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最早的扇子是用什么做的(折扇不是中国人发明的)

最早的扇子是用什么做的(折扇不是中国人发明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776 更新时间:2024/1/17 16:29:08

折扇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扇子是怎么演变来的?

折扇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扇子是怎么演变来的?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扇子,最早称为“霎”,与羽毛有关。据西晋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于商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制成的,故称之为“翟扇”。

东晋王嘉的《拾遗记》则称扇子是周昭王时发明的,据说当时有个叫孟夏的人取鹊翅羽做成了扇子。但那时的扇子并不是用来拂凉驱暑的,而是用来遮阳挡风的,插在车上也是一种仪仗。

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扇子是战国的。湖北江陵马山砖厂楚墓出土过一把竹编的扇子,扇柄在扇子的一侧,就像一扇单扇门。

单扇门在古代称作“户”,扇子当仪仗使用时左右开合也像门户,“扇”字之所以从羽从户,由此可以得到明证。

至少在汉代就出现了团扇,因为是用绢制成的,故又称为罗扇、纨扇,团扇形如圆月,暗合中国人团圆如月、合欢吉祥之意,故又称为合欢扇。

西汉成帝时班婕妤赵飞燕入宫而失宠,故作诗云:“新制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如明月。”

唐代王建《调笑令》词曰:“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于是,扇子也就有了并面、便面、障面等雅称。

团扇多为“圆如满月”的样式,但也包括了各种“方不应矩,圆不中规”的方圆形、腰圆形、梅花形、葵花形等多种样式。团扇的出现打破了羽扇的单调格局,使扇形更加丰富了。

扇面的面积虽然有限,但也给书画家们开辟了一块题诗作画的小天地。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录的杨修曹操“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是关于在扇上作画最早的记载。

《晋书·王羲之传》中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已是家喻户晓。除了王羲之外,当时还有范晔、顾宝之等文人都曾在扇面上题诗作画,这就大大提高了扇子的文化品位。

最迟到唐代,绘画作书的团扇已经相当流行,新疆阿斯塔那的一座唐墓出土了一把木柄绢质团扇,扇面上就绘有花鸟。唐代画家周昉的名画《簪花仕女图》中也画有一位手执绘有牡丹花的团扇。

在团扇上绘画作书到宋代达到顶峰,至今仍有不少宋代的绢本团扇扇面被保存下来。

古代男女都用团扇,在唐代永泰公主墓和李凤墓的壁画上就都绘有用团扇的男人,但是等到折扇传入并流行以后,男人在正式场合都使用折扇,团扇就变成女性的专用物了。

折扇是11世纪从日本经高丽传入我国的。北宋邓椿在一部关于中国画史的著作中提到,当时北方有一种高丽扇,用鸦青纸做成,可以折叠,上面还绘有图画。

这里所说的高丽扇,实际上是从日本传过去的日本扇。折扇在日本被称作蝙蝠扇,传入中国后很快就被中国人接受,并根据其形状称之为折叠扇、聚头扇或撒扇。

苏武进一座南宋墓中出土了一件黑漆奁,上面画着一个手持折扇的仕女,扇子有五档扇骨,白色的扇面上还绘有花鸟。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说,当时都城临安已设有专门卖扇子的“周家折叠扇铺”,说明宋代已经能够自制自销折扇了。

不过宋元间使用折扇的人还不多,所以,明代陈霆在《雨山墨谈》中说:“元初东南使有持聚头扇者,人皆讥笑之,我朝永乐初始有持者。”

明代折扇广泛流行,据说这与明成祖朱棣的大力提倡有关。近年来在明代藩王墓里也时有折扇出土,可以与之相互印证。

明代制扇作坊遍布各地,其中最有名的有杭扇、吴扇、川扇、歙扇、青阳扇、溧阳扇、武陵夹纱扇、金陵柳氏扇等等。

扇骨、扇面制作精良,各有名家;扇面书画广泛流行,深受文人墨客喜爱;还衍生出扇袋、扇坠、扇盒等附属扇子的工艺品。

折扇携带方便,出入可以藏在袖中,故有“怀袖雅物”之称。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把明代第五个皇帝朱瞻基画的折扇,共有15根扇骨。

扇骨外露的部分全以湘妃竹皮包镶,扇面为纸本设色人物画,一面是柳阴赏花图,一面是松下读书图,落款为“宣德三年春日武英殿御笔”。

清代是折扇大发展的时期,它不仅是一种用以生风取凉的工具,而且成了一种艺术品,一种身份、地位、品位的象征,一种社会角色的道具。

不仅男性使用折扇,而且还有专供女性使用的秋扇,从文人书画扇这一主流中又分化出黑纸扇、香木扇和各种工艺扇。折扇还流传到欧洲,成为西方贵妇们喜爱的把玩之物。

标签: 折扇扇子发明中国什么

更多文章

  • 白鹿原中的田小娥结局是什么(用最后力气喊声“大”)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田小娥,喊声,白鹿原,力气,结局,最后,什么

