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爱新觉罗·福临是顺治皇帝吗(关于顺治皇帝的几个之谜)

爱新觉罗·福临是顺治皇帝吗(关于顺治皇帝的几个之谜)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702 更新时间:2024/2/15 5:07:35

满清十二帝之顺治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清世祖,6岁即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及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是清王朝的第三任帮主,也是清入关以来的第一任帮主。笔者对他的概括就是谜一样的人生。

其母下嫁多尔衮之谜

顺治帝的生母便是孝庄,关于“太后下嫁”的说法,在历史上延续了好久。

其一,皇太极没有明确继承人,而当时的福临仅有6岁,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击败多尔衮和豪格而成为下一任的皇帝。而事实上他却做到了,为什么?

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孝庄下嫁多尔衮或者至少承诺下嫁多尔衮才能换取多尔衮的支持,保证福临顺利登上帝位。

其二,当时满蒙确有兄终弟娶或弟死兄娶的习俗,为的是延续和保障家族的血脉不落入外姓和外族。如果当时孝庄下嫁给多尔衮,在满族内部不会有任何阻力,应该会被所有人所接受。

其三,多尔衮辅政后,被封为“摄政王多尔衮”。顺治元年,册封为“皇叔父摄政王”,到了顺治五年(1648年)。

多尔衮被加封为“皇父摄政王”,一直到多尔衮去世,清朝的公文和事务往来都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如果没有娶了孝庄太后,多尔衮怎么能是“皇父”呢?

其四,多尔衮死后,顺治帝罗列多尔衮多款大罪,罢黜“清成宗”帝号,撤销庙享,削去一切爵位封号,抄家,清洗党羽还不够,最后还来了个“掘坟鞭尸”。

如若不是多尔衮身前逼迫其老娘孝庄太后下嫁,顺治帝何以对辅保自己即位并一统天下的多尔衮如此仇恨?历史教导我们,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

其五,孝庄死后,她本应该到沈阳的北陵和皇太极合葬一处。但是,康熙帝却以遵照祖母遗诏为掩盖,将地位崇高的孝庄太后简葬在清东陵。

而且,没有埋入主陵内,而是在陵墙外侧。间接也可以说明康熙皇帝和孝庄太后都觉得无言面对地下的皇太极,只能独自葬在皇陵外。

顺治身后之谜

史书记载,1638年顺治帝出生,在1661年时不足23岁便领了盒饭。

《清史稿》和《清世祖实录》也只提到短短11个字,“丁是夜子时,上崩于养心殿”。

对于帝王的身后事记载,史书通常都会非常详尽和准确,而这次关于顺治帝的描述,不得不让后人存在诸多的疑问。

一种观点流传甚广,说顺治皇帝从小便受到多尔衮和孝庄太后的严苛管理,导致性格内向,为人孤僻,长时间活在一种压抑的精神状态之下。

直到遇到了自己的命中真爱,董鄂妃,尽管她是自己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尽管她被所有人所排斥,包括自己的母亲孝庄太后,但他们依靠主角的光环和帝王的属性还是走到了一起。

但偏偏董鄂妃不幸早亡,为了悼念爱人,开始向佛祖寻求寄托,最终越陷越深,遁入空门,出家五台山。

还有一种观点,明末清初,郑成功据岛抗清,希望挽救大明朝于最后关头。顺治皇帝御驾亲征,来到厦门与郑成功的部队激战。

不幸的很,顺治皇帝像他的祖宗努尔哈赤一样,被明军炮弹击中而死。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认为,顺治在清初,大清入关不久,天下未定,根本没有可能御驾亲征。

而且,有史记载,清军与郑成功的部队激烈交战是在顺治十七年五月,那么顺治被炮毙的话,不能超过五月,因为五月以后就没战事了。

但是到了顺治十八年正月,新皇帝康熙才即位,这也就意味着皇位之位悬空半年,权力真空必将导致政治混乱,这种情况在极权统治的封建王朝根本不可能发生。

所以,这种观点只能出现在郭德纲的相声中了。

最后一种说法是经过史学家考证的结论,貌似比第一种观点要靠谱一些,顺治皇帝实际上是死于天花。

清人王熙在《自撰年谱》中记述了被召入养心殿,聆听完顺治帝旨意后起草诏书的过程。

书中提到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子夜,顺治帝召王熙至养心殿,说:“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

