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水浒传讲述了什么故事概括(一部深刻揭示梁山好汉的故著作)

水浒传讲述了什么故事概括(一部深刻揭示梁山好汉的故著作)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96 更新时间:2023/12/29 20:48:46

《水浒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梁山好汉是义薄云天还是无恶不作?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多数男性都是读过的,特别是对于小男孩来说,很容易就对《水浒传》中的某个人物痴迷向往,比如说鲁智深武松等人,倒拔垂杨柳、拳打蒋门神等都是经典中经典。

不过我在这里想问大家问大家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在读《水浒传》的时候,到底有没有读完,无论是100回的版本还是120回的版本,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在看了第71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之后就不看了,因为接下里的无论是征辽还是征方腊,看的都是让人十分闹心的。

所以,有些人对于《水浒传》的印象就是停留在了好汉欢聚一堂的那一刻,并不是知道后面一系列悲剧的故事,但我们还是想讨论一下,所谓的梁山好汉到底一个什么样的群体,是义薄云天的兄弟情,还是无恶不作的社会败类。

梁山泊的“忠义”是什么意思

人们之所以会喜欢《水浒传》,自然就是喜欢书中人物快意恩仇的江湖儿女情节,喜欢为兄弟上刀山下火海的忠义、喜欢看见好汉们在受到压迫后,百般忍耐最终受人仇敌的快感。

所以《水浒传》中诞生了很多经典的故事,比如说林冲这个前期主要人物的故事,“风雪山神庙”这一集更是令人百看不厌,而林冲就是一个《水浒传》中典型的官逼民反的角色,哪怕他已经被发配到草料场,仍旧想的是能够回家,直到最终听见了阴谋,愤而杀人之后上了梁山。

被小人暗算而上了梁山的好汉不只是林冲,宋江就因为杀了阎婆惜而第一次上了梁山,但是在听信了父亲去世的假消息,他居然想着返回家中,然后被捕,紧接着就老老实实的服刑去了,甚至在江州服刑的时候,还想着大赦天下回家。

直到被人诬告写了反诗,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最终选择上了梁山,而宋江和林冲的这种思想,其实就是“忠”,但是这个“忠”,并不是对于梁山兄弟们的“忠”,而是对于朝廷,对于当时社会制度的一种“忠”。

而梁山泊好汉的“义”又是什么呢?他们的“义”既有为兄弟两肋插刀的情节,比如说在书中宋江就多次被抓,然后因为“及时雨”的称号而被放走。

但是也有插兄弟两刀的“义”,比如说史进、朱仝、秦明、卢俊义等人都是被好汉们逼上梁山的,其实在现代人看来,他们这些人的生活还是比较不错的。

比如说朱仝,自己的公务员做得好好地,就因为“及时雨”的名头放过了宋江之后,被人家惦记上了,最终在李逵把年仅四岁的小衙内做掉后,被迫上了梁山,那么因为这种原因上梁山的好汉们,对于兄弟们又会有哪种想法呢?

特别是当宋江把“聚义堂”改为“忠义堂”之后,这“忠义”两个词,可能在某些好汉眼里就是非常刺眼的了。

诏安是否正确

抛开对于梁山好汉们的讨论,大家对于《水浒传》最大的争议就在于梁山好汉们应不应该诏安,宋江是不是一个害了梁山好汉的人。

其实按照主席所讲的,《水浒传》是一部好书,好就好在诏安,它让人们看见了,不坚持斗争的后果是什么,当然这种高屋建瓴的定论,对于我们有点遥远,但诏安对于梁山来说,即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

梁山在最开始由王伦、晁盖当大哥时,是一个比较纯粹的黑社会组织,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如果坚持这种模式的话,那么最终被朝廷剿灭其实是用不了多久的。

但是在宋江当大哥时,梁山就开始变了意思,这一时期上梁山的人,大多数都是被好汉们逼上了的,他们对于封建伦理,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是比较笃信的,一心想要洗白,而且这些人的话语权也是比较大的。

像是王伦、晁盖时期的人物杜迁宋万朱贵等人,都是七十二地煞中的人物,后来的卢俊义、关胜、秦明等人都是三十六天罡中的人物,这些本就与官方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成为了一个黑社会组织的领导人,那他们还会继续坚持这样的身份吗?

所以,当宋江上了梁山,开始用逼迫的方式赚人上山开始,梁山泊好汉的命运就被注定了。

李逵不应该被崇拜

李逵这个人物在《水浒传》中也是别有一番魅力的,特别是明清时期更是有无数达官显贵和文人热衷于这样一个人物。

李逵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完全就是一个反社会的暴力分子,虽然对于母亲非常孝敬,但是也掩盖不了他居然能做掉年仅4岁的小衙内的恶行,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李逵呢?

