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周世宗柴荣传奇人生介绍(周世宗柴荣的能力比赵匡胤强吗)

周世宗柴荣传奇人生介绍(周世宗柴荣的能力比赵匡胤强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301 更新时间:2024/1/6 0:04:40

五代中,后周世宗柴荣可以说是一位不世出的明君,历史之手将其放到五代,实在是太委屈柴荣了,如果放到一个统一时期,或许他的影响力将扩大无数倍。

即便柴荣只在位五年,但他为北宋打下了牢固的根基,五代的统一趋势,也在柴荣这里变得更加清晰可见。

赵匡胤曾在郭威、柴荣手下任职,凭借军功一步步爬到禁军首领的位置,直到柴荣病逝,赵匡胤发动政变,夺走了后周的天下。

柴荣和赵匡胤都是罕见的明君,只不过所处的环境和位置有所不同。

柴荣在位虽短,但创造出举世的功绩,而赵匡胤结束了五十余年的乱世,更是造福无数人。

如果将柴荣和赵匡胤来对比,很难说谁高谁低,就好比将两人的位置互换,没准仍可以做得同样出色。

当然了,人与人的能力还是有所差距的,如果仔细分析,柴荣的能力或许比赵匡胤还要高一些。

毕竟柴荣是先行者,正是他的大杀四方、知人善任,才有了之后北宋王朝,而赵匡胤传承了柴荣的遗志,完成了统一大业。

一、柴荣处四战之地,内忧外患,却能震慑八方

柴荣接了郭威的班,主要原因就是郭威的子嗣早已被刘承祐所杀,作为养子柴荣才成了合法的继承人。

后周所处的位置也比较尴尬,北边有北汉和强大的契丹,南面有南唐后蜀,四面八方都是敌人。

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算有了郭威的铺垫,但柴荣的位置仍是岌岌可危,不仅外患频繁,朝廷的内部问题同样不少。

郭威多年带兵,南征北战,在军中威信很高,将校对其也是心服口服,可柴荣既无军功,也无政绩,还是个养子,这让文武百官如何信服?

柴荣即位之后,北汉皇帝刘崇便蠢蠢欲动起来,刘崇本是后周死敌。

在刘崇的印象中,郭威是个人物,但柴荣就是个黄口小儿了。于是,刘崇联合契丹,想趁着后周政局未稳之际,征伐后周。

史料记载“帝曰:「昔唐太宗之创业,靡不亲征,朕何惮焉!」道曰:「陛下未可便学太宗。」

帝又曰:「刘崇乌合之众,苟遇王师,必如山压卵耳。」道曰:「不知陛下作得山否?」帝不悦而罢。”

得知消息,柴荣和群臣商议,要御驾亲征。柴荣跟随郭威多年,深知这些文臣武将有多么难对付,如没有军功政绩,他难以服众,为此他急需一场胜利,来赢得群臣的信任。

廷议之时,柴荣说要亲征,并要学习唐太宗,但群臣对此不屑一顾,宰执大臣冯道笑着说:“陛下未必能学得了唐太宗。”总而言之,大臣们将柴荣的一腔热血当成了儿戏,

内忧和外患并存,柴荣没有退路,柴荣的处境比赵匡胤立国的时候要难得多,为此,柴荣亲披战甲,在高平和北汉决战。

不成想,北汉大军头次冲锋,刚刚接战,后周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就临阵逃跑,一时让后周大军乱了阵脚。

柴荣对此的确很意外,与此同时,为了重新振奋士气,柴荣率先带着亲兵杀入敌阵,在皇帝的带领下,后周军一鼓作气杀败了北汉。

这就是著名的高平之战,柴荣用实力赢得了尊重,稳定了后周局势。

二、收复幽云十六州只差一点点

柴荣是位很有抱负的皇帝,在平定内患之后,便动后周战车,以先易后难的策略,开始统一进程。后周大军先后拿下秦、凤四州,三次征伐淮南,将江北之地全部收入囊中。

南方战事告一段落,柴荣再次兴兵北伐契丹。

石敬瑭献出幽云地区之后,游牧民族就成了中原政权的恶梦,对于契丹而言,他可以随时出动部队,自幽州出发,杀向中原腹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而对于中原王朝正好相反,如果收不回燕云十六州,他们将随时面临游牧民族的铁蹄,所以北宋要在都城和边境囤积重兵。

从石敬瑭当到儿皇帝,到朱元璋收回幽云地区,间隔了四百多年,其中离着目标最近的就是柴荣,倘若柴荣能多活几年,收复幽云地区应不是问题,宋朝和赵宋官家们也将不复存在。

在进攻契丹的过程中,后周大军一度十分顺利,莫州、瀛洲、先后被柴荣收复,如果大军继续前进,收复幽州将指日可待。

史料记载“周世宗既定三关,遇疾而退,至澶渊迟留不行,虽宰辅近臣问疾者皆莫得见,中外汹惧。”

就在关键时刻,柴荣突发疾病,在君主专制王朝,皇帝的作用不言而喻,一代明君本就很少,而且还要以君王的寿命为周期,一旦皇帝去世,人亡政息。

皇帝得病,那么征讨契也只能停止,收复幽云的计划也化为泡影。在此之后的宋朝,虽然对外战事无数,但不论如何都无法再收复幽云地区。

赵匡胤曾在郭威、柴荣帐下听令,并得到柴荣重用,升任殿前都点检,换言之,如果没有柴荣的提拔,他赵匡胤也无法黄袍加身。

三、赵匡胤能开创三百年基业

在军功上,柴荣比赵匡胤强一些,而柴荣的政治环境比赵匡胤要恶劣得多。

除此之外,柴荣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兴修水利、扩建开封、限制佛教,在柴荣的改革下,五代的阴霾才开始逐步散去,光明的脚步随之而来。