而且,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旁证还有一条旁证,顺治帝去世后,在考虑继位者时,孝庄太后最终选定了玄烨,主要理由之一是康熙帝已经出过天花了,因而不会和他爹摔同样的跟头。

董鄂妃之谜

据载,孝献端敬皇后(1639年-1660年 ),董鄂氏亦称董妃、董鄂妃、栋鄂妃,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死后追赠孝献端敬皇后,是顺治帝一生最钟爱的女子,没有之一。

但是,这个董鄂妃的流传却也非常之多,估计也就比她婆婆孝庄太后少点儿而已。

第一种就和史书记载的那样,她是清朝抚远将军的女儿,出生好点儿,容貌好点儿,运气好点儿,在合适的年纪进了宫,遇上了一个爱她的丈夫顺治帝。

只不过,她的好运没有一直持续下去,正当她享受幸福的时候,儿子不幸夭折,然后自己郁郁寡欢也挂了,害得丈夫最后为她出家。

而第二种说法,也是目前流传最广的,最博人眼球的。

她原本是汉人,名叫董小宛,在江南青楼工作,后来顺治帝正好去江南视察,或者游玩。

还有可能和郑成功打仗,总之不重要啦,反正他俩见面了,相互瞧对眼了,然后没羞没臊的把她带进了宫。然后一步一步地成为了董鄂妃。

第三种说法,也是最有争议的。说董鄂妃原本是顺治帝同父异母的弟弟的媳妇儿。

结果有一天,他弟弟博穆博果尔带着媳妇儿进宫做客,这个当哥哥的就不可救药的看上了自己的弟媳妇儿,而且还非要娶她不可,甚至提出以自己的皇位来交换。

基于有这么逗比哥哥在,估计顺治他弟弟也就崩溃无语了,结果不久就得了忧郁症死了,识相的给人俩人腾开了地方。

如此一来,死了弟弟的顺治帝,死了丈夫的董鄂妃,就开开心心的搭伙过日子了。

顺治皇帝除了这些谜团以外,有些事情干的还是可圈可点的。

1、结束战乱,统一华夏

这个好理解,从明朝末期开始,华夏大地战乱不断,民不聊生,饿殍满地。清朝统一全国,还百姓以安定的生活恢复经济和生产。

2、迁都北京,保护故宫

其实,说满人迁都北京,倒不如说满人留在了北京,北京作为大明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你能想到的所有词汇都用上,都不是清朝区区的盛京可以匹敌的。

而且,保护了故宫,没有像当年项羽一样一把火烧掉阿旁宫,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可以经常去参观旅游的景点,同时解决了好多人的就业问题。

3、兼容并取,满汉文化

说兼容并取,抬举清朝的满人了,游牧民族在绵绵发展千年的华夏文明面前,除了顶礼膜拜以外,不做第二个姿势。

4、扩充疆域,收复领土

这个好理解,看看明朝与清朝的疆域图就了解的妥妥的啦。

更多文章

  • 辛丑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赔款还清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条约,赔款,签订,辛丑

    《辛丑条约》约定39年还清,10年后清朝就亡了,剩下的钱呢?《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二十五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

  • 高阳公主的历史简介(敢爱敢恨高阳公主最后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公主,高阳,简介,历史,结局,最后

    高阳公主——敢爱敢恨!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在她十五岁的时候,皇帝爸爸就精心挑选了宰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作她的驸马。但是房遗爱虽然贵为当朝宰相的儿子,却并不是高阳公主喜欢的类型,公主喜欢的是温文儒雅的书生,对这位高大雄壮的驸马是一百个不满意。洞房花烛夜之后,房遗爱就再没有被宣进公主闺房的机

