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写项羽的诗有哪些?(这四首名诗道尽霸王项羽的一生)

写项羽的诗有哪些?(这四首名诗道尽霸王项羽的一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811 更新时间:2024/2/15 4:50:16

霸王项羽:千古说不尽,这四首名诗你更喜欢哪一首?

楚霸王项羽可以说是历史上排名第一的悲剧英雄了,曾经意气风发,气盖山河,最终黯然收场,自刎乌江。

也许正是因为项羽的悲剧结局,文人、诗人们总是爱写关于他的诗词,也留下了诸多名篇。

小编,一个诗词文化爱好者。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描写楚霸王项羽的4首古诗,立意不同,千年后却都让人拍案叫绝。

第1首,《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首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项羽最终乌江自刎,留下了无限遗憾。

而杜牧来到乌江亭边,却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他在想人生起伏,有时候难免遭受逆境与挫折。纵然是英雄无敌的项羽,在打仗这种胜负难明的事情中,也难免遭遇磨难。

但是杜牧认为,如果遭受磨难就觉得面子过不去,就一蹶不振,就彻底放弃,那这样的人不能算是英雄,连男儿都算不上。

明明有三千江东子弟,如果项羽总结教训,说不定就能卷土重来,重新开创一番事业!这比在乌江白白自刎而死,总是好多了。

不得不说,杜牧的角度相当有道理。正所谓,人固有一死,但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太史公司马迁遭受宫刑,却忍耐不死,就是为了完成《史记》。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列举了诸多“包羞忍耻”的古代名人: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坎坷,但如果有勇气面对耻辱与失败,说不定便能有所收获,便能反败为胜。这就是杜牧对于项羽的感慨,这就是杜牧在千年后对项羽的一番鞭策与叹息。

第2首,《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王安石这个人眼光独到,擅长写翻案文章。比如他著名的《读孟尝君传》,不过100多个字,却指出世人称颂的孟尝君不过是鸡鸣狗盗的豪杰,而不是救国济世的豪杰。

这首《叠题乌江亭》显然是王安石根据杜牧的《题乌江亭》诗意,进行的翻案文章。杜牧说江东子弟可以让项羽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却说那些江东子弟已经不肯为项羽卖力了。

王安石这么说的原因就在于一个字“势”。这既是刘邦得民心的形势,也有项羽军心不振、兵败如山倒的形势。正所谓历史车轮,浩浩荡荡,项羽的失败已经难以避免。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王安石犀利指出,项羽已经失去了那种振臂一呼,响者云集的大势,纵然当时不自刎而死,也翻不了波浪了。

所以,王安石这首诗的立意比较高,不只是从项羽一个人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当时整个天下的趋势着眼,体现了王安石作为宰相人才的宏大格局。

第3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李清照大家都知道,是历史上最出名的才女,写词水平非常高,堪称婉约词的典范。而这首《夏日绝句》却体现了李清照巾帼不让须眉的一种豪气,令人佩服不已。

杜牧说项羽不该死,王安石说项羽不想死也得死,而李清照却说项羽死得其所,死得伟大与光荣。在李清照眼里,项羽活着的时候是人杰是英雄,死了的时候也是鬼雄。

那一种“不肯过江东”的英雄豪气,体现了项羽自我精神与自我抉择的一种认定,从某个角度而言,这其实也算是对于命运的一种抗拒。

对于项羽而言,屈辱地活着还不如轰轰烈烈去死。所以李清照点出了项羽内心中的壮烈情怀,可以说让人思考良多。

当然,也有人认为李清照的诗乃是针对北宋南宋时期那种投降气氛,有意而发,认为李清照看不起当时朝廷采取的妥协方针,看不起当时文人们的畏缩之态。这也算是一家之言,姑妄听之。

第4首,《项羽》: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陆游这首诗既点出了项羽的优点,也点出了项羽的缺点。前两句写项羽盖世无双,英雄豪气。而后两句主要写项羽失败的原因。

当年项羽的亚父范增曾经提出鸿门宴杀害刘邦,但是项羽妇人之仁,却放过了刘邦。而在之后许多策略中,项羽更加不听范增的劝告,刚愎自用,所以最终乌江自刎,也是无可避免。

可以说,陆游的立意就比较全面,既点出了楚霸王项羽的魅力,也说明了项羽一生的诸多遗憾,余味悠悠,令人感触良多,回味无穷。

标签: 诗道霸王一生哪些

更多文章

  • 有关蔡伦的资料及生平简介(蔡伦发明造纸术背后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蔡伦,造纸术,生平,简介,资料,发明,有关,故事,背后