赵匡胤的能力同样很强,他凭借军功在后周立足,也是从尸体堆里爬出来的狠角色。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赵匡胤将承接了柴荣的事业,并最终完成了统一,结束了五十多年的乱世,百姓也得以过上安定的日子。

对于文治武功,柴荣几乎无懈可击,如果柴荣能多活二十年,或许能缔造更为强盛的国度。

然而,凡事有利就有弊,也没有完美的人和事,柴荣峻急刚强,军功虽盛,也有诸多缺失,而赵匡胤励精图治,奠定了宋朝三百年基业,还将五代的弊病完全阻断,也可谓利在千秋。

标签: 柴荣周世宗匡胤传奇介绍人生能力

更多文章

  • 周玄毅詹青云事件始末(詹青云言论引广大网友的争议)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詹青云言论引争议,似曾相识的中国式道德绑架。3月13日晚,《奇葩说》著名辩手詹青云因转发了一条关于新冠肺炎争议的微博,被网友骂上了微博热搜。为此,詹青云不得不于3月14号凌晨在微博上致歉称自己表达欠考虑,无意针对此次疫情抖“机灵”。并表示自己立场一直不变,关注调查,相信科学,拒绝抹黑。一时间微博上各

  • 周渝民个人资料介绍(演员周渝民结婚6年生活幸福)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渝民,资料,演员,介绍,结婚,生活,个人,幸福

    分手14年再看大S周渝民:他结婚6年生活幸福,她仍深陷离婚风波。时在《流星花园》拍摄期间,大S与蓝正龙相遇,初次见面就迅速被对方的颜值所吸引,之后便开始了疯狂的追求。那会蓝正龙对大S也很有好感,于是两人开始了一段短暂的恋爱。在恋爱期间,大S对蓝正龙可以算得上是有求必应,她在剧组也总是一副很高傲的样子

  • 朱棣为啥不敢炮轰朱元璋画像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炮轰,画像,朱棣,朱元璋,原因,为啥

    朱棣那么能打仗,为什么会被济南城的一幅画吓到?众所周知为了争取那至高无上的位置,皇室子弟自相残杀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其中明朝的朱棣军事能力非常强。可是他为什么会被济南城的一幅画吓到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历史上建文帝上位之后,迫不及待的就对自己的叔叔伯伯们动手了,进行了一系列的削

  • 朱见深儿子朱佑樘简介(恪守一夫一妻制的苦命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恪守一夫一妻制,朱佑樘,苦命,朱见深,简介,皇帝,儿子

    朱佑樘:恪守一夫一妻制的苦命皇帝。明朝共经历二百七十六年,共十六帝,关于明朝的皇帝,或多或少都具有争议。但是争议最大的一位是明朝的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其父朱佑樘去世后,朱厚照自然成了皇帝,没有人给他争夺皇位。因为,朱佑樘只有朱厚照这一个儿子,这一切,源于他自己恪守的一夫一妻制。明武宗朱厚照是明

  • 竹杖芒鞋轻胜马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出自哪一首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轻胜马,竹杖,芒鞋,意思,出自,什么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其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如何理解?作为宋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词人,苏轼留下了太多经典的作品。尤其是能够代表他旷达生活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流传甚广。这一句宋词出自他一首题目叫《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宋词作品。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

  • 主演和领衔主演演哪个重要(片酬上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片酬,主演,领衔,区别,重要,哪个,什么

    何为领衔主演、联合主演、特别主演、主演?片酬上又有何区别?一向热闹非凡的演艺娱乐圈,不仅故事多热点多,而且名词多名堂多,时不时总是会成为人们的热议焦点。比如近年来关于演员高收入问题,国家相关部门“限薪令”和“限籍令”先后出台,就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同。那么,何为领衔主演、联合主演、特别主演、主演?

  • 煮酒论英雄中曹操的目的是什么(曹操的真实用意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酒论,曹操,英雄,用意,分析,目的,真实,什么

    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的真实用意是什么?风从虎 ,云从龙,龙虎英雄傲苍穹!某日曹操雅兴大起,把刘备叫到家中,饮酒赏梅。席间,曹操问刘备,当今天下谁称得上是英雄。刘备列举天下诸侯,一一被曹操否决,而后说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此时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觉得自己是英雄不为过。可刘备被吕布打得如

  • 秦始皇赵姬的下场怎么样(大秦赋中赵姬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姬,秦赋,秦始皇,下场,结局,怎么样,如何

    《大秦赋》赵姬结局:与嫪毐私情暴露,两幼子被摔死,遭嬴政幽禁。由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等主演的《大秦赋》正在当贝影视热播,该剧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等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故事。该剧播出至今,争议最大的人物就是嬴政的生母赵姬。赵姬在历史上也算得上一位传奇女性,从青楼歌姬到一

  • 秦统一文字后的字体的名称叫什么(秦始皇统一为小篆文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字,统一,字体,秦始皇,名称,小篆,什么

    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得以在全国实行,但最后流行的却不是小篆。秦始皇统一山东六国,开始对大一统王朝开始进行制度建设,首先就是书同文,车同轨,这两项是管理旧山东六国的核心,雄心伟略的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把小篆定为秦国的官方字体,但是在秦国灭亡后,小篆却没有大面积普及,反而是另外一种字体得以普及。公元

  • 青年下乡是什么年代的事情(下乡青年活动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下乡,青年,年代,事情,活动,结束,时候,什么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74年是一个分水岭。从1969年开始的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直持续到1978年,全国共有16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农村、山区、草原、边疆等等广阔天地,成为一代知识农民和兵团战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开始,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但如何安排知青,如何使他们融入农村成为新农民,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