  • 高适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唐朝边塞诗人因军功而封侯)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封侯,诗人,军功,边塞,朝代,高适,唐朝,哪个

    高适向高处,累功终封侯!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是唐代罕见的因军功而封侯的诗人。《旧唐书》记载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高)适而已"。高适的一生,很好地诠释了人生当进取、奋斗终有成的真谛。1.一诗赠别,天下皆知公元747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高适,为送别友人董大,题诗一首,其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

  • 刘彻是明君还是昏君(汉武帝刘彻的历史评价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彻,明君,昏君,汉武帝,历史,评价,如何,还是

    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武大帝刘彻(公元前156~公元前87),他是汉景帝刘启的第10子,汉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刘彻在他4岁的时候,就被景帝册立为胶东王,7岁的时候被封为太子。公元前141年,刘彻登基称帝,统治汉王朝长达54年之久。

  • 城濮之战双方是谁(城濮之战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城濮,双方,时期,地方,发生,哪个,什么

    城濮之战,晋文公“一战而霸”!开创晋国霸业的,是文公。本节所述,均见《左传》之僖公二十三年至二十八年。如果说齐桓公是“不战而霸”,那么,晋文公便是“一战而霸”。这场战争,就是城濮之战。这在春秋时期,当然不是第一次战争,却是第一次大战。但开战和结局,却似乎在计划外。一战而霸,语见《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 新疆少数民族维吾尔族的节日风俗、服饰及饮食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俗,少数民族,饮食,服饰,节日,特点,新疆,维吾尔族

    新疆少数民族之一: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称西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为166万平方公里。大概相当于9个广东,10个江西,11个山东,12个安徽,15个浙江,16个江苏,46个台湾,100个北京,260个上海,223个广州。3个法国,4个日本,5个越南,16个韩国,7个英国,

  •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意思(出自于哪个诗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直教,生死,问世,意思,诗人,出自,何物,哪个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讲的是一对大雁的爱情。初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话,是在琼瑶的《梅花三弄》里,那红尘中痴情者痴狂的故事,叫人很是感动。后来读诗词,才知道这句话最初讲述的竟然是两只大雁的爱情!而且是大才子元好问十六岁时的亲身经历。元好问,是金末蒙古国初有名的文学家、

  • 罗斯威尔事件是真实的吗(“飞碟”坠机事件的真相)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事件,坠机,罗斯威尔,飞碟,真相,真实

    罗斯威尔事件:“飞碟”坠机事件的真相!今天,我们将会谈论一个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事件——罗斯威尔事件。时间回到1947年,一架不明飞行物坠落在新墨西哥州罗斯威尔的一片荒野上,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猜测和热议。那么,这架不明飞行物究竟是什么呢?它是否来自外太空?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令人神秘的事件。1947年7

  • 良渚遗址出土文物有哪些(出土的玉琮王上神人图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玉琮王,出土,良渚,遗址,文物,神人,图案,哪些

    破解: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王上神人图案!1986年余杭反山良渚M12出土的这件玉琮,高8.8、宽17.1-17.6厘米,纹饰繁缛,体形硕大,重达6500克,号称“琮王”,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之首,故称“玉琮王”。《周礼》记载:“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 琮是一种用来祭祀地神的玉制礼器。地神就是地

  • 洛阳铲的来历和用途有哪些(洛阳铲主要用于考古作用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洛阳铲,考古,来历,用途,介绍,作用,用于,哪些,主要

    今天,看到一则信息,秦始皇陵的千军万马就是在洛阳铲的指引下,一点点展现在世人面前。于是,忍不住想揭开洛阳铲的神秘面纱。说起洛阳铲,大家肯定会联系到盗墓,诸多小说都将洛阳铲描写得神乎其神,其实洛阳铲其貌不扬。呈U型的铁铲,加上一个可以接长的白蜡杆,就是一把洛阳铲。一把上乘的洛阳铲打制完毕,再装上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