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最大的群体建筑?
故宫从永乐年间建成到1912年清帝逊位的约500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24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权力中心的代表。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评价: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同时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现已辟为“故宫博物院”。
明代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皇城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故此又称紫禁城。
故宫占地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8707间,都是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筑群。
故宫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城墙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故宫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反映了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故宫全部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线,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游玩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中国现存历史最长的建筑物?
我国的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建筑物。它像一条巨龙,从西北甘肃的嘉峪关向东,翻越祁连山,沿贺兰山、阴山、燕山、越沙漠,过草地直达鸭绿江畔,全长12700多里,统称万里长城。历史上先后有20个朝代(包括诸侯国)修筑长城,其中以秦、汉、明三个王朝修筑规模最大。
中国历史悠久的建筑?
中华上下五千年,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如今已是21世纪,我们是否还能找到这五千年文明的影子?我们大中华乃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虽历经沧桑,但也保留了不少辉煌的记忆。最具历史特色和悠久传统的古建筑便是这其中之一。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中,去欣赏古老中国建筑特色的美。
1万里长城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古今中外,凡到过万里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泱泱大国展风范,巍巍中华铺锦绣!古人真是伟大!
2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寺庙遗址之一,被誉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和“墙壁上的博物馆”,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3悬空寺
悬空寺地处山西省的恒山景区,是北岳恒山最为独特的景色。正如其名“悬空”一样,悬空寺最为出名的特点就是依靠恒山的岩石陡壁离开地面所建。自从它被建造起以后,就不断受到所有到此参观者的赞叹。世界知名的《时代周刊》还把它列为全球著名的十大不稳定的建筑,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它的知名度。
4赵州桥
在河北省石家庄赵县有一座可以说是中国最有名的古桥,1400年前就建成的它经历了10次水灾,8次以上的地震考验,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仍然屹立不倒,可见当时的建设者们的工艺与智慧是多么精湛。以至于现在的它成为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的雕刻艺术,包括栏板、望柱和锁口石等,其上狮象龙兽形态逼真,琢工的精致秀丽,不愧为文物宝库中的艺术珍品。
5大雁塔
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位于距西安市区4公里的慈恩寺内,始建于公元652年,相传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唐三藏)自印度归来后,为了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等物,而亲自设计并督造建成的。唐高宗和唐太宗曾御笔亲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
6布达拉宫
“在阳光闪耀的雪域高原上,在西藏的神奇土地上,有一座接近天空的殿堂,它是藏汉人民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缔造出的‘一座信仰的丰碑’它的名字叫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
7蓬莱阁
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是一处古建群。云山千里目,海国四时秋。蓬莱阁,总是令人痴迷、陶醉!《山海经》中记载的“三仙山”,就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亦是秦始皇东寻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之地。广为流传的“八仙过海”神话传说便源于此。
8钟楼
钟楼是古都西安的标志性建筑。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古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会处,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钟楼。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
9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0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在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古典园林建筑。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并称苏州四大园林,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的结晶!
中国古典建筑的历史性?
1、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
1)开成时期:原始社会汉代;特点:中国木结构建筑技术已日渐完善。人们掌握了夯土技术,烧制了砖瓦,建造了石建筑。
2)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特点:砖瓦的产量、质量及木构架技术都有所提高。大量兴建佛教建筑。
3)成熟时期:隋唐时期;特点:砖的应用更加广泛,琉璃的烧制更加进步,建筑构件的比例逐步趋向定型化。
4)大转变时期:宋朝;特点:宋朝建筑的规格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
5)发展时期:元朝;特点:兴建大量藏传佛教寺庙及伊斯兰教礼拜寺。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影响到全国。
6)高峰时期:明清时期;特点:砖的生产大量增加,琉璃瓦的数量及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
2、现存古代木结构建筑代表及特点
1)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筑:建成于唐代;特点: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棂窗,风格庄重朴实。
2)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福建泉州清净寺、河北正定隆兴寺、浙江宁波保国寺:建成于宋代;特点:屋顶的坡度增大,出檐不如前代深远,重要建筑门窗多采用菱花隔扇,建筑风格渐趋柔和。
3)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山西大同的善化寺和华严寺:建成于辽;特点:接近于唐代风格,创造了“减柱法”。
4)山西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建成于元代;特点:普遍使用“减柱法”,梁架结构又有了新的创造,许多构件多用自然弯材稍加砍削而成。
5)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建于明清时期;特点:出檐较浅,斗拱比例缩小,“减柱法”除小型建筑外,在重要建筑中已不采用。
3、三本建筑文献
宋朝的《营造法式》、明朝的《园冶》、清工部《工程做法》
中国历史最长最完好的建筑?
1.长城历史最长最完好的建筑当属长城。万里长城已有2700多年历史,各时期长城的修筑基本上都有记载。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
2.苏州园林世界遗产5A景区苏州园林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苏州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繁华的地区之一。
3.三孔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三孔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
4.秦始皇陵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国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讲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大、结构奇特、内涵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实际上它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5.阿房宫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阿房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
6.未央宫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未央宫是西汉帝国的大朝正宫,建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刘邦重臣萧何监造,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位于汉长安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首原上,因在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又称西宫。是中国古代规模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总面积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亭台楼榭,山水沧池,布列其中,其建筑形制深刻影响了后世宫城建筑,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宫城建筑的基本格局。
中国历史古代最大的群体建筑?
