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绣在谁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张绣结局让人目瞪口呆)

张绣在谁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张绣结局让人目瞪口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651 更新时间:2024/1/24 16:34:58

杀了曹操长子、侄子、爱将的张绣下场如何?结果让人目瞪口呆!

三国中,曹操以好色尤爱人妻闻名,因为这个不良嗜好,曹操误了很多事,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因纳张绣的婶婶邹氏,导致刚刚投降曹操的张绣反叛,最后曹操虽然保住了性命。

但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都死于张绣之手,另外这事还间接导致了曹操与原配夫人丁氏分手,两人之间的仇怨不可谓不大。那么,之后的张绣下场如何呢?

曹操好色纳邹氏 张绣受辱兴叛兵

根据《三国志》记载,公元197年,曹操南征,部队到达淯水,张绣不战而降。曹操看到张济的遗孀邹氏美貌,就纳其为妾。

张绣因此怀恨曹操。曹操听说张绣不高兴,就秘密准备杀掉张绣。结果计划泄漏,张绣偷袭曹操,曹操战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杀,猛将典韦战死。

太祖南征,军淯水,绣等举众降。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

在此之后,曹操的原配丁夫人,也就是曹昂的母亲(并非生母,但丁夫人十分喜爱曹昂,视为自己的亲生儿子),曹常常埋怨曹操,曹操一怒之下将其送回了娘家,之后再也没有复合,最后两人分手。这一点在《三国志·裴松之注》里有记载:

丁常言:“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遂哭泣无节。太祖忿之,遣归家,欲其意折。

以上就是曹操与张绣之间的过节全部,按理来说,两人之间的仇恨可以说很深了,但之后的结果却出人意料。

明哲保身张绣再降曹 为图天下孟德牵手仇敌

张绣反叛曹操后,先胜后败,不得不与刘表结盟。

198年,曹操再次征讨张绣,围攻张绣于穰城,不能攻克。后来,曹操解围退还,张绣率众追击,刘表也派兵增援,在安众被曹操伏击,大败。后用贾诩之谋,再次追击,取胜而还。

曹操两次败于张绣之手,两人之间的仇恨又加深了一层。

199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袁绍写信招降张绣,希望他能协助攻击曹操。按说袁绍这步棋走的没有问题,以曹操和张绣的恩怨,张绣应该痛快答应才对。但意想不到的是,这封信竟然只造成了一个后果,那就是在张绣谋士贾诩的劝说下,张绣竟然再次投降了曹操!

贾诩说,绣欲许之,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土乎?”

贾诩又说,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

三言两语,竟然劝得张绣选择了投降曹操,虽然贾诩说的似乎有道理,但张绣毕竟杀了曹操的长子、侄子和爱将典韦啊,难道不怕曹操直接砍了他的头吗?可事实再次出乎了我们的意料。

绣至,太祖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拜扬武将军。

也就是说,张绣投降后,曹操不仅没有杀他,反而十分高兴,还牵着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还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

这就有些颠覆三观了,杀子之仇竟然不报,而且还给仇人封官?

之后,200年,张绣参加了官渡之战,力战有功,升为破羌将军。205年,张绣跟随曹操在南皮击破袁谭,再次增加食邑,一共2000户,这个待遇已经很高了。207年,张绣跟随曹操去柳城征讨乌桓,还没有到达就死了,被谥为定侯。

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从破袁谭于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从征乌丸于柳城,未至,薨,谥曰定侯。

也就是说,张绣投降后还继续为曹家卖命了七年,期间立下了不少战功,曹家也给了很多封赏,最后病死在军中。

曹操为什么不杀张绣?

我想,答案已经在上文引用贾诩的话里说的很清楚了,那就是,曹操是“有霸王之志者”,所以才会“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意思就是曹操为了政治大局才会结束张绣的投降,以此来表明明自己的胸怀,招纳四海贤士。

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曹操无疑是合格的,但作为一名父亲,到了黄泉之后,儿子曹昂问他,“杀我的仇人怎么样了?”曹操又该如何回答呢?

