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啊(萧规曹随的历史典故故事)

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啊(萧规曹随的历史典故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281 更新时间:2024/1/24 20:31:40

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历史上“萧规曹随”说的是谁?

曹参是汉朝开国功臣,也是汉朝第二位相国,人称“曹相国”。不过历史上对于曹参的评价褒贬不一,主要也是因为曹参留下了一个“萧规曹随”的说法。

汉朝建立初期,全国百姓在经历长时间的战乱以后,终于可以休养生息,回到一个正常的生活秩序中。所以初代相国萧何顺应民意,推行了一系列能够鼓励民生的措施。

此后曹参成为相国后,他审时度势,决定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因为留下了一个捎带贬义的说法,就叫萧规曹随。

1、刘邦定位:功狗第一

汉五年,随着不可一世的项羽自刎在乌江之畔,纷纷扰扰的天下也渐渐安定下来,接下来便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不过,一年多的讨论下来,结果却出乎将军们意料:一向不曾上过战场的萧何,居然要受封最多的食邑。

众将议论纷纷:“我们披坚执锐,攻城略地,多的经历了上百战,少的也有几十场。而萧何一仗都没打过,仅仅写写文章,发发议论,食邑却比我们还多,这是为什么?”

汉高祖反问:“诸君会打猎吗?”

众将答道:“当然会。”

汉高祖继续说:“打猎的时候,猎人指挥猎狗,猎狗追杀走兽。

用打猎来比喻,诸君是猎狗的功劳,萧何是猎人的功劳。况且诸君追随我的时候,都是独自一人或者寥寥两三人,只有萧何举族追随,这个功劳我也是记着的。”

群臣默不敢言。

等到列侯封赏完毕,来排定功臣名次的时候,众将终究还是心里不服,便推出曹参来打擂台。

“曹参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再看看他身上的七十多条伤疤,像不像是功臣第一的样子?”

但是汉高祖有心想让萧何排名第一,只不过一番说辞之前已然用掉,苦思冥想之际,贴心小棉袄鄂君出现了。

“曹参虽然有野战略地的功劳,但也只是一时之功。陛下和项羽争霸五年,多少次被打得全军覆没,孤身逃亡,萧何总是能在危急时刻把数万大军送到陛下身边。

楚汉两军在荥阳长年对峙,没有现成的粮食,全靠萧何从关中输送,军粮才从不缺乏。

不论汉军在前线败了多少次,但萧何保全了关中,就有着卷土重来的资本,这才是万世之功。一时之功又怎么能和万世之功相比呢?萧何第一,曹参第二。”

于是,萧何荣膺了“功臣第一”的美名,曹参却徒留“功狗第一”的诨名。

那么,这位被功臣们推荐出来,“功最多,宜第一”的曹参,究竟功绩如何呢?

