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顾恺之是哪个朝代的画家(唐代画师顾恺之代表作品)

顾恺之是哪个朝代的画家(唐代画师顾恺之代表作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75 更新时间:2024/1/24 18:46:55

思母至真,妙笔有神的唐代画师——顾恺之

很久没有动笔,而本人又偏爱人物画,因此特别想提到唐代画师顾恺之。

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

顾恺之知识渊博而有才气,在中国古代画史上声名显赫。擅长诗赋、书法,尤其精通绘画。工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

画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斫琴图》等堪称珍品。

在绘画理论方面,顾恺之也提出了“传神写照”“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观点,重视体验观察,主通过绘画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状态。

顾恺之出世没多久,他的母亲就去世了。顾恺之因其他小朋友都有母亲,惟自己没有。

他便缠着父亲不放,问:“我为什么没有母亲?”父亲说,你怎么会没有母亲呢?顾恺之穷追不舍:“那我的母亲长得什么模样?”父亲只好耐着心思给他描述。

顾恺之就是凭借父亲的描述,一次又一次地给母亲画像。每次画好之后,他都要问父亲像不像,父亲总是在肯定之后,表示遗憾。

但顾恺之不气馁,仍然画笔不辍,只到父亲两眼放光,说“像,像极了”,他才满意地放下画笔。他的母亲就这样在他的心里永生了。

顾恺之笔意相通,作品迁想妙得,以形写神,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观其作品,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

尤其擅长宗教题材的人物画,离开礼教政治而重视人物的言论丰采和才华,这也表示出绘画艺术视野的扩大,从而为人物画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人的性格和精神状态。

顾恺之绘画作品的表达源于他内心思想的不同,他与人的思维模式有所不同,喜爱逆思维,《世说新语》说顾恺之吃甘蔗一反常态。

别人从最甜的地方吃起,不甜了就扔掉,而顾恺之吃甘蔗从末梢吃起,越吃越甜,渐入佳境。

顾恺之倒吃甘蔗节节甜蕴含了深厚的生活哲理,不能不说是人生的大智慧。

顾恺之博学多才,《晋书·顾恺之传》评:“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所谓才绝,是赞赏他的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等;画绝,特指他精于绘制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痴绝,是敬佩他不合流俗的人格精神。

他沉醉于艺术学,淡于名利地位,以”痴黠参半,”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以达到他艺术最高的成就。

标签: 顾恺画师朝代画家作品代表唐代哪个

更多文章

  • 屈原的来历故事简短概括(屈原的个人经历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屈原,简介,概括,来历,简短,经历,故事,个人

    经典名人励志故事(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诗人,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小时候居住在乐平里

  • 布衾多年冷似铁什么意思(出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破歌,布衾,茅屋,秋风,杜甫,意思,出自,冷似,多年,什么

    身居茅屋心忧天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生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杜甫,成年后初期仕途坎坷,后又遭遇安史之乱,被迫四处迁徙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境遇在他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忧国忧民的心绪贯穿于他的整个人生。公元760年,辗转流浪至成都的杜甫,在朋友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全家人

  • 比干挖心的故事简介(封神榜中比干挖心后还活着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封神榜,简介,故事

    比干挖心后还活着,卖菜老妇说了什么,让他当场暴毙?“比干挖心”的典故“封神演义”中有提到,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比干挖心之后,并没有死,他死是死在回去的路上,主要是时运不济,遇到了一位卖菜的老妇人。比干是商朝的肱骨重臣,对纣王忠心耿耿,因此得罪了苏妲己,妲己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心想要除掉他。可比干除

  • 谁被称为药王(孙思邈活了142岁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药王,尊称,孙思邈,后世,称为,142

    他是一位活了142岁的老中医,更是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孙思邈。他是一位隐居于钟南山的高人:是为唐太宗等唐朝权贵治病的神医;更是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人 ,他就是——孙思邈。孙思邈出生于西魏大统七年(541年)于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 。而且从小就是个“病秧子”,家里面为了给他治病,几乎是耗尽了家里的钱

  • 郭姓的来源和历史(姓氏郭的起源及分布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姓,姓氏,起源,分布,历史,来源,情况

    身为郭姓的一员,你了解郭姓由来么?郭姓始祖又是谁?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姓氏文化渊源深厚,在黄土高原的秦、晋、豫三省,郭姓家族繁衍生息的家族之根就深扎其中,郭姓家族有着非常古老的发展渊源和历史传说。早在上古大禹时期,郭姓就已经开姓得基,主流郭姓的先祖就是从夏代的时候从黄帝部落中分出

  • 哈萨克族信仰什么教(哈萨克族的风俗和传统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俗,传统,文化,信仰,什么,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民族语言为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哈萨克族主体在中亚、西亚,主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中国、 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国。哈萨克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占其总人口的65.5%。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总人口数为146258

  • 寒夜杜耒古诗翻译及赏析(寒夜杜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寒夜,杜耒,古诗,赏析,翻译,诗人,思想,表达,怎样

    宋代诗人杜耒这首极美寒夜诗,愿在寒冷的日子里,带给你些许温暖。寒冬时节,最惬意的就是燃起一口小火炉,茶壶里咕嘟咕嘟地沸着,炉边人时歇时停漫谈。窗外千里冰封,屋内温暖如春,炉火可亲,暖生心上。宋朝一个寒夜,宋代诗人杜耒感到家中的清冷,就将火炉燃起来了。就在杜耒刚在炉火前坐下,就有人来敲门了。原来是好友

  • 斛珠夫人每个人的结局(连同男女主在内全员悲剧结尾)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斛珠,全员,悲剧,结尾,男女,夫人,结局,连同,每个,在内

    《斛珠夫人》结局大揭秘,全员悲剧结尾,男女主也不例外。电视剧《斛珠夫人》正在热播,这部剧的口碑在开播前后经历了两极反转,开播之前大家纷纷以为不就是烂大街的古偶剧。随着剧集的开播,发现《斛珠夫人》的剧情跌宕起伏,制作也很用心,更重要的是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人物立得住,同时几对主角的成长线、感情线清晰

  • 花鸭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杜甫花鸭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花鸭,古诗,原文,赏析,翻译,杜甫,思想,表达,感情,什么

    杜甫一首咏物诗《花鸭》,写出了自己的感悟。花鸭杜甫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赏析:这是是一首咏物诗。前四句写花鸭身无泥渣,阶前徐行,羽毛独立,黑白分明。颔联展现了诗人发现花鸭致祸根源焦躁和急切的情状,进而在尾联直接呼劝花鸭:受人恩

  • 姓氏的由来和历史简单介绍(来看看我国姓氏的起源及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姓氏,起源,介绍,历史,由来,发展,简单,我国,看看

    中国姓氏知多少?来看看姓氏的由来!中国的姓氏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000多种了,尽管种类繁多,但是起源差异并不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这些姓氏是怎么来的呢?上古时代,姓和氏是分开的,氏是从姓派生出来的。从汉朝开始,姓氏合而为一。姓氏的形成有其不同的历史过程,同样的姓未必就是同一个起源。早在原始氏族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