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带有梅花的诗句(描写梅花美景的经典古诗介绍)

带有梅花的诗句(描写梅花美景的经典古诗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17 更新时间:2024/2/2 15:11:58

不读这10首诗词,就不知道梅花有多美!

一首诗词,百种情思,

纵然诗短,奈何情长。

宋人有多爱梅花,这10首梅花诗词说明了一切,精选10首宋代梅花诗词,品味人间仙景,读懂世间真情。

《踏莎行·雪似梅花》

宋.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这雪像梅花一样洁白,那梅花又像雪一般晶莹,无论是像,还是不像,都是一样的绝美。

吕本中此词写别恨,情从景生,天然浑成,两阕的末句尤为警策。但此景不使人欢,反叫人愁,去年梅花开放时节,曾共赏梅花,而今离别了,风物依旧,人事已非。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这首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写的相当出彩。

《梅花》

宋.王安安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姿写尽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

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梅花不同于牡丹、芍药的独特形成;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宋.刘著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

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江南的梅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情天恨海,逝者如斯。无情的岁月早经染白了主人公的双鬓。追忆别时,恍如昨日。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此词以梅花自况,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表达了诗人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雪梅·其二》

宋.卢钺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

梅、雪、诗,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

《梅花》

宋.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这是一首集句诗,截取唐宋四位诗人的诗句,经过巧妙组合,赋予新意,无牵强凑合的痕迹。

孤芳难自赏,唯有春风来。晚年的王安石心境确实有所变化,个人的自由在他心目中更加重要,他已经超越了世俗与入世的分别,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清平乐·年年雪里》

宋.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今年又到梅花开放的时候,我却漂泊天涯,两鬓稀疏的头发也已斑白。

李清照借赏梅自叹身世,词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

《临江仙·探梅》

宋.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

一枝先破玉溪春。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

竹根流水带溪云。

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玉溪梅花一枝先报春。毫无花儿柔媚娇艳的姿态,洁白雅淡全然是雪精神。

这既是一首咏梅词,也是一首记游词。词人乘兴而来,踏月而归,一日清赏,可抵十年尘梦。而空山寒梅,得此人相对,亦可免寂寞矣。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在内,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寻常一样窗前月,来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谈,这气氛可就与平常大不一样了。

标签: 梅花古诗诗句美景经典介绍描写带有

更多文章

  • 待人接物是什么意思解释(成语接人待物的出处及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待物,成语,出处,说法,意思,待人接物,解释,什么

    成语“接人待物”或“待人接物”中,“待”是什么意思?先奉上标题中问题的答案:成语“接人待物”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也可以写作“待人接物”,意思是指跟别人往来接触,其中的“待”指“对待”。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就讲这个“彳”部汉字:“待”。“待”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

  • 含有拟人的诗句推荐(十首拟人手法的古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拟人,古诗词,诗句,手法,推荐,含有

    十首拟人手法的古诗词,妙趣横生,最后一首最精彩,值得细细品读。拟人手法就是把物体当作人来描写,使其具有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和品格特征。拟人手法可以将无生命的事物描写得生动活泼,也可以将有生命的事物表现得可憎无爱。比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有“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的诗句。钱币能看守钱袋,并有羞涩感,这

  • 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背景资料(表达的思想内涵及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双桨,内涵,资料,意义,创作,背景,思想,表达,我们

    刘炽当年是怎么写出经久不衰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新中国的第一部儿童彩色故事片《祖国的花朵》,导演严恭请刘炽为影片作曲,他爽快地答应了,因为他乐于为孩子们写歌。7月的一天,天气晴朗,颐和园的蓝天碧波、绿树红墙格外明媚。导演严恭、苏里带领影片摄制组的全体成员和一大群十二

  • 人世间楠楠最后活了吗(为什么把周楠写“死”)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周楠,人世间,楠楠,最后,为什么

    再看《人世间》:终于明白为什么把周楠写“死”。刚刚成年的周楠,前途一片光明,可还没有来得及建功立业,一展抱负,就这么草率的死了。很多观众意难平,心很疼,想不通为什么?怎么就不能让这么好的孩子有个完美的结局?我看到很多友友说因为周楠的身份尴尬,对郑娟和秉昆来说那是耻辱,加上他和冯玥的恋人关系如果明朗化

  • 剑啸江湖剧情介绍详细(这部香港武侠剧值得再刷)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剑啸,武侠,江湖,剧情,介绍,再刷,香港,详细,值得,这部

    24年前的徐少强、秦沛、刘松仁,这部香港武侠剧值得再刷!我们看过很多题材的电视剧,其中以武功为题材的武侠剧是很多人心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这类题材基本上都是以著名武侠小说为背景,讲述身怀绝技的侠客义士,行侠仗义、惩恶扬善、锄强扶弱的故事。其中以三大宗师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最为有名,也

  • 张子静活了多少岁(张子静活到75岁也没钱结婚)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子静,结婚,多少,75

    母亲的钱用于恋爱,姐姐的钱给了朋友,他活到75岁也没钱结婚。前些天在网上看了一则真人真事,有个人家11个姐姐凑钱给弟弟买了房,而且11个姐姐都很开心,觉得很自豪。生活里不乏有扶弟魔,全心全意的为弟弟奉献。但是并非所有当姐姐的人都是扶弟魔,民国时期有一位姐姐,她从来没有帮助过弟弟。这个姐姐就是张爱玲。

  • 水浒传中没遮拦穆弘为什么能排进天罡()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水浒传,天罡,拦穆弘,为什么

    在《水浒传》里几乎没有表现的穆弘凭什么是“天罡星”?《水浒传》的梁山一百零八位头领分为天罡星和地煞星。天罡星的平均战斗力和书中存在感都高于地煞星,《水浒传》重点刻画的人物也大多是天罡星,比如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等。然而对于在梁山上坐第二十四把交椅的头领、天究星、“没遮拦”穆弘,《水浒传》

  • 一坟管三代是真的吗(上坟不过三代 祭拜不去二回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老话说:“上坟不过三代,祭拜不去二回”,这是什么意思?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先人的一种活动。在农村地区尤其注重上坟的习俗,每逢正月十五、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等重要的祭祀节日,一定会到先人的坟前祭拜。上坟不仅表达了对先人的尊重和思念,还表达了后人对孝道的传承。有这么一句俗语:“

  • 古筝独奏十大名曲欣赏(中国十大古筝名曲是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筝,名曲,独奏,欣赏,中国,哪些

    古筝十大名曲分别为《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出水莲》、《林冲夜奔》、《侗族舞曲》、《汉宫秋月》、《雪山春晓》、《寒鸦戏水》、《香山射鼓》、《战台风》,听名便知其美。这一个个曲名充满了文化雅韵,也不是一个美字可以形容的完整的。下面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中国古筝十大名曲。一、《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是一

  • 东晋怎么被灭的(东晋具体是怎样的一个灭亡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灭亡,过程,东晋,具体,怎样,怎么,一个

    东晋建立之后,是被谁所消灭的?具体是怎样一个过程?东晋是司马懿的后人司马睿建立的,历经了一百年左右,被刘裕建立的刘宋所取代了。不过刘裕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在王朝晚期发动农民起义的人,而是东晋的权臣,在掌握了大权之后,逼皇帝禅位,把天下让给了他。这话还得从东晋后期说起了。到了东晋后期朝政已腐朽不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