2、一身转战三千里,克城无数

曹参,秦朝时担任沛县的狱掾,当时萧何是沛县的主吏掾,两人都是沛县威望显赫的官吏。

汉高祖刘邦从沛县起兵时,曹参以中涓的身份追随,接下来便是戎马半生。

攻击胡陵、方与,大破秦泗水郡监的军队。向东攻下薛,在薛城西攻击秦泗水郡守的军队。

再次攻打胡陵,取之。转而去守卫方与,遇上方与叛变投魏,击之;接着丰邑也叛变投魏,攻之。因功晋爵七大夫。

在砀东击败秦司马枿的军队,取砀、狐父和祁的善置。又进攻下邑以西一直到虞,攻击了章邯的车骑部队。

攻击爰戚和亢父,立先登之功,晋爵五大夫。

向北救援阿,攻击章邯的军队,破阵,追逐败军直至濮阳。攻打定陶,夺取临济。

向南救援雍丘,击败李由的军队,斩杀李由,俘虏秦侯一人。楚怀王封刘邦为砀郡长后,曹参受封为执帛,号建成君,升迁为戚公。

然后随军在武城南击败秦东郡尉的军队。在成阳南攻击王离的军队,在杠里再次攻击并击败了王离。

追逐败军,一路向西追至开封,击败了赵贲的军队,把赵贲围困在开封城内。向西在曲遇击败秦将杨熊的军队,俘虏秦司马和御史各一人,升迁为执珪。

随军攻打阳武,拿下轘辕、缑氏,封锁黄河渡口,回军在尸北击败赵贲的军队。

随军向南攻打犨,在阳城城东与秦南阳郡守吕齮交战,攻破敌阵、夺下宛城,俘虏吕齮,尽数平定南阳郡。

随军向西攻打武关、峣关,取之。先在蓝田南攻击秦军,夜间又在蓝田北发起攻击,大破秦军,随即到达咸阳,灭秦。

项羽到了关中,封刘邦为汉王,曹参受封为建成侯,一并前往汉中,升迁为将军。

随军平定三秦,先是进攻下辩、故道、雍、斄。在好畤南击败章平的军队,包围好畤,夺取壤乡。在壤东和高栋击败了三秦的军队,再次包围章平,章平从好畤逃走。

接着击败了赵贲和内史保的军队。向东夺取咸阳,改名为新城。曹参率军守卫景陵二十日,三秦派章平等攻打曹参,曹参出击,大破敌军。曹参获赐宁秦为食邑。

曹参以将军的身份率军在废丘包围了章邯,以中尉的身份跟随汉王出临晋关。到了河内,攻下修武,从围津渡过黄河,向东在定陶击败龙且、项他的军队。向东夺取砀、萧、彭城。

攻击项羽的军队,汉军大败逃跑。然后曹参以中尉的身份率军包围夺取了雍丘,击败了外黄、燕、衍氏的叛军,在昆阳击败羽婴,追击到叶,回军攻打武强,接着到达荥阳。

汉二年,曹参被拜为假左丞相,驻军关中。魏王魏豹叛汉,曹参以假左丞相的身份和韩信在东张击败魏将军孙遫的军队。

接着进攻安邑,俘虏魏将王襄。在曲阳攻击魏王,一直追到武垣,活捉了魏王。然后夺取平阳,俘获魏王的家眷,尽数平定魏国,共五十二城。曹参获赐平阳为食邑。

接着跟随韩信在邬东击败赵相国夏说的军队,斩杀了夏说。韩信和常山王张耳率军至井陉,攻打成安君,命令曹参回军把赵国别将戚将军围困在邬城中。

戚将军突围逃跑,曹参追击并斩杀了他。然后曹参率军抵达敖仓汉王的营地。

韩信打垮了赵国之后,继续向东攻击齐国。曹参以右丞相的身份归属韩信,攻破了齐国历下的军队,夺取了临淄。

回军平定济北郡,攻打著、漯阴、平原、鬲、卢。又跟随韩信在上假密大破龙且的军队,斩杀了龙且,俘虏了将军周兰。

平定了齐国,共得到七十余县。俘获了原齐王田广,齐相田光、齐守相许章和齐胶东将军田既。

韩信成为齐王后,率军抵达陈,与汉王一起击败项羽,曹参留在齐国平定尚未归服的地区。

灭项羽之后,韩信转封为楚王,汉高祖的庶长子刘肥成为齐王,以曹参为齐相国。

后来以齐相国的身份参与平定陈豨、黥布的叛乱。

司马迁总结曹参的战功:总共攻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获诸侯王二人,诸侯丞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侯、御史各一人。

3、少谋划,强执行,是最好的副手

纵览曹参的征战经历,或许没有“一剑曾当百万师”,却也是实实在在地“一身转战三千里”,平定两国一百二十二县,如此功劳恐怕也只是略输秦时扫平燕、赵、楚三国的名将王翦了。

但是再仔细琢磨一下,又不难发现,以荥阳之战为界,之前起沛县、破咸阳、入汉中、出三秦,曹参一直是在刘邦的指挥下作战。

所以功劳虽多,但在最后的战功总结中能被太史公认可的,却仅有雍丘之战俘获秦侯一人,曲遇之战俘获秦司马、御史各一人,阳城之战俘获秦南阳郡守吕齮寥寥数笔,是不折不扣的“猎狗之功”。

荥阳之战后,曹参平魏五十二县、定齐七十县,于是有了“两国一百二十二县”的偌大功劳。

然而,天下人都知道,这一路灭魏、破赵、攻代、收燕、平齐的,是那个国士无双的韩信。

这一时期,曹参又是在韩信的指挥下作战,实际上仍旧是“猎狗之功”。只不过后来韩信成了长安城中的不囚之囚,而曹参才得以继承这灭魏平齐的荣耀。

其实,汉高祖刘邦心中对定鼎天下中最重要的功臣早已心中有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的萧何,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三人而已。

论功封侯之时,汉高祖曾经让张良自己选择齐地三万户作为封地,但张良却最终仅要求以留县作为自己的封地,主动退出了对第一功臣的争夺。

曾经的齐王、楚王韩信此刻已是罪人一名,自然不可能成为第一功臣。独独剩下的萧何,早就在这场比赛中不战而胜了。

而曹参,当他决定来争夺第一功臣的名号时,就注定了这是一场自取其辱。因为此刻的他,终究只是个顶着别人功名的“功狗”而已。

4、萧规曹随

论功之后,曹参继续返回齐国担任相国,以黄老之术,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汉孝惠帝二年,萧何去世,临终前推荐曹参继任汉相国。再入长安,事过人非,曹参却没有更改任何萧何制定的法规。

但对曹参来说,这一次的一如既往,却又着实与以往大不相同。

这一次,他是因为自己治理齐国的功绩才成为这全天下的相国。

这一次,他已是一名“猎人”,他通过自己的治国经验,判断萧何的法规确实适合这个刚刚从战乱中恢复的天下,所以才决定一切无所改变。

这一次,他为国家带来了清净合道的环境,于是天下安定,百姓称颂。

这一次,他终于真正与传奇并列,成为了千古流芳的“萧曹”之一。

标签: 萧规曹随典故意思历史故事什么

更多文章

  • 明朝第一公子严世蕃简介(严世蕃最后的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严世蕃,公子,简介,下场,明朝,最后,第一

