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范蠡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商圣范蠡为什么能得善终)

范蠡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商圣范蠡为什么能得善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8 更新时间:2024/1/20 22:22:22

勾践灭吴后,商圣范蠡为什么能得善终?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范蠡,字少伯,是春秋末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出身低微的范蠡,不仅担任了大夫 ,还担任了擢上将军。

然而,范蠡之所以能成为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原因一,帮助越报仇雪恨。根据史料的相关记载,范蠡与越王勾践相互密谋,深谙二十多年。

其中,很多的重大决定,都是范蠡帮助越王制定和实施的,最后,不仅将吴国灭掉,以报之前的会稽之耻,还使越兵越发强大,在江淮以东称霸一方,成为了当地的霸王。

然而,范蠡也因为他的出色表现,被越王任命为上将军,统领国家军事命脉。这个时候的范蠡,可以说是位高权重,权倾朝野,威风八面。

一般人在这个时候,肯定是享受胜利的果实,但是,范蠡却向勾践递交了辞职报告,舍去了一切荣华富贵,告老还乡,永不回都。

其实,范蠡非常明白,如果自己不急流勇退,选择离开,等待他命运的肯定是“狡兔死走狗烹”,跟文种一样,不得善终。

曾经,范蠡给文种写过一封信,信上说:“飞鸟都已经不知了去向,弓箭还留着干嘛?肯定是要收起来。狡兔都已经死了,猎狗还留着干嘛?还不如赶紧烹煮吃了。

越王长得就是脖子长,嘴巴尖,一看就知道,只能共患难,很难同享受,你为什么还不快点离开他呢?”虽然,文种收到了信,但是,他却没有听从范蠡的话离开越王,而是选择了请病假,不上班。

然而,在文种不上朝的这段时间里,却有人给越王进了谗言,说:“文种想要犯上作乱。”

于是,越王赐给文种一把剑,对他说:“你之前给我出谋划策,告诉过我七种讨吴的办法,但我们只用了三种就把吴国灭了。

那么,剩下的这四种还没用上,我把它们还给你,你帮我个忙,去阴间把这四个办法献给我死去的父王,让他在那边试一试,看这些方法是否好用?”

此话一出,谁都知道越王要做什么,而文种也很知趣,随即拔剑自杀。

那么,范蠡为什么能看得如此通透,将繁华看衰,将富贵视为过眼云烟呢?同时,还洞悉到越王会对曾经一起打江山的伙伴,痛下杀手呢?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释,不仅是因为范蠡对越王勾践的脾气秉性十分了解,更明白作为君主,他们的一些通病。

君王要打下江山,必须笼络多方人才为己所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所以,这个时候的君王,可以与同事者一起,好好相处。

但是,一旦君王掌握了权力,他便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帝国,巩固自己的统治。

在此时,君王眼中重视的是自己的妃子和王子,而昔日为其献计献策,同打天下的臣子,便成为了他们统治政权的最大威胁。所以,范蠡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才侥幸逃过此劫。

所以说,范蠡是一个智者,可以不被表象所迷惑,能抢先一步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事情,这一点,实属难得。

原因二,范蠡善于经营,弃官经商依旧成绩斐然。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范蠡离开齐国之后,回归田园,到海边以种田为生,靠苦力维系生活。后来,范蠡和儿子一起经营,没过多久,家产就变得十分殷实。

齐人得知了范蠡的能力,便想邀请他来国内担当丞相一职,但是,范蠡却婉言谢绝了:

“在家做点小生意,就赚了这么多钱,在朝廷当官,且当丞相,这都太过极端。享有盛名时间太长,不是好兆头啊。”就这样,他不仅把相印还了回去,还把自己的万贯家财分发给了邻居,好友。

而自己则抄小路离开了,来到了一个名为陶的地方。范蠡觉得这里位于国家的中部地区,交通发达,在这里生活应该会很好,可以慢慢的富裕起来。

于是,范蠡改称自己为“陶朱公”,开始跟家人一起耕作,饲养牲畜。后来,又开始做转物的生意,仅仅收取十分之一的利润。

范蠡在陶住了没多久,他的资产又积累了数万,足见,范蠡的经商才能。就这样,天下的人都把范蠡称为了“陶朱公”。

别说在春秋时期,即使是在现代,像范蠡这样做官能做到丞相,经商能很快积累到万贯家产的人,也是非常少有的。

做了官,又辞;经了商,又视钱财为粪土,散尽了巨额财产,这样的人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范蠡看来,做官的人,一心只为了升职,想做到要职,重位,只能上,不能下;赚钱,就要顶住钱财,要越来越多,不能减少......

