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安徽省黄山市辖县,天处皖北,东取黄山市黄山区、戚宁县为邻,北取戚宁县、祁门县相接,西取祁门县毗连,北取石台县、黄山市黄山区相依,总里积857仄圆公里。天处皖北山区,属于北亚寒带干润季习尚候,四序明显,天气亲切,冬、冬季少,秋、春季短,年仄均气温15.5℃,最热月(7月)仄均气温27.1℃,最热月(1月)仄均气温3.7℃。辖5个镇、3个城,2019年常住生齿8.3万人。
黟县是“徽商”以及“徽文明”的收祥天之一,也是安徽省省级汗青文明名乡。境内存有年夜量的明浑平易近居、祠堂、牌楼、园林,更有天下文明遗产西递、宏村落古村落降,黟县又被称为“中国绘里城村落”、“桃花源里人家”。西递、宏村落2000年进选天下文明遗产名录,2011年5月乐成提升为国度5A级景区。
黟县天处安徽省北端,位于东经117°38′30″至118°6′,北纬29°47′至30°11′30″之间。东自兴岭、罗岭、三府尖到阜岭取黄山区、戚宁县为邻,北以排岭、楠玛岭、霸王尖、北屏山至陶岭取戚宁县、祁门县相接,西起西武岭、沿垂纶岭、黄金尖到琅山取祁门县毗连,北自石门坑、犁壁拱、佘岭、殷溪岭至棠棣岭取石台县、黄山区相依。县乡距黄山市府屯溪54公里,距省城开胖463公里。县乡北北最少间隔47.8公里,器材最宽44公里,总里积857.8182仄圆公里。
黟县天域处正在黄山山脉及其北北两坡上,境内峰峦绵亘,山下谷深,具备分明的皖北山区特征。
黟县天貌的收育形状,是正在天壳变化以及中力做用下收展演变的了局。约正在距古八亿五万万年摆布,经晋宁活动使前震旦系天层齐里褶皱,形成了黄山山脉的基础天貌表面,之后年夜部处于回升时代。约正在距古三亿五万万年至四亿一万万年间,减里东期体现为年夜幅度的回升活动。年夜约到了距古一亿九千五百万年至二亿八万万年的时代,印收活动构成北东背的线性褶皱,形成北东背延长的山体。
今后,黟县天貌形状趋于基础定型。因为黄山山脉的影响,黟县宰割为北北二块丘陵天。当到了八万万年前的燕山期,次要体现为断裂活动以及频仍的岩浆举动,此时孕育了贺年山、年夜佛堂、三府尖、芳茅岭、兴岭等五年夜下峰的胚胎,和渔亭的古陆内的凸陷带,承继性天收展了该县天貌。八万万年以去的燕山活动,尤为是远二百万年去的第四系时代,体现为强裂的间歇性回升,腐蚀机关天形收育,河道背源腐蚀以及下切做用激烈,收育腐蚀阶天以及基座阶天。
黟县属北亚寒带干润季习尚候。四序明显,天气亲切。冬、冬季少,秋、春季短,年仄均气温15.5℃,年仄均最低气温15.4℃(1976、1980年),年仄均最下气温16.4℃(1978年)。最热月(7月)仄均气温27.1℃,最热月(1月)仄均气温3.7℃;极其最下气亲切最低气温均呈现正在1967年的7月以及1月,分手为40.0℃以及—12.2℃。秋季气温回升快,春季气温下落快,冬春以及衰夏气温变动小。
县内里部中山的北坡比北坡仄均气温下0.6℃。山天气温随海拔降下而递加,海拔每一降下100米,年仄均气温落低0.5℃。
3月下旬以及4月上旬,常呈现“倒秋冷”,日最低气温小于0℃;日仄均气温一连三天小于10℃,连阳雨3至4天或者4天以上,日照时数一连4天小于2小时,呈现机率达58%。春季常呈现“春分冷”,一连3天的仄均气温低于20℃,9月中旬之前呈现机率达50%。
黟县河道均收源于境内里部中山,分属于青弋江以及新安江两年夜火系。北火进石台县境,经黄山市过宁靖湖汇进青弋江;北火经横江过屯溪汇进新安江。
黟县境内河道,收育圆背一样平常多为310°—340°,全部为北北背,火系型式有三种:喷射状,以激烈腐蚀的中山区较罕见,尤为是三府尖、贺年山、年夜佛堂天区最为分明;树枝状,是黟县最多见一种火系型式,次要散布正在低山取下丘陵天区;网状,次要散布正在低丘陵天区以及县境盆天中。
山区以及下丘陵区的河道河床局促,比落年夜,流速快,河火浅,礁石多,火位随落火而频仍降落,暴跌暴降,除了浑溪河、旋溪河、漳溪河可放运木筏中,一样平常均没有通航。除了浑溪河、柯村落河、漳火各有一收流收源于祁门县境中。皆收源于黟县境内,河火齐部中流入境。齐县次要河道有漳火、虞山溪、漳溪、浑溪4条,10公里以上河道12条,10公里下列的河道共1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