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大义灭亲的典故简短概括(成语大义灭亲出自哪里)

大义灭亲的典故简短概括(成语大义灭亲出自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936 更新时间:2023/12/19 7:20:02

你知“大义灭亲”是怎么来的吗?这个人为了道义,杀儿子毫不含糊!

卫国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传41君,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也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

卫国疆域大致位于黄河以北的冀豫鲁三省交界处,先后建都于楚丘、帝丘、野王。卫武公时一度强盛,平王东迁时,曾出兵勤王平戎。

卫庄公,又叫“卫前庄公”,春秋时期卫国第十二任国君,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35年在位。卫庄公和他最宠爱的一个小妾生了一个名叫州吁的儿子,州吁仗着卫庄公对他的偏爱各种作恶,但是,卫庄公对他的行为却从不加以制止,卫庄公的夫人卫庄姜则很厌恶他。

对此,士大夫石碏又叫“公孙碏”的人(此处公孙并非姓氏中的公孙,因石碏源出于公(靖伯——卫康叔六世孙),公之子称为公子,公之孙则为公孙)曾向卫庄公进谏说道:

“传言,如果疼爱自己的孩子的话,应该教他道义德行,使他成为人中之龙,而不是让他学会骄、奢、淫、逸,导致他沉迷在一些歪门邪道里。人之所以会有骄、奢、淫、逸的行为,就是因为太过受宠了。如果,真的决定好要定州吁为太子的话,那么,就应该提前定下来。

如果,不定太子又不对州吁加以管束的话,久而久之,必定会造成大祸。虽然,历史上也有一些受宠却不骄纵的人,他们可能暂时受宠,但是,日后却能够适应地位下降的落差感,心中没有对社会产生恨意,或者心有恨意但能够克制住自己,可是,这种人十分少见。

在过去,人们把以身份的低贱妨碍地位高贵之人,凭借着自己年龄小而欺负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以疏离和自己亲近的人,因为淫欲而突破道义等等行为视为‘六逆‘。

把一国之君讲究道义,臣子用行为实践道义,父亲对孩子慈爱,弟弟尊敬兄长等行为看作‘六顺’。

作为一个人,如果不向这‘六顺’看齐而仿效‘六逆’,那么,很快就会引来灾祸了。作为国君,难道不应该尽快地处理掉这个祸端吗?”

人们常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更何况,石碏掏心底般地说了这么多。然而,卫庄公对此却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左耳进右耳出,就连石碏的儿子石厚也不愿意听他的。

石厚从小就和州吁一起长大,两人无论是打猎还是玩女人都是形影不离的。虽然,石碏很想禁止石厚和州吁来往,可是,儿子根本就不愿意那样做。

于是,等到太子完登上王位(也就是卫桓公)以后,石碏就以自己年老为由而辞官了,因为,他觉得州吁迟早会惹出大祸来,自己越早远离州吁就越安全。

不得不说,石碏的预见能力确实很强。

在卫桓公即位的第二年,由于,州吁太过横行霸道,卫桓公便罢免了他的职务。州吁对此十分不服气,不久后就逃到别的国家去了,在途中,他结识了拥有同样经历的共叔段。卫桓公十六年,州吁联合身处异乡的卫国人一起造反,杀死了卫桓公,夺取政权,取代了卫桓公的位置。

从小就很喜欢打仗的州吁,在他当上了国君以后,立刻帮跟着自己共过患难的共叔段出头,他先找来宋国、陈国和蔡国,然后,一起围攻郑国。不过,这场闹剧并没有持续很久,四国只打了五天就撤军走了。

州吁暴躁的性格和弑君的行为使得人们都十分惧怕他,不支持和不拥护他。另外,他这样的行为也引起了王室中人的强烈不满。一时之间,卫国出现了严重的统治危机。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州吁便派石厚去请教早已还乡的石碏以求应对之法。

石碏对此回应道:“去觐见周天子吧,如果,周天子认可了州吁的身份和地位,那么,王位自然就合法并得到巩固了。”石厚心里寻思着这方案可行,于是,便继续提问道:“那要怎样才可以见到周天子呢?”

石碏嘿嘿笑了一声,说:“你去找陈桓公吧,他和周天子关系十分密切,天子也很信任他,而且陈、卫两国一直以来都是盟友,关系友好。如果,陈桓公愿意出面帮忙引见天子的话,这事很容易就可以成功了。”

于是,州吁和石厚马上就收拾包袱动身陈国。

而石碏看到州吁果然被骗了以后,立刻找到被杀死了的卫桓公的母后戴妫,两人私下联手,偷偷展开了另一番行动。

石碏率先派人前往陈国朝见陈桓公,并且,传话说:“卫国只是一个小国,我也算是半只脚踏入棺材里的人了,不能掀起什么大风大浪,只是,那州吁可真是个让人憎恶的贼子,竟敢弑君篡位,希望您能够找个机会帮我除掉他,我必定谢以重酬!”

从古至今,弑君上位的行为都被看作是大逆不道。于是,心怀仁义的陈桓公立刻就答应了这件事。他先假装想跟州吁结好,然后,等州吁一行人走到郑国都城的城郊时,立刻派人把他们给捉了,并囚禁在了陈国的濮地里。

过了几天以后,石碏便派右宰丑(注意,在当时,右宰是一个官位,丑是人的名字)去陈国进贡,并找机会把州吁给杀死了。至于石厚,石碏也一并杀了,因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有人主张饶了石厚,被石碏拒绝,并亲自派孺羊肩到陈国杀了石厚。

“大义灭亲”这个成语便是来源于此。春秋时史学家左丘明称石碏:“为大义而灭亲,真纯臣也!”

