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电视是谁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电视的发明者被当作“怪胎”)

电视是谁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电视的发明者被当作“怪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23 更新时间:2023/12/31 17:07:33

他是电视机的发明者 却被所有人当作“怪胎”!

如今每天回家打开电视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不过在看电视的同时你是否想过,当初是谁发明了电视呢?

尽管后世公认电视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电视的发明者,年轻的苏格兰工程师约翰·罗杰·贝尔德在当时却被所有人当成了“怪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先将目光回到1926年1月,一群穿着晚礼服的男女宾客聚集在伦敦市中心的一座顶楼的房间里,他们都是皇家科学院的科学家,也是约翰·罗杰·贝尔德邀请来的客人。

贝尔德邀请他们来正是为了他们展示最早的电视技术,而当时的电视可不像现在这样轻便,整个展示过程占用了两个房间。

在随后的一份回忆录中贝尔德写道“大约有40多位科学家到场,他们被分成6人一组,进入我在顶楼的两个小实验室。

在其中的一间实验室中,有一个大大的飞碟在旋转,看上去非危险,随时都可能爆炸,如果爆炸的话,那么,玻璃碎片就会满屋子飞,就像玻璃雨一样。

当然,并没有发生爆炸,一切都进行的非常顺利,除了一个小小的事故之外。”

这个小小的事故是当时其中一位接受试验的客人,蓄有长长的白胡须,在他坐在装置前,接受图像转播时,他的一绺胡须被绞到旋转的轮子中。

幸运的是他只是损失了一小绺胡子,没有造成任严重的伤害。他本人也非常合作,表现出一位真正竞技人员的精神,坚持继续电视图像转播试验。与此同时, 客人们也聚精会神地观看图像发射试验。

试验成功

那位白胡须男士坐在一个大大的旋转的圆碟子前,碟子的边缘镶着大约30个镜片,每一个镜片大约有靶心那么大。

光碟发出的一束光打到他的脸部,然后反射的光束通过一个光电装置被转换成电子信号,再通过空中发射到隔壁的房间中去。

而在隔壁的房间里有一个玻璃的荧屏,人们可以在荧屏上看到这位白胡须男士的脸部的图像。

两天后, 伦敦泰晤士报报道了这次成功的电视试验。泰晤士报的报道说尽管转播的图像隐约、模糊,但是它确实可以被叫做“电视”,电视的出现使即时转播重现动作成为可能。

被人当作“怪胎”

贝尔德的孙子伊恩表示贝尔德对泰晤士报记者的报道感到满意,因为它准确的描述了当时的试验。

但同时伊恩也解释说这远不是贝尔德所做的最后一次试验。试图说服那些科学家的工作要比贝尔德原来想像的要难得多。

贝尔德不得不为此奋斗,他有时不得不大喊大叫,因为当时很多人对电视持怀疑态度。

所以,他和他的经理人哈钦森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试图把电视作为媒体的概念推广开来,让人们能够接受它并不是一件易事。

他们当时的战术就是不停的做试验演示,越多越好。但是,首先他必须说服那些技术公司接受电视的价值,而事实证明仅这方面的困难就相当大。

贝尔德找到马尔科尼公司,试图让他们为他提供财政赞助,因为他们想得到更多的钱来进行更多的试验,但他们碰到了许多困难。

马尔科尼公司对电视并没有任何兴趣,他们当时的态度其实也是1925年人们对电视态度的写照。人们对电视就是不感兴趣。

当时许多人似乎觉得现场转播移动物体成像这一概念根本无法令人理解。伊恩记得贝尔德告诉他他所碰到的一个记者的小插曲。这位记者块头很大,他向贝尔德询问了有关电视的一切问题,然后就离开了。

但后来贝尔德得知,本来安排采访他的记者认为贝尔德一定是一位狂人或者非常古怪,于是则找到了他们报社的一位个头最大的记者去采访他,以防贝尔德身上有刀或是别的什么危险物体。

这就是当时人们对电视的态度,恐惧和怀疑,尽管大多数人对这件事感到好奇,但人们不相信贝尔德可以转播图像。

而对贝尔德来说,1926年1月在英国皇家学院的科学家面前成功的进行电视试验标志着一个真正的转折点。

随后的1934年,英国政府决定建立电视服务,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电视服务,在之后的几十年间,电视技术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最终发展到了如今我们熟识的形态。

如今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也许很少有人会想到当初电视的发明者有过怎样的境遇,而未来电视又会有怎样的变革和发展呢?也许某个“怪才”的想法,在若干年后同样会变成现实。

标签: 电视发明者怪胎当作世界第一

更多文章

  • 古诗乌衣巷的意思赏析(刘禹锡乌衣巷这首诗表达的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乌衣巷,古诗,赏析,刘禹锡,情感,意思,表达

    刘禹锡《乌衣巷》赏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我认为要了解其诗中全文的意思,要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中句子实际含义进行分析,才能深入透彻地了解其全文意思。时代背景:刘禹锡为中唐的诗人,在仕途与政治上没有得到朝迋的重用

