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什么意思(出自于哪家学派思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什么意思(出自于哪家学派思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79 更新时间:2024/2/23 16:08:06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处在哪里?字数不多,每一句都是玉言!

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化最为重要的传承之一,在文学当中讲明道理,或者教给人做人的道理,是中国古代文学或者古代经典典籍当重要的使命。

我们之前知道中国古代科举要以四书五经作为纲目,但我们很少知道为什么古代中国要采用四书五经作为考试的教材。

一方面是因为,四书五经当中记载了圣人的教训,而且包含着儒家思想的深刻论断,对于中国古代士大夫建功立业,为国家做出贡献有重要的帮助。

另外一个方面,这是因为四书五经当中蕴含了太多帮助中国古代士大夫实现自我的办法。在其中的一部著作当中就包含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最高理想,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一段非经典。在今天尚且得到很多人的注意,更不必说作为考试教材的古代了。

这一段出自四书之一的《大学》,作为《大学》当中的最后一篇,这一段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儒家思想当中的重要精髓。

而且其中阐述的观点,在《中庸》、在《论语》,在《孟子》当中都有反复的论证。

第一段所论述的内容是从大到小。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显于天下的人,“先治其国”,也就是说必须要先治理自己的国家;

一个国家治理好了,才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当中占据优势的地位;但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必须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整个家族,所谓“先齐其家”。

然后又从齐家开始论受到个人的修养。

修其身”,但是要“修其身”的话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思想;

正其心”,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必须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诚其意”,要是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

致其知”,而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和研究的世间的万事万物

格物”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今天我们来讲,大体可以理解为对世界万事万物的研究和认识。

儒家思想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应该从天地万事万物中间获得,是对外界自然规律的概括。

掌握这样的规律,人才能够,获得知识获得知识以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心思才能端正心思,才能修养品性,品行修养之后才能管理好这个家庭和家族。

管理好了以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以后天下才能太平。

这一论断可以说是把治理国家、天下太平上升到人性的修养,对人本身的品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把天地之间个人的成长是为天下太平的开端,关于天人合一的观点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实实在在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实际上这九个字的理想,是中国历朝历代士大夫追求的目标。这段文字虽然很短,但可谓字字箴言,字字都是金口玉言。

标签: 学派治国修身意思天下出自思想哪家什么

更多文章

  • 熊猫在古代是蚩尤的坐骑吗(远古时期熊猫是谁的坐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熊猫,坐骑,蚩尤,时期,远古,古代

    蚩尤的坐骑其实是大熊猫?战败是因为大熊猫拉肚子?是真的吗?别看现在的大熊猫呆呆萌萌的,传说中可是战神蚩尤的坐骑。而蚩尤之所以在涿鹿之战中最后败给了黄帝,也是因为这只大熊猫。 相传蚩尤养了两只大熊猫,一个训练有素,能跳能打,十分厉害,是熊猫中的战斗猫,蚩尤也是靠着他才能到处战无不胜。而另一个熊猫只会

  • 姓汪的历史和现状(汪姓起源、分布及历史名人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起源,简介,名人,现状,分布

    百家姓之“汪”姓:汪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六十位姓氏,尤盛于皖鄂地区。当今汪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36%,总人口大约在483万。 汪,本义是水很深,又宽广之域貌。汪的古文为王,王者大也,汪也大也。早期汪人是生活于东部的湖、潭水面之上的氏族,与远古渔业时期,即与东方伏羲氏族有密切的关系。东部人体

  • 中国五大剧种分别是哪五种(京豫越评黄剧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评黄剧,剧种,特点,中国,分别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豫、越、评、黄”哪个更名不副实。一般人们常常说的,中国戏曲的五大剧种是 :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这也是49年以后定下来的,但一般人并没有探究一下,这五大剧种够不够格。那么从几个方面探究呢?第一听的人数,影响面,第二剧种自身的行当是否齐全,剧目是否“硬整”,第三又有多

  • 阿q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人物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人物,笔下,鲁迅,形象,分析,先生,怎样,一个

    阿Q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一个活脱脱的血泪与耻辱的奴才;一个可笑又可恶的悲剧人物;一个物质与精神胜利法的代表,引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久久的焦虑与思考。那么,阿Q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①阿Q的一生中没有家,也没有姓,他自己也不知道姓什么,后来看到赵老太爷很富有,于是便向人家说

  • 孟子义雪中悍刀行演谁(电视剧中孟子义演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义雪,行演,孟子义,悍刀,电视剧,演技,如何

    饰演《雪中悍刀行》中的“红薯”,孟子义演技如何?《雪中悍刀行》中扮演“红薯”这一角色的演员是孟子义。剧中的“红薯”是男主角徐凤年身边的一个丫鬟,她长相出众,堪称绝色,且伶俐聪慧做事有分寸,对主人忠心耿耿,深得徐凤年的喜欢与信任。孟子义扮演的“红薯”,无论体态容貌还是待人接物方面,比较符合剧中人物设定

  • 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什么意思(表达什么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淋雪,相思,白头,情感,意思,表达,此生,什么

    “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这是网络上人们比较热议的两句诗,这两句诗可以说写的不同寻常,很容易引起人们对神圣爱情忠贞不渝想念的共鸣。让人读起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内心还有一种小激动,小自豪。那么许多朋友要问了,这两句诗啥意思?又是出自何人之手的呢?下面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诗。忽有故人心上过,

  •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从哪里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特别是在谈起湖北人的精明时,就会用“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来表示。为什么人们要用这一句来形容湖北人呢?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聊聊这句话的来历。一、九头鸟?1、九头鸟,又称九凤,是出自我国神话小说《山海经》、《楚辞》中的神鸟。但也有说法认为

  • 瑶族的春节风俗有哪些(瑶族的过年风俗文化活动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俗,盘点,文化,过年,活动,春节,哪些,瑶族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也和汉民族一样欢度春节。但除此之外,节日的习俗也是精彩纷呈,让人耳目一新。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瑶族的春节习俗。一、舞春牛春节期间的舞春牛活动,作为瑶族过春节的一种民俗活动,历史悠久,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必看项目。舞春牛活动共分三部分:一是迎春牛,二是耍春牛

  • 宁叫鬼把门,不叫鬼撵人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鬼把门,意思,鬼撵人,什么

    在农村有这么一句俗话叫“宁叫鬼把门,不叫鬼撵人”。它的意思也不难理解,就是说:人们要选择地方建造房屋的时候,不要把房子建在后面有坟墓的地方,就算是选,也要选在房屋前有坟墓的地方,这也比选在后面有坟墓的好的多。这样解释起来是有点拗口,大意是房屋建在前后都有坟墓的地方都不是太好,但相对比较来说,选在房屋

  • 孝子不养下堂母是什么意思(孝子不养下堂母上一句的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堂母,孝子,含义,意思,什么

    关于孝道在我国已深入人心,自古孝就是一种美德被一代代传承下来。有关孝道方面的俗语也不少,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孝子不养弃家父,孝子不养下堂母”这个俗语,看看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讲究?一、孝子不养弃家父孝子不养弃家父,这半句比较好理解,就是说孝顺的孩子是不会赡养抛妻弃子的父亲的。从小人们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