同年十二月,卫国遣人把卫桓公的弟弟公子晋从邢国接回国内,拥为了新的国君。

标签: 大义灭亲典故成语概括出自简短哪里

更多文章

  • 宋金战争打了多少年(金国后期自身难保却持续攻打南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金,难保,金国,战争,攻打,持续,南宋,后期,自身,多少

    金国后期自身难保,为什么还要攻打南宋?看似昏招,其实不傻!1217年,金国出动大军从两淮、京湖、川陕三路分攻南宋。这是自“开禧北伐”后,宋金两国再度兵戎相见。金国在历史上曾多次南下攻宋,但这次却和之前完全不一样。过去金国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打算灭掉南宋,统一全国。而这次金国的北部已被蒙古人占领,种种

  • 康熙三征噶尔丹的过程及意义(康熙皇帝完成这一伟大壮举)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三征噶尔丹,壮举,皇帝,意义,过程,完成,伟大

    细数康熙三征葛尔丹的经过,康熙皇帝是如何完成这一伟大壮举的!三征噶尔丹是指清朝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军三次征伐漠西蒙古(卫拉特)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历史事件,是平定准噶尔噶尔丹的叛乱之战。是一次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正义战争。 此战清朝不仅成功阻止了准噶尔的东

  • 香港配角男演员大全(香港十位殿堂级男配角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配角,香港,演员,人物,大全,殿堂级

    香港十位殿堂级男配角,林雪进不了前五,达叔屈尊第二!红花也需要绿叶的衬托,演艺圈中也是如此,一部戏中主角固然重要,但没有了配角的衬托,一样会黯然失色。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当年香港娱乐圈的十位殿堂级配角,排名来自网络数据,如有不同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第十位邹兆龙。“我一进门就看到常威在打来福,然后我就晕

  • 一轮明月寄相思的诗句及作者(10首中秋诗词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月,赏析,诗词,诗句,相思,作者,中秋,10

    10首中秋诗词:一首诗词说牵挂,一轮明月送相思!今天是中秋节,人间天上,俱是思念。如今,通讯发达,我们通过电话、手机、网络,就可以给千里外的亲友送去思念。而在古代,没有电子通讯设备的时代,人们习惯拿起笔,写下一首表达自己心情的诗或词,来表达心中的思念、牵挂。下面十首最美中秋诗词,每一首都让人怦然心动

  • 于莎莎个人资料简介(于莎莎为何突然在娱乐圈消失了)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于莎莎,娱乐圈,简介,资料,消失,个人,突然,为何

    主演《极品女士》的于莎莎,怎么突然在娱乐圈消失了?于莎莎在娱乐圈消失,是因为她这些年比较少接拍影视剧和综艺了。她在主演了《极品女士》系列短剧之后,就很少有能够超过此剧热度和口碑的作品,之后转做了一段时间的综艺主持人,也并没有带动起太高的人气。所以她也渐渐减少接戏和上综艺,逐渐消失在观众的视线当中。于

  • 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结局(电视剧中各自的下场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吉祥,石亨,徐有贞,解读,电视剧,下场,结局,各自

    助明英宗复辟:“夺门之变”的石亨、曹吉祥、徐有贞是什么下场?经过了“明英宗复位”“冤杀于谦”等一系列丑陋操作后,作为这场“夺门之变”的“策划人”,石亨、曹吉祥、徐有贞三人的下场,可谓是小人枉做了小人。首先说说三人里倒霉最早,下场也最“幸运”的一位: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徐有贞。其实,在谋划这场丑剧前

  • 蓉是哪个城市的简称(四川成都是一座极具魅力的城市)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城市,简称,魅力,四川,成都,哪个

    成都的朋友看过来,成都为什么又叫蓉城?成都是一座极具魅力的城市,许多人都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成都还有一个别称,非常之好听,名曰“蓉”,因此,成都也被人称为蓉城。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蓉城这个称呼的来历,今天就为大家普及一下。成都是全国十大古都之一,是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的发祥地。蜀汉、成汉

  • 陈艳南和白清明为什么分手(陈艳南和白清明在一起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白清明,陈艳南,分手,一起,为什么

    《乡村爱情13》情人节,白清明、李银萍秀恩爱,谢广坤该放心了!2月14日,情人节,《乡村爱情13》再次放出宣传物料,白清明和李银萍秀恩爱,看来又一场离婚大战要开始了。熟悉该剧的观众都知道,在《乡村爱情12》的剧情里,原本让人羡慕的白清明和陈艳南离婚了,原因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为了事业而放弃家庭的白清明

  • 茱萸比喻男人的什么意思(古人眼中茱萸代表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茱萸,古人,意思,比喻,代表,男人,眼中,什么

    茱萸在中国诗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屈原在《离骚》里曾说:“椒专佞以慢幍兮,樧又欲充夫佩帏。”显然认为樧是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一种恶草。樧,就是茱萸。千年之后,到了唐人的笔下,茱萸的形象已经大变。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都是吟咏重阳的

  • 秦始皇在刘邦敢反吗(假如秦始皇还活着会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刘邦,怎么样,假如

    假如秦始皇还活着,项羽和刘邦会起义吗?三个事实揭晓答案!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成为君王的皇帝。他当时做出来的一些事情,那么到现在这个时候依然具有影响力。甚至现在连外国人,研究人类历史100位的名人里面,秦始皇就直接排在了18位,所以他也让外国人感到钦佩。秦始皇费尽力气,将六国统一形成了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