    聊聊明朝第一公子一一一严世蕃!严世蕃,只有一只眼睛,智商高于常人。他聪明绝顶,善于揣度人意,让对手心机无处可藏;娶妻妾二十七房,享尽人间美事,有人将其称为“鬼才”。可惜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今天,让我们一起聊聊他。严世蕃(1513年一1565年),字德球,号东楼,别称庆儿,据说《金瓶梅》的作者知道他的

  • 李亨于灵武即位称帝(李亨是谁的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亨,称帝,灵武,即位,儿子

    李亨灵武继位,也许这背后也存在寿王李瑁对唐玄宗报复的因素!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在群臣的拥护下,于灵武即位称帝,改元至德,大唐开始对安禄山叛军进行了有组织的反击。“(天宝十五载)七月甲子,(肃宗)即皇帝位于灵武。敬崇徽号,上尊圣皇曰上皇天帝……大赦天下,改元曰至德。”---《

  • 弘一法师一生简介(弘一法师经典名言名句)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法师,名言,名句,简介,经典,一生

    弘一法师“爱是慈悲”!西湖上,一叶扁舟,被一缕目光牵着,慢慢地行着,似乎有诸多不忍,这目光来自一位年轻的日本女人。但终于,这叶舟解开了目光之绳,向远处飘然而去,不见了踪影。这舟上坐着的,已不是那个情深意切的翩翩佳公子李叔同,而是斩断情缘的僧人弘一法师,而在西湖边诀别的,是他相伴多年、情深意笃的日本爱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意思(雁门太守行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甲光,城城,守行,日金鳞,赏析,雁门,意思

    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今河南宜阳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阻塞。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皇甫湜,并和沈亚之友善,死时仅二十六岁。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

  • 九门提督是什么意思(清朝九门提督是个多大的官衔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提督,九门,官衔,意思,级别,清朝,什么

    九门提督是个多大的官?它主要都干些什么?“九门提督”是清朝时的驻京武官,正式官衔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简称九门提督或者步军统领。提督九门步军巡捕营统领出现的前期,是清初的顺治十六年(1660年)顺治皇帝增设的京城巡捕中营,当时由步军统领衙门主官节制。在此前的顺治十年(1653),顺治帝为了

  • 庚子赔款是什么意思(庚子赔款条约的来龙去脉)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赔款,条约,意思,来龙去脉,庚子,什么

    庚子赔款指的是1895年庚子捻军起义后,清政府被八国联军击败后,被迫签订的赔款条约。该条约规定,清政府需要向八国联军支付大量的赔偿金,并放弃对外交政策的控制权。庚子赔款的签订,对中国的国家威信和独立地位产生了极大的打击,也是中国近代以来一段十分痛苦的历史。庚子赔款条约的来龙去脉,可以追溯到1894年

  • 史文恭是梁山好汉吗(史文恭和林冲武功水平谁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史文恭,武功,好汉,林冲,梁山,水平,厉害

    史文恭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是当时朝廷的大将军,同时也是梁山泊的一个武艺高强的好汉。但是,关于史文恭的身份和武功水平,历来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议。首先,我们来看史文恭是不是一个梁山好汉。在《水浒传》的故事中,史文恭是一个在朝中服务的大将军,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军事将领,因其忠勇无双,得到了

  • 三吏三别中的三别指的是什么(杜甫三吏三别的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吏,杜甫,内容,什么,别的

    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被誉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代表作品。《三吏三别》中的三别是指三种干部和杜甫的告别,三吏是指三位官吏对待民众的不同态度。全诗描绘了唐代的社会现实,反映了杜甫对于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的深刻关注和思考。“三别”即诗中的三次离别,分别是:一别:与徐衍《三吏》中

  • 西游记中精明的沙僧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沙僧,西游记,特点,性格,形象,分析,人物,精明

    小时候读西游记,以为唐僧软弱,猪八戒笨拙而又耍小聪明,沙和尚其实应该是傻和尚,取经的重任都是孙悟空的事情,后来才知道自己错了。唐僧师徒各个都是机灵鬼,小算盘都打得贼精,除了孙悟空降妖除魔任劳任怨问心无愧,猪八戒与沙和尚都是很聪明的人。表面上沙和尚无欲无求,其实他才是西天取经最坚定的人之一。这和动不动

  • 李小龙死亡真相死因(1973年丁佩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丁佩,李小龙,真相,死因,死亡,发生,1973年,家里,到底,什么

    水落石出?李小龙真正死因被揭开,1973年丁佩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李小龙的死因到底是什么?42年后丁佩亲口说出真相。李小龙之死到底什么才是真相?李小龙的死亡无疑是条爆炸新闻,可是体格强健的他为何会突然离世,更可疑的是他死在女星丁佩的家中,当年李小龙的死因被藏的严严实实,他的妻子琳达当众宣布不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