  • 关于友情的诗句名言(史上最经典的7句友情诗词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名言,友情,赏析,诗词,诗句,经典,关于

    史上最经典的7句友情诗词,风格虽不同,情真意更切。友情诗指的是抒写朋友间友情的诗词,这种诗词既有歌颂对方才华之作,也有抒发离愁别绪的感慨,或者是描写对朋友的思念,风格或低沉压抑,或豪放昂扬,但大都情真意切,耐人寻味。 这句出自高适《别董大》,意思是你董庭兰不需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以你的名气和才

  • 汤唯演过影视作品(汤唯演过7部电视剧你看过几部)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电视剧,作品,影视

    汤唯演过7部电视剧,除了《大明风华》,许多人没看过另外6部!2007年电影《色.戒》大获成功之后,汤唯就一心放在电影上,没有出演过电视剧。从电影《月满轩尼诗》、《晚秋》到《黄金时代》,一步步奠定了她在影坛文艺女神的地位。时隔12年,汤唯重返电视荧屏,出演电视剧《大明风华》。据说是制片人花了8个月才成

  • 王勃个人资料简介(王勃创作了著名诗句滕王阁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勃,滕王阁,诗句,简介,资料,创作,著名,个人

    王勃——才高八斗、天妒英才:如流星划过夜空,绚烂了整个苍穹。公元676年,南昌滕王阁上,一个二十六岁的青年,不紧不慢研起了墨料,而后拿起酒壶豪饮一通,思索片刻便将一篇《滕王阁序》一气呵成。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出,让在场的文人显贵无不五体投地、惊愕不已。放下笔的那一刻,他完成了自己人

  • 明朝历代国君一览表及在位时间排序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国君,一览表,排序,历代,明朝,在位,时间

    盘点明朝的所有皇帝:明朝是一个很强盛的朝代,这种强盛的朝代自然皇帝也是有其特点,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下明朝十六位皇帝的事迹,做一个简单的明史。首先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为: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宗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

  • 乌纱帽始于什么朝代(乌纱帽什么时候成了官职的代名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乌纱帽,代名词,朝代,官职,时候,什么

    丢官叫做“丢了乌纱帽”,乌纱帽啥时候成了官职的代名词?我们在很多古代连续剧中常看到“丢了乌纱帽”这句话,在很多古典戏剧中也常看到官员头戴这种帽子。“丢了乌纱帽”这句话的意思是丢了官职,现在在民间俗语中“乌纱帽”仍然是官职的代称。那么“乌纱帽”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就成为官职的代称呢?

  • 五言绝句是什么意思(简单介绍鉴赏格律诗的知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五言绝句,律诗,鉴赏格,意思,知识,介绍,简单,什么

    什么是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和排律?鉴赏格律诗不可不知的知识! 首先明确一点,本文介绍的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和排律都是格律诗中的诗体之一,古诗分格律诗和古体诗两大类,格律诗的基本特点是讲求平仄和押平声韵,达不到这两点的就是古体诗。五绝是“五言绝句”的简称,“五言”指的是每句诗都是五个字,绝句指的

  • 李双江的现任妻子叫什么(李双江的两任妻子丁英与梦鸽)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双江,妻子,丁英,梦鸽,现任,什么

    李双江两任妻子:丁英与梦鸽,一人赢在教育上,一人赢在美貌上!近日,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和梦鸽之子李天一即将出狱的消息被“三番两次”推上了热搜。从网络上曝光的夫妻二人的聚会场面,不难看出,“这两夫妻心情甚好”!今年已经84岁的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一生经历过两段婚姻。他第一任娶了大自己两岁的著名舞蹈演员——丁英

  • 朱永棠个人资料介绍(朱永棠年轻时候照片)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永棠,资料,介绍,年轻,时候,个人,照片

    朱永棠:他被兄弟排挤不合体捞金,曾经不起眼今事业发达妻美女娇。香港古惑仔兄弟团在内地演出、参加综艺捞金,赚得盆满钵满,却唯独少了一个人,他就是在《古惑仔》系列中扮演蕉皮、巢皮的朱永棠。这其中有何曲折因由?朱永棠1968年出生,是香港歌手和演员。他家算是演艺之家,哥哥朱永龙是香港知名经纪人,弟弟朱永恒

  • 顾竹君个人资料简介(上海滩女滑稽第一人顾竹君生平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顾竹君,生平,简介,上海滩,资料,介绍,滑稽,个人,第一

    上海滩女滑稽第一人顾竹君,与龚仁龙因戏生爱,离婚后还能同台!滑稽笑星大家认识多少呢?顾竹君和龚仁龙两人就是沪上知名滑稽戏演员,两人曾是一对夫妻,因为合作一部小品而认识,并且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之前龚仁龙因演《红茶坊》中的大卫而出名,顾竹君是上海滩女滑稽第一人,在女性里是不可多得的滑稽人才。多年前,龚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