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十大耻辱事件?
南京大屠杀
甲午战败
庚子赔款
萨尔浒大败
崖山
靖康耻
隋征高丽
衣冠南渡
平王东迁
这些没找回场子的才算吧
中国历史上的耻辱条约?
1、《中法北京条约》
是法国与清朝于1860年(咸丰十年)10月25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与《中英北京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构成了《北京条约》的主体。
条约原文:
第一款大法国钦差大臣于己未年五月进京换约,行至大沽,该处武弁拦阻前进,大清国大皇帝甚为悔惜。
第二款大法国钦差大臣进京换约时,或于途次,或在京师,大清官员俱以相宜钦差之优礼接待,俾得任便称其职守。
第三款从换和条约之日起,咸丰八年在天津所定之和约暨遗补之款,除现在所改之款外,即日均应一一施行。
第四款己未年在天津所定遗补第四款内载,中国赔补军需银二百万两,兹以删去;今复议定,赔补银共捌百万两。
第五款中国今所赔补之银本系为军需,又为法国商人及其所保护者在广东省城所有行内物件被百姓或烧、或劫。将来大法国将此赔补之银,均公允分摊与被累之法国人;其银扣一百万两,派与法国民人及其所保护者,为补其害,或慰其苦,其余皆抵军费。
2、《马关条约》
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
条约原文:
第一款
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
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从鸭绿江口溯该江抵安平河口,又从该河口划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画成折线以南地方;所有前开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划界线内。
该线抵营口之辽河后,即顺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为分界。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界内。
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第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第三款
前款所载及黏附本约之地图所划疆界,俟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应各选派官员二名以上为公同划定疆界委员,就地踏勘确定划界。若遇本约所约疆界于地形或地理所关有碍难不便等情,各该委员等当妥为参酌更定。各该委员等当从速办理界务,以期奉委之后限一年竣事。
中国历史三大耻辱条约?
一、《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朝政府英国签订。
《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
1、割让香港岛;
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
二、《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条约的主要内容为:
1、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实则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2、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钓鱼岛)、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3、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后增加三千万两“赎辽费”;
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日本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装货;
5、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其产品免征一切杂税,享有在内地设栈存货的便利;
6、日本军队暂行占领威海卫,由中国政府每年付占领费库平银五十万两,在未经交清末次赔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领军;
7、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将战俘尽数交还,中国政府不得处分战俘中的降敌分子,立即释放在押的为日本军队效劳的间谍分子,并一概赦免在战争中为日本军队服务的汉奸分子,免予追究。
三、《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十一国政府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
1、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扩展资料:
条约影响:
1、《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与作为附约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产生重大历史影响。
从社会性质上看,《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经济上,中国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由于战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而逐渐解体,中国经济也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2、《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与此同时,条约也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即“洋人的朝廷”),而俄国则在用其它条约获得中国的东北的领土。
英美则以商业利益为重,希望保持中国门户开放,并对日、俄的野心感到不安。最后达成的协议,没有要求清政府割地,只要求巨额的赔款。
历史上中国近代的八大耻辱?
中英南京条约,穿鼻条约,爱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斟分西北界约记,中法密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历史三大耻辱条约?
一,《日韩合并条约》
这条约是1910年8月22日签订的,听名称就知道这条约是怎么一回事:日本直接吞并了朝鲜半岛(当时称大韩帝国)!
日本已经不满足与对朝鲜半岛进行侵略和渗透了,它要灭其国!1910年8月22日,著名“韩奸”,时任大韩帝国总理李完用与日本帝国代表寺内正毅签订了这份条约,条约规定:大韩帝国皇帝将朝鲜半岛全部的统治权让予大日本帝国。
从此,朝鲜半岛彻底成为日本殖民地,朝鲜自统一新罗时代以来,近1000多年首次彻底亡国。
二,《色佛尔条约》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奥匈帝国等国纷纷接受胜利者的审判,带着一堆“丧权辱国”的条约跑回国去了,而这些条约中,最苛刻,最残忍的便是《色佛尔条约》。
《色佛尔条约》是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在1920年8月10日签订的一项条约,因为奥斯曼帝国当时已经过于弱小,被称为“欧洲病夫”,加上又处于关键位置,所以列强纷纷出动,以求彻底撕裂这个帝国!
《色佛尔条约》有多苛刻呢?看图所示吧,这是条约规定的战后土耳其领土,而土耳其管理的阿拉伯地区呢?当然是全部被英法划为势力范围了!
愤怒的土耳其人民拒不接受《色佛尔条约》,在民族领袖凯末尔的带领下奋起抗争,击败了入侵的希腊军队,迫使协约国与其重新谈判,以《洛桑条约》取代了《色佛尔条约》。
三,《布列斯特合约》
这个条约全称是《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是新生的苏俄政府和德国于1918年3月3日签订的。
这个条约有多苛刻呢?苏俄割让了127万平方公里(全国1/4),6200万人口(全国44%)和一大半工农业产值给德国,当时苏维埃中大批人士强烈反对此条约,但后来在高层推动下,条约还是签订了。
苏联为什么要和德国签订这个条约呢?苏联人求的就是一个:停战!当时苏维埃政权已经危如累卵,所以迫切需要退出一战。
而且,当时列宁非常清楚,德国蹦不了多久,果然,德军很快崩溃,条约成为一纸空文,1922年,苏维埃俄国与德意志国签署了《拉帕洛条约》。两国借此宣布放弃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及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和金钱之要求。
中国近代耻辱历史事件50字?