    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 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蔡伦(61—121),字敬仲,桂阳郡(今湖南耒阳)人,东汉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原本出生在湖南耒阳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山高皇帝远,根本和皇家不会有半点关系。可当时的汉章帝除了爱美女之外,还喜欢才貌双全的娈童。于是长相俊俏的蔡伦被选入宫中,咔嚓一刀做了太监,成

  • 杨振宁和翁帆怎么走到一起的(100岁杨振宁罕见露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振宁,翁帆,露面,罕见,一起,怎么,100

    100岁杨振宁罕见露面,双眼迷离说话不成句,对翁帆的称呼引争议。杨振宁是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受到了网友的爱戴!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研究的很多项目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年轻时候经常忙着工作,忽略了对发妻杜致礼的疼爱,后来娶了比自己小54岁的娇妻翁帆后,他慢慢改变了这个坏习惯。两人结婚之后,翁帆悉心地照料

  • 武松的人物特点及主要事件概括(水浒传武松有哪些性格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松,特点,事件,概括,性格,人物,哪些,主要,水浒传

    打虎英雄武松,快意恩仇,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呢?武松,绰号行者,他是水浒里完美人物之一,他的性格是急侠仗义、嫉恶如仇,敢作敢当、智勇刚强,黑白分明、知恩图报。武松是正义的化身,代表的是社会正能量,做的是利国利民的豪杰之举。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是社会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

  • 田忌赛马是什么故事类型(田忌赛马最后的下场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赛马,田忌,下场,类型,结局,故事,最后,如何,什么

    "田忌赛马"的故事人尽皆知,可他最后的下场,你知道是怎样的吗?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 的身份秘密拜见,劝说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是个奇人,就偷偷地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非常赏识他,并且待如上宾。田忌经常与齐国众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对

  • 司棋是谁的丫头(红楼梦中自由恋爱的丫头司棋人物形象)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棋,丫头,形象,人物,恋爱,自由,红楼梦

    红楼梦人物浅析:司棋,大观园中自由恋爱的丫头!大观园里的丫头们,有温柔善解人意的,有心比天高的,有掐尖要强的,也有懵懂无知的,可是性格刚烈的、不甘心被命运安排的,要数司棋了。司棋是王善保家的外孙女,王善保一家是邢夫人的陪房,作为王善保的外孙女,司棋被安排在荣国府二小姐贾迎春身边,当了大丫头。大家知道

  • 山西又称三晋三晋指哪三晋(三晋之地名称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晋三晋指,名称,山西,由来

    山西省为什么又叫“三晋”呢?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山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众所周知,河北省被称

  • 山西非遗手工艺品及介绍(山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遗手,工艺品,遗产,山西非,物质,介绍,文化,这些

    匠造晋韵 巧夺天工|山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美轮美奂,件件是瑰宝。穿越光阴,越过繁华市井,这些美轮美奂的手工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脚印,是不同时代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民族发展千百年的智慧沉淀,也是人类文明中最瑰丽的文明之花。 平遥漆器历史悠久。公元前2000年前,新石器时代,这里覆盖有大量树木

  • 山河令主演张哲瀚事件(男主角张哲瀚因参拜被全网封杀)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张哲瀚,山河,封杀,参拜,事件,主角,主演

    中演协发声!《山河令》男主角张哲瀚因参拜靖国神社被全网封杀!演员张哲瀚的行为存在严重不当,不仅伤害民族感情,而且对其受众中的青少年群体带来恶劣的不良影响。因此,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对演员张哲瀚参观靖国神社的不当行为进行道德申斥。并根据《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会员单位对其进行从业抵

  • 山东历史文化名人故事(出身山东的十大历史名人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名人,历史,山东,简介,出身,文化,故事

    出身山东的十大历史名人,你知道几个?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涌现出一批批的历史名人,今天就带大家盘点一下出身山东的十大历史名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化名人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

  • 沙乡年鉴主要内容概括和主旨(讲述一场灵魂的远足)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沙乡,年鉴,远足,主旨,灵魂,概括,讲述,内容,主要

    《沙乡年鉴》:一场灵魂的远足!从古到今,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从未停歇。古人讲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无数的文人墨客以归隐山林,独居田园为人生的最终归宿。如今的我们被困在水泥森林之中,仓促忙碌之余我们也要想方设法回归山野,去享一享田园采摘之福。如果你实在无暇来一场身心的远足,那么读一读《沙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