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就是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全部宫殿可分为两大建筑群,前面为“外朝”,后面为“内廷”。外朝则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主体,内廷的前面为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和处理日常政务活动的地方。殿内也设金銮宝座,皇帝可在此举行内廷典礼、批阅奏章和引见官员。
宝座上方高悬“正大光明”金字牌匾。内廷的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为“后三宫”,其布局与前三殿基本一样,只是严肃气氛减少了些,建筑上的彩画图案也有些变化;前三殿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图案增加,如双凤朝阳,龙凤呈祥,凤凰牡丹等。东西六宫则是皇帝嫔妃居住的地方,那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之处。
我国四大古建筑群为:避暑山庄(河北省承德市),曲阜三孔(山东曲阜)、故宫(北京)、岱庙(山东泰安),四大古建筑群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性?
1、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
1)开成时期:原始社会汉代;特点:中国木结构建筑技术已日渐完善。人们掌握了夯土技术,烧制了砖瓦,建造了石建筑。
2)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特点:砖瓦的产量、质量及木构架技术都有所提高。大量兴建佛教建筑。
3)成熟时期:隋唐时期;特点:砖的应用更加广泛,琉璃的烧制更加进步,建筑构件的比例逐步趋向定型化。
4)大转变时期:宋朝;特点:宋朝建筑的规格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
5)发展时期:元朝;特点:兴建大量藏传佛教寺庙及伊斯兰教礼拜寺。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影响到全国。
6)高峰时期:明清时期;特点:砖的生产大量增加,琉璃瓦的数量及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
2、现存古代木结构建筑代表及特点
1)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筑:建成于唐代;特点: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棂窗,风格庄重朴实。
2)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福建泉州清净寺、河北正定隆兴寺、浙江宁波保国寺:建成于宋代;特点:屋顶的坡度增大,出檐不如前代深远,重要建筑门窗多采用菱花隔扇,建筑风格渐趋柔和。
3)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山西大同的善化寺和华严寺:建成于辽;特点:接近于唐代风格,创造了“减柱法”。
4)山西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建成于元代;特点:普遍使用“减柱法”,梁架结构又有了新的创造,许多构件多用自然弯材稍加砍削而成。
5)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建于明清时期;特点:出檐较浅,斗拱比例缩小,“减柱法”除小型建筑外,在重要建筑中已不采用。
3、三本建筑文献
宋朝的《营造法式》、明朝的《园冶》、清工部《工程做法》
历史建筑和历史保护建筑的区别?
01
两者定义不同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文物建筑为通俗叫法,与法律条文对应的是不可移动文物。根据《文物保护法》,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为以下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02
两者的主管部门不同
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文物主管部门负责文物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历史建筑的普查、认定、公布、保护图则编制等相关工作,建设主管部门应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进行。
03
两者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同
文物建筑主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历史建筑主要适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
建筑历史?
圆明园历史介绍: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
圆明园在清室一百五十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中国十大历史建筑?
1、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故宫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室。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9999间半,是世界最大的宫殿,也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按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体突出。太和殿,又称“金銮殿”,是明、清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它在故宫三大殿中是最大的一座,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最大的木结构宫殿。故宫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收藏着90多万件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许多稀世珍宝。
2、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
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耸立在西藏拉萨市红山之上,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是当今世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系舟岛,是梵文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拉萨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罗山。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映辉,红、白、黄3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3、慈禧的寝宫颐和园
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20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4、道教宫殿式建筑永乐宫
永乐宫修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才建成了这个规格宏大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特别是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实属世上罕见。来到山西,自然不能放过去永乐宫欣赏元代壁画的机会。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四周的雕饰不多,比起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较为简洁、明朗。几个殿以南、北为中轴线,依次排列。
5、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初即位开工修建,前后历时38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留有这座神秘莫测的皇家陵园。陵园建制仿都邑,陵墓周围呈回字型,筑有内、外两重城垣,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基址。
6、唐陵中的杰作乾陵
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动
乾陵不仅外现宏伟,修建坚固,内藏也十分丰富。李治生前酷爱书法,广为搜集,临终遗嘱把他所收藏的书字埋在墓内,李治和武则天均处于盛唐时期,且据勘查,乾陵虽经1000多年,却未被盗过。由上可以想见,乾陵内部的文物一定十分丰富,极其珍贵。
7、天下第一桥赵州桥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俗称大石桥,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595~605年),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石拱桥是用石块拼砌成弯曲的拱作为桥身,上面修成平坦的桥面,以行车走人。而赵州桥的特点是“敞肩式”,即在大拱的两肩上再辟小拱,是石拱桥结构中最先进的一种。她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单孔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敞肩型石拱桥,被世人公认为“天下第一桥”。赵州桥正名安济桥,俗称大石桥。其设计者是隋朝匠师李春。赵州桥是正常的交通运输桥,它的桥身弧线优美,远眺犹如苍龙飞驾,又似长虹饮涧。尤其具有艺术特色的是栏板以及望栓上的浮雕。充分显示了隋代矫健、俊逸、浑厚、严整的石雕风貌。整个大桥堪称一件精美的艺术珍品,称得上是隋唐时代石雕艺术的精品。
8、天下绝景黄鹤楼
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之巅,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自古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代名士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而崔颢的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直被认为是“唐诗七律压卷之作”,很多人都能背诵。因这首诗,成就了黄鹤楼“文化名楼”的地位。
9、江南名楼岳阳楼
湖南岳阳市著名古建筑,它屹立在洞庭湖畔,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前身是三国时(215年),吴国鲁肃练水兵士构筑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谪守岳州,在此修楼,正式定名为“岳阳楼”。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守巴陵郡时重修,并请范仲淹撰《岳阳楼记》,于是名声更大,成为我国南方一大名胜。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六年(1867年)再建,保持宋代建筑的艺术风格。
10、中国第一塔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在登封县城西北6公里太室山南麓嵩岳寺内。嵩岳寺原名闲居寺,早先是北魏皇室的一座离宫,后改建为佛寺。此寺的建造年代在北魏永平元年至正光元年(508~520年)之间,最少也有145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