1、《南京条约》的签订
1838年(道光十八年),湖广总督林则徐奉命到广东进行查禁鸦片,一直到第二年的六月,林则徐将查获的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2376254斤)鸦片集中在广东虎门海滩销毁。
这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烟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唤醒了中国民间爱国的有识之士,同时此事也成为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借口。为了谋取更多的在华利益利益。
1840年6月,英国派出40余艘船舰及士兵4000人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海面,悍然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大刀长矛打不过坚船利炮,这场战争,英军以伤亡523人的小代价重创清军。
大清军队伤亡22790,清政府被迫于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下关与英国签署《中英江宁条约》,江宁即现在的南京,所以《江宁条约》也称《南京条约》。
2、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Nanjing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后。
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3、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SiegeoftheInternationalLegations),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
侵华军队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掠!
从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著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继英法联军之后再遭劫掠,终成废墟。
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在后来也承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
4、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
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5、《辛丑条约》的签订
当时清朝政府内部有将首都迁往内地(西安)继续与联军作战的建议。但是当时的清政府实际上已经没有可靠的军队了。
义和团已经被战败,山东以南省份的总督们早在义和团期间就已经与外国达成地方上的协议,违抗清政府支持义和团的决定。因此清政府决定签署这个条约来保全自己。
慈禧为取得各国宽恕,于闰八月初三发布惩处肇祸诸臣的上谕。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等也极力为慈禧开脱,将宣战责任归咎载漪。
清廷及封疆重臣的这些表现,使列强感到慈禧已经驯服,继续支持这个驯服政府对他们大为有利。另外,欧洲各国也担心抛弃慈禧,将导致清朝廷垮台。
丧失讹诈中国的机会和可能。这样,在挑选代理人的问题上,欧洲列强态度渐趋一致,最终决定“保全”慈禧,开始与清廷议和。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奕、李鸿章代表清朝廷在北京与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11国公使在《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上签字,共12款,19个附件。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耻辱事件是什么?
1、中日战争及中日21条
第一次中日战争:发生於1894年~1895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史称甲午战争;
第二次中日战争:发生於1937年~1945年
二战期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史称抗日战争。
2、《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即《辛丑议定书》或《辛丑各国和约》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失败了,1900年又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体的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起自山东,迅速发展到直隶、天津、北京,引起帝国主义列强的恐慌。它们决定亲自出兵镇压义和团,英、美、日、俄、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侵入中国,8月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带光绪皇帝及亲信臣从仓皇出逃西安。清王朝被迫向帝国主义求和。
3、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在历史上姓李的有哪些耻辱?
李世民玄武门政变,杀兄弟,逼父退位李隆基宠爱杨贵妃,引发安史之乱,差点丢掉大唐江山李鸿章甲午战败,北洋水师覆灭,与日签订卖国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有哪些?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1840年,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派远征军侵华。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封锁海口,一路北上炮击大陆。
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签订《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赔偿英国军费白银2000万两,被迫开放5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我国共与列强签订近1000条不平等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在美、俄支持下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北京,大肆劫掠圆明园,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令3500名英法联军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大火连烧3天3夜,使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化为一片废墟。
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瑷珲条约》等条约,丧失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及西北9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赔偿英法白银各800万两,开放营口、天津、大连、南京、镇江、淡水、台湾、汕头、琼州等11地为通商口岸,拆毁大沽至北京的炮台。列强侵略更加深入,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中法战争(《中法条约》)
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法国发动侵略中国和越南的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
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在老将冯子材的带领下,取得节节胜利,法国战败。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败而败",签订《中法条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占领,允许法国将铁路修进中国内地。
4、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1867年日本挑起战争侵略台湾,被台湾军民击退。然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还是赔偿了日本军费50万两。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马关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
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马关条约》使日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1900年5月28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包括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入侵部队总数约为5万人。
1900年8月14日,北京被彻底摧毁。八国联军任意杀戮、强奸、纵火、抢劫!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无数珍宝被盗劫!八国联军总指挥韦德韦斯特后来承认,中国所遭受的损失和抢劫细节将永远无法被发现,但这一数字是天文数字、难以估量。
1901年9月7日,中国清政府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等十一国政府签定《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赔偿10国白银共9亿多两,分36年还清。清政府保证严厉镇压一切反帝活动,惩办对镇压不力的官员。在这次空前的浩劫中,慈僖竟然厚颜无耻地向列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充分表现其投降卖国的奴才嘴脸。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不仅遭受满洲鞑子精神肉体剥削,更遭受欧美列强蹂躏压迫,中国人民的苦难更加深重、沉重了。
6、日俄战争
1905年日俄战争,战场竟然设在中国,意欲争夺东北中国领土,无数中国人在这场列强夺食战争中丧生。
7、日本侵华战争
1931年9月18日,"918"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东三省,步步向中国内地侵略。泯灭人性的邪恶731细菌部队,用活人做抗冻值级、细菌病毒实验,解剖摘取活人器官,惨绝人寰。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爆发侵华战争。中国军队伤亡331万多人,细菌及毒气试验、战火、壮丁、杀害、饥饿、疾病、鳏寡孤独及肢体伤残直接伤亡人口5000万人以上,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不可胜计;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6500亿美元(按1945年货币折算)。
1937年12月,日军发动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杀戮活埋35万余人,强奸2万余人。(无穷灾难,难以估量,日寇罪恶,罄竹难书)
旧中国耻辱史作文550字?
在明清两代的闭关政策下,中国文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自大的心理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自近代以来,列强的殖民行动,带给了中国深重的灾难。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无不使中国生灵涂炭。二战爆发后,日本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动,残害了无数中国人,也破坏了中国的原有生产力。古代要不要?不写了,一般都是近代的吧?