标签: 张绣投降目瞪口呆结局劝说

更多文章

  • 夸父逐日出自《山海经》吗(夸父逐日的故事梗概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夸父,梗概,山海经,出自,介绍,逐日,故事

    山海经夸父追日是何意?他为何到死都不肯放下手杖?《山海经》是中国神话的集大成之作,里面有许多的故事,影响深远。不过,《山海经》语言古奥,含义晦涩,很难理解,夸父追日就是其中之一。《山海经·海外北经》中这样写道:“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

  • 库尔德人信仰什么教派(夹在多方势力之间的民族)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库尔德人,教派,势力,多方,民族,信仰,之间,什么

    战争中闻名的库尔德人,夹在多方势力之间的民族,犹如鸡蛋上跳舞!库尔德人是位于西亚的一个古老民族,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最著名的库尔德人莫过于"征服耶路撒冷的雄鹰"——萨拉丁。如果从血缘关系上来说,库尔德人算是伊朗人的血亲,大多数人的信仰为伊斯兰教,少数人信仰东正教或者基督教。如果从人口规模

  • 赠别郑炼赴襄阳的全诗和赏析(整首诗表达杜甫什么情感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郑炼,全诗,赏析,赠别,杜甫,襄阳,情感,意思,表达,什么

    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赏析:言简意丰,诗短情长!公元762年,郑炼离开严武幕府,准备起身回家乡襄阳。对于这位诗友的离去,杜甫很是伤感。杜甫喜欢他的品格、学问,把他称作“郑子”;当然也很喜欢他的诗,他甚至说,把玩着郑炼的诗可以消永日。——只可惜,郑炼其人其诗都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了,只在杜诗中留下了一个名

  • 扎硬寨打呆战谁说的(曾国藩扎硬寨打呆战的核心感悟)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硬寨,打呆战,感悟,曾国藩,核心

    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启示:“捷径”非捷径,笨办法最管。毛泽东治史极深,生前在论及近代人物时,曾表示“独服曾文正”。19世纪中叶,在清朝正规军被太平天国起义军打得落花流水的背景下,曾国藩(谥“文正”)以一介儒生领军,花了13年时间,历经千辛万苦,硬生生地将局势点一点扳了过来,挽大厦于将倾。说起来

  • 战国魏国是怎么灭亡的史实(魏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国,灭亡,史实,原因,战国,根本,怎么

    战国七雄之魏国的历史,第三个被秦灭亡,魏武时代已成过去!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是第三个被秦灭亡的。魏国从公元前403年魏文侯魏斯建立诸侯国到公元前225年魏国都城大梁被水淹、魏王假被俘,共历经了8代8个王178年。魏国的先祖是周朝时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因被武王封于毕国,故称毕公高。武王死后,周公旦、召公奭

  • 关于天的汉字故事(天字的由来及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含义,介绍,由来,故事,关于,汉字

    天字是怎么来的?它的本义是什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十年来,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悬挂在教室的正前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努力。这里的天,就是日的意思,表示一昼夜。冬天、夏天,今天、明天,都是这个意思。那么,天字是怎么来的?它的本义是什么?甲骨文中的天,下面画的是一个正面站立着的人

  • 天公开物是明代谁所著(宋应星的科学技术著作天工开物)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天工,开物,宋应星,天公开,科学技术,著作,明代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最近,央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活了,第一期的《尚书》很经典,第二期的《天工开物》照样很精彩,还有人说宋应星应该保留明朝的发型,而不是清朝大辫子。这种问题今天我们不讨论,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走进明末清初的牛人科学家宋应星。宋应星(1587-1666),字长庚,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

  • 天庭守门的神是谁(天庭守门的两个神仙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守门,天庭,神仙,名字,什么

    孙悟空为何不从北天门进入天庭?看看守门的是谁!如来都打不过他!说到《西游记》就不得不提天庭,天庭可以说是整个西游记中最神圣的地方,天庭是诸多神仙居住和任职的地方。人们想要进入天庭之中只能通过四大天门进入,可是似乎四大天门中只有南天门是众多神仙进出的通道,很少提及其他的三个门。而且曾经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 战斗英雄徐良个人资料简介(英雄徐良的经历及近况)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徐良,英雄,近况,简介,资料,战斗,经历,个人

    对越反击战中失去一条腿的英雄徐良,卷入一桩杀人案后妻离子散。徐良,北京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他热爱音乐,热爱钢琴,自小就有音乐天赋。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安音乐学院。当时他一心只想能成为一名艺术家,根本就没有想到去当兵。直到有一年,老山英模报告团在学校报告的英勇事迹,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他暗

  • 张辽威震逍遥津主要内容简单概括(威震逍遥津的故事梗概)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威震,梗概,逍遥津,张辽,概括,内容,故事,简单,主要

    五子良将之张辽 巅峰之战:威震逍遥津!张辽的巅峰之战是哪场呢?毫无疑问,那就是以八百虎贲破十万的逍遥津之战。三国的曹魏可谓将星云集,比如说用兵神速者如夏侯渊、治军严整者诸如徐晃,作战机敏者如张郃,而要说屡立战功,所向披靡则属张辽。他是曹操的一把利剑,直刺敌军,震慑敌胆。他戎马一生,统领铁骑驰骋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