呐村的事儿”等众多的唢呐博主,依托抖音这个平台,向更多的人们展示了他们精湛的唢呐艺术,让更多的人们从这一曲曲唢呐中体会到了灵魂的震撼。
这些唢呐博主们,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结合的成功案例,他们给大家带来了更好的精神财富,也增加了自己的收入,更是让唢呐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扬弃”的吸收,才是我们传统文化真正的发展道路,才是我们民族文化未来的希望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