这其实就是当时社会环境造成的,因为封建伦理的要求,对于权贵们来讲也是一种枷锁,他们虽然能够在社会中有一定的特权,但是也被牢牢束缚着,而李逵是一个不在乎世俗的人物,他没有任何思想包袱,为所欲为。

而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们,对于当时的社会制度不满,但是又无法去改变,就只能选择通过歌颂、崇拜这个没有世俗概念的李逵来做思想上的逃避,而李逵无论怎么说,都不能算得上是一个正面的人物。

标签: 好汉梁山著作揭示概括讲述故事深刻什么水浒传

更多文章

  • 张氏来源和历史(张姓的分布地区及传统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氏,传统,地区,分布,历史,文化,来源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张”姓:张姓是中国三大姓氏之一,在人口排列上稳居第三位,尤其在中原、华北地区和四川中最有影响。当代张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6.74%,总人口大约在8960万,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之一。张的本义是“使弓弦” ,把弦绷在弓上,将要开弓,与“弛”相对。张,在金文中是一幅弓上已

  • 中庸之道的意思(荷兰作家赫德姆分享自己理解的中庸之道)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庸,赫德姆,意思,荷兰,作家,分享,理解,自己

    荷兰作家赫德姆:我研究了10年“中庸之道”都没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国文化深远而精深,对于很多外国人而言,不仅中国文化对他们来说遥不可及,就连最基本的汉字,都学起来费劲,所以,我们以中华文化为骄傲,这种骄傲是骨子里的,是几千年先辈一代代沉淀下来的。 中庸之道是我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

  • 赵文琪个人简历(赵文琪演过的电视剧)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文琪,简历,电视剧,个人

    离过婚的赵文琪陷入剧红人不火境地,是演技问题还是真低调?被誉为收视神剧的《爱情公寓》自开拍播出以来已经五季过去,不得不说《爱情公寓》是成功的,几季下来剧中原本不红的小演员们都可谓是名声大噪,圈粉无数。不过也并非都很红,毕竟都有很多看似是主角,但是却是配角的成分,大多数时候剧火人不红。最红的就是陈赫跟

  • 电视是谁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电视的发明者被当作“怪胎”)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电视,发明者,怪胎,当作,世界,第一

    他是电视机的发明者 却被所有人当作“怪胎”!如今每天回家打开电视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不过在看电视的同时你是否想过,当初是谁发明了电视呢?尽管后世公认电视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电视的发明者,年轻的苏格兰工程师约翰·罗杰·贝尔德在当时却被所有人当成了“怪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先将目光回到192

  • 古诗乌衣巷的意思赏析(刘禹锡乌衣巷这首诗表达的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乌衣巷,古诗,赏析,刘禹锡,情感,意思,表达

    刘禹锡《乌衣巷》赏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我认为要了解其诗中全文的意思,要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中句子实际含义进行分析,才能深入透彻地了解其全文意思。时代背景:刘禹锡为中唐的诗人,在仕途与政治上没有得到朝迋的重用

  • 关于友情的诗句名言(史上最经典的7句友情诗词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名言,友情,赏析,诗词,诗句,经典,关于

    史上最经典的7句友情诗词,风格虽不同,情真意更切。友情诗指的是抒写朋友间友情的诗词,这种诗词既有歌颂对方才华之作,也有抒发离愁别绪的感慨,或者是描写对朋友的思念,风格或低沉压抑,或豪放昂扬,但大都情真意切,耐人寻味。 这句出自高适《别董大》,意思是你董庭兰不需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以你的名气和才

  • 汤唯演过影视作品(汤唯演过7部电视剧你看过几部)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电视剧,作品,影视

    汤唯演过7部电视剧,除了《大明风华》,许多人没看过另外6部!2007年电影《色.戒》大获成功之后,汤唯就一心放在电影上,没有出演过电视剧。从电影《月满轩尼诗》、《晚秋》到《黄金时代》,一步步奠定了她在影坛文艺女神的地位。时隔12年,汤唯重返电视荧屏,出演电视剧《大明风华》。据说是制片人花了8个月才成

  • 王勃个人资料简介(王勃创作了著名诗句滕王阁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勃,滕王阁,诗句,简介,资料,创作,著名,个人

    王勃——才高八斗、天妒英才:如流星划过夜空,绚烂了整个苍穹。公元676年,南昌滕王阁上,一个二十六岁的青年,不紧不慢研起了墨料,而后拿起酒壶豪饮一通,思索片刻便将一篇《滕王阁序》一气呵成。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出,让在场的文人显贵无不五体投地、惊愕不已。放下笔的那一刻,他完成了自己人

  • 明朝历代国君一览表及在位时间排序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国君,一览表,排序,历代,明朝,在位,时间

    盘点明朝的所有皇帝:明朝是一个很强盛的朝代,这种强盛的朝代自然皇帝也是有其特点,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下明朝十六位皇帝的事迹,做一个简单的明史。首先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为: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宗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

  • 乌纱帽始于什么朝代(乌纱帽什么时候成了官职的代名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乌纱帽,代名词,朝代,官职,时候,什么

    丢官叫做“丢了乌纱帽”,乌纱帽啥时候成了官职的代名词?我们在很多古代连续剧中常看到“丢了乌纱帽”这句话,在很多古典戏剧中也常看到官员头戴这种帽子。“丢了乌纱帽”这句话的意思是丢了官职,现在在民间俗语中“乌纱帽”仍然是官职的代称。那么“乌纱帽”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就成为官职的代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