    白鹿原:田小娥被鹿三杀害,用最后力气喊声“大”,意味着什么?《白鹿原》是陈忠实先生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最惹人争议的人物莫不过田小娥,她水性杨花,毁了黑娃、毁了白孝文,最后死在公公鹿三的梭下,她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小娥从炕墙根下颤悠悠羞怯怯直起身来,转过身去,抬起右腿搭上炕边儿,左腿刚刚跷起,背部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一事(诸葛亮杀马谡的真实动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杀马谡,诸葛亮,动机,挥泪,真实,什么,因为

    诸葛亮杀马谡的真实动机是什么?难道非杀不可吗?诸葛亮在带领蜀国平稳地度过了刘备去世的危机后,整顿了内政,然后开始了第一次北伐。这一次北伐,诸葛亮准备很充分,而魏国也没想到失去了刘备的蜀国竟然敢主动进攻,一下子就陷入了手忙脚乱的地步,三郡之地瞬间落入诸葛亮之手,让长安处于危险之中。就在局势一片大好之际

  • 行首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古时候行首是一个特殊职业)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职业,意思,古时候,特殊,古代,什么,一个

    古代的行首不是名字,而是一个特殊职业,仅有少数富人消费得起!说起以宋朝为原型的电视剧如今有很多,但是最为典型的还是《知否知否》。虽不比《甄嬛传》那深宫里的钩心斗角,但是也属于宅斗剧。这部剧可谓是还原度非常高的了,不管是穿衣打扮还是衣食住行,都是以宋朝为依据进行还原演绎。人物虽然不能做到完全还原,但是

  • 投笔从戎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梗概)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戎文言文,梗概,投笔从戎,翻译,注释,班超,故事

    原文: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①以供养。久劳苦,尝②辍③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④,犹⑤当效傅介子、张骞⑥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⑦安⑧知壮士之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⑨立功封侯,史留名。注释: 为官佣书:给官府雇佣抄写书籍之类。 尝:曾经。 辍(

  • 中庸之道是谁提出的(中庸之道是哪家学派的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庸,学派,思想,提出,哪家

    孔子“中庸之道”的另一面:其实他既想做狂士,还想做狷者!中国人的中庸人格自非孔子开始。事实上,在孔子之前,儒家思想的萌芽已经在周朝出现。周公在写给儿子伯禽的家训中就有类似于“中庸之道”的人生处世的智慧。伯禽被封到鲁国做国君,在临行前,父亲周公给他写了一篇家训。周公说: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

  • 黄经是什么意思(黄道经度指黄道上的度量坐标)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指黄道,经度,度量,黄经,坐标,意思,什么

    详解地支六合,地支六合的原因,地支合化条件! 古人发现,6组地支分别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会比原来的五行力量更强,这6组地支分别指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这6种组合就叫地支六合。其中红色横箭头的3个为生合,3个为克合。为啥会有地支六合呢?由于日月合朔而导

  • 元朝被哪个朝代灭的(朱元璋是如何推翻取代元朝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朝代灭,推翻,朱元璋,取代,元朝,哪个,如何

    朱元璋是怎么推翻元朝的?元末农民起义,元顺帝被朱元璋赶出北京!朱元璋通过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有利条件推翻了元朝。1、天时:黄河决口,灾民饥民走投无路,朱元璋在岳父郭子兴的辅助下拥有自己队伍 。1344年,黄河堤决口,村庄被淹。河水泛滥,数十万饥民走投无路,农民向元朝的统治者发起进攻。 朱元璋的父亲在

  • 14位迪士尼公主简介及资料(哪个公主人物是你的最爱)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公主人物,简介,资料,哪个,14,迪士尼

    「盘点」14位迪士尼公主,哪个是你的最爱?《冰雪奇缘2》已经上映了,片中的主角艾莎和安娜两位公主(女王)更是格外受人喜爱。从白雪公主到艾莎,到目前为止,迪士尼公主已经有14位了,每一位都非常受小朋友尤其是小女孩们的喜爱。我相信,把所有迪士尼公主动画全部看完也是许多大孩子们曾经的梦想,下面本文就将对所

  • 谁比鸿钧老祖更强的神仙是谁(上古神话中战力强的神仙)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神仙,战力,老祖,神话,上古,鸿钧

    上古神话中,战力最强的12位神仙,昊天力压鸿钧老祖!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刑天一直都被认为是上古神话中的“战神”,这并不是因为他无人能敌,而是因为他的战斗意志令人震撼。神话典籍《山海经》中记载:“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刑天是炎帝麾下的猛将,炎帝虽然臣服于黄帝,但刑天不

  • 九尾狐有什么好的寓意和象征(九尾狐代表什么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九尾狐,含义,寓意,象征,代表,什么

    九尾狐从瑞兽变成妖兽被拖下神坛,妲己:根本不是因为我!说道九尾狐,伙伴们心里想的第一位代表肯定是妲己,在商周时期,妲己凭借着自己的容貌,迷惑纣王,最终使得商朝灭亡。在这里,妲己的原型就是九尾狐,是妖邪的化身,但是在上古时期,九尾狐可是真真正正的瑞兽。九尾狐: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生物,出自自春秋战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