这样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对的,更是不祥之兆,还有可能会招来厄运。

所以,他选择了散尽家财,离开齐国,又躲过了又一次厄运的降临。

原因三,范蠡的品格高贵。在范蠡一生之中,可以说,在事业上取得了旁人都非常羡慕的成绩。

说起做官,他位高权重,身居要职;说起做生意,他迅速积累财富,腰缠万贯,赚得盆满钵满。

而之所以他能这样成功,皆源于他高尚的品格,使得他名垂千古。

其实,无论是升官,还是发财,他都乐善好施,心怀仁慈,让旁人也因为他得到了诸多恩惠,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标签: 商圣范蠡朝代人物善终哪个为什么

更多文章

  • 范进中举之后怎么样了(范进中举后干了什么事做了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范进,之后,怎么样,什么

    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人嘲笑,却没人知道他后来有多厉害!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的一则讽刺文学,主要内容讲的是:范进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地位低下,他希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有朝一日能入朝为官。尴尬的是,他先后考了几十次,都没有考中,周围的人开始嘲笑他,鄙视他,范进没有放弃,他依然每天在家苦读诗书,

  • 范进中举出自哪本书作者是谁(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范进,官职,中举,作者,出自,儒林外史

    "范进中举"做的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范进中举的后续是什么?范进中举的这个故事,出自于长篇现实主义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它广泛地被人们所熟知。范进参加了乡试中了举人,结果他进入疯癫的状态以及胡屠夫等人的言行举止,都沦为了后世之人的笑柄,不过把他中举后的职位放到现在,可能你比他还要激动。首先我们分析

  • 范成大是什么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历史低估的田园诗人)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诗人,田园,低估,范成大,历史,人物,代表,之一,什么

    一位被历史低估的田园诗人——范成大。提起大宋王朝,历史学家调侃为:“北宋无良将,南宋无良相”。这就是说南宋时期,虽然军事上不给力,特别是“ 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等一系列的政治军事上的败笔出现,使得大宋一片大好江山损失殆尽,大宋王朝走向末路。即便如此,在文化艺术领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文化的

  •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是谁说的话(陈汤战匈奴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强汉者,匈奴,陈汤战,故事,必诛

    匈奴杀害汉使,鱼肉百姓,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可谓是家喻户晓,经常出现在影视剧中,也经常被人们引用。这句话出自西汉大将陈汤之口,侵犯汉朝的便是匈奴的郅支单于,而郅支单于最后落得个尸首两分。陈汤借助这次战役,结束了汉匈百余年的战争状态,为大汉王朝立下举世奇功。 汉宣

  •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其中哲学智慧)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反者,弱者,智慧,哲学,意思,理解,其中,如何,什么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怎么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看似不起眼的文字,却蕴含大智慧。老子告诉我们,道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道的作用处是柔弱的。老子认为宇宙万物莫不尊道,道作用于宇宙万事万物,万事万物皆有道,皆阴阳相生,以道而行。这是宇宙变化的基本规律,也是万事万物

  • 反派专业户演员名单(盘点电影中的反派演员专业户)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专业户,反派,演员,盘点,名单,电影

    盘点电影中的反派演员专业户,你认识几个?相信大家在看电视剧和电影中的剧情的时候,男女主角往往被一些剧情中的坏人各种陷害,设圈套,破坏时,此时我们往往都对坏人很痛恨,想象自己可以把坏人抓住。今天小编带大家来盘点一些演坏人的专业户吧。 1966年9月11日出生于新疆库尔勒,中国内地影视演员。1999年

  • 樊亦敏个人资料简介及老公(樊亦敏现在怎么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樊亦敏,简介,资料,老公,个人,现在,怎么样

    为钓金龟婿甩掉吴京后靠卖鱼为生?一代“侠女”樊亦敏的坎坷人生!今天讲一个“热脸碰着冷屁股”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极具侠女风范,不仅有情有义,还敢爱敢恨。在男友负债过亿与臭名远扬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抛弃他,还对住院的他很是照顾。结果,却被男友搞到事业跌至谷底。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樊亦敏,1971年出生

  • 古代冰糖葫芦只有山楂一种味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冰糖葫芦,山楂,古代

    古代冰糖葫芦作为中国传统零食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甜丝丝,酸爽口,让人一口接一口。而其最常见的口味是山楂味,山楂与糖水浸泡后,给人一种独特的口感和味道。但是,实际上古代冰糖葫芦并不只有山楂一种口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冰糖葫芦起源于清朝,最初只有山楂味,但在经过漫长的时间发展中,逐渐出现

  •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什么意思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灵水,高有仙,翻译,意思,什么

    诗人李白的名言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通常被解释为山有仙灵,水有龙神。但在深入理解背后的含义时,这个谚语让我们看到的是更深层次的思考:它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自然界不可见但却存在着的精神力量,也告诫我们不能仅仅用有形的标准来衡量事物的价值和意义。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

  • 李白墓被盗过吗(诗人李白墓被毁坏过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白,诗人,毁坏,被盗,过么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有着不朽的艺术价值,被后人们广泛传颂。然而,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一些对李白的文化遗产造成损害的事件,其中就包括李白墓被盗的传闻。那么,这个传言是否属实呢?李白墓是否真的曾经被盗过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究这个话题。关于盗墓者侵犯李白墓的传闻众说纷纭,这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